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子買老虎魚被刺中毒 可能導致肌肉壞死命危

2020-12-02 搜狐網

  人民網12月27日電 香港紅戛黃埔花園一名婦人購來魚鰭含劇毒的老虎魚做菜,昨午剖魚時遭魚背鰭刺傷手指,未幾即感劇痛及暈眩,丈夫急報警將其送院,婦人經救治解毒已無性命危險。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中毒婦人姓林(47歲),與丈夫及家人同住黃埔花園二期一單位,林婦昨到附近街市購買老虎魚返家佐膳,據悉,魚販已提醒她魚鰭含劇毒,處理要小心。至傍晚7時,林婦在廚房剖魚時,仍不慎被魚背鰭刺傷手指,未幾即感傷口劇痛及麻痺,隨後更感暈眩陷半昏迷,丈夫大驚報警,救護員到場將林婦急送伊利沙伯醫院,經醫生救治解毒後,暫無大礙。

  老虎魚是香港常見有毒魚類,學名玫瑰毒魚由,外形與石狗公魚相近,屬多刺有毒魚種。老虎魚頭頂有稜棘,鰭刺布滿毒腺,若被其背鰭刺傷,輕則感劇痛和麻痺,要數小時才能消痛,傷口更要個多月才康復,若不及時救治,肌肉組織可能會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香港急症室每年均有約20宗遭毒魚刺傷個案,幸致死個案不多。有急症室醫生表示,若被毒魚刺傷,應以清水將傷口徹底清潔,再浸於45至50℃的熱水約30分鐘,以便部分毒素溶解,並即時到醫院求治。

(責任編輯:趙婷)

