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說新語,大咖解惑|聽王曉稼教授聊聊新型SERD類藥物

2020-11-29 醫脈通

臨床上,約80%的乳腺癌檢測雌激素受體(ER)呈陽性1,這類乳腺癌細胞的增殖嚴重依賴ER。近年來,由於激素受體的檢測普及以及新的內分泌藥物的臨床應用,內分泌治療為ER+乳腺癌患者帶來了臨床獲益。然而,已有的內分泌藥物尚存在一些問題,如不能完全抑制ER信號傳導,從而導致腫瘤細胞繼續增生;或者由於肌肉注射的給藥方式限制了藥物的臨床應用,因此ER+乳腺癌患者亟需新的治療選擇。近日,醫脈通有幸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王曉稼教授,就「乳腺癌的內分泌治療進展——新型SERD類藥物「進行分享。


王曉稼 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院長助理

乳腺內科主任

博士、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國家衛健委合理用藥專家組成員兼乳腺癌實踐基地主任

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

浙江省腫瘤診治質控中心副主任

CSCO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

浙江省抗癌協會腫瘤內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醫脈通:請您介紹一下目前ER+乳腺癌都有哪些內分泌治療藥物?


王曉稼教授:ER+乳腺癌現有的內分泌治療藥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劑(AI)、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下調劑(SERD)、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LHRH)類似物和孕激素類藥物。


•  SERMs以他莫昔芬為代表,可競爭性與ER結合,具有拮抗雌激素的作用,但同時有部分雌激素激動作用;其他SERM類藥物有託瑞米芬、雷洛昔芬,臨床應用並不廣泛。


•  氟維司群是目前唯一獲批的SERD類藥物,與SERM不同,SERD只有ER的拮抗作用,而無激動作用,可阻斷雌激素與ER結合併下調ER的表達;


•  AIs包括非甾體類的來曲唑、阿那曲唑,和甾體類的依西美坦;芳香化酶是催化雄激素向雌激素轉化的關鍵酶和限速酶,AIs可通過使芳香化酶失活從而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轉化;


•  LHRH類似物包括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等,適用於絕經前期及圍絕經期乳腺癌患者,可減少黃體生成素(LH)及濾泡刺激素(FSH)的分泌,從而抑制卵巢雌激素的產生;


•  臨床最常應用的孕激素類藥物為甲地孕酮,同樣具有降低雌激素水平的作用。


醫脈通:Giredestrant(GDC-9545)是一種新型SERD類藥物,能否請您介紹一下與其他內分泌治療藥物相比,它有什麼特點?


王曉稼教授:Giredestrant(GDC-9545)是一種高效的非甾體口服SERD,通過與ER強效結合,導致ER無法激活靶向基因的轉錄,並促使ER蛋白降解,從而更徹底地阻斷ER信號傳導,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圖1);這一效果不受ESR1突變狀態的影響2-3。


圖1 Giredestrant(GDC-9545)的作用機制(點擊可放大)


與他莫昔芬相比,Giredestrant對ER信號通路具有更強的抑制作用4;而相較於氟維司群的肌肉注射給藥,Giredestrant口服給藥具有更高的藥物暴露劑量2(表1)。此外,由於Giredestrant對野生型和突變型ER均具有親和力,因此同時具有有效治療ESR1野生型或突變型HR+乳腺癌的潛力。目前正在進行多項臨床試驗,以評估Giredestrant單藥或聯合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表1 Giredestrant與他莫昔芬和氟維司群的對比2,4-6 


醫脈通:您能否介紹一下Giredestrant(GDC-9545)到目前為止的臨床研究成果?


王曉稼教授:目前Giredestrant的首個I期臨床研究及進一步的Ib期研究結果已公布,提示Giredestrant單藥或聯合治療的耐受性良好且具有抗腫瘤活性


I期試驗採用3 + 3劑量遞增設計,主要目的是確定Giredestrant單藥用於絕經後ER+/HER2-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PK)、藥效學(PD)和II期推薦劑量3。從2017年11月27日至2019年9月4日,共29例患者入組治療。Giredestrant以4種不同劑量給藥:10mg、30mg、90mg和250mg,均為每日一次(QD)。在所有劑量下,Giredestrant治療耐受性良好,無劑量限制性毒性、特別關注的不良事件(AE)和與治療相關的嚴重AE出現。沒有患者因不良事件而減少劑量或停止治療。


