詩譯英法許淵衝 從心所欲不逾矩

2020-11-30 人民網

  2015年3月20日,作者(左)在北京大學暢春園,與許淵衝先生(右)交流翻譯理論。(圖中為許淵衝的夫人照君)

  圖為許淵衝先生贈送給作者的漢法對照本《詩經》,扉頁上許先生用中文、法文抄寫了《詩經·採薇》的名句。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推出全新的人文類電視節目《朗讀者》。作為第一期壓軸的出場人物,96歲高齡的許淵衝老先生以其自信、激情和敏銳徵服了在場觀眾,也打動了電視機前的廣大觀眾。人們興致盎然地搜索許淵衝的有關資訊,有人甚至詼諧地把他稱為今年第一位 「網紅」。

  我既為節目的成功感到高興,也略有遺憾之情。因為,早在第一期《朗讀者》策劃的過程中,節目組曾經邀請我作為許淵衝老先生的點評人。但由於當時我在外地錯過了機會。

  許淵衝是我國翻譯界一位備受尊重的標誌性人物。2010年,他獲得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年,他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許淵衝至今筆耕不輟,新著迭出。而我之所以受到邀請為許淵衝老先生點讚,是因為許先生是我的老同鄉、老師長、老前輩。

  許淵衝和我都是江西南昌人氏。許先生曾經說過,他讀的小學是全市最好的小學,中學是全省最好的中學,大學是全國最好的大學。這個小學,是江西南昌實驗小學。這個中學,是江西南昌第二中學。這個大學,是西南聯合大學。其中,許先生中學就讀的南昌二中,其前身心遠學校的源頭是江西南昌岡上鎮月池村熊氏的家塾,而我就是這個熊氏家族的後代,因此可以說,許淵衝就讀的這個「全省最好的中學」是我們熊家創辦的。許淵衝曾經告訴我,他見過創辦心遠學校的熊育鍚,而熊育鍚是我曾祖父輩的先人,今天的南昌二中塑有熊育鍚的雕像。像許淵衝這樣見過熊育鍚本人而仍然健在的,可以說為數極少了。

  心遠學校及其後的南昌二中的確配得上「全省最好」這樣的讚譽。在民國時期,心遠學校一度與天津的南開學校、長沙的明德學校並稱為當時全國最知名的新式中學之一。吳有訓、傅抱石、胡先驌等名人曾在心遠學校任教,方志敏、鄒韜奮、夏徵農等名人曾在心遠學校就讀。當時,心遠學校選用外文原版教材施教,許淵衝正是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奠定了外文的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說,許淵衝是我的老同鄉。

  我與許先生還有一段師生緣。上世紀50至80年代中期,留法歸國的許淵衝被安排在軍隊的外語院校任教,而我50年代後期就在這所院校就讀並畢業。雖然許先生沒有直接擔任我的外語老師,但他與我的英語老師索天章教授有著很深的淵源。索天章畢業於清華大學,比錢鍾書低三屆。而許淵衝是錢鍾書在西南聯大的學生。按年級算,許淵衝比索天章低六屆,按年齡算,許淵衝比索天章小七歲。無論索天章還是許淵衝,都可以稱得上是當時國內頂級的外語專家。正是由於得到了索天章、許淵衝這樣的外語專家的精心培養,我們才學到了過硬的本領,為國家和軍隊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應該說,許淵衝也是我的老師長。

  許淵衝還是我在翻譯工作上的老前輩。

  從軍隊的外語院校畢業後,我從事的第一項工作是擔任譯員。在民主德國、聯邦德國工作期間,我既進行中英文翻譯工作,也進行中德文翻譯工作。但與許淵衝從事的文學翻譯不同,我的主要翻譯工作是口譯。口譯是一種解釋性的翻譯,是interpretation,是即時的,要求反應迅速,準確達意,解釋清楚。而筆譯則是translation,需要字斟句酌,追求信達雅。

