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學家:玩遊戲分泌多巴胺 類似酗酒吸毒

2020-11-23 騰訊網

[摘要]當人們克服了挑戰後,多巴胺就會被釋放。當遊戲沒通關的機會越大,玩家通關後獲得的興奮感就越強烈。這跟人類通過實踐和學習獲得的興奮感一樣。

本文是Ramin Shokrizade10月25日《遊戲神經經濟學如何改變遊戲產業》的部分摘要。

Ramin Shokrizade,實體經濟及貨幣設計領域學者。Ramin就讀大學時曾經研究過化學物質和上癮行為之間的聯繫,而當他進入遊戲行業工作至今後,他認為玩家所以會對玩遊戲的過程感到興奮並樂此不疲,同樣也是著名的腦內分泌物,負責傳達快樂信息的多巴胺影響下的結果。當他們在遊戲中升級時,和嘗到美食,進行戀愛,乃至酗酒吸毒等成癮活動時的感受一樣。

遊戲神經經濟學,顧名思義,就是神經科學和經濟學的結合體,可對遊戲設計元素對消費者的影響作出預測,最後對消費者使用交互媒體的行為作出判斷和修改。

目前,遊戲神經經濟學是一個非常熱門的領域。當我們把神經科技和遊戲經濟學結合在一起,創造出神經經濟學,一個關於交互產品的新時代也就此開啟。這些產品將前所未有地滿足用戶的需求以至於能秒殺一切前代產品。

當前,很多有才之士都加入了遊戲開發,他們多數在團隊裡擔任逆向工程(手遊圈內人註:是從實物樣本獲取產品數學模型並製造得到新產品的相關技術,已經成為CAD/CAM系統中一個研究和應用熱點,並發展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領域)的工作,這個職位主要是為了讓產品更成功。不過,很多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這並非因為他們不過聰明或缺乏才幹,而是因為他們把時間都花在尋找錯誤的答案上。

他們應該問的是「為什麼消費者會使用我們的產品?」

我會用美國50年前菸草業的例子來解釋交互性產品即將發生的演變。從科學和商業的角度來講,菸草業能折射出遊戲行業當今發生的事情,只不過是早了50年而已。

在當時美國6大菸草公司中,最小的一家叫菲利普莫裡斯,旗下萬寶路的銷量只有溫斯頓的的1/3.有一次,一個員工突然靈光一現:「得問問為什麼人們會購買我們的產品?」於是,他們請了一班神經元科學家。

科學家們發現,只要吸入尼古丁10秒後,腦部便會釋放出一系列的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多巴胺能極大地刺激人的機體,但是,作為一種生物鹼的尼古丁,只能通過植物的形式存在,人體幾乎無法自身合成。如果加入氨,生物藥效可瞬間提升100倍以上。小白鼠會自嗨,直到失去意識。很顯然,這是對消費者需求的一項重大發現。

於是莫裡斯開始在萬寶路中加入氨。直到1978年為止,萬寶路一直以20%成人市場的佔有率穩居世界銷量第一的香菸。當時的競爭對手面對這突然迅速擴張的小公司,跟如今的遊戲公司一樣,他們也是採取了「逆向工程保成功」的做法,於是他們很快就發現了氨水添加物並且很快「扳回一城」。

當然,這種做法都避開了消費者和立法者。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欺騙。這也是我今天為什麼要在這裡分享行業的潛規則。我認為,當消費者了解自己正在購買的產品,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是「上帝」。

了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是讓人體興奮的化學物質後,就會明白為什麼有些事物會讓消費者喜歡。除此以外還有後葉荷爾蒙以及內啡肽。我覺得「這四種化學物質都能在網路遊戲中獲得」的說法挺對的,Paul Zak在TED發表過關於這一話題的演講。他說社交媒體都可以誘發後葉荷爾蒙的分泌,多數在今天非常成功的遊戲都含有相似的社交元素。

