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夫妻之間的因果關係!

2021-01-08 聞喜佛法

佛說:夫妻之間的因果關係!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這意思是,能搭同一班車船的人,他們都是有緣人。而能結成夫妻,則是更深更深的緣。

換言之,夫妻的關係,是各種「緣份」中,最深的一種,只是這些緣當中,有善有惡。

夫妻緣大略來自以下三種緣:

此方有恩於對方的因緣

若有人在相逢的過程中,某方有恩於對方,而使對方大受感動,而受恩者想要報恩償還,若是如此,當來生他們剛好是男與女時,就會因為過去這個善因而結成夫妻。

譬如;有次你溺水了,但卻沒有人願意拯救你,而只有一人奮不顧身的救你,不管有沒有救活,你還是很感恩他。為了償還這個救命之恩,未來世的你,願以牛馬角色償還這個恩惠。類似這種情形,都是報恩所成的夫妻緣。

在各種夫妻緣中,就是這種夫妻緣最能幸福美滿,因為有一方的深層意識中,就是無怨無悔的奉獻,因此雙方都能幸福快樂。

但是,這種夫妻不保證不吵架或不離婚,若是個性不合的話,還是會有相處的摩擦問題。

此方欠債於對方的因緣(有方要來討債)

意即,另一方是來討債的。到底是討什麼債呢?

此債有兩種;一是金錢債,二是感情債。當然也有此兩者之外的債。

以下舉例說明這兩種夫妻債的成因:

譬如;過去世的你是男性,你為了性滿足,而欺騙女方感情,讓她愛上你了。而你欲望得逞後,就索然開溜離去。而女方被你感情欺騙,心理當然會有不甘,若是如此的話,未來世的你(男性),還會遇上這個女人。當她遇到你時,她就會緊緊抓住你,再也不讓你跑掉。像這樣就是感情債所結成的夫妻。

又譬如,在男女交往時,各種場合的開銷總是男方出錢。若有女人,貪圖這個享受,其實沒有誠心交往。當從男方那裡享受了許多的物質之後,就索然離去,在這種情形下,男方當然會很不甘心。若是如此的話,未來世的你(女性),還會遇到這個男性。而這一世的你,剛好也有錢,但是你的許多錢,都會被他花光,或最後都歸屬男方所有。這就是金錢債所結成的夫妻。

雖然是惡緣而結成夫妻,但是只要今世的相處,能以忍勞任怨,互不計較來相處,還是有機會處的很好。

互相虧欠的因緣

這種互欠的緣,欠來欠去仍以金錢與感情為多,換言之,若有男女交往時,男女雙方同時犯了以上的金錢債與感情債時,那今世相逢結成夫妻,正好可以互相償還。

這也可以說,結成夫妻就是為了打平因果。果報總是不斷的給人「關係」以打平所有的不平。因此,當你們結為夫妻時,應該珍惜相處,該還該了的就去做,而不要抱怨對方,不要怨天尤人,以免還不完啊!或是虧欠更深啊!

在各種夫妻緣中,由於雙方對於對方都是索求的意念,因此常有計較與紛爭。但是,雙方只要轉個念頭,本著心甘情願的態度來對待對方,這個虧欠就更快結束了。

最佳的夫妻緣

以上是各種夫妻緣的結成因素。若以人的宿命來看,各種善惡夫妻緣還不能代表幸福與否,而惡緣結為夫妻者,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若雙方符合以下三者條件,不管哪種緣的夫妻都是可以是幸福好夫妻。因此,當你在挑選配偶時,這三個因素是很重要的。

一、雙方個性相融

二、雙方都互相敬重

三、雙方都是負責任的人

換言之,外在的條件,榮華富貴與否,都不是幸福與否的指標。

夫妻緣結束了嗎?

