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違約金」和「損失賠償」能否並用?(附民法典新規解讀)

2020-12-04 澎湃新聞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轉自:民商事實務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違約金能否與損失賠償金一併適用,合同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根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違約金是以實際損失為基礎,違約金不足以彌補實際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二者並不矛盾。

因此,我國合同法並未否定違約金與損失賠償金並用,違約金請求權和損失賠償請求權是兩個獨立的請求權。

推薦案例

當事人同時約定違約金和損失賠償條款的,可以確認該約定發生法律效力——山西三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山西數源華石化工能源有限公司企業租賃經營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要旨:合同中的違約金或約定損失賠償條款,不因雙方當事人均構成違約而不能適用;當事人同時約定違約金和損失賠償的,可以確認該約定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在違約金和約定損失賠償之外,再行主張損失賠償的,應當視當事人能否舉證證明其因違約造成的實際損失大於違約金及約定損失賠償的數額,確定是否支持其訴訟請求。

案號:(2012)民一終字第67號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來源:《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2013年第4輯(總第56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152-170頁。

評論

本案涉及違約金、約定損失賠償與其他損失賠償之間的關係及適用問題。

首先,違約金與約定損失賠償能否並用的問題。違約金和約定損失賠償,一般均是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預先約定的一方違約時應向對方支付一定金錢或支付金錢的計算方法。《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本案租賃合同屬於當事人既約定了任何一方違反合同約定或毀約時應支付違約金100萬元,又約定了違約方應當賠償對方經濟損失1000萬元,即同時約定了違約金和損失賠償數額。對此,有觀點認為,由於我國法律規定的違約金主要是補償性的,因此違約金是一種預定損害賠償,其與約定損失賠償性質並無不同,因此不應同時適用。也有觀點認為,合同法及相關法律並未禁止違約金與損失賠償的同時約定,因此應當允許。

本案二審判決採納了第二種觀點,這是因為,違約金與約定損失賠償之間雖然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差異:違約金的約定具有擔保合同履行之價值,而約定損失賠償僅是為違約行為發生後方便計算損失賠償數額,不具有明確的擔保合同履行之意義;違約金的支付理論上僅需存在違約行為即可,而約定損失賠償由於其本質仍是一種損失賠償,因此應以存在損失為前提條件,雖然這個損失的具體大小和數額無需當事人證明。此外,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28條規定,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後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後,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應該這樣理解,如果當事人沒有請求增加違約金而違約金低於當事人遭受的實際損失時,當事人可以在違約金之外另行主張賠償損失,只要其所受賠償的總數不超過其實際損失即可,即法律確立的違約損失全部賠償原則,不必拘泥於賠償的名目,而僅需關注賠償是否彌補當事人的全部損失以及是否使其獲得額外利益即可。從這個角度上看,允許違約金與損失賠償並用,也就不應否定違約金與約定損失賠償的並用。

其次,雙方當事人違約時,違約金及約定損失賠償條款的適用問題。本案一審判決認為,由於雙方當事人均存在違約,故合同中違約金條款及約定損失賠償條款對雙方當事人均不再適用,雙方均無權向對方主張違約金及違約損失賠償。而二審判決認為,《合同法》第120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並未規定在雙方當事人均存在違約的情況下,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條款失效。因此,在雙方當事人均存在違約時,不應影響合同違約責任條款的法律效力。

一審判決的上述認定,屬於適用法律錯誤。根據租賃合同的約定,違約責任條款的適用條件有二:一是雙方當事人中的任何一方中途毀約或違反合同約定;二是給對方造成影響及損失。由於數源公司生產的電石產品是三維公司的主要生產原料,數源公司的停產行為必然給三維公司帶來一定影響及損失,因此違約責任條款對數源公司適用條件成就。三維公司提前要求解除合同的行為,使得數源公司繼續承租經營以獲得未來利潤的希望落空,租賃經營期間的資產投入回報機會喪失,該損失數額雖然難以確定,但對數源公司亦必然構成一定影響及損失。因此違約責任條款對三維公司適用條件亦成就。在此情況下,應當按照各自責任確定違約金和約定損失賠償的承擔數額。雖然根據雙方在違約責任中所負責任的比例,本案最終處理結果是雙方互相不負違約金及違約損失賠償的給付責任,但這僅是因為雙方互負同等違約責任的結果,與一審判決的結果雖然相同,但思路和依據是明顯不同的。換言之,如果能夠確認任何一方當事人需負更重的違約責任時,該方當事人仍應向對方當事人承擔違約金或違約損害賠償的給付義務。

