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級的電影調色秘籍,從諾蘭到王家衛

2021-01-08 騰訊網

電影調色師應該算是玩顏色這行收入最高的群體,收入高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同的色調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氛圍、溫暖、陰冷……全靠調色師一雙手。這也是為什麼電影看起來就是比電視劇高級的原因。當然。很多大製作美劇也都是按照電影級畫面去調色的,但那畢竟是大製作才玩得起嘛……

現在無論是有追求的視頻創作人,影視劇後期人員,亦或是攝影后期,平面後期等從業者都在努力學習調色以使自己的作品擁有電影的高級感。

那麼,什麼電影的高級感呢?就是給人一種色彩畫面沉穩、光線動態範圍大,暖色調和冷色調對比鮮明等感覺。

荷蘭風格派抽象大師康定斯基說:「色彩是能直接對心靈產生影響的手段。」毋庸置疑,「色彩」的研究最初運用於繪畫領域。古典主義時期已採用色彩對比與諧調,直至印象派強調色彩的主觀表現性。

而將色彩運用到極限,無疑是電影調色。很多新手調色師在配色時總是有些發怵,因為越是高級的配色,越是對色彩的細微變化非常敏感,如果不能快速有效的突破配色屏障,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固定套路,導致作品風格難以突破。

如何理解色彩的高級和普通呢?有個很常見的例子,當你看完一集電視劇之後,馬上打開一部高票房電影大片,然後你就能體會什麼叫高級感色彩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那些經典大片裡是如何運用這些高級色彩的。

電影中的調色

一部電影最終呈現的效果,與導演的個人風格,攝影師的拍攝手法,乃至膠片或數字攝影機等設備都息息相關。不過,數字時代,膠片拍攝的影片仍然面臨著數字的轉制和發行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調色師成為了銜接兩者的紐帶,他們完成了數字中間片製作、還原膠片色彩、DCP製作等諸多關鍵環節。

無論是風格與色彩、年代與美感、細節的調整、時間的打磨等方面都需要調色師嘔心瀝血,才能形成觀眾最終看到的色彩。

一般來說,電影調色師的工作第一步是在對電影畫面影像進行調色前,首先要觀看全片的剪輯小樣,熟悉劇情,對人物的情緒變化、故事的脈絡走向以及攝影指導的拍攝風格進行初步的了解。

舉例:《師父》

上調色前

下調色後

第二步再看一遍首批完成的原始素材文件,這個時候自己心裡就會對影片的調色風格有一個大致的想法。接下來就是對於「如何風格化」和導演及攝影指導進行探討。

然後才是開始工作,不斷地打磨細節,打磨時間,打磨影片風格。

比如在年代戲中,為了保留色彩感,就要求既不能採取降低飽和度、提高對比度的方式來處理畫面,但又要體現出畫面應有的質感。需要在儘量不降低畫面飽和度的基礎上,對畫面中的主體進行細緻的對比度調整來增加畫面質感,過於突出的顏色需要單獨處理,以使畫面的整體色調更加符合電影特有的年代風格。

舉例:《師父》

上調色前

下調色後

尤其困難的是時間的打磨,很多時候一個連續場景需要拍攝很多天,天的陰晴變化很快,有時光線強烈,有時又陰晦沉悶,這對於後期調色來說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光線產生的陰影是無法改變的,調色時就要在整體畫面感覺上下很大功夫,以減弱跳躍感,讓整場戲統一。

經典影片中的調色賞析

《星際穿越》:大師級的因「地」制宜

《星際穿越》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大膽而豐富的配色運用堪稱大師級的操作。

在地球場景中,陽光充足的場景,亮部以暖黃色為主。陰天或低照度下,亮部以飽和度很低的紫紅色或淡黃色為主。通常綠色和藍色會特別濃鬱。比如稻田、汽車、天空、襯衫等。畫面的陰影區域部分會偏向冷色。

