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幾把尺子。
假如你「一拃」的長度為8釐米,量一下你課桌的長為7拃,則可知課桌長為56釐米。
如果你每步長65釐米,你上學時,數一數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從你家到學校有多遠。
身高也是一把尺子。如果你的身高是150釐米,那麼你抱住一棵大樹,兩手正好合攏,這棵樹的一周的長度大約是150釐米。因為每個人兩臂平伸,兩手指尖之間的長度和身高大約是一樣的。
要是你想量樹的高,影子也可以幫助你的。你只要量一量樹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長度就可以了。因為樹的高度=樹影長×身高÷人影長。這是為什麼?等你學會比例以後就明白了。
你若去遊玩,要想知道前面的山距你有多遠,可以請聲音幫你量一量。聲音每秒能走340米,那麼你對著山喊一聲,再看幾秒可聽到回聲,用340乘聽到回聲的時間,再除以2就能算出來了。學會用你身上這幾把尺子,對你計算一些問題是很有好處的。同時,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它也會為你提供方便的。你可要想著它呀!
冬令時節,天寒地凍,小貓、小狗在睡覺時,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趴著身子,而是喜歡蜷縮著。那麼你是否想過這是為什麼呢?它與數學有聯繫嗎?我們先來思考一道熟悉的數學問題,題目是:用12塊稜長1釐米的正方體小木塊搭成不同的長方體,共有幾種不同搭法?
通過動手搭拼、試驗,得到4種不同的搭法。利用學過的知識,可知道這4個長方體的體積都相等,而它們的表面積分別為:50(平方釐米)、40(平方釐米)、38(平方釐米)、32(平方釐米),即(圖4)的表面積最小。這道題表明這樣一個數學規律:在體積相等的情況下,小正方體之間的重合部分越多,其表面積就越小。
根據這個數學規律,我們不難悟出:小貓、小狗在冬天喜歡蜷縮著身子睡覺,正是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身子相互重合部分,因此,減少暴露在外面的表面積,也就是受寒面積減少,散發的熱量也會減少。小貓、小狗在冬天蜷縮著身子睡覺可以起到防寒保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