  許淵衝的主要翻譯工作就是translation(筆譯)。我曾經拜訪許先生位於北京大學暢春園的寓所,和他一起探討翻譯理論。許淵衝把他的翻譯理論歸結為「真」與「美」兩個字。借用孔子名言「從心所欲不逾矩」,許淵衝說,「不逾矩」是不違反客觀規律,是重「真」,始終保持科學態度;「從心所欲」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是重「美」,始終堅持藝術態度。許淵衝強調,中文翻譯成西方文字,尤其要追求「美」,因為英、法、德、意等西方主要語言之間相互翻譯,對等率接近90%,因此翻譯的時候一般來說按照科學的態度「不逾矩」就可以了。但中文與西方語言有很大不同。中文與西方文字互譯,對等率只有一半左右。在對等的時候,翻譯要講究「真」,要「不逾矩」;但在不對等的時候,就不能只局限於轉述原文的意思了,這時候,要想方設法用藝術的語言把原文的美翻譯出來,不僅要追求內容的真,還要追求藝術的美,做到「從心所欲」。

  在《朗讀者》現場,許淵衝先生送給主持人董卿一張名片,上面印著「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的確,許淵衝雖然擅長中英法互譯,涉足小說、詩歌、散文等眾多文學領域,但他最突出的成就仍然是將詩、詞、曲、賦、戲曲這樣的中國傳統韻文翻譯成英文、法文。正是在韻文翻譯領域,他廣泛實踐了自己追求「真」與「美」結合的翻譯理論。例如,李白名詩《靜夜思》的翻譯,他沒有直譯「床前明月光」,而是譯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我的床前一池光)」,借用pool(池塘)的意象,勾勒出西方人熟悉的場景。我喜愛收藏籤名題跋的圖書。許淵衝在他新近出版的法譯本《詩經》扉頁給我寫下了《詩經·採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其中,他沒有把「依依」簡單地翻譯成柳枝搖擺的動作,而是採用「saule en pleurs(楊柳哭泣)」表達出依依不捨流下眼淚的意象;他沒有把「霏霏」簡單翻譯成雨雪飛揚的情景,而是採用「La neige en fleurs(雪如花)」表達出「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意象。當有人批評他不忠實於原文時,他強調,忠實並不等於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

  我欣賞許淵衝的翻譯理論,更加讚賞許先生在向世界介紹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費濱海先生,約請上海等地的一批知名畫家,分別以唐詩宋詞意境,一詩一畫、一詞一畫,繪製了一批精美的國畫,結集出版,書名《畫說唐詩》《畫說宋詞》。經我推薦,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決定將這兩本書作為推薦教材,向世界各地學習漢語的孔子學院學生介紹我國優秀的唐詩宋詞文化。但孔子學院提出要配上許淵衝的英譯稿。後來,我曾將《畫說唐詩》贈給來華訪問的美國著名智囊人物、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他當著我的面翻到賀知章的《回鄉偶書》,讀完許淵衝的英語譯文後當即讚賞說:「很有詩歌的韻味。」

  值得注意的是,許淵衝的譯著大都出版於60歲以後。我認為,這既是許淵衝先生厚積薄發的結果,也離不開中國在偉大復興的徵途中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優秀文化不斷走出去的大背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從許淵衝身上,我們恰恰可以看到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以開放自信的姿態不斷走向世界、被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和傳誦的光輝前景。

  因此,我為許淵衝老先生點讚,既是為這位老同鄉、老師長、老前輩點讚,更是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點讚。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16日 24 版)

(責編:陳苑、黃維)

