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有沒有貴氣,要看這三點

2020-12-03 遼寧紀實大追蹤

《道德經》是中國智慧第一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品,書中思想內容深邃,內容豐富。本書不僅僅對原著進行了翻譯與注釋,還結合現實從為人之道、從政之道、經商之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解讀。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養一個貴族」。它在於日積月累,慢慢經過時間的薰陶才能培養出高尚的修養。有的人身上會有一種貴氣,不是用錢可以買來的。主要有以下三點,感興趣就接著往下面看吧。

1.善良

《道德經》裡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善良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品質,與人為善的人,經常是發自內心地喜歡幫助別人,並且享受這個過程,這樣的人從內到外灑滿陽光,不自覺地讓人親近。

曾子曾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世界會善待善良的人,會讓災難遠離這類善良的人,並且給他們一些福分。列夫託爾斯泰說過:「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善良是內心的高貴和堅守。與人為善,世界也會善待你。培養貴氣,先做一個善良的人。

2.守信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重視信用的民族。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沒有辦法立足的。《道德經》裡講: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缺乏了誠信,就不可能取得別人的信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會和失信之人做朋友。一個人沒有信用,就會失去朋友。

舉個簡單的例子,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誆騙各地諸侯前來馳援,接連幾次,諸侯們不再信任他。等到真正外敵入侵,沒有一支軍隊來救援,最終身死國滅。

可見,信任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要想培養貴氣的特點,一定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

3.堅持

《道德經》裡講: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從小到大,這句話不知道激勵了多少人,這句話告訴我們,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凡事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了個大胖子,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注意持之以恆,循序漸進。想培養貴氣,堅持很重要。堅持做好日常生活中最簡單平凡的事情,就會讓你收穫很多。

善良、守信、堅持,你能夠做到幾點?做到這幾點,你就離貴氣不遠了。在這本《道德經》裡,有600餘幅精美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將閱讀變成一種賞心悅目的享受,讓讀者充分體驗閱讀的樂趣;圖文互注的編排形式、新穎獨特的版式設計,能夠幫助讀者深入了解原著內容。它是理想讀本充滿智慧的文字、精美珍貴的圖片、注重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設計理念,多種視覺要素有機結合,打造出一個彩色的閱讀空間,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內涵,不妨來讀一讀這本書,寓教於樂,又能收穫很多,趕快讀起來吧。