再次,違約金、約定損失賠償與其他損失賠償之間的關係。在本案已經確定租賃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條款適用的情況下,是否還應支持當事人提出的違約金與約定損失賠償之外的其他損失賠償請求,是本案合同解除後,損失賠償問題面臨的又一個法律適用問題。對此,有觀點認為,違約金與損失賠償之間並無排斥關係,當違約金低於實際損失時,當事人可以在違約金之外請求賠償。但約定損失賠償系當事人對違約後造成損失的預約,其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違約後再行計算實際損失,因此,在適用約定損失賠償的情況下,不應再支持當事人提出的其他損失賠償請求。按照這一思路,本案雙方提出的關於經營利潤損失、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等,均不應再予支持。也有觀點認為,既然我國法律確定的違約損害賠償是全部賠償原則,在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其實際損失大於約定的損失賠償額時,不應排除當事人該項權利的行使。約定賠償數額免除了權利人的舉證責任,權利人可以自行放棄該權利,選擇舉證證明自己的損失。換言之,在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其損失大於約定損害賠償的數額時,仍應支持其約定損害賠償之外的賠償請求。

因此,二審判決從全面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出發,按照第二種思路,進一步對當事人提出的其他損失賠償請求,從違約責任構成的角度進行了分析。本案最終未支持當事人提出的其他損失賠償請求,原因是當事人未能舉證證明其存在其他損失,或者未能證明其所主張的損失與對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因而不符合合同法違約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按照這一處理思路雖然與按照第一種處理思路的結論是一致的,但是更全面考慮了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可能存在的合理性,從保護當事人訴訟權利的角度看,應當是更為可取的。

(沈丹丹:《雙方當事人均構成違約,違約金、約定損失賠償條款的適用及其與其他損失賠償之間的關係——山西三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山西數源華石化工能源有限公司企業租賃經營合同糾紛上訴案》,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2013年第4輯(總第56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152-170頁。)

裁判規則

1.如果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是補償性違約金,在預期利益和可得利益範圍內可以與賠償損失並用——鄒蒙蒙訴吳增欣、劉軒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

案例要旨:違約金請求權與損失賠償請求權各自獨立,其中一個請求權發生效力時,並不排斥另一個請求權的效力。如果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是懲罰性違約金,債務人一旦違約,債權人不僅可要求債務人支付違約金,而且還可要求繼續履行債務與賠償損失。如果是補償性違約金,在預期利益和可得利益範圍內可以與賠償損失並用。

案號:(2018)京01民終179號

審理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司法·案例》2018年第20期(總第823期)

2.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是符合法律規定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二者可以並用——上海虹房置業有限公司與經緯置地有限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

案例要旨:守約方基於雙方當事人有關遲延違約金的約定,主張違約方承擔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繼續履行合同約定的交房義務,在違約方不能完成履行交付房屋義務時,賠償其損失,是符合法律規定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故違約金與損失賠償可以並用。

案號:(2013)民提字第123號

審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發布日期:2016-09-18

3.違約造成的實際損失遠遠大於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時,違約金和損失賠償可以考慮並用——黃芹訴天津信裕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案

案例要旨:合同約定的違約金只是對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賠償總額進行的預定,有時可能兼具一定的懲罰功能,當因違約造成的實際損失遠遠大於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時,違約金和損失賠償可以考慮並用。在認定違約損失賠償額時,應正確適用可預見規則,從預見主體、預見時間、預見內容、預見標準等方面加以綜合考量。

案號:(2013)西民一初字第1386號

審理法院: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法院

來源:《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公報》2014年第2輯(總第11輯)

4.違約方承擔的責任應當能夠完全彌補守約方的實際損失。計算方法主要包括兩種,一是直接增加違約金;二是違約金與賠償損失並用——新疆天恒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鄢軍梅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案

案例要旨:無論違約金還是賠償損失,都應當以完全賠償受害人的損失為原則。違約方承擔的責任應當能夠完全彌補守約方的實際損失。計算方法主要包括兩種,一是直接增加違約金;二是違約金與賠償損失並用。兩種計算方法均符合法律規定,且最終增加後的違約金數額與違約金和賠償損失並用後的數額一致,兩種計算方法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

案號:(2014)兵十二民一終字第60號

審理法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發布日期:2014-10-15

_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補充:《民法典》第584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本條是在《合同法》第113條基礎上進行的修改,除對該條第1款進行文字修改外,刪除第2款。刪除第2款的主要理由:《合同法》第113條第2款規定的內容屬懲罰性賠償問題,對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已經有明確規定,且《民法典》第179條第2款也有相關規定。為邏輯體系嚴謹,刪除了重複部分。