人們玩遊戲是因為遊戲滿足了人們的娛樂需求。我是只需求。玩遊戲所獲得的化學物質快感是為了減緩壓力。人在越強的壓力下,對這種物質的需求就越迫切。他們沒有選擇餘地。人在巨大的壓力下,都會花錢買開心,甚至可以不用吃飯。這就跟我的小白鼠實驗一樣,一個籠子裡小白鼠越多,它們的壓力就越大。人類也一樣,人口越密集,壓力也就越大。所以人們對娛樂的需求將會源源不斷地爆發,並且會佔據人們更多的消費份額。

即使小孩子並不懂多巴胺是什麼,但據我的觀察,大部分小孩子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玩遊戲,而不是吃早餐。顯然,他們覺得玩遊戲比吃更有趣。

我想用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把經濟學和神經科學結合在一起將如何預測用戶對於遊戲設計機制的反應。人體的神經元在被攻擊時會變得非常活躍。因此遊戲中會對玩家的攻擊行為進行獎勵。由於大多數網路遊戲都通過「擊斃對手」對玩家進行獎勵,因此玩家會把時間都用來「殺戮」。如果一個玩家想儘快晉級,開發者懂得如何吸引他們。因為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開發者的「誘餌」就藏在這裡——就在遊戲最無聊的地方。

當人們克服了挑戰後,多巴胺就會被釋放。當遊戲沒通關的機會越大,玩家通關後獲得的興奮感就越強烈。這跟人類通過實踐和學習獲得的興奮感一樣。為了是人類保持警惕,每重複一次多巴胺的釋放就會衰減一些,即使在初次體驗中的感覺是無比正點。

解決的辦法就是通過更高的挑戰反饋玩家,並且在首次體驗的時候獎勵更多。就像人體的機制一樣。玩家通過螢屏看到的遊戲獎勵就應儘可能跟身體的化學反應一樣。這能使玩家遊戲沉浸最大化。

在這個例子中,是假設開發者並沒有故意去為難玩家。關於玩家對產品的真實反應,開發者完全沒有概念。如果一家公司真的是要為難他們的玩家呢?那就要問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了。

Zynga的前設計師Roger Dickey,在NPR的採訪上表示,如果給消費者一款遊戲,然後收回,並需要付費才能玩,儘管很失望,但他們最後還是會付費的。他們稱之為「有趣的痛苦」。他可能不明白當中的原由,但是知道這個工作原理。不過這是對科技的「不道德運用」的特例。Dickey對這方面的理解是正面的,但是也足以偶獲成功。如果你有過百萬的用戶量,小成功也意味著大利潤。

所以如何才能更好地運用這一理論?通過能滿足玩家需求的產品。把遊戲中不斷重複的無聊部分給刪了吧。讓遊戲更難預測並且更有社交性。能做到這些的企業都可以迅速地聚攏一批忠實的用戶,並且讓不具競爭性的遊戲淘汰出局。看看像RIOT和Wargaming這類的小公司是如何從毫不起眼的工作室在幾年時間裡變成遊戲行業大拿就可知一二了。