此外,在現世的夫妻相處中,夫妻吵架是很平常發生的,而在爭吵之後,總是會有某方想要離婚,但是,對方可能不肯,若是此種情形,代表彼此的虧欠還沒了,這場夫妻緣還沒有結束。

若是夫妻相處的場合中,相處平淡,且互不留礙,這代表夫妻的恩債都還清了,因此雙方的相處就像朋友,誰也不會留住誰。

在分手的場合中,最能看出夫妻緣是否結束。不管這個分手是死亡的分手,或是出遠門,或是出家的分手,或是離婚的分手。如果你們的分手時,難分難捨,痛哭流涕,這代表這場夫妻恩惠還沒還清,夫妻緣還沒了。

如果分手時,含有怨恨不滿或不甘心,這代表你們的「債」也還沒還清,來世相逢還是會繼續結為夫妻。

如果分手時,就像朋友,沒有怨恨,也許是幾分哀傷或難過,但還不至於要留人,這代表你們的夫妻恩債終於可以了結了。

夫妻是業障嗎?

在佛教常說,結婚是業障,這主要是針對修行的解脫而言。在夫妻緣的過去因上,因為有著恩怨情仇沒有了結,因此此生結為夫妻,而在恩怨情仇未打平之前,雙方總是互相牽繫著,互相留礙,而造成修行上的障礙。但是,如果你們希望趕快結束這場夫妻緣,這是雙方的理性可以改善的,只要你們以理性思考,以利他為前提去決定事情,這種互相留礙是可以避免的。

此外,若是你們的夫妻緣尚未結束,而你想要修行的話,建議,你可以利用這種夫妻的相處去了解人性,這裡面仍然有許多的智慧而你必須要知道的,而這些人性問題,在他處是很難學習到的。

男人與女人,也各有優缺點,而在夫妻場合中,也正是你學習對方優點的時刻,這也是他處很難學習到的。

男女的特色大不相同,譬如男女的欲求與價值觀不同,喜好或心理的需求不同等等,都有待你在夫妻相處中去發覺它,若能如此觀照的話,這也是修行了。

夫妻緣儘管是解脫的絆腳石,但是,若你能善於利用此場合探索人性,這對於你的智慧開發,何嘗不是「墊腳石」

夫妻之間因果,看完你懂了嗎?

好夫妻,永遠都在相互裝傻!裝瞎子!愛,就是護短的!能夠護短的,才是真愛!

愛啊,別為難對方,別挑剔對方,別指責對方!傻傻地一路相伴。傻,是因為已經決定了,認定了,就沒有什麼需要再了解、再知道,再改進,再完善的!有進步,接受,沒有,也接受!愛,就在那裡!

一輩子,能夠有一個人,好好相愛,多美啊!別去破壞,多大的事情都不值得你去破壞。不要在相愛的人身上動小聰明,動你的精明!要,就動你的心。

永遠不對愛人說重話!永遠不去做破壞氣氛和心情的事!

男人有脾氣正常,但男人的脾氣可以對天發對地發對老闆發,卻不可以對老婆發。因為不管你心情好壞,別人都可以轉身離開,卻只有愛人要陪著你,陪你度過心灰意冷,度過意氣風發。這一生你會得到很多失去很多,而陪你到最後的人卻只有一個。天大地大,都不如身邊的女人大。

夫妻同心,黃土變金。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家和才能萬事興!

