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90%的社交都是無用的,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2020-12-06 陌染痕

一場疫情,讓無數人悶在家裡,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

成年人的底氣都是錢給的,而90%的社交都是無用的。

那什麼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社交?

真正有意義的社交,大多來自於利益交互、興趣交互、情感交互,能給你帶來生活和精神上的愉悅。

酒肉朋友不叫朋友,願意在你困難時,拉你一把的人,才是知心人。

微信加的人好幾百,真正能聊天的沒幾個。

上學時一群人夜夜狂歡,現在下班後想去唱個K都難組局。

某些同事看上去好說話,其實早就給你挖了坑。

自以為朋友很多的人,都是自欺欺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

社交場上的主宰,從來都不是感情,而是利益。

所謂的社交,說白了就是價值交換,或者是對未來的某種良性預期。

那些只為聚而聚的社交,充其量只是一種弱關係,無法左右你的生活。

你真正需要的,是有價值的遇見。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下面這兩點越早意識到越好。

遠離無效社交,孤獨才是你人生的常態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獨,孤獨才是你人生的常態。

很多人看似有所意識,但骨子裡卻是害怕獨處,當他一個人呆著的時候,就仿佛有種被世界拋棄的感覺。

這類人,內心缺失安全感。

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中寫道:

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或許我們都曾經害怕孤獨,期盼得到外界的認可。

但倘若你並不能像別人那般左右逢源,輕車熟路,那獨處就是屬於你自己的生活方式。

張嘉佳說過一句話:

孤獨是全世界,是所有人,是一切歷史,是你終將學會的相處方式。

單身的時候,渴望談一場戀愛,戀愛的這個人,未必就是結婚的人,而結婚的那個人,未必是一輩子能陪你的人。

人的大半輩子,都是與自己相處。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僅要努力地做加法,更要學會做減法。

生活太苦,一些不必要的人和不必要的事,學會放下,學會不在乎他人的看法,才是一個人成熟的體現。

遠離窮親戚,他們只會拖累你

中國有句老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說的就是親戚關係。

這種介於朋友與父母之間的親近關係,一旦牽扯上利益,就會讓人很頭疼。

我相信網上那句話,這世界上真心盼你好的人,只有你父母。

就拿我自己來說,過年好不容易回趟家,跟親戚見面的第一句話,大多是被問工資多少,漲了沒?

他們是隨口一問,還是有某種目的呢?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這樣一句話:

沒有口誤這回事,所有的口誤都是潛意識的真實的流露。

有血緣關係的,但又不是特別直的血親,他們不會對你生活100%的負責。

正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那些在你困難時不理睬的親戚,還是早些遠離得好,因為當有一天,他們需要你時,便會跟牛皮糖一樣死死黏住。

