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李普曼著作中的理性主義思想

2020-11-26 人民網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筆者通過通讀李普曼傳記及其著作,從理性主義這個切入點探究表現在李普曼生平及著作中多樣且豐富思想中的冰山一角,揭示理性主義思想在李普曼論述及著作中所起到的支撐作用及其的思想流變及其矛盾點。

關鍵詞:李普曼;理性主義;民主政治;輿論;新聞

李普曼不僅給後人留下了為數眾多的社論,他以豐富的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知識與自己的新聞實踐相結合,寫下了數部開拓性的經典著作,成為輿論學、新聞社會學的奠基人。他的理論在一個世紀後的今天仍然被人們學習和鑽研,有的學者甚至認為現今關於輿論和新聞的著作,只是李普曼經典著作的腳註。他的著作如《公眾輿論》《政治秩序》《自由與新聞》《放任與駕馭》《幻影公眾》,還有羅納德?斯蒂爾的《李普曼傳》,由於筆者自身經驗和能力的約束,還不能完全深刻理解,但基本梳理出了李普曼的生平、思想的流變及記者生涯的經驗。本文通過理性主義這個切入點梳理李普曼的思想及並對其理性主義認識中的盲點進行剖析。

一、李普曼理性主義意識王國的形成

現代很多傳媒人仍把李普曼式的人生奉為理想,在李普曼的思想王國裡,向善論、費邊主義、社會主義、進步主義、崇尚秩序等都建立在高度的理性主義之上。這與李普曼先天堅定而批判的智力因素相關,更受到後天教育、環境、老師等各方面的影響。

李普曼23歲時在他的一部早期作品裡就談到:「弱點和那些使我們對領袖感到失望的因素的真正來源:思想拘束、優柔寡斷、隨波逐流。在這種情形下,想像力和意志就經常被人為的邪惡所蒙蔽。」[1]而克服這些「人為的邪惡」就要靠理性。理性是驅散黑暗的明燈,能夠使人正視黑暗、徵服黑暗。雖然後來李普曼推崇他所謂的「高等宗教」的秩序和社會,但他繼續信奉理性而非鬼神,重德行而輕信條。

當李普曼進入哈佛求學,飽讀名著不斷創作,參加各類自由討論會,社會意識剛剛萌發時,受到了哲學家威廉?詹姆斯的巨大影響,以及後來的導師喬塞亞羅?伊斯還有桑塔亞納的影響,李普曼從他們那裡學到了理想主義及如何寫出文筆優美的好文章。

李普曼22歲的時候已經是飽經風霜了:他在波士頓當了兩個月的見習記者,與史蒂芬斯共事一年,給《國際》雜誌寫政治專欄,在斯克內克塔迪市幹了4個月,有了一些搞政治的實際經驗,結識了很多的人,在報上發表了很多文章,表明他的見解已經為人所知。不論是與一眾名流大師在清晨的哈佛一起喝茶高談闊論,還是奔走在小市民中搜集新聞資料,理性主義的思維方式和理論基礎開始植根於這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頭腦意識中,並且在其後的作品中不斷反映出來。李普曼著作中很多理論的形成都由此而來,最經典的比如「理性的局外人」和「非理性大眾」等標籤式的論述。

二、理性思想在李普曼著作中的反映

在《政治秩序》中,李普曼認為人們的欲望是文明和進步的象徵,而這種要求變革的欲望讓「常規者」恐慌,於是他們求助於「禁忌」,用「禁忌」來禁止欲望,而不是將欲望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從而進行社會變革。他反對這種保守的理性主義,因為它禁錮了人的自由和欲望,而後者正是進行政治創新的不竭動力。雖然李普曼的思想天平開始傾斜於反理性主義,但是他還是清楚地認識到保守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都沒有找到應對現實的正確途徑。

在《自由與新聞》這本書中,李普曼認為「那些未經分析的文字所具有的欺騙性」[2]會讓公眾無法認知事實。闡述新聞自由時,他把「理性」這個概念賦予了可以拯救新聞業及公眾認知的專業主義報人。他認為報業應該更側重於專業化和規範化發展,並且要為社會培養真正的新聞人才,他們除了會挖掘新聞之外,必須是無懼怕、有耐心的理性人,能通過理性思維和研究弄清世界究竟是什麼。只有將這些具有新視野和新觀點的新聞人才引入新聞機構,充分探究真相,才能拯救新聞業。李普曼仍認可公眾的理性,但前提是專業的新聞機構可以不斷提供給大眾準確而真實的消息。但隨後,李普曼又進一步反思新聞報導之外公眾在形成輿論的方式時所出現的非理性因素,於是就有了《公眾輿論》這本書。

