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山縣立足白鵝產業「小支點」 撬動精準扶貧「大格局」
近年來,象山縣按照中央和省市精準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瞄準「象山白鵝」特色資源,積極探索產業化扶貧新模式和利益聯結新機制,走出了一條「政府+聯盟(公司)+基地+農戶」的白鵝產業扶貧新路子,有效帶動縣內、對口幫扶地區乃至國內10多個省份2000餘戶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
-
互助結情誼 攜手斬「窮根」——廣西賀州粵桂扶貧協作見聞
新華社南寧10月27日電 題:互助結情誼 攜手斬「窮根」——廣西賀州粵桂扶貧協作見聞 新華社記者雷嘉興 扶貧車間生產熱火朝天、產業項目相繼開花結果……2017年9月以來,廣東肇慶與廣西賀州依託粵桂扶貧協作結成幫扶對子,賀州富川瑤族自治縣、昭平縣分別成為肇慶四會市、鼎湖區的結對幫扶對象,從產業合作
-
新疆和田縣朗如鄉探索鷓鴣養殖產業
1月10日,記者來到和田縣朗如鄉珍禽養殖專業合作社裡,看到一隻只色彩斑斕的鷓鴣不停地搶食飛躍,整個雞舍格外熱鬧。和田縣朗如鄉珍禽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8年年底,按照「村黨支部+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發展鷓鴣養殖,通過將種鷓鴣集中養殖培育孵化,逐步形成鷓鴣規模化養殖基地,達到全鄉5162戶中3000戶參與養殖,200人通過鷓鴣養殖,實現長期穩定就業,並實現全鄉15個行政村通過折股量化使村集體經濟達到10萬元以上。
-
小「草」迎風長 產業「牛」起來——產業扶貧系列觀察①
圖①在寧陵縣石橋鎮呂新莊扶貧產業基地,果農靠種反季節水果走上致富路。 種好小牧草,撬動大產業。「發展優質牧草,可以帶動養殖、加工等多個環節,可以延伸整個草畜產業鏈,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所長徐照學說,隨著優質牧草的發展,畜產品質量在得到提升的同時,畜產品加工也會隨之轉型升級,將會有更多優質畜產品走上大市場。
-
貴陽市農投集團:抓牢「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創收
在全省推進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進程中,貴陽市農投集團切實履行國有企業政治擔當,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場,發揮自身生產基地、一級批發市場、冷鏈物流、零售終端農商一體全產業鏈優勢,以貴陽大市場帶動全省大扶貧和為貴陽市場保供為抓手,在全省深度貧困地區大力開展產業扶貧。
-
新疆和田:鷓鴣養殖鋪就村民脫貧致富路
「和親戚合夥,養了2700隻鷓鴣,成活了2000隻,賣了3.6萬元。給其餘倆親戚分紅1萬元,我的收入 達到了2.6萬元。」9月15日,阿卜杜合力力·奧布力喀斯木開心地告訴記者。阿卜杜合力力曾是和田縣朗如鄉朗如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
老莊涼水泉村:產業帶動 勞動致富
老莊涼水泉村:產業帶動 勞動致富 2021-01-12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當前位置 > 首頁 > 地方資訊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2020年10月15日 17:12來源:中新網河南責任編輯:李新賀 近年來,新野縣上港鄉因勢利導,
-
根本之策——沐川縣產業扶貧啟示
茶葉基地林區一景養殖增收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遠古詩詞裡農耕文明的溫暖場景,在今日沐川處處可見。消除絕對貧困的社會理想,在沐川大地已是一個活生生的事實,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產業帶越陌度阡,產業園星羅棋布,「五業六帶百基地」產業扶貧新格局豁然開朗。林竹、茶葉、林下養殖、果蔬、中藥材5大優勢主導產業縱橫交織,五指山、五馬坪、天馬山、馬邊河、沐溪河、龍溪河「三山三河」6大脫貧奔康產業帶串珠成鏈,縣域集中連片產業基地達到328個,1000畝以上園區140個。
-
【求真|第5期】吳小英:以創新平臺建設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創建獨立完整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技術研究及產業化轉變步伐,是現代企業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國際形勢、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對加快永嘉縣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產業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初具規模 產業創新創業平臺主要是為縣內主要支柱產業開展研發提供基礎設施,為企業發展搭建服務平臺,開展法律、管理、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諮詢和代理服務,提供保障條件,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孵化高新技術項目、引進和培育高科技人才,轉移轉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
-
【我的扶貧故事】王海:新思路帶動新發展
