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負荷訓練是好是壞?負荷量和負荷強度成反比,不要挑戰身體極限

2020-11-28 東方體育

超負荷訓練是好是壞?負荷量和負荷強度成反比,不要挑戰身體極限

很多人健身為了練出大塊頭,經常超負荷練習,其實健身中的負荷應適宜。負荷通常包括負荷量與負荷強度。負荷量通常是以練習的頻率、距離、重量來表示。

負荷量和負荷強度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強度最大時,負荷量肯定是最小的;如果負荷量很大,強度也不可能達到最高。一般來說,當負荷強度在90%~100%時,負荷量最小;當負荷強度達到75%~89%時(即次最大強度),那麼,負荷量能達到中等;當負荷強度在50%~74%時,負荷量一般來說能達到次最大量。

相反,負荷過大比負荷過小的害處更大。負荷過小,身體得不到應有的刺激,也就達不到鍛鍊效果。

那麼,如何合理地安排鍛鍊負荷呢?

1、根據鍛鍊者所處的鍛鍊階段、體能水平。情況不同,在負荷的安排上應有所不同。

2、正確理解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相互關係以及各自的決定因素。通過提高運動強度(如增加重量)來達到超負荷的鍛鍊目的。

超負荷的體能練習能使人肌肉受到損傷,前些天看到的動物世界講到運動超負荷會使人提前死亡。但這個前提是每天都是超負荷,估計人類還好些, 一般的運動型動物比如老虎獅子等等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輕易運動的,因為超負荷的運動會使它們的肌肉損傷和老化,居聽說心臟跳動次數加大了,會提前面臨死亡,好象人的心臟跳動數是一生29億次(前提要活到80歲)。