本條是關於損失賠償範圍和確認規則的規定。本條規定的賠償損失僅指違約賠償損失,範圍可由法律直接規定或當事人約定。若無規定或約定,應按完全賠償原則賠償全部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補充:《民法典》第585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民法典》第585條與《合同法》第114條規定內容基本相同,但相關表述發生改變。《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允許對約定的違約金數額進行調整,調整參照當事人的實際損失數額—所受損害與所失利益之和,意味著承認了違約金和損害賠償在個案中可以相互置換。原則上,在出現違約的情況下,違約金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可能同時發生效力的。在此前提下,依據兩個請求權指向利益是否同一來判斷債權人是否得同時主張:若指向利益並非同一,債權人自得同時主張;若指向利益是同一的,則不能同時主張。在二者指向利益同一的情況下,即會產生債權人是否自由選擇行使這兩個請求權的問題,對此,原則應予允許。但在債權人選擇了違約金請求權的情況下,基於不當得利的原理,違約金得計入損害賠償,作為最低損害賠償額。損害小於違約金數額的,也不能縮減違約金請求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並不因債權人選擇了違約金而喪失,對於超出違約金的損害,債權人仍得主張賠償,只是必須對損害賠償構成進行證明。相反,在債權人首先要求損害賠償的情況下,違約金的數額超過損害賠償數額的,債權人仍得請求超出損害賠償部分的違約金數額。基於契約自由,當事人可以約定違約金僅具有履約擔保功能,不作為最低損害賠償額計入損害賠償請求範圍,此時當事人既可以主張支付違約金,也可以主張損害賠償,但違約金請求權應受制於違約金酌減條款。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後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後,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註:補充內容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二)》,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合同編新增條文重點解讀
    7 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 民法典下《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的對比性討論|法典研習
    但違反訂立本約的義務又與違反本約義務不同,預約合同的違約責任與本約合同的違約責任也有所不同。依據合同編第8章關於「違約責任」的規定,違約責任的形式主要有違約金責任、定金責任、繼續履行和賠償損失等。預約合同的違約責任原則上也可以包括以上幾種責任形式。但對於是否可以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以及損害賠償的範圍仍然存在一定爭議。
  • 【民法典】第15期:定金、訂金、押金、保證金和違約金,別再分不清!
    但定金與違約金是不同的,其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項:1、根本目的不同:定金是以確保債權的實現為根本目的,因此定金屬於擔保的一種形式,而違約金根本目的是制裁違約行為,是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是約束雙方履行合同的一種賠償損失。2、交付的時間不同:定金是籤訂合同時或之前預先支付的,作為籤訂合同或履行合同的擔保,具有雙倍返還的懲罰性。
  • 商鋪租賃違約金是怎麼規定的 違約金的比例是多少?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 違約金補償性功能與懲罰性功能的區別適用
    據此,人民法院調整合同約定的違約損失計算方法時,應當以守約方的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違約方的過錯程度、預期利益以及合同的履行情況等因素。1.關於挺虎公司的實際損失。挺虎公司一審、二審中均未提交證據證明其實際損失具體數額,其在一審庭審中稱其損失包括土地出讓金的資金成本、為土地配套過程中資金投入、房地產下行過程中預期利益損失及延期開發導致錯過銷售的黃金周期。
  • 溫州平陽首次適用民法典提出生態資源損失賠償
    溫州平陽首次適用民法典提出生態資源損失賠償 2021-01-11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看《民法典》新規 合同中損害賠償應遵守可預見規則
    封面新聞記者 姚箬君新出臺的《民法典》第584條規定,合同守約方要求合同違約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應遵守可預見規則。什麼是可預見規則?這將帶來什麼變化?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律師賀芯茹用一個案例解釋了這條新規。
  • 委員導讀|合同終止和解除,有這些規定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7月初,全國政協社法委開通「學習民法典」讀書群,組織委員在群內學習、討論、交流。今天,委員們帶你了解合同終止、合同解除的相關規定。民法典第566條規定,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請求賠償損失。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 溫州平陽:首次適用民法典提出生態資源損失賠償
    民法典實施後在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的首次適用 2021年1月6日,由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指定平陽縣人民檢察院管轄的吳某某二人非法狩獵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侵權責任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平陽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獲得宣判。
  • 浙江平陽:首次適用民法典提出生態資源損失賠償