在《公眾輿論》這本書中,李普曼認為現代世界太變幻莫測,處於「擬態環境」中的公民沒有時間和精力思考真實的世界,再加上官方設置的審查制度和保密制度的存在,事實本身也欠缺充分和全面:「根本就不存在值得信賴的新聞報導, 而且也無須指望以後的報紙會出現令人信服的報導」。[3]公眾被認為是「局外人」,他們受制於刻板成見,理性安排的生活不斷遭遇非理性的挑戰,大部分人對世界的認知是通過習慣、感情和偏見這面三稜鏡反射而成的,所以事實與虛構之間的界限變得無法辨別。因此,李普曼認為一般的公眾是缺乏理性能力的,那麼誰具備理性能力來管理國家和社會呢?李普曼認為,這非精英莫屬。只有少數局外人的「社會賢能」才能糾正其他局外人的意見走向,他們能通過專門的「情報機構」獲取有效而真實的信息並且做出理性的判斷。

可這些理性的專家是否能使自己擺脫所有偏見的印記呢?李普曼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認為他所說的「局外人」在某種意義上集中了人類的品德,是理性的代表。

在被稱之為《公眾輿論》續本的《幻影公眾》中,李普曼開始強烈懷疑公眾的理性。這種懷疑來自於對大眾的暴虐和喧囂的強烈反思。[4]他認為我們所指的「公眾」只是一個「幻影」,「公眾」並不存在。《公眾輿論》中所提到的可以查證事實的機構只能給予一般公眾微小的幫助,他們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給社會精英提供情報來實現對國家的管理。公眾由傳統民主理論中的「自由意見主體」變成了現代民主理論中的「外圍主體」。李普曼對公眾理性的逐級否認影響到了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民主理論,社會決策權成了精英們的專利,非理性的無知大眾很大程度上只有在「同意」與「不同意」之間做出選擇,那麼如何拯救失去了理性的普通大眾?公眾的利益如何保證?李普曼提升了人們對公眾輿論和民主政治的反思力度,卻還是沒有找到拯救之道。

三、李普曼理性主義思想的局限性

按照李普曼的觀點,任何人都有難以避免的盲點,這是刻板成見所造成的結果。他自己也如此。李普曼深入分析了公眾理性缺失的原因和民主政治之間的關聯,但他把理性和人剝離開來思考區分「局外人」和「局內人」本身就是一種刻板成見,我們應該著眼於「完整的人」的理念,去除「理性」或「非理性」的片面認識。康德對此有過深刻的揭示,他認為承認人的理性的內在局限是擺脫此種矛盾的唯一方式。[5]接受理性的控制會形成更多的禁忌,導致人們不思考或很少思考,而構成社會動力的人是「全面、自由發展的人」,是積極參與社會交往的人,而不是接受少數理性賢能控制的人。李普曼理性主義思想的流變讓我們意識到事實認知的複雜性所帶來的民主危機和新聞危機,如今這種危機並沒有結束,客觀認識李普曼的思想困局並尋求解決之道可以為新聞媒體發展和公眾輿論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美)羅納德?斯蒂爾.李普曼傳[M].於濱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2]Walter Lippmann.Liberty and the news[M].Transaction Publishers:New Brunswock (U.S.A)and London (U.K),1995.

[3]李普曼.公眾輿論[M].閆克文,江紅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李普曼.幻影公眾[M].林牧茵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5]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藍公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作者系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王妍(實習)、宋心蕊)