相關焦點

  • 北外網課帶你走進「詩譯英法 人」 許淵衝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外網課帶你走進詩譯英法 人許淵衝 翻譯大家許淵衝先生做客《朗讀者》感動了無數網友。這位96歲的翻譯界泰鬥談起心愛的翻譯事業時仍然興致勃勃,思維敏捷。動情處熱淚盈眶,閒談時可愛睿智,觀眾瞬間被這位老先生圈了粉。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何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呢?這句話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篇》,所謂「從心所欲」,說的就是,要以一顆真心做人,順從自己的心意和愛好,做一個真實坦率,無所偽飾的灑脫之人;所謂「不逾矩」,指的是堅守自己的底線,遵循法理人心,遵循倫理良知,再瀟灑也不能損害他人或者社會的利益。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就是強調,人要順心而為,這並非是做思想上的奴隸,而是明心見性,順乎自然。
  • 許淵衝:不到絕頂永遠不停
    最終,好奇和敬重,還有一份職業責任感戰勝了糾結:難道我不應該把這位著名翻譯家的學術理念、追求和一生中值得回憶、值得和後學分享的故事傳遞給更多的讀者嗎?    許淵衝,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 每日一星|許淵衝:一生追夢不止息
    這就是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一位狂而不妄的 「不老少年」。  許淵衝,1921年4月18日生於江西南昌。他出身書香門第,幼年時,是個很有靈氣的孩子,4歲時認識300多個字,能說出《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的名字,還能作唐僧西天取經的畫。他的表叔熊式一是翻譯家,曾將劇目《王寶釧》譯成英文,在英國上演時引起轟動,並受到英國戲劇家蕭伯納的接見。
  • 許淵衝先生九十七歲了,他一生都沒有離開詩、夢和美
    如果你對許淵衝老先生的名字還不熟悉,那提起《追憶似水年華》、《紅與黑》、《包法利夫人》這些名著,你總不會陌生。而它們的譯者,正是許淵衝。除了譯介西方名著,許老先生還致力於將《牡丹亭》《西廂記》《詩經》《楚辭》等中國古典名著譯成外文,被稱為將中國古典詩詞譯成英、法韻文的唯一專家。 今天,是許淵衝先生的九十七歲生日。
  • 北極光首位亞洲得主許淵衝:曾說自己翻譯勝傅雷
    ▲ 許淵衝自稱「詩譯英法惟一人」,由此可見其性格直率,也難免被詬病為狂妄。  許淵衝  1921年生於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西南聯大,1944年進入清華大學研究院學習,1948年赴法留學,兩年後取得文憑回國任教。1956年開始出版譯作。
  • 百歲翻譯泰鬥許淵衝:跨越時代,不改一腔赤誠
    已經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作120多部,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但直到2017年,許淵衝登上央視節目《朗讀者》《開學第一課》的舞臺,才被普通人熟知。他在現場朗誦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詩《別丟掉》,他的動情,他的率直,他的赤誠,打動了屏幕前的觀眾。翻譯家許淵衝(新華網 王志豔攝)入夏時節,記者去拜訪了這位剛過完百歲生日的世紀老人。
  • 許淵衝:英語愛好者的人生勵志楷模
    從上世紀 80年代開始,許淵衝先生致力於將中國的古典詩詞翻譯成英法韻文。在譯註的過程中,許淵衝一直堅持不僅翻譯詩文,更要譯出詩的意境,且譯後仍能對仗工整。 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讚賞過一個和他一樣老的老頭兒,大意是他多年才有了一個靈感,得了個諾貝爾獎 ;而「他幾乎每天一個靈感」,並且讚賞其譯詩用韻是「使不可能成為可能」。這個比他牛的老頭兒,就是中國「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衝。
  • 百歲譯界泰鬥許淵衝談翻譯 感嘆接班人難找
    這是在8月19日上線的最新一期《掌閱遠山》—「百年不孤獨」節目中,翻譯泰鬥、中國翻譯家許淵衝不斷提及的一段話。在已經百歲的許淵衝看來,翻譯不是簡單的語言變換,而是兩種文化的比較和碰撞,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不能被低估。
  • 翻譯界泰鬥許淵衝:100歲前譯完莎翁全集
    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 98歲仍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而奔波走進許淵衝的家,沒想到作為「一代宗師」的他,居住在一間面積只有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房子裡,客廳地板還是30年前的水泥地。30多年間,他就是在這樣的一間陋室,翻譯出了120多本享譽中外的中、英文著作。