這一點與電影中的太空場景形成鮮明對比。

太空場景裡,冰凍星球上亮部淡黃色,暗部墨綠色,或說是飽和度很低的青藍色,由於陰雲密布,畫面飽和度較低。而海嘯星球上亮部暖黃,暗部同樣是墨綠色,由於光照充足,畫面通透,飽和度較高。

冰凍星球

海嘯星球

另一邊,在堅韌號及探路飛船內,畫面的色彩與其他太空場景類似,也是暖黃、墨綠為主,其他太空中的鏡頭多以不同飽和度的橙色搭配青藍、灰色等。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畫面所有的暗部都是冷色,一般膚色及暖色相的區域並不帶有冷色。還有一些場景以暖色調為主,這樣處理讓畫面更有生氣,不會完全浸泡在壓抑的冷調中。

堅韌號及探路飛船內

暖色調為主的場景

而在膚色處理上《星際穿越》也是獨具特色,膚色的處理運用了飽和度對比和亮度對比,通過這種對比突出了戲劇衝突。

庫普膚色是濃鬱的棕黃色,這和他堅毅果敢的牛仔性格十分貼合,與女兒略顯蒼白的膚色形成鮮明對比。在他們即將分離的場景中,色彩的運用很好的烘託了人物情感,飽含著深沉的父愛,女兒柔弱無助難捨難離。

《重慶森林》:港範復古風配色

王家衛的電影一向極具個人美學風格,他慣於通過對色彩的著重刻畫,描摹出世紀末香港的一種獨特「頹靡」韻味。

他的電影中從服裝到場景的種種懷舊色調似乎也是如今港式復古風潮中大家所追隨和崇尚甚至競相模仿的。

以《重慶森林》為例,片子以青灰色為主調,總體呈現一種朦朧的清冷色調。其中也不乏人物服裝的亮色、「加州酒吧」的流光溢彩、市井煙火氣中的暖色作為陪襯。

天藍、藏青、深綠,雖然都是偏冷偏沉的色調,但因為顏色相近而給人一種柔和的協調感,背景以黑白灰色調填充。展現人物冷淡張力的同時也不乏女性的溫柔,也正如這三種顏色給人帶來的感覺。

以黃、青為主色調,冷暖搭配,有一種奇異的質感。王菲亮黃色的身影在暗色青綠的背景下,通過冷暖色調的對比,靚麗純淨的似乎要跳脫出畫面,小心翼翼中透著遮掩不住的期許,體現出女孩竭力想掩藏卻偏偏在不經意中流露出的豔麗純淨。

大家自行感受下這冷暖調帶來的視覺衝擊力。粉色的手套在整體沉鬱的色調中添了一抹亮色,洩露了少女欲說還休的心事,多了分俏皮可愛和古靈精怪。

這每一幀畫面色彩上都蒙上了一種懷舊的質感,仿似一層天然濾鏡,港風「頹靡」韻味油然而生。

這幾組配色大多是以偏冷色調為主的,輔之以少數的亮色作為互補色來突出畫面張力主體的青灰色調為原本飽和的色彩蒙上一層朦朧的質感,顯示出懷舊復古的風味。

《雪梨:現實的願景》:精緻油畫風配色

藝術是相通的。導演古斯塔夫·德池敏銳地捕捉到了繪畫和電影的關聯,精選了霍普的 13 幅生活風景畫作,用繪畫、現實和影像組合出新的視聽語言,製作了實驗性電影《雪莉:現實的願景》。

雪梨作為故事的女主人公,走進了霍普的畫作,走進了美國 20 世紀的歷史畫冊,帶領著觀眾一起親歷那個年代的巨變。

影片將原始油畫色彩的細膩與妍麗在畫面中還原的恰到好處,雖然在敘事表達上有些晦澀難懂,但也抵不住畫面對人的誘惑。這種色彩、線條與光線的組合,每一幀都讓人想截圖欣賞。