PK分析顯示,Giredestrant的血漿暴露劑量與服藥劑量成比例地增加,終末消除半衰期(terminal half-life)約30-40個小時,支持每日一次的給藥方式。在可評估的8例患者中,通過治療前後的配對活檢,觀察到Giredestrant給藥後患者的ER、PR、Ki67蛋白水平和ER通路標誌評分降低(圖2)。


圖2 配對活檢後ER、PR、Ki67蛋白水平和ER通路標誌評分(點擊可放大)


2020年ASCO會議公布了Giredestrant的Ib期研究結果7。該研究納入了既往接受過≤2種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R+/HER2-乳腺癌患者,並被分為了兩組隊列,其中隊列A接受Giredestrant(100mg,每日一次)±LHRH激動劑方案;隊列B接受Giredestrant(100mg)+哌柏西利(125mg,21天治療/7天停藥)±LHRH激動劑方案。


截至2020年1月31日,共有88例患者入組,隊列A有40人,隊列B有48人。隊列A和隊列B中均有58%的患者發生與Giredestrant相關的AE,一般為1-2級,其中隊列A的3級AE有疲勞、轉氨酶升高和腹瀉事件。PK分析表明,Giredestrant與哌柏西利間無臨床相關的藥物間相互作用。在可評估的12例患者中,通過治療前後的配對活檢,觀察到ER(83%),PR(88%),Ki67(75%)蛋白水平和ER通路標誌評分(67%)的降低。A、B隊列臨床獲益(CR、PR或24周時或之後首次觀察到疾病進展)率分別為55%和81%。在這兩個隊列中,先前接受氟維司群治療的患者,以及入組時可檢測到的ESR1突變的患者均觀察到臨床獲益(圖3)。


圖3 Giredestrant單藥或聯合治療表現出抗腫瘤活性(點擊可放大)


醫脈通:目前還開展了哪些Giredestrant(GDC-9545)相關臨床研究?


王曉稼教授:除上述研究外,在clinicaltrials上可看到包含新輔助治療、用於晚期患者在內的多項Giredestrant臨床研究,目前這些研究均處在入組階段。


GO39932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劑量遞增、劑量擴展、Ia/Ib期研究,用於評估Giredestrant單藥或與哌柏西利和/或LHRH激動劑聯用,在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R+/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PK、PD活性和初步的抗腫瘤活性8。如上文提到,2020年ASCO會議公布了GO39932研究的中期分析結果,目前研究還在進行中。


WO42133是一項隨機、多中心、開放標籤、雙臂、II期研究,旨在評估Giredestrant對比阿那曲唑(窗口期),以及Giredestrant+哌柏西利對比阿那曲唑+哌柏西利(新輔助治療階段)用於未經治療的絕經後ER+/HER2-乳腺癌患者的療效、安全性和PK。這項研究預計入組215例受試者9。


WO42312 是一項隨機、開放標籤、多中心的II期研究,將評估與醫生選擇的內分泌單藥相比,Giredestrant單藥用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R+/HER2-乳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納入的受試者既往已在接受過1線或2線系統治療(包含一種內分泌治療)(圖4)。研究將共入組300例受試者10。


圖4 WO42312研究設計(點擊可放大)


BO41843 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III期研究,目的是評估Giredestrant+哌柏西利對比來曲唑+哌柏西利在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R+/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圖5)。該研究的計劃入組受試者最多,有978例 11。


 圖5 BO41843研究設計(點擊可放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參與了WO42312和BO41843這兩項研究。PI分別是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吳炅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徐兵河教授。我們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有望加入WO42312和BO41843研究中。也就是說,將來會有中國患者人群的數據分析以指導我們的臨床。


結語

目前,治療HR+乳腺癌患者的常用手段是抗ER類藥物(包括SERM類他莫昔芬和SERD類氟維司群)。然而,這些藥物或不能完全抑制ER信號傳導導致腫瘤細胞繼續增殖,或由於肌肉注射給藥存在藥物暴露量受限的問題。Giredestrant(GDC-9545)作為一種高效的口服SERD藥物,具有徹底阻斷ER信號傳導的優勢,同時口服給藥,藥物暴露劑量充分。目前全球已有多項Giredestrant臨床試驗正在開展,其中中國參與了WO42312和BO41843兩項臨床試驗。十分期待這些研究成果為乳腺癌患者帶來更多的福音!