這場風波過後,也許我們能看清一些人和事。

無效的社交只會浪費精力,不妨試著做減法,把注意力投放在自己的身上,生活得簡單一些。

90%的社交都是無用的,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學會自我修煉,才是一輩子的事。

相關焦點

  • 《普通人normal people》:有時,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01從殘缺到健全關於人格關於心理關於情感成長 幾乎沒有人擁有完美的人格,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點「毛病」,我們該如何自我成長影片的主題不光局限於男女主人公的青春和成長,在青春和成長的表面下更蘊藏著對自我認同,對心理和人格,對人與人的關係,以及精神貧瘠和物質貧瘠的思考。
  • 《通天塔》: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通天塔(也叫巴別塔)的典故出於聖經,當時世界人們都說同一種語言,他們想修建一棟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為了阻止人類,將人類的語言打亂,使他們互相不能理解,於是通天塔的修建失敗了,人類散亂於世界各地。這部電影也是一樣的,人與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不僅是語言的隔閡,即使說著同樣的語言,人與人之間也不能好好的溝通,甚至不能好好聽對方講完話。摩洛哥的牧羊人一家,墨西哥的傭人與美國孩子,美國的夫妻,日本的啞女,以一桿槍為線索,一個故事的網拉開了。簡單說一下劇情。
  • 深度解讀《百年孤獨》: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時代讓孤獨永恆
    布恩迪亞家族雖然同在一篇屋簷下,但每個人都活成了一座孤島。對於這百年間生在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上的人來說,孤獨與生俱來,儘管他們孤獨的具體表現並不相同,但在時代的背景下殊途同歸,不同的生命軌跡全部歸於孤獨,時代讓孤獨成了永恆。
  • 【戰疫微時評第14期】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
    【戰疫微時評第14期】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 2020-03-11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兩個地球兩端的人, 會在彼此的命運裡有所關聯嗎? 極慢上漲的海平線, 會對深居內陸的人造成影響嗎?
  • 心理學說:每個人其實都不是一座孤島
    我已不再年輕,孩子也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我孑然一身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抱著這種孤獨,幾年過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沒有好轉。有一次, 朋友忍不住對她說:「我想,你並不是要特別引起別人的同情或憐憫。無論如何,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結交新的朋友,培養新的光趣,千萬不要沉滿在舊的回憶裡。」
  •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離得再近也無法連成一片陸地……
    這是個心無處安放的時代,不只是抑鬱的人感到孤獨,幾乎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孤島,是沒有被任何人登陸過的地方。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結構,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思維模式。即使是針對同一事物也會產生不一樣的視角,所以人與人之間的融合就一定要有犧牲的一方。之所以感覺孤獨,因為你希望犧牲的一方不是自己。
  • 島上書店: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這個書店是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坐落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上。書店的老闆有著最遠大真摯的理想和高傲孤獨的靈魂。老闆費克裡經歷了妻子離世的痛苦,整日酗酒,想溺死在酒瓶裡,本來這座書店就是當初和妻子一起創造的,他們默契地認為「沒有書店的地方不足以稱之為一個地方」。如今最像自己最懂自己的人離開,這孤島便真的成為了一座孤島。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耳畔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耳畔 2020-04-04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摸摸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若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李佳琦,直播時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總有人來安慰你。」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每個人都有情感和歸屬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關係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得細緻。隨著我們慢慢長大,會發現能為身邊的人做的事情越來越少了。當我們「被需要」時,會有一種莫名的滿足感和存在感。「對自己做的每一好件事情都懷有信念感,就好。」曾有一次,一名知名博主在網上發博「求助」,稱一名患抑鬱症的女孩獨自到了北京,目前失聯中。
  • 人民論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日前,隨著醫療隊到來、道路搶通、通信恢復,乃至救援從縣城向鄉鎮延伸,蘆山地震中那些令人牽掛的「生命孤島」陸續走出險境,人們稍微鬆了口氣。從危難到重生,抗震救災中的「孤島現象」讓人感慨不已。   災難是一面鏡子。大江大海,大風大浪,一枝一葉的浮沉,往往映照一個時代的精神。地震猝臨,山河破損,轉瞬之間,家園頓成危地。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日前,隨著醫療隊到來、道路搶通、通信恢復,乃至救援從縣城向鄉鎮延伸,蘆山地震中那些令人牽掛的「生命孤島」陸續走出險境,人們稍微鬆了口氣。從危難到重生,抗震救災中的「孤島現象」讓人感慨不已。   災難是一面鏡子。大江大海,大風大浪,一枝一葉的浮沉,往往映照一個時代的精神。地震猝臨,山河破損,轉瞬之間,家園頓成危地。
  •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去社交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去社交。 無論是低質量的社交,還是高質量的社交,從來就沒有無用論。 就算是一條底褲,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電影《國產007》 曾幾何時,很多「公知」鼓吹社交無用論。
  • 草堂讀詩|賞析:約翰·多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衝刷,歐洲就會失去一角,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莊園,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無論誰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裡。
  • 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看到的都是表面,看不到的都被海水覆蓋
    (1)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我們平時看到的都是表面行為,而更多的個性化的東西:感受,喜悅,憤怒,恐懼,信念,期待,渴望,自我認定,是隱藏在冰山下的,這是心理治療中的冰山理論。在某個特殊時刻,一個人表現出出人意料的驚人行為時,應用這個理論是非常準確的。
  • 老戲骨海倫·米倫讀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英國演員海倫·米倫(Helen Mirren)被稱為影壇傳奇一點都不為過 疫情期間,英國國寶級演員海倫· 米倫(Helen Mirren)在家中誦讀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 多恩(John Donne)傳世名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
  • 靈魂拷問:災難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自成一體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小部分 如果海水衝掉一塊 世界就減小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沒有人會是一座孤島,我們每個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當我們面臨危難和困境的時候,我們應該手牽著手,共渡難關。我們仍然要警惕,明白地球上的每個生命都需要尊重和關愛,只有聯合起來,我們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Now let's enjoy the poem from John Donne ,No man is an island.
  • 有聲│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作者|約翰 · 多恩 朗誦|謝東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整體的一部分如果海水衝掉一塊歐洲就減小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
  • 約翰·鄧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鐘聲為誰鳴響?
    5 二月 星期三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英國 ] 約翰·鄧恩,林和生 譯 沒有人是與世隔絕的孤島 ; 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 ; 如果海流衝走一團泥土, 大陸就失去了一塊, 如同失去一個海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