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 Sci. Appl.:具有不同邏輯光電流的光調製垂直異質結光電電晶體

2021-02-25 低維 昂維

 

成果介紹

石墨烯異質結中有趣的載流子動力學激發了對調製光電功能以實現高性能光電探測器的濃厚興趣。但是,對於大多數光電電晶體而言,光響應特性是通過電學柵極或靜電場來調製的。

有鑑於此,近日,電子科技大學王軍教授、南京大學王欣然教授以及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胡偉達研究員(共同通訊作者)等合作演示了一種石墨烯/C60/並五苯垂直光電電晶體,可以基於光調製來調節光響應時間和光電流。通過利用光電流功率依賴的多種狀態,在厚C60層(11 nm)器件中發生了紅外光調製下顯著的邏輯光電流轉換,這意味著光生載流子在石墨烯/C60和C60/並五苯之間競爭。同時,觀察到在連續的405 nm輻照下一個完整的正負交替過程。此外,薄C60(5 nm)器件的紅外光調製可將光響應率從3425 A/W提高到7673 A/W,並且清楚地探究了在5和11 nm C60器件之間產生不同調製結果的主要原因。另外,還探索了在可見光調製下從10到3×103 Hz的紅外響應的可調帶寬。

這種不同類型的光調製現象和邏輯光電流反轉特性為未來可調諧邏輯光電流開關器件和具有垂直石墨烯異質結結構的高性能光電電晶體鋪平了道路。

 

圖文導讀 

圖1. 雙層/石墨烯異質結光電電晶體的基本表徵。

 

圖2. 在紅外光調製下的光響應性能和可見響應特性(5 nm厚的C60器件)。

 

圖3. 控制厚C60(11.2 nm)器件的光響應特性和光電流反轉調製。

 

圖4. 可見光開關調製下,紅外響應的光電特性(5 nm厚的C60器件)。

 

文獻信息

Light-modulated vertical heterojunction phototransistors with distinct logical photocurrents

(Light Sci. Appl., 2020, DOI:10.1038/s41377-020-00406-4)

文獻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0-00406-4

上海昂維科技有限公司現在提供光刻掩膜版製作等微納加工服務,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諮詢,竭做好每一份服務。祝各位老師和同學雙節快樂!

祝各位老闆科研順利!