相關焦點

  • 專家:玩遊戲分泌多巴胺 類似吸毒
    Ramin Shokrizade,實體經濟及貨幣設計領域學者。Ramin就讀大學時曾經研究過化學物質和上癮行為之間的聯繫,而當他進入遊戲行業工作至今後,他認為玩家所以會對玩遊戲的過程感到興奮並樂此不疲,同樣也是著名的腦內分泌物,負責傳達快樂信息的多巴胺影響下的結果。
  • 一語道破:玩遊戲和吸毒實質上沒差別|一語道破|多巴胺|索尼|微軟|...
    但在遊戲諮詢師Ramin Shokrizade看來,這種分法不科學,更不準確,他提出了一種名為「多巴胺驅動設計法」的新理論,並建議開發者將遊戲玩家分為「高劑量」、「中等劑量」和「低劑量」三種類型。Ramin就讀大學時曾經研究過化學物質和上癮行為之間的聯繫,而當他進入遊戲行業工作至今後,他認為玩家所以會對玩遊戲的過程感到興奮並樂此不疲,同樣也是著名的腦內分泌物,負責傳達快樂信息的多巴胺影響下的結果。當他們在遊戲中升級時,和嘗到美食,進行戀愛,乃至酗酒吸毒等成癮活動時的感受一樣。
  • 吸食大麻使多巴胺分泌不升反降
    吸毒會使人精神亢奮,因為毒品會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英國一項新研究表明,長期吸食大麻會逐漸降低大腦分泌多巴胺的能力,影響大腦的「獎賞機制」。
  • 即使快樂是分泌多巴胺的結果,可大腦為何不一直保持分泌多巴胺呢?
    很簡單,大腦一直分泌多巴胺會導致嚴重的生理和精神方面的問題。多巴胺作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確實與快樂有密切聯繫,例如夢想的實現、好友的重逢、遇見知己、性快感(高潮)等等。換句話來說,人類的興奮和歡快都是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結果,所以多巴胺又有「快樂因子」之稱。
  • 快感取決於多巴胺的分泌程度
    請注意這裡所說的金融男,特指那種直接進行金融衍生品投資或者進行策略制定的,在工作中幾乎會每天面對(下面馬上要談到的)超高多巴胺分泌狀態的人群 一個人獲得快感的程度取決於腦部多巴胺的分泌程度。一般的笑話可以導致多巴胺分泌30%,美食達到70%。性愛可以達到100%,高潮時200%。
  • 既然快樂是分泌多巴胺的結果,那大腦為什麼不一直分泌?
    換句話來說,人類的興奮和歡快都是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結果,所以多巴胺又有「快樂因子」之稱。物極必反,分泌多巴胺固然能產生興奮和歡快,但人體一直處於這種狀態,就會出大問題。第一個受傷害的就是大腦,因為這會讓它一直處於負荷狀態,得不到休息。
  • 嗨大了,「庫頭」多巴胺分泌過多,居然玩起這個
    ┑( ̄Д  ̄)┍他還是一枚熱愛馬拉松的胖紙!5公裡馬拉松?半程?NO!他只跑全程!庫頭說跑步會上癮。經朋友們認真研究考證過,我們這些文科生才知道一個新名詞——多巴胺。(聲明:圖文無關,請勿聯想!)然後嘞,「庫頭」這次跑著跑著就嗨大了!怎麼嗨的嘞?事情是這樣!
  • 促進幸福感 增加 多巴胺的分泌 音樂
    多巴胺是一種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是神經傳導物質的一種。這種傳導物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與上癮有關。
  • 大腦如何分泌多巴胺, 羥色胺, 催產素?
    當男女一見鍾情或產生愛慕之情時,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就會源源不斷地分泌出來。大腦中的丘腦是人類的情愛中心,貯藏著丘比特之箭,並含有多種神經遞質,包括多巴胺,羥色胺, 催產素,腎上腺素等。多巴胺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的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 多巴胺低會引起什麼問題?如何科學提高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豐富的神經遞質,它在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並且與腦動機和回報複雜系統存在一定聯繫。大腦中多巴胺水平失去平衡可以導致一系列症狀和問題,如帕金森氏症和多動症等。在中樞神經系統領域,多巴胺幫助身體保持正常功能。
  • 神經遞質多巴胺降低會有哪些影響?如何提高多巴胺的分泌?
    說起多巴胺相信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但是說起抑鬱症相信大家是知道的,抑鬱症的出現多數是因為多巴胺的缺失,多巴胺是有腦內分泌出來的,它是一種神經遞質,它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