相關焦點

  • 建構論唯理主義與批判的理性主義之辨
    其代表性的哲學思想是蘇格拉底的思想:「承認無知,乃開智啟慧之母」。 由於批判的理性主義強調人的無知、有限的理性、演化、批判、反思和試錯,它也強調利用不同的人所掌握的分散知識,利用他們的才智,在經濟領域的最佳利用方式則是市場秩序,即擴展秩序。同時,批判的理性主義不反對與個人自由兼容的種種「零星社會工程」或者「局部建構」,即「零星的改進」。
  • 中國文化中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
    (原標題:中國文化中的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 在人類的封建時代,非宗教的具有濃厚理性主義和人文精神的儒家文化佔據著統治地位
  • 《思想的力量》: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之爭
    「哲學史著作可以提綱挈領,展現西方哲學的發展脈絡(後者也論及了中國哲學),並提供一個俯瞰性的視角。」哲學上的根本是什麼?在鄧曉芒翻譯策劃的《西方哲學史》(S.E.斯通普夫、J.菲澤 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中,作者提及了大陸理性主義與英國經驗主義的分歧。
  • 科學精神的緣起: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
    我們再來看看古希臘文明,古希臘被看作是理性思想啟蒙的時代。古希臘人最眾不同的一點是,他們非常酷愛抽象思考,習慣對世界建模,擅長形上學的「理性主義」思辨。 在他晚年的一部著作中,他甚至把那些無視這種重要性的人形容為「豬一般的傢伙」。圖:Google芝諾,歐多克薩斯,阿基米德,畢達哥拉斯,埃拉託色尼......古希臘文明是唯一的這樣一種古代文明:它承認人的理性的力量,人憑藉著理性,再加上觀察實驗,就可以發現宇宙的規律,而不必求助於超自然的力量。
  • 齊格蒙特·鮑曼的理性主義與反理性主義
    1953年,鮑曼在反猶清洗中遭到迫害,被撤銷了軍職,於是轉道學術,次年加入華沙大學哲學與社會科學系,從此走上社會學家之路。他的早期研究主要關注階級和社會分層、英國勞工運動等問題,繼承的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傳統。1968年,鮑曼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不僅被迫離職,還被驅逐出波蘭,但幸運的是,不久之後就在英國利茲大學獲得了教職,得以重啟新的職業生涯。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五十四:理性主義時期2
    基督教之五十四:理性主義時期2 自然神論的力量更在於它的理性主義的思想方法,連它的反對者在批駁它時也不得不使用這種方法了。有些正統派的基督教思想家也直截了當地否認理性在宗教方面的地位,例如有一個叫威廉.勞(1686-1761年)的人就說,理性在宗教中不僅找不到真理,而且是造成人們思想感情上一切混亂的原因,它只能導致人心敗壞。在他看來,上帝是超出人類理解力的範圍的,上帝的旨意便是智慧,他的善是隨心所欲的。這種論調雖然大膽而直率,但卻缺少力量,是過時的,不合時代潮流的。
  • 西方哲學史中的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
    西方哲學中完全 打破傳統、重估價值的人是尼採,他首次拋開以 往那些對哲學史加以概括的陳舊框架,而創造性 地從古希臘哲學中挖掘出了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這一對範疇來描述西方哲學的進 展。自那以後,西方哲學中一直處於隱性的非理 性主義開始浮到面上來,與傳統的理性主義的主流形成分庭抗禮甚至常常取而代之,直到後現代 思潮使非理性主義成為時代的顯學,使這一兩分 格局被確定為考察西方哲學史的常用框架。
  • 哲學史:霍布斯的哲學,宗教懷疑主義與理性主義的結合
    在英國思想家託馬斯·霍布斯(1588—16791)那裡,我們可以找到在宗教裡懷疑主義與理性主義的結合。霍布斯出生在伊莉莎白時代,顯然是在西班牙艦隊駛入英國海岸時早產的。在晚年時,他有一次談道:「我的孿生兄弟叫恐懼。」他的父親是一個揮霍無度的鄉村教區牧師。在教堂門口發生了一場爭吵後,他拋棄他的家人,失蹤了。一位叔叔支持霍布斯在牛津大學的馬格德林學院接受教育。
  • 鄧曉芒:西方哲學史中的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
    自那以後,西方哲學中一直處於隱性的非理性主義開始浮到面上來,與傳統的理性主義的主流形成分庭抗禮甚至常常取而代之,直到後現代思潮使非理性主義成為時代的顯學,使這一兩分格局被確定為考察西方哲學史的常用框架。當然,不能不承認,理性主義是西方哲學兩千多年發展的主導方面,而非理性主義則是其附屬方面。
  • 自然語言處理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
    為了追本溯源,先回顧一下哲學中的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並且考察一下它們對於語言學和自然語言處理的影響,這樣,也許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實質。自從人類有哲學以來,在認識論中就產生了經驗主義(empiricism)和理性主義(rationalism)這樣兩種不同的傾向。
  • 理性主義與反理性主義:齊格蒙·鮑曼的「社會學之思」