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家是有根和有魂的,根和魂是由女人掌控。

相關焦點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前世,今世和來世,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一場因果,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一個人的因果通達三世,因緣成熟,就要接受自己的果報。佛說父母是我們人世間最大的福田,能夠孝順父母,感恩父母,就是為自己培福,也是自己的功德,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能夠孝順父母,就會令父母老有所養,有了溫暖和關懷,也為兒女樹立了榜樣,有良好的家風和愛的傳承。
  • 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人這一生離不開一個「緣」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聚緣散、緣起緣滅、緣深緣淺,都有定數,都是因果緣法。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債,欠債或還債,要債或者報恩。夫妻之間是緣,善緣或惡緣。無緣不聚、無債不來,彼此緣份深的,會陪伴結識的時間久一點;緣分淺的,還完了也就各自散了。
  •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因果?因為人講的是因果報應,佛說的是緣起生滅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因果?因為因果的說法本就有漏洞。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學佛法的人,相信這話是佛所說。然而萬法皆空,是佛所說;因果不空,非佛所說。因也是法,果也是法,因果也是法,既已萬法皆空,因果如何不空?
  • 刑法中相當因果關係說的判斷方法
    一般認為,刑法因果關係的判斷包括兩個層次(或階段),第一個層次是事實因果關係的歸因判斷,應採用條件說;第二個層次是法律因果關係的歸責判斷,需在前者基礎上融入價值考量,對此,我國的傳統學說是繼受蘇聯的「必然——偶然」因果關係理論,目前有影響力的學說是繼受日本的相當因果關係說和繼受德國的客觀歸責理論。
  • 以客觀歸責理論評價精神傷害因果關係
    李婕刑法上的因果關係是指實行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精神傷害作為尋釁滋事罪、故意傷害罪、虐待罪等定罪量刑時考慮的重要因素,其實行行為與後果之間的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係需要重點釐清。例如,甲經常受丈夫冷嘲熱諷、拳打腳踢,導致甲白天工作時精神恍惚影響其工作效率,不久遭單位裁員,甲因此精神失常。
  • 佛說:這一生,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與人之間沒有緣分是不會見面的,「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凡有出現,皆有使命。世間萬千,皆因緣和合,無緣不聚、無債不來。
  • 論刑法中的因果關係
    第二種觀點認為,刑法因果關係是研究違法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此說進一步指出,危害行為包括違反一般道德和紀律的行為,這些行為與法律無關[3]。  第三種觀點認為,刑法因果關係是犯罪實行行為與對定罪量刑有價值的危害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合乎規律的聯繫[4]。
  • 刑法因果關係的理論爭鳴
    刑法因果關係  必須以規範目的為指導  刑法因果關係區別於存在論的因果關係,並非是對兩個事實之間根據自然法則所歸納出來的客觀關聯性,而是基於刑法規範目的對兩個事實之間價值性聯繫的評價因此,強姦致受害人自殺的情形中,強姦行為與受害人的自殺結果之間不應當評價為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係,因為受害人自殺結果的出現並不曾再次體現出婦女性的自主權受到侵害,也非性自主權受侵時的附隨現象。在不作為的因果關係認定中,規範目的的指導性更加不可或缺。某種不作為與結果之間的關聯性往往無法根據自然法則予以構建,只能在特定的規範目的指導下尋找判斷素材並進行規範性關聯的構建。
  • 萬法不離因果,佛道本是一家
    見證人就說:「是我寫的。」緊接著下一個疑問就是什麼呢?「《大藏經》裡怎麼沒有?」言外之意就是《大藏經》裡邊沒寫的,你們這樣寫就是胡說八道。這個邏輯顯然就是錯誤的。佛的三藏十二部是不是正確的?完全正確。是不是不在三藏十二部裡的就不是正確的呢!?
  • 說別人「缺點」的報應,因果總是驚人的相似