相關焦點

  • 食指被「魔鬼魚」蟄了一下 結果左手腫脹部分肌肉壞死
    左手食指被一條魚蜇了一下,哪裡料到會造成這麼大的麻煩。這是小夥小孔近日的遭遇。其中詳情,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小夥撈魚被蟄傷,  整隻左手竟腫脹;  肌肉壞死麻煩大,  好在蛇醫有妙方。  小孔目前在龍灣經營一家水族館。
  • 四種魚最好不要吃,中毒都來不及!
    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的特點,魚肉的做法也很多,但是很多人都存在好奇心想嘗試所有魚類美食,可沒有想過很多魚是存在劇毒的,這些魚先不說能不能吃,就是你一旦去碰觸它,把它激怒了,很容易引起中毒。這四終於最好不要吃,不然中毒都來不及。
  • 市場上這4種魚不要買,尤其是第三種,多虧魚販提醒!
    但說到買魚,相信很多人都是門外漢,總覺得菜市場的魚只要便宜,多買一點做著吃也沒什麼關係,但看了下面的內容,或許你會被以往自己的這種做法驚出一身冷汗。劃重點:下面這4種魚,白送都別要!尤其是第三種!第一種,死魚。千萬別信商家說的,「這魚剛死,問題不大」。
  • 哪些魚有毒不能輕易吃?排榜首的魚很多人都吃過,希望你別再犯傻
    現在正值吃魚季,正值魚肉肉鮮肥美的季節,不很多人都準備大吃一頓,飽飽口福。魚的種類有很多,有些魚可以吃,但是有些魚卻是含有毒素的魚,毒性可能不輸給砒霜。雖然經過處理可以吃,但是普通人很難把毒素處理乾淨,吃了是比較容易中毒的,所以最好不要輕易吃。那麼,有哪些魚可能是含有毒素的魚呢?含有毒素的魚有哪些?
  • 女子打了一針肉毒桿菌,幾天後竟中毒:全身乏力食不下咽
    顏敏知道,自己中毒了,「中了『美麗』的毒。」女子突然全身乏力食不下咽顏敏最開始感覺不對勁,是上個月19日左右,最開始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眼睛有些睜不開,「不是想睡,就是眼皮撐不開。」顏敏的全身有些乏力,走哪兒都想直接躺下。「我開始以為自己感冒了。」
  • 17歲女孩打玻尿酸2年不吸收,女子打瘦臉針中毒2周不能下床
    醫美視界綜合消息近日,有媒體報導多位女子在非法醫美機構注射玻尿酸、肉毒素,導致了嚴重不良的後果。長春00後女孩王同學於2017年在一家微整形工作室打了兩支玻尿酸,但是兩年過去了,玻尿酸不僅沒有吸收,甚至出現發硬、結塊等現象;兩名女子在美容院打了瘦臉針,隨後視野模糊、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經醫院檢查為肉毒素中毒。
  • 魚類的小刺有什麼作用?為何有些魚有小刺,而有些魚卻沒有小刺?
    在我們吃魚的時候,那些神出鬼沒的小剌最是令人頭疼,它們深深地隱藏在鮮嫩可口的魚肉之中,稍不注意,我們就可能會被戳到或者卡到,並因此而失去繼續吃下去的興致。幸運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有這種小刺,這讓不太會吃魚又喜歡吃魚的人(比如說筆者本人)有了另外的選擇。
  • 股骨頭壞死的症狀 股骨頭壞死是什麼原因所致
    股骨頭壞死相信是所有人都不陌生的詞語,股骨頭壞死對於身體健康的危害十分巨大,那麼股骨頭壞死的症狀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股骨頭壞死的症狀有哪些,股骨頭壞死的原因有哪些,股骨頭壞死怎麼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股骨頭壞死的症狀如果你出現了下面這些情況,請一定要注意,因為這很有可能是股骨頭壞死所造成的。
  • 一條海鰻魚放倒一家六口,吃魚謹防「遭遇」雪卡毒素
    它毒性很強,且難以通過加工等手段消除,人攝入後神經和肌肉功能都會受到影響。2、我國目前發現的有30多種魚可能攜帶雪卡毒素,主要分布於廣東、南海諸島等地。野生魚類往往風險更大,因為雪卡毒素主要來自海洋藻類,已有的中毒案例包括珊瑚魚、青斑、蘇眉、紅鰽和海豚等。而人工養殖的魚類,可以通過控制環境和飼料,含毒素的可能性比較小。
  • 新樂一男子被「魔鬼魚」刺傷中毒(圖)
    被觀賞魚刺傷中毒的情況,省會的醫生都沒遇見過,劉先生只好向國家中毒控制中心求助。昨日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有毒的觀賞魚為數不少。對此本報提醒:飼養有毒觀賞魚需小心,不慎受傷後要緊急就醫。  【事件】  男子被「魔鬼魚」刺傷中毒就醫  目前劉先生仍在省人民醫院治療。
  • 孩子在菜市場撿到一條河豚魚 一家四口誤吃中毒
    孩子在菜市場撿到一條河豚魚 一家四口誤吃中毒 2015-09-24 11:37:57來源:南方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市博愛醫院兒童重症監護室醫生正在查看中毒的妹妹。
  • 《最終幻想14》1-50級危命任務升級路線
    (危命任務)系統。下面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一些比較效率刷危命的地圖。1~8級:在出生主城附近打小怪除了主線任務之外,最快的升到9級的方法就是欺負城郊的小怪了。出門之前花個幾百G去拍賣行撿把比新手武器好點的傢伙,找料理師買點+3%經驗的食物後就可以出門走起了。
  • 瀋陽:養魔鬼魚 他被魚尾刺一下險喪命(圖)
    瀋陽54歲的張先生養的一條魚將他右手刺傷,這種魚毒甚至可能致命。本稿圖片均由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主任記者 楊帆 攝  瀋陽54歲男子本來想給自己的兩條愛魚清理一下魚缸,沒想到「不領情」的魚一尾巴刺向了主人,幾分鐘後,主人手部腫起大包、變黑、疼痛難忍……  邊去醫院急診,邊網上搜索,結果發現刺他的魚叫珍珠魟(hóng)魚,也被稱為「魔鬼魚」,尾部有毒刺,一旦隨著血液擴散,魚毒會給各種臟器帶來損傷,甚至可能致死亡。
  • 一家六口吃魚中毒 毒素比河豚還要強
    珠海的黃先生一家吃了,從水產市場買回來的海鰻魚後,相繼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急性腸胃炎,結果醫生告訴他們,是雪卡毒素中毒!  有超過400多種魚類可能蓄積雪卡毒素,海產市場和餐桌上常見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魚類有石斑魚(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東星斑、蘇眉)、梭魚、黑鱸和真鯛等。含雪卡毒素的魚類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廣東、南海諸島等地。養殖類魚類少有雪卡毒素中毒事件報告。
  • 九江部分文具店出售磁鐵玩具 兒童誤食會導致腸道壞死
    原標題:城區部分文具店出售磁鐵玩具 兒童誤食會導致腸道壞死 (首席記者 劉家 攝)   近日,網上有報導稱四川涼山一名4歲女童誤吞玩具上的磁鐵,致使腸道壞死,最終通過手術取出磁鐵才保住命。據了解,這類的事情並不少見,尤其在年幼的兒童中,發生這樣誤吞的概率很高,再加上含有磁鐵的兒童玩具在市面上很常見,一旦誤食,很可能導致腸道出現問題。九江晨報記者昨日走訪九江城區的三所小學,共發現3家文具店在售賣小磁鐵。
  • 魚身上的小刺有啥用?為什麼不會扎傷自己?看完解開我多年的疑惑
    一直以來,魚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婚喪嫁娶擺酒席,魚是必不可缺的一道菜;平時家裡來了客人,魚也是經常做的菜;每年春節的時候,不管經濟情況怎麼樣,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買條魚,一是享受魚的美味,二是象徵著年年有餘~但是吃魚的時候,很多人卻有點煩惱,因為魚肉裡的小刺實在太多了,不能像饅頭、豬肉一樣大口嚼,要小心翼翼的把刺挑出來,反覆在嘴裡過濾,確定沒刺之後才能咽
  • 女子超市買魚,回家烹飪發現魚頭變綠!超市:可能魚吃綠藻沒消化
    女子超市買魚,回家烹飪發現魚頭變綠!超市:可能魚吃綠藻沒消化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 歡迎關注食品問題一直是我國民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前幾年出現的某某奶粉,還有蔬果裡的催熟劑,我們都還記憶猶新。今天我們要看的也是一則關於食品安全的事件,一起跟隨小編來看看吧!
  • 從市場買來的深海大魚含有罕見毒素,珠海一家誤食六人中毒
    9月24日晚,珠海的黃先生一家吃了從水產市場買回來的海鰻魚後,相繼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症狀。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急性腸胃炎,結果醫生告訴他們,是雪卡毒素中毒。而這種毒素比河豚還要強100倍,嚴重時可能致死。9月24日下午,黃先生在珠海廣富市場買了一條海鰻魚,當晚家庭聚餐就把這條魚吃掉了。
  • 買魚時,優先選擇這「8種魚」,刺少肉多營養高,很適合給孩子吃
    這「8種魚」適合給孩子吃,肉多刺少營養足,貴也要多給孩子吃。從小就聽媽媽講要多吃魚,多吃魚會變聰明。魚類富含DHA、EPA,不但營養豐富,和禽畜肉相比,也更容易消化吸收,吃魚好處多多,那麼哪些魚類營養高,肉厚刺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