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旦上醫團隊成功構建帕金森病快動眼睡眠期行為障礙動物模型
現實生活中,有人夜間睡眠常出現與人爭吵、尖叫、歌唱、跌落床下、拳打腳踢甚至打鬥等異常行為,傷及自身或床上伴侶,但其本人對此卻渾然不知,民間常將其誤讀為「鬼附身」或「鬼壓床」。事實上,這是快動眼睡眠期行為障礙的典型臨床表現。
-
昆明動物所發現自發罹患帕金森病食蟹猴
目前,缺乏有效治癒帕金森病的手段。非人靈長類動物,尤其是舊大陸猴,因其大腦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與人類高度相似性,被認為是模擬人類疾病的理想動物模型。猴子是否能自發罹患帕金森病,這一重要問題未能得到解決,而且它直接關係到如何利用猴子研究帕金森病的策略問題。
-
「鬼壓床」或跟老年痴呆有重要聯繫,復旦團隊成功構建相關模型
現實生活中,有人夜間睡眠常出現與人爭吵、尖叫、歌唱、跌落床下、拳打腳踢甚至打鬥等異常行為,傷及自身或床上伴侶,但其本人對此卻渾然不知,民間常將其誤讀為「鬼附身」或「鬼壓床」。有研究證實,RBD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運動前驅期的重要生物學表型,可早期預測PD的臨床轉歸,從而成為PD早期病程修飾的契機。由於缺乏能模擬RBD特徵的動物模型,限制了RBD病因、病理生理和防治措施的研究。
-
世界帕金森病日|距離治癒帕金森病 我們還有多遠
由於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可分化為多巴胺能神經元,並且在損傷組織內進行神經再生與修復,或許這一方法有望真正治癒帕金森病。糞菌移植還需更多試驗生活中,便秘是一個令許多人都頭疼的常見問題,不少帕金森病患者都出現過便秘的症狀。
-
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
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 原標題: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離我們遠嗎?
-
最新進展:有氧運動促進帕金森病患者腦內釋放更多「多巴胺」?
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找到了運動有望治療帕金森病的科學依據。 運動促進PD患者腦內釋放多巴胺 2019年10月最新出版的國際著名帕金森病學術期刊《運動障礙性疾病雜誌》發表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Sacheli等學者撰寫的研究文章。
-
新療法層出不窮 治癒帕金森病未來可期
Inhibikase公司的執行長兼創始人Milton Werner博士對此表示贊同:「我們公司相信治癒是可能的,可能是通過聯合治療策略。」Inhibikase正在開發一種小分子激酶抑制劑,幹擾帕金森病的發生和進展。
-
中藥能治療帕金森病嗎?
想問下醫生,中藥和針灸對帕金森病有效果嗎?中藥治療能不能根治帕金森病? 醫生解釋,帕金森病是隨衰老而加重的慢性退行性疾病,而且年齡越大,患病的風險越高,迄今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還沒有可靠的阻止其發展的方法,也不能治癒。中醫是國粹,對很多疾病有著顯著效果,對於帕金森病,目前也有比較成熟的治療方式。
-
近期帕金森病相關研究進展
這項最新研究由Iban Ubarretxena領導,他和國際團隊合作發現了維生素B12的一種活化成分AdoCbl在培養的細胞和腦組織中可以有效抑制LRRK2的激酶活性。它還可以顯著降低一系列帕金森動物模型中LRRK2突變體的神經毒性。該研究表明維生素B12可能是一類LRRK2激酶活性的新型調節劑。
-
SARS小鼠模型的構建策略與應用進展
(2) 應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SARS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關於hACE2遺傳修飾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構建策略,目前通常應用不同的組織特異性或廣泛表達啟動子與hACE2基因構建的表達載體,通過原核注射的方法,獲得隨機插入的轉基因小鼠模型,比如,細胞角蛋白(上皮細胞特異性表達-K18)啟動子;CAG啟動子(廣泛表達)或小鼠ACE2基因啟動子。
-
帕金森病運動症狀治療的最新策略,聽聽權威怎麼說
——國際帕金森和運動障礙學會對帕金森運動症狀治療策略的循證醫學建議
-
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
四、睡眠障礙: 帕金森氏症中有70%患有睡眠障礙,包括白天過度嗜睡,夜間醒來以及在睡眠中猛打,踢踢和尖叫。如果帕金森的睡眠障礙與夜間無法控制的運動症狀有關,RSHWHO渡氧對腦細胞營養補劑中多巴胺能製劑對失 眠的改變可能是有益的。
-
並非人類「專利」,食蟹猴也會罹患帕金森病
並非人類「專利」,食蟹猴也會罹患帕金森病 非人靈長類動物或將助力精準治療神經系統頑疾 第二看臺 眾所周知,面對自身的疾病,人類還有太多未知的奧秘等待著去探究。但因醫學倫理學的限制,許多基礎與臨床研究的前沿探索不能直接從患者開展,目前最好的途徑是藉助實驗動物模型。 戰勝帕金森病,是長期以來人類的夢想之一。
-
猴子也會自發罹患帕金森病
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所)研究人員對其圈養的實驗猴大群體進行了篩選,在對篩選出的60隻食蟹猴和恆河猴進行對比實驗後,他們發現,其中一隻10歲的雄性食蟹猴自發地表現出典型並且嚴重的帕金森病症狀,這是國際上首次在
-
帕金森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上海誕生 多學科攜手解決疑難病症
帕金森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上海誕生 多學科攜手解決疑難病症 2020-04-11 13:52:17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群疾病,患病人數眾多,每年新增患者人數亦不少,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帕金森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暨中國帕金森診療培訓基地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建成啟動。
-
影像「新」技術有助於早期診斷帕金森病 新藥物或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眾所周知,帕金森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是表現為肢體震顫、僵硬、動作遲緩等症狀的一種神經系統退行變性疾病。 但是在帕金森病的診治中,會面臨難以早期發現和準確診斷帕金森病,甚至由於帕金森病的症狀不典型,容易出現誤診的情況,而藥物和手術治療也存在一些不足,以及生存質量難以改善的問題。
-
陳海波:關注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
大會期間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教授就帕金森病運動波動的治療進行了討論。 一、運動波動的臨床特點及流行病學 在帕金森病(PD)的運動併發症中,運動波動出現較早。對於早期PD,目前的治療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能夠改善患者的整體功能。
-
研究揭示帕金森氏病中LRRK2的結構和微管相互作用模型
研究揭示帕金森氏病中LRRK2的結構和微管相互作用模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9:21:17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A. E. Leschziner、S. L.
-
Frontiers最新綜述:帕金森病中的線粒體穩態和信號轉導
人們發現,線粒體AKAP·PKA複合物可以影響PD模型中的線粒體功能障礙、氧化應激和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丟失。 在這裡,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在Front. Aging Neurosci.上討論了帕金森病中的線粒體穩態和信號轉導並為PD的潛在治療策略提供了更深層次的見解。
-
使用Python中的線性回歸通過語音診斷帕金森氏病
我們將使用一組(健康者和帕金森病患者)音頻文件庫,通過對音頻進行一些測量來構建我們的機器學習數據集。建立機器學習數據集後,我們將使用SciKit Learn庫訓練線性回歸模型。最後,我們將構建一個python庫,這個庫可以輕鬆集成到其他應用程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