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導讀|合同終止和解除,有這些規定

2020-12-05 人民政協網

委員導讀

4月23日,全國政協委員讀書活動正式啟動。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7月初,全國政協社法委開通「學習民法典」讀書群,組織委員在群內學習、討論、交流。

今天,委員們帶你了解合同終止、合同解除的相關規定。

合同終止

合同終止,是指由於一定的法律事實發生,使合同設定的權利義務歸於消滅的法律現象。

(一)合同終止的事由

民法典第557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債權債務關係終止:1.債務已經履行;2.債務相互抵銷;3.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4.債權人免除債務;5.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6.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的,該合同的權利義務關係終止。

理論上,合同終止的主要情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基於合同目的到達而終止。就是債權人的利益得到了滿足,如因清償、提存,使得合同目的達到;

第二,基於當事人的意思而終止。可以是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如債務免除、抵銷等;

第三,基於當事人雙方的意思表示而終止,如合同經雙方協議解除;

第四,基於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終止,如當事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法人的終止等。

(二)合同終止的法律後果

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合同終止,都會產生一定的法律後果。

當事人的合同關係歸於消滅。合同的擔保及其他從權利義務也歸於消滅,如抵押權、利息債權和主債權一樣也歸於消滅。當事人應當履行基於合同終止產生的新義務。民法典第566條規定,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請求賠償損失。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民法典第567條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關係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同解除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後而尚未完全履行前,當事人使合同關係歸於消滅的一種法律行為。

(一)合同解除的種類

1.協議解除

民法典第562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是關於合同協議解除的規定。

協議解除又稱為事後協商解除。指在合同依法成立後,但尚未全部履行前,當事人通過協商而解除合同。其特點是通過訂立一個新合同而解除原來的合同。現實中,大部分合同解除都採取了這種方式。

2.約定解除

民法典第562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立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這是關於合同約定解除的規定。

約定解除屬於單方解除,指在合同依法成立後尚未全部履行前,當事人雙方基於事先約定事由行使解除權而解除合同,使合同關係消滅。當事人事先約定解除條件,待條件出現,即可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

3.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當事人基於法律直接規定的事由行使解除權而解除合同。法律直接規定解除條件,在具備條件時,當事人即可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因此是一種單方解除合同的方式。

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法定解除的情形為: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民法典第180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預期違約。民法典第578條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3)遲延履行。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後仍未履行債務。債務人遲延履行的,債權人須履行催告義務,催告後,經過合理期限後債務人仍然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

(4)根本違約。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無須催告即可解除合同。

(二)合同解除的法律後果

根據民法典第566條的規定,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應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要求賠償損失。

1.恢復原狀,通過恢復原狀使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狀態達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

