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懂得分析
「隨機漫步理論」指出,股票市場內有千千萬萬的精明人士,並非全部都是愚昧的人。,而且資料流入市場全部都是公開的,所有人都可以知道,並無什麼秘密可言。既然你也知,我又知,股票現在的價格已經反映了供求關係。而這個價格應該距離股票的「內在價值」或者本身價值不會太遠。所謂內在價值的衡量方法就是看每股資產值、市盈率、派息率等基本因素來決定。這些因素亦非什麼大秘密。每一個人打開報章或雜誌都可以找到這些資料。如果一隻股票資產值十元,斷然不會在市場變到值一百元或者一元。市場不會有人出一百元去買入這隻股票或以一元賣出的。現時股票的市價根本已經代表了千萬醒目者的看法,構成了一個合理價格。市價會圍繞著內在價值而上下波動。這些波動卻是隨意而沒有任何軌跡可尋。形成波動的原因是:
(1) 新的經濟、政治、新聞或消息是隨意,並無一成不變地流入市場。
(2) 這些消息使基本分析人士重新估計股票的價值,而做出買賣方針,致使股票發生新的變化。
(3) 因為這些消息無跡可尋,是突然而來,事前並無人能夠預先估計的,股票走勢推測這回事並無可能成立,圖表派所說的只是一派胡言。
(4) 既然所有股價在市場上的價錢已經反映其基本價值,這個價值是公平的,由買賣雙方決定,這個價值就不會再出現變動,除非突發消息如戰爭、收購、合併、加息或減息、石油戰等利好或利淡等消息出現才會再次波動。但下一次的消息是利好或利淡大家都不知道,所以股票現時是沒有記憶系統的。昨日升並不代表今日升。今日跌,明日可以升亦可以跌。每日與另一日之間的升跌並無相關,就好像翻撲克一樣,今次翻出的是「正面」並不代表下一次翻出的又是「正面」,下一次所翻出的是「正面」,或「反面」各佔機會率百分之五十。亦沒有人會知道下一次一定會是「正面」,或「反面」的。
(5) 既然股價是沒有記憶系統的,企圖用股價波動去找出一個原理去「戰勝」市場,跑贏大市,肯定會失敗。因股票價格運動完全沒有方向,隨機漫步,亂升亂跌,我們無法預知股市去向。無人肯定一定是贏家,亦無人一定會輸。至於股票專家的作用,其實並不大。
否定一切圖表分析
隨機漫步理論對圖表派無疑是一個正面大敵,如果隨機漫步理論成立,所有股票專家都再無立足之地。所以不少學者會進行研究,看這個理論的可信程度。
隨機漫步理論研究者數不勝數,未宜盡錄。其中有三個研究,特別支持隨機漫步的論調,曾經有一個研究,用美國標準普爾指數的股票作長期研究,發覺股票狂升或者暴跌的很少,狂升四、五倍,或跌百份之九十九的,比例只是很少數,大部分的股票都是升跌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不等。在統計學上有「常態分配」的現象,即升、跌幅越大的佔比例越少,所以股價並無單一趨勢。買股票要看你是否幸運,買中漲的股票還是下跌的股票機會均等。
另外一次試驗,有一個美國參議員用飛鏢去擲一份財經報章,揀出二十隻股票作為投資組合,結果這個「亂來」的投資組合竟然和股市整體表現相若,更不遜色於專家們的建議投資組合,甚至比某些專家的建議更表現出色。
亦有人研究過「單位信託基金」的成績,發覺今年成績好的,明年可能表現得最差,一些往年令人失望的基金,今年卻可能脫穎而出,成為升幅榜首。所以無跡可尋,買基金也要看你的運氣,投資技巧並不實際,因為股市並無記憶,大家都只是「毛估沽」而已。總之,隨機漫步理論否定一切圖表分析的效用。
隨機漫步理論說在股票市場,買家、賣家都是智商均等,並無某一方特別愚昧。但這只是一個假設。在競技場中,並非每次對手都是勢均力敵的。譬如下棋、賽跑、拳擊,技藝高者贏面就更加大。在股票市場都是同樣原理,技藝高者贏面高於技藝低的人。怎樣才可以增進自己的技藝呢?有幾個方法:
(1)認真地收集信息。股票市價既然受不同信息支配,信息越足,分析越透徹,在股票市場勝算肯定高於那些盲目毫無分析,亂炒一通的人士。
(2)探取相反意見,不作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沒有人能夠戰勝市場,尤其是那些毫無遠見,受恐懼與貪婪影響自己情緒的人,永遠不可能在投資市場賺大錢。
(3)努力不懈促進自己對投資理論的認識,使自己在高風險的市場之中,技藝比對手高一籌,贏的機會率高於對方,減低失敗的機會率。這樣您已經是一個成功的投資人士了。筆者相信圖表派亦有其用處,不致如隨機漫步的擁護者所說一派胡言也。 陳曉鍾
本版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