色彩搭配協調而乾淨。透著現代的簡明和嚴謹,卻又不乏油畫色彩的妍麗。飽和度極高,透著知性的美。

《搏擊俱樂部》:冷暖調互補配色

《搏擊俱樂部》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與愛德華·諾頓等人共同出演,無懈可擊的思維邏輯和出人意料的劇情進展,使之90年代最受歡迎也最常被引用的電影之一。

而劇情的強大也無法讓人忽視這部電影配色的精妙。影片為橙色與藍綠色之對應搭配作了完美的詮釋。陰暗的部分以藍綠色表示,明亮的部分就以橙色來呈現,就像人的內心充滿著各種正、負面思維來抨擊一個完整的個體。

再以藍色、綠色或者藍綠色等冷色來彰顯人物封閉、壓抑、謹小慎微的一面;而以橙色、紅色這些暖色來映射人物大膽、奔放、自由、直言不諱的深層人格。

通過這種互補色的對比也更突出人物的矛盾性,人物形象越加鮮明且富有張力。以冷暖色調強調對比度,更能提升鮮豔、突出的效果以及畫面張力。

《布達佩斯大飯店》:「夢幻」粉調配色

天才韋斯·安德森,一個帶有強個人風格和文藝色彩的美國電影追夢人,開創了著名的「韋氏美學」。看過他導演的眾多電影,無疑是暖色系黃色調經典呈現。

他導演的電影《月升王國》以精緻繽紛的童話故事為題材,暖黃色奠定電影溫暖的基調,映襯出溫暖、明媚、愛與希望的感情色彩。

而在《布達佩斯大飯店》中,卻是他的另一個嘗試。這部電影的配色的確是讓人極其驚豔的,以粉色調為主,配色明豔,全片洋溢著夢幻的色彩,營造一種入夢的感覺,甜甜的,讓人身心愉悅,可以說整個觀影過程就是一場視覺盛宴。

該片是相似色調電影的典型(粉色調),這能創造出一種柔和的、使人平靜舒緩的和諧感。影片結束後,如夢初醒,方覺這「夢幻粉調」中帶出的無名悲壯,澀澀的,讓人意味無窮。

電影的配色美學調色板推薦

雖然真正的電影調色板只在導演與調色師的腦海中,布景的時候沒人會拿著色板看,但是時常觀摩經典電影的美學調色板確實可以讓大家獲益良多。以下是9個經典的電影調色板,供大家觀摩學習。