  •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多巴胺「滿足感」是元兇,要學會打破執念
    是什麼讓孩子總是控制不住想要玩遊戲的衝動、並且引發一玩就上癮的局面呢?在腦科學研究的一些實驗和調查顯示中或許能找到答案。一:從科學角度研究遊戲成癮的「元兇」:多巴胺與多巴胺d2受體許多人都曾聽說多巴胺,而多巴胺是什麼呢?
  • 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直快樂?
    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直快樂?人們常常會誤認為大腦只有在快樂的時候才會分泌多巴胺。其實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大腦一直在不斷地分泌多巴胺來傳遞信息。
  • 如何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由大腦分泌的神經遞質,可以讓人感覺良好。當你盡情享受美味的食物,感受性愛歡愉的時刻,大腦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而當多巴胺分泌不足時,你會變得遲鈍,消沉,感覺生活無趣乏味。提高多巴胺的分泌並對人體大有益處的方法如下:1.)通過飲食增加多巴胺分泌吃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多巴胺在人體內由酪氨酸合成。杏仁、鱷梨、香蕉、低脂奶製品,芝麻籽和南瓜籽有助於你的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 仁濟醫院團隊揭秘遊戲成癮機制:"多巴胺"得背鍋
    原標題:孩子為何遊戲成癮?這個鍋得「多巴胺」背!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網路遊戲成癮引發的個體及社會問題,究竟有沒有病理學原因?  「異樣」獎賞後果嚴重  周灩說,在我們的大腦裡,存在著一個隨時隨地想要犒賞自己的勤奮的小人兒,他最愛的事情就是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越多,他越興奮,大腦裡亢奮的信號因此迅速傳遞和蔓延,多巴胺是我們興奮和歡愉的情緒源泉,它的分泌有著自己的一套精密設計過的原則,這套原則對我們起著正向誘導作用,促使我們去學習、進步、適應環境。
  • 多巴胺與愛情
    愛情其實就是因為相關的人和事物促使腦裡產生大量多巴胺導致的結果。吸菸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癮者感到開心及興奮。 根據研究所得,多巴胺能夠治療抑鬱症;而多巴胺不足則會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嚴重會令病人的手腳不自主地震動或導致帕金森氏症。
  • 玩遊戲時人體產生的2種物質,不僅讓你上癮,還讓你產生熱戀感覺
    儘管很多孩子和父母保證,玩遊戲只是為了娛樂一下,不會上癮,然而科學證明,玩遊戲時人體的確會產生2種主要的物質,讓孩子對遊戲上癮,無法自拔。實體經濟及貨幣設計領域學者 Ramin 表示,玩家所以會對玩遊戲的過程感到興奮並樂此不疲,是腦內分泌物——負責傳達快樂信息的「多巴胺」影響下的結果。
  • 如何增加多巴胺分泌
    怎樣增加多巴胺分泌?以下有五種方法對增加多巴胺分泌有幫助。慢慢地過渡到跑步、騎行等運動,增加多巴胺的分泌。醫生建議:每周保證至少150分鐘以上的運動鍛鍊(跑步、瑜伽、遊泳、羽毛球、騎行)。有規律、高質量的睡眠有助於平衡多巴胺水平,提高白天的警覺性、注意力和情緒。許多有助於調節多巴胺水平的行為,如運動、減少咖啡攝入和減肥,也有助於改善睡眠。而熬夜、睡眠不足或過多會打亂睡眠生物鐘,這會干擾多巴胺的分泌。醫生建議:保證每晚7~9小時睡眠時間,每天定時上床和定時起床。
  • 是多巴胺在控制你!
    但是與毒品上癮行為有關的多巴胺卻會導致吸食者走上不歸之路。 02 吸食毒品會不斷刺激身體生成多巴胺。從而使人產生大量快感,毒品會打亂人體正常的多巴胺分泌,當毒品停止刺激多巴胺,人就失去了自己對多巴胺的掌控權。毒品得來的快樂是割讓多巴胺主權得來的。
  • 多巴胺能讓人快樂,教你3「提高」多巴胺的方法,天天開心沒煩惱!
    多巴胺能讓人快樂,教你3「提高」多巴胺的方法,天天開心沒煩惱!同時,當我們不開心的時候,出去運動運動,還能夠間接的提高人們的興奮度,也是提高人們開心,刺激多巴胺分泌的辦法之一。所以在我們不開心的時候可以適量的去運動一下,幫助我們的身體分泌多巴胺,讓我們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