相關焦點

  • 《道德經》:人有沒有貴氣,主要看這三點,看你佔了幾點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養一個貴族」。它在於日積月累,慢慢經過時間的薰陶才能培養出高尚的修養。有的人身上會有一種貴氣,不是用錢可以買來的。主要有以下三點,感興趣就接著往下面看吧。1.善良《道德經》裡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道德經:人到60才明白,人的「貴氣」就看這4點,若有一個恭喜你
    「貴氣」到底是什麼?榮華富貴就是貴氣?酒池肉林就是貴氣?其實這些都不是,一個人身上的貴氣,用金錢是買不來的,它是在日積月累,慢慢薰陶出的美好修養。老子的《道德經》中曾提到,一個有貴氣的人不僅會福氣臨門,為難之時更能得道多助。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貴氣的人,都有這六個特點
    就是說人只要有好德行,就沒有承載不了的事,相反,人無大德便無法成就大事。古人告誡我們,要樂於吃虧,多為別人著想,才能成就事業。同時,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厚德之人,往往能用雅量容人。一個人要想創造一番事業,就必須有恢宏的氣度,能容天下的人才能為天下人所容。
  • 《道德經》:大道廢,有仁義;大道之中究竟有沒有仁義
    【道德經】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本章比較簡短,意思也很好理解,同時也可以說很不好理解。為何這樣說?不好理解是指其中的邏輯關係,老子所描述的大道與仁義;智慧與大偽;不和與孝慈,昏亂與忠臣,這四組關係,與我們平常的思維邏輯不吻合,該對立的相應,該相應的卻對立。但我們聯繫【道德經】的全文來看,這章其實與老子所主張的思想內涵是一脈相承的,並不矛盾。如第三章的「不尚賢」,第五章的「天地不仁」、「聖人不仁」。我們來具體解讀下。
  • 為何那麼多人喜歡《道德經》?深入研究道德經後,看出一身冷汗
    思想上有墨家、道家、心學等。技術上有四大發明和各種領先世界的各種手工業技術……除了歷代帝王對工匠和思想家的斬殺,比如每次修皇陵為了滅口,就要死多少能人?還有就是好的東西影響了……自然會被當權者剷除。但作者認為最可怕的還是喜歡神化自我,從孔子到道德經,從關羽到武術,明明是一個人,一家學術,幹嘛非要將他們封為神明呢?而道德經裡,到底講了什麼?
  • 《道德經》:真正厲害的人,年輕的時候就很厲害
    真正厲害的人,年輕的時候就很厲害,即使沒有大富大貴,但是格局境界已經顯現出來了。從小看大,三歲看老,真正牛的人,年輕時候就很牛。真正厲害的人,從小就厲害。即使那個時候沒有大富大貴,但是格局、境界、眼界已經異於常人了。
  • 《道德經》前言
    老子的《道德經》因為是寫於2000多年之前,由手寫傳抄得以流傳,難免有被改動,或者錯寫,漏寫的地方,這也就導致今天流傳於世的道德經有很多版本,其中的差別還是挺大的。據說僅國內的《道德經》譯註本不下千種,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比較有影響力的,就是三個版本:王弼通行本,馬王堆帛書甲乙本,以及郭店出土的楚簡本。
  • 老子道德經的一個秘密,宇宙法則是道德經的本義
    《道德經》裡老子講的道有很多層面,如果搞混了,你就搞不懂什麼是道了,為什麼?比如說很多人一說「道」,就是玄妙,虛無飄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道是一種什麼神奇力量好像一說到「道」就非常神奇,其實老子並沒有把道講的那麼神秘,為什麼?
  • 古人忠告「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是哪三樣?老祖宗的話確實有理
    從古至今人們對財富的渴望,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因為只有擁有大量的金錢,才能夠讓自己過上理想中的生活。 但每個人的命運不同,以及後天努力程度不一樣,獲得財富的數量也會有所差異。古人說:「人有三樣,不富也旺」,到底是指哪三樣呢?
  • 《道德經》到底要有哪些魅力?為什麼會受到自傲的尼採喜愛
    對於《道德經》有這樣一個人這樣評價過它:《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那個人就是尼採,說到尼採這個人,大家或許有的並不熟悉他。尼採是德國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
  • 老子最「水」的《道德經》,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水」的品質
    老子的《道德經》中特別推崇「水」的精神,在《道德經》中,老子多次提到水,那麼水到底有什麼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屋簷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看似沒有任何力量,可結果是,日復一日,滴水穿石。所以,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東西,但它卻可以摧毀世界上最堅強的東西。這就是我們所講的水以弱勝強的「柔弱」的精神。
  • 《道德經》透露出人生最好的生活,在於這3個方面,你看下你有嗎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是相對短暫的 ,如白駒過隙,人要珍惜當下的時光。但人一生中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已然成為千萬人的人生目標。但到底什麼才是美好的生活呢?就像哈利波特這本書,一千個人閱讀,有一種體會;對於這個問題,也是有幾千種不同的答案。
  • 道德經智慧:有本事的人,多看看天道思維,多讀助你一帆風順!
    越有本事的人,越會掌握天道思維,悟透這三句話早晚就會飛黃騰達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最大的特色是什麼?「自然,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說,道自本自根,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源,不需要取法任何東西。
  • 愛因斯坦的書架上有本《道德經》
    他在《歷史哲學》一書中有這樣的論述:「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叫做『道』」;「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做是最高的學術……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每一個命題,都要完全按照太極圖的正(陽)反(陰)合(中)的三維形式,這就是我的三段式解讀法。」
  • 《道德經》:「無字天書」就是沒有字嗎?到底應當怎樣理解這句話
    有人按內容將《道德經》分為《道經》與《德經》,認為《道經》講的是天道,而《德經》講的則是人道。作為人道來說,是一個讓人逐步往天道邁進的過程。而作為天道來說,則是一個往人道逐漸親和的過程。所以中國人非常講究「天人合一」的精神,只要一個人達到了天人合一,就會非常的厲害。
  • 霍金看了《道德經》才寫的《時間簡史》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幾句家喻戶曉的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道經的開篇。也是整部道德經的開篇。大多數人知道這幾句話,但是卻不知道,這幾句話實際上講的是關於宇宙起源的問題。看完本期視頻,你也許會感到驚訝,2500年前的老子,對於宇宙起源萬物的規律,描述的和如今天文研究的結果如出一轍。
  • 讓《道德經》不再「高冷」範兒《齊善鴻講道德經》新書上市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說起老子和《道德經》,世界上無數人心懷敬仰和嚮往,它們不僅在中國,更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然而,《道德經》的難度也和它的盛譽一樣知名,經常勸退普通讀者。如何輕鬆學到《道德經》的精髓?
  • 《齊善鴻講道德經》:道德經裡的人生智慧,讓你有更多啟發和思考
    說起《道德經》,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這是一部道家的經典作品。我們很多人都讀過,小時候讀只是看懂皮毛,而長大了在翻開才深知裡面的智慧。對於西方人來說,除了《聖經》之外,《道德經》的發行量也特別大。這說明書中的智慧不僅僅適合中國人,還適用於全世界。《道德經》的本質是希望閱讀的人可以將其中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中,然後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生活。以前讀《道德經》覺得裡面的智慧寶貴,但是總是無法全面的應用到生活中。直到我讀了這本《齊善鴻講道德經》。
  • 《道德經》:「柔弱勝剛強」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比如讓他無為,不要「為天下先」;比如要放下治理天下的心,讓民眾各安天命。但是孔子做不到這些。即便如此,孔子仍然認為老子是一位類似於「龍」的存在,可見老子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這件事情從側面也說明,孔子一生所講述的,不是如何修道,而是如何做人。老子沒有向孔子闡述什麼是道,卻在出函谷關時,特意留下五千言《道德經》給關令尹,其用意眾說紛紜,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 道德經;浴火涅槃的人生哲學
    我們書接上回,接著聊道德經,如果說上一章展現了,老子的家國情懷,那麼這一章,就是老子的治國之道,如果上一章,老子要顛倒乾坤,顛鸞倒鳳,那麼這一章,就是毀滅三觀,從塑金身。如飛蛾撲火般壯烈,如鳳凰涅槃般灑脫。呵呵,說的如此神乎其神,那麼究竟老子在本章中,講了些什麼呢!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老子的那點故事吧!以下是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