參考文獻:

1. Lumachi F, et al. World J Biol Chem. 2015 Aug 26;6(3):231-9.

2. Metcalfe C, et al. SABCS 2018 (Abstract P5-04-07)

3. Jhaveri K, et al. SABCS 2019 (Abstract PD7-05)

4. Metcalfe C, et al. AACR 2020 (Abstract 3406)

5. 枸櫞酸他莫昔芬片說明書

6. 氟維司群注射液說明書

7. Lim et al. ASCO 2020 (Abstract 1023)

8.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3332797?term=GO39932&draw=2&rank=1

9.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436744?term=WO42133&draw=2&rank=1

10.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576455?term=WO42312&draw=2&rank=1

11.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546009?term=BO41843&draw=2&rank=1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氏」說新語,大咖解惑|聽羅婷教授聊聊皮下製劑的那些事兒
    2020年6月29日,美國FDA批准羅氏開發的一款新型皮下製劑PHESGO®(PH FDC SC
  • 「氏」說新語,大咖解惑|聽佟仲生教授聊聊三陰性乳腺癌免疫治療的現狀與未來
  • ——抗菌藥物使用現狀及新型抗菌藥物展望
    我們正採取多項行動減少抗菌藥物耐藥性,但還需要加大投入,持續開發新的抗菌藥物。」我國是抗菌藥物使用大國,在臨床感染治療中,同樣面臨著原有抗菌藥物有效性下降的現狀,急需開發新型抗菌藥物來對抗耐藥菌。今天我們請到中華醫學會細菌感染與耐藥防治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長王明貴教授、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感染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病學科負責人俞雲松教授介紹抗菌藥物的使用現狀和新藥展望。
  • 那些新型唑類抗真菌藥物的事兒
    在抗真菌藥物中,唑類藥物是一個大家族。自從20世紀60年代末咪康唑問世以來,唑類藥物便成為臨床治療真菌感染的主要藥物。隨著耐藥的出現,需要不斷研製新型抗真菌藥,其中唑類便是一大研究熱點。
  • 化療中使用的強效藥物可減輕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幻覺
    赴美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一項世界首例雙盲臨床試驗將調查一種用於治療化療患者噁心的強效藥物是否能緩解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幻覺。 這個為期四年的項目的資金來自該慈善機構的藥物研發部門——帕金森虛擬生物技術。該創新項目於2017年啟動,旨在填補資金缺口,快速啟動具有最大科學潛力的項目,以改變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 這是虛擬生物技術公司為開發更好的治療帕金森氏症的藥物而進行的第二次臨床試驗。
  • 中外音樂大咖的教育經 孩子音樂怎麼學?
    原標題:中外音樂大咖的教育經 □考級級數的高低,對於一個人音樂造詣的高低,並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中國青年報記者日前專訪了伊頓公學前音樂總監拉爾夫·奧伍德(Ralph Allwood)和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黨委書記史明陽,請兩位中外音樂界的大咖來為家長答疑解惑。
  • 細胞毒藥物仍然是腫瘤化療的基石
    肺癌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王長利教授主持肺癌論壇。德國慕尼黑大學魯道夫休伯(Rudolf Huber)教授指出,JMEI等研究表明,對於不同的病理類型患者,需要給予不同的化療藥物治療。德國烏爾姆大學沃爾夫岡揚尼(Wolfgang Janni)教授指出,對於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轉移性乳腺癌的一線治療,宜優選蒽環類和紫杉類進行單藥或聯合治療。對於蒽環類治療失敗的HER2陰性轉移性乳腺癌,紫杉類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對於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的一線治療,可優選紫杉類聯合曲妥珠單抗或帕妥珠單抗。
  • 三亞市人民醫院喜迎國內頂尖心臟外科大咖加盟
    三亞市人民醫院的專家團隊又迎來了一位醫學大咖的加入,他就是國內知名心臟外科大咖——張希教授。 張希教授 從本月起,每月第三個周的星期六,張希教授將定期在院出診,為海南地區的心臟疾病患者提供更優質的健康服務。
  • 胸腺肽類藥物,對新型冠狀病毒有預防效果嗎?
    而衛健委下發的《新興冠狀病毒肺炎診治方案(試行)》1-6版中均未提到胸腺肽這個藥物。那麼胸腺肽是什麼藥物,是否對新型冠狀病毒有預防或治療的效果?在這裡對此藥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胸腺肽類藥物的簡介胸腺是機體的重要中樞免疫器官,位於心臟和大血管之上,為雙葉結構。
