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和合成高選擇性、高靈敏度的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即O2·-)探針一直是當前分子識別領域的熱點和難點之一。蘭州大學張海霞教授課題組合成了一個新型的以二苯基次膦醯氯為識別基團的近紅外螢光探針,實現了O2·-在水溶液中和生物活體中的檢測,並首次在小鼠肝臟中成像。
在複雜的生物體中,該探針能夠選擇性地識別O2·-,並表現出很高的靈敏度。在生理pH條件下,該探針具有顏色對比度明顯、響應快速(10 min)、檢測限低(9.9 nM)等優點。合作單位澳門大學的Simon Ming-Yuen Lee教授將此探針成功地運用於HepG2細胞和斑馬魚的成像中。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Chem. Commun.》上並以封面形式發表。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6/cc/c5cc09976e#!divAbstract
原文標題:A phosphinate-based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probe for imaging the superoxide radical an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X-MOL求職廣場重磅來襲!化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熱招職位「觸手可及」!
[點擊這裡閱讀詳情]
高校和研究所可免費發布職位,請聯繫 jobpost@x-mol.com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直達X-MOL求職廣場。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