相關焦點

  • 自驅動範德華異質結光電探測器,具有高光開關比和快速響應
    由於在界面處有效的電荷分離和牢固的層間耦合,該器件還具有2.6 µs的快速響應速度和365-2000 nm的寬譜探測能力。重要的是,WSe2/Bi2O2Se異質結中的內建電勢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自供電光電探測器,其光開/關比超過105,光伏響應率為284 mA W-1。WSe2/Bi2O2Se異質結在高性能自驅動光電探測器應用中顯示出廣闊的前景。
  • 中科院在光電電晶體的光調控方面取得進展!
    研究發現,Ag/TiO2複合薄膜在外加兩束光照射後,具有類似於三極體的特性,可以實現對光電信號的增強、開關和調製,該器件被稱為全光輸入的電晶體。相關結果作為卷首圖片(Frontispiece)文章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Adv. Funct. Mater. 28(40), 1870290 (2018))上。▲圖1. 光電流增強效應:紫外光照對器件近紅外光響應的影響。
  • 具有增強的光催化活性的直接Z型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
    :具有增強的光催化活性的直接Z型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DOI:10.1016/j.jallcom.2020.155158合理設計異質結是構建高效光催化劑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和原位陰離子交換法製備了界面緊密結合的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利用不同表徵手段分析了Bi2S3/BiFeO3複合材料的結構和形態。
  • 物理所等轉角二硫化鉬石墨烯異質結的垂直電導研究獲進展
    得益於二維材料層狀結構及弱層間範德華相互作用,不同的二維材料可以像樂高積木一樣相互組合形成各種二維材料異質結。正如樂高積木有無窮種搭建方式,二維材料也可以組合出具有不同性能的二維材料異質結,這為器件應用和諸多基礎物理現象研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材料體系。另外,通過調節二維材料異質結堆疊結構,二維材料異質結的性能可以進一步被改變,甚至產生許多新奇的物理現象。
  • Angew:多殼層SnS2/SnO2空心異質結高效光還原CO2
    高解析度TEM(HRTEM)圖有兩個不同的晶格條紋,其中絕大多數表現出0.335 nm的晶面間距和90°的二面角,與SnO2的(110)和(1 10)面對應,同時顯示出與另一個與SnS2(110)面相對應的0.278 nm晶面間距,表明存在著SnS2/SnO2異質結(圖2g–i)。相應的結構模型在原子尺度上顯示SnS2和SnO2界面處原子排列(圖2j)。
  • 共軛延伸的彎曲碳納米管片段及其超分子異質結研究獲進展
    該工作首次構建了不同共軛延伸的類似皇冠狀的彎曲碳納米管片段,並利用富勒烯作為客體分子組裝了超分子異質結,發現了其顯著的光電效應。  碳納米管由於其突出的機械、電學以及光學性質而受到廣泛關注。碳納米管諸多重要性質主要由其管壁結構所決定,在製備過程中保證碳納米管結構的均一性顯得尤為重要。
  • 面向神經形態計算的新型矽基異質結光電神經突觸器件:浙江大學楊德仁院士和皮孝東教授團隊新進展
    最近,浙江大學楊德仁院士和皮孝東教授團隊報導了一種新型矽基異質結光電神經突觸器件¾矽基異質結,設計和構建了一系列新型器件結構,製備了矽基發光器件、矽基光電探測器和矽基光電神經突觸器件。,進而以該異質結為溝道,構建了電晶體型的光電神經突觸器件(圖1)。
  • 研究首次證明可在二維垂直異質結中實現彈道雪崩
    但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肖沐/施毅課題組與該校物理學院教授繆峰課題組密切合作,讓兩者「邂逅」,首次在二維材料垂直異質結中提出和實現一種新型PN結擊穿機制:彈道雪崩。  基於傳統雪崩反向擊穿機制的光電探測器是實現單光子探測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為通信網絡、光譜技術以及量子通訊等應用中的核心部件。
  • 集成太陽能電池光電流新記錄
    為此,科研人員通過將Sn或Sn/Pb合金摻入鈣鈦礦或利用疊層策略來提高PSCs的光電流,但是這些方法會造成器件穩定性下降或增加器件加工成本。圖1.(a) 有機異質結層中光伏材料的化學結構; (b) 異質結,鈣鈦礦和異質結/鈣鈦礦薄膜的歸一化吸收光譜; 鈣鈦礦電池和集成太陽能電池的(c)外量子效率和(d)電流-電壓曲線; (e) 集成電池的器件結構:利用三元有機異質結吸收近紅外區太陽光,使集成太陽能電池獲得接近27 mA cm-2的光電流。
  • MoS2/WS2不同形式(垂直和平面)異質結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Mater.上的關於MoS2和WS2異質結生長的文章,正所謂萬事究其理是科研中最精彩的部分。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不同實驗條件下兩種單層TMD材料是如何形成不同形式(垂直和平面)的異質結的原因。暫且不管這些原因是不是實驗真實的情況,但至少這些理論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文獻信息:Yongji Gong et al.