【我的扶貧故事】王海:新思路帶動新發展 2020-11-26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豐都:紅心柚產業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收穫時節,柚子飄香,2020年豐都紅心柚消費扶貧活動暨三元鎮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啟動儀式在重慶市豐都縣三元鎮舉辦
-
黑龍江塔河縣:全力打造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示範縣
政策扶持有力 推動產業快發展近年來,塔河縣委、縣政府結合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發展管護區經濟,把中藥材產業作為助推經濟轉型和帶動百姓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2019年塔河縣獲得「中國北疆野生五味子之鄉」認證,2020年被評為省級中藥材基地建設示範縣。
-
廣東近億隻人工養殖鷓鴣被當做「野味」賣不出
又該怎樣引導他們轉型呢?千億特養牽連廣大,養與不養農戶難抉擇我國特種經濟動物養殖由來已久,尤其近十幾年來在媒體宣傳、地方政府鼓勵、國家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特養產業已頗具規模。據統計,我國以供應食品、毛皮、藥用原料、科研試材為目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種類約100種。
-
湖北山區縣扶貧開發促轉型發展 過去現在兩重天
湖北山區縣扶貧開發促轉型發展 過去現在兩重天 2014-08-04 10:59:392009年,保康被確定為湖北省脫貧奔小康試點縣,2011年8月,被納入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 新農村建設從修路開始 「交通不便是堰埡發展的最大瓶頸,過去下一趟馬橋來回25公裡,需要一天時間,現在只要50分鐘。」堰埡村黨支部書記宦忠雲說,新農村建設從修路開始。 早在2003年,堰埡村便推出了山村規劃理念。
-
牽住產業扶貧「牛鼻子」——廣西賓陽脫貧攻堅一線觀察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賓陽縣牽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帶動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讓更多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創業。通過駐村第一書記陳星河了解到相關幫扶政策後,鄧德威回到了家鄉,希望利用自己掌握的種養技術打開一片天地。經過調研,他在2018年10月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460畝種植泰國紅寶石青柚、釋迦、火龍果等作物,並養殖蛋雞等。
-
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開工
11月16日上午,濟南基因編輯產業基地項目在濟南高新區創新谷開工。基地將承接基因編輯核心技術的落地轉化,並打造基因科學領域上下遊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目前,基因科學領域「卡脖子」技術是我國打造科技強國的必爭之地。
-
在產業扶貧謀富路 林間套種中草藥開啟脫貧「新路子」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結合自身獨特優勢,因地制宜,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項目,激發貧困戶自主脫貧內生動力。該縣按照黑龍江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戰略部署,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契機,依託區域內豐富的野生藥材資源和適合發展藥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間優勢,加強北藥基地建設,打造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北藥產業鏈及「黑龍江省中藥材基地示範縣」,通過發展北藥種植產業,撐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
佳縣:發展「五好」電商扶貧模式 《東方紅》故鄉唱響了致富歌
近年來,佳縣不斷深化「五好」電商扶貧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以電商示範縣為支撐,以貧困戶依靠電商實現增收」的電商扶貧路徑。2019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8825萬元,同比增長38%,網絡零售額1765萬元,同比增長35%,農產品網絡零售額1305萬元,同比增長44%;電商扶貧帶動貧困戶764戶2158人,戶均增收1800元;電商帶動就業人數153人,其中殘疾人6人。
-
引入菲牛蛭養殖和孵化項目 中山精準扶貧廣寧
原來,這是中山市駐洲仔社區聯合扶貧工作隊幫扶當地貧困戶的一個扶貧項目,從今年初引進這一項目以來,進展順利,預計到今年年底,當地的貧困戶就能分紅,見到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據中山市人大辦駐洲仔社區聯合扶貧工作隊的第一書記杜求卿介紹說,村民們養殖的這種水蛭為菲牛蛭,也叫金邊螞蟥,螞蟥兩邊都是金色的,這種金邊螞蟥的水蛭素含量最高,所以藥用價值也最高,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有療效。2019年1月,洲仔社區在中山市聯合扶貧工作隊的牽線搭橋下,與一家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了包括養殖、孵化、銷售和研發在內的五年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