相關焦點

  • 訓練負荷的量化: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評價
    也可以將負荷控制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內,而不必做到完全精確。實際上也很難做到精確計算重量。下圖是不同強度下的訓練效果。可供參考,結合訓練周期使用相應的訓練方法。要注意的是,90%以上的強度,即4RM以內的重量要謹慎使用。在運動員沒有掌握正確的動作模式和技術的情況下,會增加損傷的風險。
  • 一切訓練的關鍵,超負荷式訓練,讓你的肌肉爆炸式增長
    許多人健身練到一定程度過後基本上肌肉往後就沒有多大的變化了,那是你忽略了進步的關鍵,那就漸進式超負荷訓練,,健身需要漸漸的加大訓練量,想要練出有型的身材不是一開始就做上百公斤就做出來的。漸進式超負荷是健身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則,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問題,當你給你的身體全新的刺激的時候,身體就會開始成長,不管是肌肉量還是力量都會開始提升,但假如你一直都維持一樣程度的刺激,漸漸的身體的成長速度就會開始變慢,最後不只是身體停止成長,你的肌肉量跟力量甚至會些許的下降,人體的適應力很強,當你給它新的挑戰時,它會想辦法適應並且變得更強壯。
  • 全面解析肌肥大代謝刺激法寶-漸進負荷訓練原則
    換句話說,無論你鍛鍊多麼完美,肌肉還是不會建立起來、不會獲得力量,並且性能不會提高,除非你強迫訓練肌肉,迫使人體適應超出先前的運動強度,那就是我們所謂的漸進式超負荷原則。 6大漸進式超負荷公式 漸進式超負荷是一個非常簡單但至關重要的概念,為阻力訓練奠定了基礎,而漸進式超負荷原則不僅適用於舉重以增加肌肉生長和力量,還可以應用於心血管健身計劃,提升有氧代謝和心肺系統的生理變化。
  • 3分鐘帶你了解,慢跑的最佳鍛鍊心率和最佳生理負荷量選擇!
    最佳生理負荷量是因人而異的。要確定適宜各人的慢跑最佳生理負荷量,必須充分考慮到性別、年齡、健康狀況等具體情況,在根據超量恢復和超量負荷規律、最大攝氧量的測定與評價,以及心率等進行全面衡量,才能恰到好處。醫師對病人檢查、化驗和診斷後,開出的處方上必須有藥物和劑量。如果把慢跑一類有氧鍛鍊手段比作藥物,則生理負荷量就是藥物的劑量。
  • 力量訓練中的超負荷,不斷變化的鍛鍊方式
    如果你喜歡力量訓練,則要遵循某種策略來鍛鍊所有肌肉群。比如針對一定數量的次數和組數,並使用一定的重量,還要每周進行兩次以上的鍛鍊。那麼,這些鍛鍊策略從何而來?我們怎麼知道是否適合我們的健身水平和目標?這個基礎來自力量訓練的基本原理,這些原理教會了我們確切的方法來達到最佳效果。這些原則被稱為FITT,包括鍛鍊的頻率,鍛鍊的強度,鍛鍊的類型以及持續時間。根據這些原則,力量訓練最重要的是鍛鍊強度。為了充分利用力量訓練,你想讓肌肉多於其承受的能力,或者你想讓它們超負荷。
  • 最詳細的馬拉松運動負荷解答!
    首先,從負荷的性質看,主要分為 訓練負荷 (強調的是量)和 比賽負荷 (強調的是強度)。在這裡,業餘愛好者應注重訓練負荷,而非刻意追求比賽負荷。
  • 3原則沒掌握、訓練量不夠,40歲後中年人談什麼大重量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的強度,以及由此產生的對身體的壓力或刺激,都應採取漸進方式提升,而不是一步到位「大重量」。事實上,在運動能力低下或較弱時,就算採取大重量也不可行,因為做不到。 力量的增長,總是在「適應-超負荷-再適應」的反覆過程中前進。不過,如何確定超負荷的量,是一個既然需要經驗、又需要技術的活兒。
  • 在短期訓練中,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機體能力
    在中學的業餘訓練中,大部分學校訓練都不正常,所以一旦有比賽任務,多數都是臨時組隊,因此,學生運動基礎與運動成績都較差。那如何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使其技術、技能、戰術、心理及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其關鍵是在訓練中合理安排好運動荷。如果訓練中的運動負荷不夠,對學生機體刺激就小,其機能水平提高就受到了限制,對掌握技術、技能產生的良好刺激就會消失。
  • 工作強度超負荷,埋頭苦幹非良策:4個方法教你擺脫工作重負
    不少職場的朋友都遇到過這種職場境遇:領導有意無意給自己安排了非常多的工作,工作強度滿負荷甚至超負荷,不加班根本做不完。想找領導反映情況,但又擔心領導認為你是在推卸工作。於是,心中不爽,但忙碌辛勞又得不到改善,時間一長搞得自己身心皆疲,不知該如何是好。
  • 訓練強度到底達到多少才好?你只需要這樣做
    說到FITT原則,相信大家都不了解,其意思就是頻率強度,時間和類型,描述的是一些與我們訓練相關的因素,其中強度因素比較複雜,需要用一些方法來判斷強度,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著重講講該如何判斷強度。1、抗阻訓練負荷強度也可以指我們在訓練中對身體施加的壓力,也就是說,比較我們在阻力訓練中使用的壓力程度。當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舉起一個15公斤重的啞鈴比舉起一個5公斤重的啞鈴強得多。這裡的力量指的是我們最大重複次數的百分比,也就是說,在特定的運動或重複次數中,我們能舉起的最大重量。