  • 譯界泰鬥---許淵衝
    著名文學家梁實秋用了畢生心血才翻譯完莎士比亞全集,在家書中他曾經這樣寫道「一星期校對十本莎士,可把我整慘了,幾乎把我累死了,譯書之苦,不下於生孩子。」莎翁的作品,採用英語韻詩的方式書寫,翻譯者必須全面深入地了解英國歷史、文學知識才能進行翻譯,而四百年前的古英文,就連土生土長的英國人對這些古老的語言都相當陌生,更別說中國人翻譯的難度了。
  • 股市交易的最高境界,一定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交易的最高境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篇》中的第4章。 這是偉大的孔子自述其人生思想境界進階過程。
  • 翻譯大家許淵衝:曾被指為提倡亂譯的千古罪人
    對於難於登天的中國古典詩詞翻譯,許淵衝中譯英的《楚辭》被美國學者譽為「英美文學領域的一座高峰」,《西廂記》被英國智慧女神出版社評價為可以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媲美,他上百本的中英法互譯更是創造了譯壇前所未有的奇蹟。2011年,中國翻譯協會授予他「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 96歲翻譯家許淵衝成"網紅":讓中國的美成為世界的美
    北大30多年,就是在這間陋室,許先生翻譯了上百本中英法文經典,成為「詩譯英法唯一人」,2010年獲得「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年摘取翻譯界最高獎項——國際譯聯「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120部中英法文譯著,碼成我們身後書架上浩浩蕩蕩的學術疆域。自十幾歲愛上翻譯,70多年過去,什麼樣的邏輯能解構老先生的學術生涯?
  • 許淵衝:轉換不同語言之美的百歲翻譯家-光明日報-光明網
    然而,許淵衝對外語的初體驗並不美好。1921年,許淵衝出生於江西南昌,小時候,哥哥放學回家念英文,他也跟著念。上學後由於學習不得法,他常用中文標註發音來背單詞,一度對英語產生強烈的憎惡。後來在表叔、著名翻譯家熊式一的影響下,他逐漸對英文產生興趣,並以優異成績考入西南聯大外文系。「我恨英文,但考試第一。」許淵衝為自己豎起了大拇指。
  • 這項榮譽,百歲翻譯泰鬥許淵衝先生實至名歸
    第一次見到翻譯大家許淵衝是在2019年1月9日,這位畢生致力於翻譯工作的中國詩詞英法韻譯專家,有著多項榮譽:2010年獲全國翻譯行業最高榮譽獎——「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年又獲世界翻譯界最高獎項——國際譯聯「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成為亞洲獲此殊榮第一人……許淵衝先生與《名人傳記》記者穆安慶2019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
  • 專訪96歲翻譯家許淵衝:翻譯做到真不足為奇,但做到美很難
    和那些沉靜、內斂的老學者不同,許淵衝個性張揚、狂放,上大學時得來的綽號「許大炮」從未褪色,「我是詩譯英法唯一人,上世紀60年代我就是唯一人,到現在還是唯一人。」最後,他又來個強大註解,「像我這樣的,兩千年來也沒有第二個。」關於翻譯,許淵衝強調「三美」原則:內容美、聲音美、形式美,如果誰撼動了他的原則,他就像一個戰士一樣,會與人決戰到底。
  • 對話翻譯泰鬥許淵衝:大師何以為大師?
    他就是中國翻譯界泰鬥、「詩譯英法唯一人 」許淵衝老先生。01要是李白活在當世也必定和他是知己許淵衝何許人也?1921年生於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師從錢鍾書、聞一多、馮友蘭、柳無忌、吳宓等學術大家。1944年考入清華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後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
  • 許淵衝因翻譯挨鞭子,93歲獲國際翻譯獎:真正的學者,靈魂純淨
    於許淵衝而言,翻譯不僅僅是事業,更是生命的堅守。因為鋒芒畢露、清高不服輸的性格,許淵衝最喜歡與人爭論,加上他的翻譯理論一直飽受爭議,所以得罪人是常有的事。許淵衝曾和翻譯家王佐良公開發生過爭執,他後來申請北大的博士生導師就被對方壓了下來,並且直到王佐良去世,《中國翻譯》都不發表他的文章。即便如此,許淵衝從來不改初心,依舊堅持自己的翻譯理論。而他如此堅持的本心,不過是熱愛中國文字,想將中國的文化更好的發揚出去。
  • 98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他在名片上自稱:「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甚至說:「我的名字,比名片更響。」這般舉止,的確跟傳統印象中的謙和大師有些不一樣。能夠如此「狂妄」,自然是有資本的。1999年,許淵衝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雖沒有得獎,許淵衝卻滿不在乎:「諾獎年年都有,而我們的唐詩宋詞卻已經流傳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