2.其他補救措施,包括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的措施。

3.賠償損失。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下一期《委員導讀》

我們繼續

帶你有章節地了解民法典

設計:趙慶慶

編輯:莫愁

相關焦點

  • 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的區別是什麼,兩者有什麼不同?
    對於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的共同點,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兩者的結果都是使勞動合同所確定的法律關係消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解除。那麼解除勞動合同和終止勞動合同的區別是什麼,兩者有什麼不同?
  • 合同協議終止的情形
    一、合同協議終止的情形包括哪些合同終止:即由於一定的法律事實的發生,使合同所設定的權利義務在客觀上已不再存在。也就是,合同權利和義務的終止,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消滅。終止原因:(第九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一)債務已經按照約定履行;(二)合同解除;(三)債務相互抵銷;(四)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五)
  • 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標準是多少?技能...
    人社部勞動關係司:《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第十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係,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 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在勞動合同中與勞動者約定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因此雙方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徐靜無法繼續為寶潔項目提供服務,勞動合同亦無法繼續履行。3、另查明,達生推廣公司自認其在解除與徐靜勞動合同時,達生推廣公司在武漢仍有門店經營。的規定,因上述勞動合同自動終止的約定違反了法律強制性規定,應屬無效。
  • 勞動合同管理辦法全套(含合同模板、培訓協議、解除合同通知等)
    1.2適用範圍:公司與員工建立勞動關係,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制度。 1.3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勞動政策法規的學習及貫徹落實情況的指導、監督、管理工作,必要時檢查督促各部門依法建立勞動合同管理規定及配套措施,自覺遵守和執行各項勞動政策法規。
  • 什麼時候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需要按照合同內容的約定從事民事行為。如果發現對方履行合同存在瑕疵,或者其他情況,是否能夠解除合同?我國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條件有哪些?北京誦盈律師事務所楊志崢律師就該問題在本文中做出了梳理。
  • 涉及到合同解除的法律要點,收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64條規定: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係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二、 合同解除的種類 (一)約定解除 約定解除包括協議解除和約定解除權兩種情況。 協議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後、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時,當事人雙方通過協商解除合同,從而使合同效力消滅的行為。
  • 什麼情況下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的程序有哪些?
    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後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 ...合同解除後裝飾裝修費用的賠償,應明確合同解除的責任併合理...
    現根據消防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以及《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14)的規定可知,甲公司將不能用於兒童活動場所的房屋出租給乙公司,導致乙公司無法實現租賃目的,雙方的《房屋租賃合同》客觀上已無法繼續履行。根據《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甲公司交付的租賃房屋與本合同約定嚴重不符,導致乙公司無法正常使用的,乙公司有權解除本合同。
  • 不同附期限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附期限合同的效力如何規定?
    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是會涉及到籤訂合同的,這樣的話才可以受到法律的保護,但是籤訂合同效力是有一定的期限的,那麼不同附期限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附期限合同的效力如何規定?網友諮詢:不同附期限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附期限合同的效力如何規定?上海亞天律師事務所欽飛律師解答: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 企業決定提前解散勞動合同終止的具體時間點
    而且勞動者於2013年5月28日籤收了包括終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終止(解除)勞動合同關係證明書等材料,並於2013年6月26日向公司申報了債權,明確已經收到解聘通知,因此本案訟爭勞動合同應自用人單位向勞動者送達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之日即2013年5月28日起終止,二審法院認定正確。
  • 勞動法裡有一條不起眼的規定,可幫你應對勞動合同中的大陷阱
    然而實務中總是有些法律人「聰明」的設計一些可以讓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似乎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條款。那麼這種「聰明」做法是否有效,勞動者應當如何應對呢?提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回顧一下,勞動合同法規定的關於勞動合同終止的事由有哪些。
  • 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蒙國正(身份證號:460025197310134210):  2008年01月01日入職海南報業發行有限公司,從事發行業務員工作,於2012年01月01日籤訂無固定期勞動合同。你自2020年11月10日以來,已連續曠工超過15天,嚴重違反我司與集團規章制度。
  •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10個要點(附超實用範本)
    小編特別就《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內容要點進行提示和分析,給大家做參考。還有一點要注意,一定不能與「終止」混淆。有些HR朋友不注意,一不小心套用「終止勞動合同」的協議範本,或者本身就不區分「終止」與「解除」,這可能直接導致解除行為的無效。
  • 【提示】與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後,單位是否應一次性結清工資?
    【提示】與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後,單位是否應一次性結清工資?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與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後
  • 每日一「典」丨合同解除的後果
    每日一「典」丨合同解除的後果 2020-12-03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院在審理解除合同案件中應以合同解除後所涉及的標的額為基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對管轄異議審查後確定有管轄權的,不因當事人提起反訴、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等改變管轄,但違反級別管轄、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管轄恆定原則」不應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訴訟標的額變化影響級別管轄法院的,應調整級別管轄法院。
  •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
    【案情介紹】王小姐與公司籤訂了為期兩年的勞動合同。王小姐結婚後,由於身體不好,又想懷孕生孩子,便準備辭職休息一段間。公司看王小姐有辭職的想法,就提出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王小姐同意了公司的要求,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爭議】勞動合同解除後,王小姐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金。公司認為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七大誤區
    這些問題確實沒有那麼簡單,加之各地勞動法政策有所不同,這些問題就更難弄明白。小編羅列了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相關知識,供各位閱讀!(三) 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 勞動合同終止,必須要符合哪些條件嗎?
    勞動合同終止必然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帶來重大的影響,了解和清楚什麼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就顯得尤其重要。勞動合同終止是指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滅,也就是說勞動關係由於一定法律事實的出現而終結,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原有的權利義務不再存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