    有個詞叫「緣會,」意思是說,因果都是相對的,傷害的對方,也是傷害了自己。如果一方失去了,另外一方也就沒有了,這叫緣會。同樣的道理,常說別人的「缺點,」也是在暴露自己的缺點,因果總是驚人的相似。口為禍福之門,如果說別人的缺點,是善意的,不會有罪過,但這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事,聖人能看清一個人根基的深淺,你說的對方的缺點,對方能不能接受,這是主要的,如果自己沒有那個能力,最好止語。
  • 刑法因果關係判斷標準的反思與重構
    (一)英美法系因果關係理論考究  英美法系因果關係理論的通說,是雙層次因果關係原理。認為刑法上的因果關係應當分為兩個層次:(1)事實因果關係:所謂事實上的因果關係,是指客觀存在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聯繫,這種聯繫是純然的客觀存在,與人的主觀認識、法律規定無關。
  • 從「相關關係與因果關係」到「用事實解釋事實」的錯誤
    無獨有偶,批改學生的作業,看到有一個學生說相關關係不等於因果關係,這是對的,但正確的說法是:因果關係一定有相關關係,相關關係不一定有因果關係,不能以相關關係來直接否定具有因果關係,還要進一步分析。  因果關係在邏輯鏈上是在一條直線上居於前後,如A推出B,B推出C,則A與B、B與C、A與C之間都存在著因果關係。而非因果關係的相關關係在邏輯鏈上不在一條直線上,而是處於平行狀態。
  • 情人之間是愛,夫妻之間是情
    後來,我們發現,這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事情,現實不可能……其實,真正的愛情,並不存在婚姻裡,而是都存在於情人之間。情人之間,往往才是真正的愛情。為什麼這樣說呢?情人之間,因為不涉及到婚姻裡的柴米油鹽,因為不存在瑣碎生活裡的爭吵打鬧,有的只是兩個相愛的人之間的一份美好的意境情感。再有,情人之間往往是不求結婚果的。恰恰是因為情人之間的這種不要求結果,要的是一份纏綿。
  • 夫妻之間,兩個人若是經常這樣稱呼對方,關係大多很好
    他說「你喊我的是什麼,為什麼不是老公,親愛的,而是喊我的名字,你這是不愛我你知道嗎?」我愣了一下,然後撲哧一笑,原來是在這裡跟我耍小脾氣。想想其實也對,夫妻之間就應該有自己的小稱呼,倘若兩個人若是經常這樣的稱呼對方,那麼他們大多關係都很好,別不懂。
  • 從刑法因果關係中分析本案的定性
    第二種觀點認為,王某對李某繫心髒病患者不知情,王某的毆打行為與李某的死亡之間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係,故本案系意外事件。  [評析]  刑法上的因果關係解決的是歸因還是歸責問題,或者兼而有之,一直爭論不休。筆者認為,因果關係本身就包含了事實意義上的歸因和法律意義上的歸責。只要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係,就具有可歸責性。就本案而言,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
  • 清谷道長解釋說,聰明的女人不會說出夫妻之間的秘密
    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本質是坦率,但這種坦率應該只存在於夫妻之間,如果有人洩露了夫妻之間的秘密,那對夫妻之間的感情是致命的,為什麼夫妻之間比父子、朋友和同事之間的感情更親密?原因是夫妻是枕邊人,這是最值得信任的,夫妻之間分享了很多秘密,這是父母和朋友無法分享的,所以聰明的女人不會公開什麼事。
  • 刑法因果關係的特徵與特殊情形處理
    刑法上的因果關係是指實行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刑法因果關係決定了某一危害結果是否可以在客觀上歸責於行為人的行為(行為人對該結果承擔責任),意義重大,而我國刑法理論界對刑法因果關係的認識存在分歧,因此有必要展開探討。     刑法因果關係的特徵     刑法因果關系所具有的特徵,影響對因果關係的判斷與認定。
  • 刑法意義上因果關係的理解
    在刑事案件的處理過程中,通常需要確定行為人的實行行為與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係。舉例如下:案例1、小張實施詐騙行為,騙取老劉用於養老的存款十萬元,老劉發現自己受騙之後,急火攻心,導致心臟病復發,撒手人間。
  • 因果關係的新哲學解釋
    既可以從英國的經驗主義和邏輯經驗主義解釋哲學概念的因果論,也可以從德囯的理性主義和辯證理性主義解釋哲學範疇的因果關係,「英式哲學」和「德式哲學」對因果論或因果關係的兩種解釋方式符合解釋哲學方法論和目的論的等效原理。
  • 因果關係在量子水平上不存在,但在宏觀中卻存在的奇怪事實
    靈場,是一種無限勢能的海(相當於佛教空性的圓滿),它具有無限的創造力,從它身上出現的一切現象,就像佛教阿毗達摩中所說的那樣,每時每刻都在出現和消失。納加朱納的佛像......用我們觀察到的世界來解釋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