  • ASCO 大咖談 | 王昕教授解析ASCO早期乳腺癌研究亮點
    ASCO 大咖談 | 王昕教授解析ASCO早期乳腺癌研究亮點
  • 臺灣「科學大咖」孫維新教授來青作科普報告
    臺灣「科學大咖」孫維新教授來青作科普報告 2019-11-07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咖群分享 | 淺談鍍鋅的五彩鈍化
    分享主題:淺談鍍鋅的五彩鈍化關鍵詞:技術分享,電鍍技術、鍍鋅,鈍化分享時間:本周四晚20:00~21:00(2017年6月29日)分享大咖:周少波(電鍍技術顧問)大咖簡介:電鍍行業從業14年,擅長各種鍍鋅處理及五彩等鈍化技術本期介紹周少波,現職電鍍技術顧問,從事電鍍行業多年,擅長鍍鋅處理及五彩等鈍化技術。
  • 「大咖來解惑」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防止過擬合的方法?
    上周,我們【大咖來解惑】欄目正式上線,也收到了不少有關大數據的提問,尋道君把上周的提問及各位老師的回答匯總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z_zeee:#我要提問段立新老師#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防止過擬合的方法?段立新老師: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都會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防止模型的過擬合問題。
  • 用藥爭議:兒童一定禁用喹諾酮類藥物?
    究其根本原因是任何一種氟喹諾酮類藥物均無註冊前兒童應用的臨床研究資料。《中國國家處方集》中指出,18 歲以下兒童應禁用喹諾酮類藥物;2010 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藥和生物製品卷)》中指出,18 歲以下兒童禁用喹諾酮類藥物。且幾乎所有的喹諾酮類藥物說明書均提示: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禁用和 18 歲以下患者禁用。
  • 藥用芳香植物 | 大咖直播乾貨不斷
    我們知道,植物精油是植物體內一大類揮發性小分子物質的集合體,它們所產生的這些揮發性物質,不但能夠帶來美好的香氣,其顯著的功效也能為身心健康注入自然的力量。中國精油科學與教育論壇一直致力於提供專業的科學平臺給精油相關的行業專家探討精油的各項前沿研究,促進精油行業的普及、科研和教育。
  • 質譜大咖新秀齊匯聚 你想了解的質譜新技術新應用都在這場會議中
    3、大咖匯聚質譜新技術新方法專場2020年,黃超蘭教授課題組發表了多項重磅研究成果,包括利用新型絕對定量質譜法解析T細胞受體(TCR)磷酸化修飾動態全過程,揭示了CD3ε 的新型信號轉導及其在CAR-T細胞治療中的應用,相關成果發表在Cell期刊上。
  • 荷蘭一男孩死於新型克雅氏症
    荷蘭一男孩死於新型克雅氏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17日 17:39 來源:   新華網布魯塞爾11月16日電(記者尚軍)一名荷蘭男孩16日被證實死於新型克雅氏症
  • 中國從特有蛇種中研製出新型血凝酶類藥物
    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五日電(記者曾利明)中國血凝酶藥物研究取得新成果——從中國內地特有的尖吻蝮蛇蛇毒中提取開發國家一類新藥「蘇靈」今天正式上市。  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李大魁教授在此間舉行的「血凝酶類藥物臨床研究最新進展暨一類新藥上市發布會」稱,由康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歷經十年研發的這一新藥, 迄今為止是中國唯一完成全部胺基酸測序的單一組分的蛇毒血凝酶藥物。它研創的蛇毒單體提純技術居國際領先,為今後開展蛇毒應用研究奠定了基礎。  臨床研究表明,該藥單一組分血凝酶活性效價高,止血效果優於同類進口產品。
  • 福建科普大講壇:哪類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福建科普大講壇》邀請福建省立金山醫院副主任醫師陳彥女士為我們答疑解惑,請聽專家怎麼說。白 膽 固 醇(HDL-C)≤ 0.91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9)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10) 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 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患者或伴有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臨床狀態(如黑棘皮徵等);  (12)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
  • 聽Molex專家幫你解惑~
    比如天線選擇的問題,就是一個看上去簡單,但卻讓很多開發者有些摸不到脈絡的議題,尤其到了5G時代,天線產品和方案又呈現出了不少新的特點,在5G天線選型的過程中,也會被一些問題所困擾,比如:在最新一集的《大咖在DK》專題視頻講座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天線行業優勢品牌Molex公司的專家,他將通過深入介紹Molex天線產品及其選型中的小技巧,全面系統地梳理5G天線選型關鍵的知識點,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