《悲慘世界》

《遁入虛無》

《攻殼機動隊》

《金剛狼3》

《肖申克的救贖》

《花樣年華》

《醉鄉民謠》

《鋼琴師》

經典影片的畫面調色賞析

《了不起的蓋茨比》

上調色前

下調色後

《國王的演講》

上調色前

下調色後

上調色前

下調色後

上調色前

下調色後

《美國隊長》

上調色前

下調色後

《爆裂鼓手》

上調色前

下調色後

小彩蛋:你知道下面這張圖是哪個影片裡的嗎?歡迎留言討論哦~

*部分圖片文字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信條》的基礎是一部諜戰片,小時候諾蘭最喜歡的電影類型就是諜戰片,1969 年那部《007 之女王密使》是他的最愛,執導一部諜戰片也是諾蘭一直以來的願望,甚至當年一度傳出他將接手 007 系列的第 25 部,可以說《信條》完成了諾蘭的夙願。 但是一部簡單的諜戰片顯然不能滿足他的野心。
  • 英國人諾蘭,一個忠誠的「電影騎士」
    ([太空漫遊2001])諾蘭後來在[盜夢空間],便用旋轉走廊一幕,致敬了庫導[太空漫遊2001]中的旋轉空間站。到拍[星際穿越]時,諾蘭直接說「這是我首次把真實的電影體驗高於觀眾去拍攝的電影。」顯然就是回歸到了電影2001的那種直接體驗,拍了一版屬於自己的2001。
  • 如果沒有他,王家衛的電影也會黯然失色
    君子如風文 | 徐楚翹(成都) 編 | bastard (上海)2017年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官方獎項「ExcelLens攝影成就獎」將歸屬亞洲第一攝影師杜可風,「ExcelLens攝影成就獎」至今已有五年的歷史,由坎城官方合作夥伴,即悠久歷史的法國變焦鏡頭生產商Angénieux發起;該獎項每年授予一名國際知名的大師級攝影師,前四屆的獲獎得主分別是:菲利普
  • 一顆賽汀,王家衛親手把自己電影修復成了鬼片?
    不過首當其衝的《視差》還是十分驚喜,這部精彩的政治陰謀片是首次洗藍,全新的4K修復肯定也會讓全片最精彩的元素——戈登·威利斯的大師級攝影畫面展現得淋漓盡致。正片配備原始無損單聲道音軌,同時帶一段全新錄製的亞力克斯·考克斯介紹。亞力克斯·考克斯這幾年不拍片,反倒是在各個影片藍光花絮中頻繁出現,不論是拍幕後紀錄片、做評論音軌還是講這種介紹視頻,看來也算是轉型了。
  • 大師諾蘭拍攝《致命魔術》花了多長時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諾蘭大神的《致命魔術》豆瓣評分8.8分,超過90%的網友給出了四星以上的評價。諾蘭電影的特質就是「燒腦」,而越是他前期的作品就越燒腦,不信你去看看他2000年的成名作《記憶碎片》。《致命魔術》也是一如既往的燒腦。
  • 花了16億,諾蘭大師奉上最具野心的新作,這一次大玩時間倒流!
    近日,《信條》放出首款正式預告片,終於可以好好感受一下諾蘭大師新作的魅力。一開始,就十分驚豔,兩人正在執行一個任務,運用彈跳裝置,飛簷走壁一般衝入一棟大樓,在兩人中,一個是約翰·大衛·華盛頓,另一個看起來應該是羅伯特·帕丁森。
  • 淺談諾蘭電影裡的藝術美學
    諾蘭的新電影《信條》正在全球熱映。有人說,這可能是第一部首映後沒有任何差評的電影,因為當你走出電影院的時候,甚至可能都沒有搞明白自己到底看沒看懂整個故事。不過,你可以看不懂電影中關於"熵"和"時間鉗"的物理學原理,也可以想不通電影裡提到的"祖父悖論"。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失手了嗎?
    這種口碑的分化,事關電影是什麼?以及電影可以是什麼?諾蘭感興趣的,或許從來都不是講故事,也不是人性或感情,他想借用電影探討的是時間、空間、宇宙這樣的命題。如果說在《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中,諾蘭很好地利用了電影這一媒介服務於他的表達,《信條》卻令人懷疑他是不是應該寫一篇論文。
  • 王家衛的電影哲學——時間一旦失去了,就永遠不會再來!
    王家衛的電影中,時常出現大量精確的時間,就如同「一雙眼睛」,不會說話,卻能傳遞情感。比如《阿飛正傳》中,張國榮在電影開頭說出:「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
  • 《星際穿越》:諾蘭對一部46年前科幻電影的「回答」
    近日著名導演諾蘭的經典之作《星際穿越》全國重映,這部首發於2014年,描述未來世界裡,人類探索太空的電影,是近年來世界影壇少有的科幻巨製。然而影片上映之後的幾年裡,許多科幻影迷喜歡討論影片中涉及到的有關「黑洞」、「蟲洞」、「時空穿越」、「五維空間」的影像是否足夠符合科學理論。
  • 乾貨|想成為調色大師?這5種電影調色技巧你必須了解一下