    1953年,鮑曼在反猶清洗中遭到迫害,被撤銷了軍職,於是轉道學術,次年加入華沙大學哲學與社會科學系,從此走上社會學家之路。他的早期研究主要關注階級和社會分層、英國勞工運動等問題,繼承的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傳統。1968年,鮑曼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不僅被迫離職,還被驅逐出波蘭,但幸運的是,不久之後就在英國利茲大學獲得了教職,得以重啟新的職業生涯。
  • 理性主義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具有重大的思想價值和啟發意義。 顯而易見,他思想的總趨勢就是致力於探究這樣一個問題,即「近代資本主義為什麼僅僅在西方出現,而同時期的東方有資本主義的萌芽卻沒有發展? 」經過反覆的論證,馬克斯·韋伯認為新教倫理滋生於西方民族的宗教改革,而新教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其獨樹一幟的理性思維。這種理性思維是近代資本主義飛速發展的根源所在。
  • 南京不鏽鋼雕塑圖文淺析江蘇不鏽鋼雕塑背後的思想內涵
    今天,南京不鏽鋼雕塑為大家圖文淺析江蘇不鏽鋼雕塑背後的思想內涵。不鏽鋼雕塑一、在藝術的世界裡,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皆有靈性。很多人在遇到不如意時,往往選擇隱於山水,逃離喧囂。江蘇不鏽鋼雕塑作品的思想內涵得到形式的完美體現,具有造型形式美感。
  • 人類文明的知識:理性主義把知識技術化和工具化
    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思想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經濟史學學會理事、上海市錢幣學會理事。撰有《20世紀中國經濟思想述論》等專著,發表論文百餘篇。研究方向為經濟思想史。
  • 範海辛:關心時政,你必須學習理性主義!
    有兩種方法可以得到這個結論,第一種是經驗主義的笨辦法,我一個個地去實際測量;第二種是理性主義的巧辦法,用幾何學的公理加定理來推論得出。經驗總是具體的,有確定的時空限制。也就是說從經驗中得到的信息、知識都是具有偶然性和個別性的,怎麼能使這種偶然性與個別性上升到普遍性與必然性,這就要靠理性的作用。汽車駕駛員憑經驗都知道交通規則與安全之間存有一定的關係。
  • 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
    牛頓的機械宇宙,讓人類從懵懂中甦醒過來,發現自己通過邏輯推演竟然可以解釋大多數事物的運動原理,讓人類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可以絕對準確的預測未來,於是有的人會傾向於理性主義,以為理性主義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世界是個太複雜的系統,而人類掌握的知識以及算力相比較之下,遠不能滿足要求,希望自己完全通過理性主義解決一切問題是不現實的。
  • 研讀經典著作 傳承「紅船精神」——201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
    研讀經典著作 傳承「紅船精神」——201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青年骨幹教師經典著作研讀培訓班側記 2014-01-10 來源:社科司   2013年12月15日,在舉國同慶「嫦娥三號」落月夢圓這一特殊日子裡,來自全國各地多所高校的近百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齊聚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浙江嘉興。
  • 波普爾是批判理性主義的創始人,他認為為人和為學就是最大特徵
    歡迎來到百家號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在西方現代哲學家的行列中,有一位思想和生活十分純樸、平易和親切的人物,是他拉近了哲學和常識的距離,把哲人們艱深的探討變成了易於理解的思考。這位哲學家就是批判理性主義的創始人一卡爾·雷蒙德·波普爾。
  • 「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出版,以批判性思維解讀經典著作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漢英雙語版「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力圖通過對經典學術著作的解析,讓讀者以新的角度看待人文學科的經典著作,從而培養學術研究中最重要的能力——批判性思維。「世界思想寶庫鑰匙叢書」涵蓋11個學科門類,首批推出100種,解析的著作有哲學領域的伊曼努爾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心理學領域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社會學領域的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學領域的亞當斯密《國富論》、人類學領域的克利福德格爾茨《文化的解釋》,以及對現代女性運動產生了很大影響的貝蒂弗裡丹的《女性的奧秘》和維吉尼亞伍爾芙的《一間自己的房間
  • 中國哲學思想充滿在文學著作裡
    這就說明,中國的哲學思想充滿在文學著作裡。如果把中國人的文學著作,文章、詩詞、歌賦、對聯裡有關哲學的東西找出來,那不得了,哲學的問題,哲學的解答,多得很!(南公懷瑾《莊子講記·齊物論》31)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