  • 訓練強度越高比賽成績越差?實驗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儘管大家以「黑練」為榮,但是不是每次訓練都恨不得要加點強度,要挑戰自我的極限,就一定對比賽成績的提高有幫助?  今天帶給大家的推送,用數據告訴你。  先入為主的邏輯一般是,既然是針對大鐵這樣的超長距離耐力賽事,訓練自然也要足夠長。在這些長距離訓練中,強度該如何把握?總傾向於「更快、更強」,不把自己虐得累成狗就不叫訓練,就是垃圾裡程。就這種普遍現象,以及目前缺乏科學數據支撐和闡述究竟該如何分配訓練強度的情況下,本文作者試圖通過研究來給出答案。
  • 如何評估訓練質量?常被訓練者忽視的內部負荷
    增肌訓練是否有效的關鍵在於漸進性超負荷,簡單地說就是如果條件允許每一次訓練都要比上一次訓練更「難」,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強度、增加容量、縮短時間(比較難監控,不太實用)等手段來實現。比如說:上一次訓練是50kg×4組×10次,那麼下一次訓練就可以是:50kg×4組×11次或者52kg×4組×10次。
  • 軍隊文職筆試中的「運動量」與「運動強度」分析
    軍隊文職筆試中的「運動量」與「運動強度」分析   運動量與運動強度是非常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也是我們考試中常見的易錯點之一。軍隊文職的考試大綱要求我們掌握運動訓練的原則,其中有一個適宜負荷的原則就涉及到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這需要我們理解相應的知識點。
  • 「讀文獻」中國女子三人籃球隊運動員比賽負荷及運動表現特徵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中國女子三人籃球隊取得2019年世界盃冠軍的比賽負荷和運動表現,完善三人籃球運動訓練理論體系,有效提高我國三人籃球項目整體科學化訓練水平。結論女子三人籃球比賽的高強度、高密度和短間歇特徵,導致比賽負荷量與強度均大於五人籃球,而且隊員在比賽中的內外部負荷及運動表現也與五人籃球存在明顯差異。
  • 2020年軍隊文職筆試備考:「運動量」與「運動強度」分析
    加入軍隊文職官方交流群()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軍隊文職的考試大綱要求我們掌握運動訓練的原則,其中有一個適宜負荷的原則就涉及到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這需要我們理解相應的知識點。   1.正確理解負荷的構成   運動訓練過程中的任何一個負荷,都包含著負荷的量與強度這樣兩個方面。   (1))負荷量的評價指標   反映負荷量大小的指標一般為次數、時間、距離、重量等。
  • 強健的十大指標之一 心肺功能訓練方案
    很多運動項目的運動員都需要重視心肺功能訓練。2 心肺功能訓練原則肺功能訓練與肌肉力量訓練、關節活動訓練、平衡能力與協調能力訓練等的訓練原則有很多相同點,其中超負荷原則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則對心肺功能訓練意義重大。超負荷原則是指讓運動員所做的運動負荷必須達到某個閾值。換句話說,教練要給運動員安排超過他們平常訓練水平和適應水平的負荷。
  • 由於雜交信號的強度與探針的特異活性成正比,而與其長度成反比
    有一種比對工具可被用來在起始基因組中尋找和鑑別出對靶DNA特異,且對初始DNA的其他序列沒有高度同源性的一段序列。有時要鑑別出不與初始DNA序列存在同源交叉的探針需要工作者有較強的毅力。另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法就是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自動設計具有高識別力的探針,這種探針的效果應當比手工設計的探針效果好(請參閱Coming et al. 2010)。Southern雜交獲得的信號強度取決於若干因素,包括與探針互補的固定化DNA比例、探針的大小及特異性、以及轉移到膜上的基因組DNA的數量。
  • 這個燃脂訓練動作!10分鐘燃燒熱量比慢跑1小時還多?
    而衝刺跑比一般的快跑更來得刺激,讓我們身體更快地達到我們想要的燃脂速度。衝刺跑是一個非常費力、非常高強度的訓練,就能夠給我們的身體施加了一個極大的超負荷版本的有氧訓練。當然了,假如我們想減脂,也可以去公園走路,散步,慢跑,遊泳,騎車都沒有問題。
  • 冬天,如何安排「間歇訓練」運動負荷?
    #第三周訓練計劃解讀一、2次有氧訓練(20km),強度要求:心率145~150次/分二、1次間歇訓練:2000米x8次,間歇時間:5分鐘,強度要求:心率160~170次/分三、1~2次慢跑訓練(12~16km),強度要求:心率135~145次/分#本期冬訓課堂話題#冬天,如何控制「間歇訓練」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