    《火車進站》1939年是好萊塢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電影中的彩色攝影技術真正發展成熟了。隨著電影中色彩的爆炸,需要新的電影調色方法。調色板的重要性在彩色電影中,色彩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輔助電影展現故事情節的元素。隨著電影產業的不斷發展成熟,創作者越來越注重電影色彩的使用。體現在燈光、美術、置景、後期調色等各個方面。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在2015年倫敦電影界的一次演講中,諾蘭使用《阿拉伯的勞倫斯》為電影做宣傳。 諾蘭曾表示:「很少有電影作品能捕捉到大衛鮑伊的魅力,但是大島渚的這部時代劇就好像是為他的天賦量身打造的。」
  • 調色沒思路?學會色彩法則就So easy了!
    投身了無數次調色「實驗」後,等待著優秀的成果:運氣差的話,基本慘不忍睹,自己都看不下去;運氣好的話,調出了大神級的色調,發布到社交網站上博取爆贊。高興之餘時,收到了仰慕者這樣的消息:大神,求調色教程!!!(仰慕的表情)於是乎,故作高冷:獨門秘方,恕不外傳。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是創造了視覺的奇觀還是失敗的魔術?
    這種口碑的分化,事關電影是什麼?以及電影可以是什麼?諾蘭感興趣的,或許從來都不是講故事,也不是人性或感情,他想借用電影探討的是時間、空間、宇宙這樣的命題。如果說在《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中,諾蘭很好地利用了電影這一媒介服務於他的表達,《信條》卻令人懷疑他是不是應該寫一篇論文。
  • 諾蘭的電影《致命魔術》,電影本身就是魔術表演
    看諾蘭的電影,總有一種玩魔方的感覺,有類似解數學題的結構美和邏輯美。數學題的解題條件都是理想化的,設定好的,但數學不是真實的世界,既然電影模擬的是真實的世界,而不是數學,就應該由人物推動情節,而不是為了情節刻意編造人物性格。
  • 《盜夢空間》上映 好萊塢天才導演諾蘭作品盤點
    有人說他是當代的希區柯克,因為他們都是來自英倫的懸念大師;有人將他和庫布裡克相提並論,因為他們的作品都已超越電影本身,參透了對終極意義的探索。他有著獨一無二的敘事方法,他的作品如漩渦般讓人深陷其中,徹底癲狂。他就是:克裡斯託佛•諾蘭。作為當今好萊塢最具王者氣質的天才級導演,12年來,諾蘭已為我們帶來了6部驚豔的曠世傑作。
  • 王家衛揭秘:老猿掛印威力何在 詠春拳最厲害?
    王家衛小時候,家下面有一個理髮廳,有很多身懷絕技的高手都混到裡面,他們到了香港之後就是地頭蛇。  張震演的一線天,原型其實來自於兩個人,第一個人是八極拳的大師,叫李書文。他出手不留情,但是他人非常懶,他說有用的一招就夠。另外一個就是說臺灣的大師,叫劉雲樵,民國時代是一個特工,為抗日做了很多事情,之後到臺灣也發揚了八極拳。
  • 電影調色師曲思義專訪
    資深電影調色師曲思義解密「電影感」。他從業30餘年,並與大腕級導演張藝謀合作數十年,從《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歸來》到《影》,對電影畫面的理解非常深刻。  好色彩是「電影感」的基礎  調色師曲思義把電影愛好者追求的「電影感」,歸結為色彩的設計,他說:「電影感就是膠片感,這個呈現方式,就是柯達以前,我們在影院看到拷貝片被放出來的這種樣子。互補色,就是基本概念。好的電影色彩是什麼?我只能說電影色彩是一個厚實、紮實、有深度的互補色,這樣一個組合。」
  • 《盜夢空間》靈感來源,要說大導演諾蘭沒看過這部電影,我不信!
    提起日本動漫電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諸如宮崎峻,新海誠這樣的著名動漫電影導演,《哈爾的移動城堡》、《龍貓》、《你的名字》、《秒速五釐米》等優秀作品都曾讓我們耳目一新,久久回味。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電影是日本動漫電影大師今敏的代表之作《Paprika》,也譯為《紅辣椒》。
  • 《旺角卡門》王家衛的電影表現雖然不一定很美,但總是充滿詩意
    王家衛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導演,因為他能把細節搞得模稜兩可。《旺角卡門》拍攝於1988年,是王家衛導演的第一部作品。這部電影是這些人年輕的縮影。我不知道是因為這些人喜歡這部電影,還是因為這部電影喜歡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