    民法典實施後 在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的首次適用該案為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後,平陽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履職,用好民法典,提出生態資源損失賠償的首例案件,法院依法支持檢察機關全部訴訟請求。 法院判決被告吳某某二人承擔連帶賠償生態資源損失費人民幣11100元,同時判令吳某某二人就非法狩獵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在溫州市級以上媒體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 公司業務員飛單,是否需要賠償公司經濟損失?
    2010年9月18日,曹某作為經辦人以設備公司(機械公司)的名義與機電公司籤訂了滾筒式貨架的銷售合同,合同價為108萬元。因此後該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問題,機電公司遂找到設備公司,設備公司即知曉了該筆訂單的流失,後經核查發現曹某此前以相同的手法與機電公司籤訂了多份合同。
  • 典型合同法案例分析:董事長未籤字的合同有效嗎?
    因為該批貨物的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藥材公司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製藥廠可以根據違約的性質,即衛生部門檢驗該批枸杞已不適宜於製作藥材用而要求退貨。03、能否請求藥材公司賠償其停工造成的損失?可以要求藥材公司賠償製藥廠停工所遭受的損失。
  • 民法典合同編的立法建議
    因為其一,商品房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的規定未必不能適用於合同法,比如過分高於造成損失違約金30%的標準就是取自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司法解釋,合理的實踐經驗可以吸收進民法典合同編成為一般規則,並且實踐中的特定允諾早已突破了買賣合同的範圍,比如單方做出的願意成為主合同內容的保證允諾等等。
  • 【學習民法典】快看!《民法典》實施後各地首案匯總
    法院審理濟南中院經審查認為,該案主要爭議焦點是:執行依據確定的債務人死亡後能否列其繼承人為被執行人,執行程序中能否直接執行繼承人名下的財產。遠東公司遂向上海浦東法院起訴,請求依約解除合同,並獲得經濟賠償。庭審中景閎公司辯稱,同意解除涉案保理合同,支付原告回收款損失2680萬元、服務費172萬元,但不認同逾期付款違約金利息的計算方式。海寓公司、合濱公司未出庭應訴。
  • 讀懂「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讓民法典走進群眾心裡
    這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話題,都能在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中覓得解答。  記者獲悉,上海已陸續推出或即將出版一批民法典普及讀物,幫助讀者讀懂這部凝聚中國人首創精神與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偉大法典。其中,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民法典與日常生活》針對民眾實際需求,由民法專家通俗解讀具體案例,實踐性頗強。
  • 讓民法典走進百姓生活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光明日報今日起開設《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專欄,細數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中的生動實踐和進展成效,敬請關注。  光明日報記者 劉華東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婉祺  2020年12月31日,在全國各地辭舊迎新的跨年氛圍中,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9部民事單行法律走進歷史。
  • 【「典」型案例】新規出臺,民間借貸利息怎麼算?比賽受傷,組織者...
    山東法院民法典案例[2021]13—151青島市即墨區法院新規出臺後,民間借貸利息怎麼算?《民法典》、民間借貸新規中最大的亮點是利息保護上限的變化。王某雖在主觀上沒有傷害寧松的故意,但惡意犯規碰撞寧松,其應當預見到在快跑過程中,用力碰撞他人可能會造成相應的損害後果,而其基於疏忽大意或者過於自信沒有預見,從而導致損害後果的發生,王某存在重大過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組織者李某已經盡到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原告無證據證明其在受傷事件中存有過錯,所以李某不承擔責任。
  • 《民法典(草案)》合同編的創新與發展(上)
    從即日起,本報將《《民法典(草案)》合同編的創新與發展》一文分上、中、下陸續予以刊發,敬請讀者關注。《合同法》起草制定時正值我國加入WTO,融入國際貿易體系之際,強調學習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立法經驗,借鑑《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和《國際商事合同通則》,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因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 王雷:論身份關係協議對民法典合同編的參照適用 | 法學家202001
    撫養人不應當以違約金的形式從子女的撫養費中獲利,與財產法不同,一方違約後給對方帶來的損失無法確定,也無法衡量此類違約金過高與否的問題。類似地,探望權協議中的違約金條款、彩禮協議中的定金條款均無法獲得法律支持。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不能因離婚協議而免除。離婚時協議約定孩子由一方撫養,免除對方撫養義務的條款無效。
  • 合同範本:房屋出租合同樣本五篇
    甲方除按約定支付違約金外,還應對超出違約金以外的損失進行賠償。(七)乙方為甲方介紹的出租人不具有房屋所有權證書或對出租房屋依法享有出租權利的其他證明或身份資格證明,或所介紹房屋存在所有權糾紛或者其他任何權利瑕疵的,除退還已收取的看房費、佣金、居間活動費用外,應按照__________標準支付違約金,甲方除按約定支付違約金外,還應對超出違約金以外的損失進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