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是相對短暫的 ,如白駒過隙,人要珍惜當下的時光。
但人一生中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已然成為千萬人的人生目標。但到底什麼才是美好的生活呢?
就像哈利波特這本書,一千個人閱讀,有一種體會;對於這個問題,也是有幾千種不同的答案。每個人不可能是一模一樣的。
但老祖宗告訴我們最好的生活莫過於,兜裡有錢、身上沒病、心裡無事。
錢包中有錢,一輩子吃喝不愁;身上沒病,一生開心快樂;心裡無事,便是人間好時節。
1.兜裡有錢
《道德經》有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意思沒有完美的東西,看似完美的,其實有殘缺,但它的作用依舊是不能忽視的。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多樣性。錢也是如此,生活中錢不是萬能的,但口袋沒有錢是萬萬不可的。俗話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錢不只是普通百姓們所奢望的,其實連古代的萬人之上的皇帝也是對錢發愁的。
宋太祖趙匡胤在爭奪天下時,曾是個身無分文的窮小子。一日戰敗逃命的時候,由於多日滴水未沾,饑渴難耐。正巧路過一個瓜棚,寫著:「不甜不要錢」。
趙匡胤連吃3個都表示不甜。老人看出他的詭計,說:「儀表堂堂,身著豔麗,怎麼能做這樣缺德的事情」
事實表明人一定要口袋有錢,經濟獨立,說話做事都會有底氣,支撐人格獨立。錢不用多,但要夠用。兜裡有錢,才能讓自己和家人活得體面、有尊嚴,不被人所鄙夷。
2.身上沒病
《道德經》有言:「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名聲與性命孰重孰輕?生命與財物孰重孰輕?得到與失去,孰重孰輕?
人活一輩子,金錢、地位、名望、得失,到底是哪個更重要?
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健康,健康是人生的基石,沒有健康的身體,怎麼有能力去爭奪和享受權利和地位,健康是你所擁有一切的保障。
俗話說「無病一身輕」,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
世人追求利益,不惜以損害自己的身體為代價。到最後有了不少的財富,身體則變得體弱不堪,花大量的金錢去買健康。最後辛苦掙了半輩子的財富,變得一無所得年輕時拿命換錢,到後來又拿錢買命。
老子認為,這是一種病態。一旦生病,自己的身體要遭受病魔的打擊,父母家人皆為你擔憂。保持健康,不僅是對自己,也是對家人負責。
3.心裡無事
《道德經》有言:「致虛極,守靜篤。」意思是盡力使心靈達到虛靜的境界,生活才變得安寧。
所謂「虛」,就是要清除內心種種雜念、欲望。人有七情六慾,而人心就像一個箱子,裝滿雜物,再亮的燈光也無法照射。
所謂「靜」,就是要安穩、安定,心頭無雜事,不為外物所動。
內心會隨外界因素所幹擾,就會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不安。
古人云:「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生活,就是把歡喜和平靜裝在心中,融化一切煩惱和憂愁。一個人要獲得這種日日幸福、時時安適的生活,首先就要心情舒暢。保持一顆無事的心,必能享受安寧。
不同的人讀《道德經》,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每天讀《道德經》的人,人生格局註定會比普通人的更高。
它的哲學性,指導性非常的高,西方哲學家研究的終極問題,你都能在《道德經》裡面找到,並且作出了中國式的解答,凝聚著中國智慧,實力不容小覷。
雖然道德經只有5000多字,但是由於它大多是文言文,簡短卻字字珠璣,因此很多人看它都覺得非常深奧,看的時候大多是一臉懵逼。
所以,小編把自己正在讀的彩繪全注全譯版本的《道德經》誠心推薦給大家。文白對照,閱讀起來無障礙,語言也十分流暢,不會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的翻譯感,給人一種閱讀的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