  • 一種溼法加工的高性能光電電晶體-基於鈣鈦礦/摻雜石墨烯複合材料
    在所有光電探測設備中,光電電晶體能通過施加一個門電壓來調製載流子在通道材料中的運輸。但是,基於原始鈣鈦礦材料的光電電晶體由於其本身載流子遷移率和電極調節的原因光響應度相對較低R (≤320 A W−1)。所以,由鈣鈦礦材料和二維材料比如石墨烯、二硫化鎢、二硒化鎢、二硫化鉬等組成複合材料被廣泛研究以期解決光電電晶體這個問題。
  • 半導體所文章:大尺寸SnS2/MoS2垂直雙層異質結的直接合成
    自從石墨烯被發現以來,二維半導體材料,如MoS2, WS2, SnS2等,因為具有獨特的電學、光學、化學等方面的性能而越來越吸引了研究人員的注意
  • 使用混合超結構構建超靈敏,超薄的光電電晶體和光子突觸
    上層結構的光輔助記憶效應使光子突觸行為可用於神經形態計算,該團隊在機器學習的幫助下通過面部識別應用程式進行了演示。Pradhan等研究人員期望G-PQD超結構為開發高效光電器件提供新的方向。石墨烯因其寬的光譜帶寬,出色的載流子傳輸性能,高遷移率,出色的穩定性和出色的柔韌性而成為電子和光電領域的理想材料。材料科學家開發了許多複合材料和器件,用於能量收集,存儲,光電探測器和電晶體。
  • 陳義旺、胡笑添團隊《先進功能材料》:三元準平面異質結策略助力有機光伏大面積化印刷
    針對上述問題,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陳義旺教授、胡笑添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南大學張霖教授通過引入三元準平面異質結策略,採用刮塗工藝成功印刷的大面積有機太陽電池。三元準平面異質結策略可有效製得相較於本體異質結活性層垂直相分離更加明顯的準平面異質結活性層薄膜,有利於電荷傳輸。同時,與旋塗工藝相比,刮塗所製備的薄膜更加均勻,更有利於大面積器件的製備。
  • Infomat:2D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面內外延生長
    儘管大多數研究集中在組分之間具有高度相似晶格結構的半導體-半導體橫向異質結中,但由於更獨特的晶格結構或化學性質,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合成研究較少,並且通常更具挑戰性。有鑑於此,近日,湖南大學段曦東教授團隊報導了四方CoSe和六方WSe2之間高質量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氣相外延生長方法。2D CoSe可以在預生長的WSe2納米片的邊緣選擇性地成核,形成CoSe-WSe2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
  • 從兩態到多態的範德華同質結垂直自旋閥
    與廣泛應用的傳統三明治結構自旋閥不同,近期,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開友研究員課題組同常凱院士及魏鐘鳴研究員課題組合作開展,利用二維鐵磁金屬Fe3GeTe2,首次報導了無間隔層的兩態到多態垂直自旋閥。
  • 「半導光電」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當單模光纖被垂直放置於光柵區域中心時,光柵在輸入耦合端接近對稱分束,耦合進入的光以接近1:1的分束比分成兩束分別經過模式轉換進入兩個光學相移臂中。通過對其中一個光學相移臂加電信號進行調製或者對兩臂進行差分調製,便可以實現兩個光學臂中的相對相位在0和π之間跳轉,兩束光波在經過相位的調製後經過光學合束的幹涉作用,便實現了強度調製。
  • 我院張輝教授團隊:一維WO3/BiVO4異質結光陽極用於高效的光電化學水分裂
    半導體光電化學(PEC)直接利用太陽能水解制氫是解決全球能源挑戰和環境修復問題的一種理想的可再生方法。
  • 湖南大學段曦東教授在Nature發表研究成果:二維異質結構陣列的通用...
    控制超薄金屬的生長條件,最終形成可控的超薄材料/原子級厚度半導體異質結陣列。這種策略適用於各種不同材料,不限於特定化學組成或晶格結構。生長在二維半導體上的二維金屬性過渡金屬硫化物均具有可設計的周期性排列特點和可在指定區域進行調控的橫向尺寸,最終可以電晶體的溝道尺寸和調節電路的形態。 VSe2在圖案化WSe2上的成核生長機制。
  • 雪崩光電二極體的暗電流存在的原因及測試方法
    其優化結構如圖所示,光的吸收層用InGaAs材料,它對1.3μm和1.55μn的光具有高的吸收係數,為了避免InGaAs同質結隧道擊穿先於雪崩擊穿,把雪崩區與吸收區分開,即P-N結做在InP窗口層內。一種改進的結構是所謂SAM-APD:倍增區用較寬禁帶寬度的材料(使得不吸收光),光吸收區用較窄禁帶寬度的材料;這裡由於採用了異質結,即可在不影響光吸收區的情況下來降低倍增區的摻雜濃度,使得其隧道電流得以減小(如果是突變異質結,因為ΔEv的存在,將使光生空穴有所積累而影響到器件的響應速度,這時可在突變異質結的中間插入一層緩變層來減小ΔEv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