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ell Sci:中心體複製調控新機制

2021-01-15 生物谷

中心體由一對具有桶狀微管結構的中心粒和圍繞在其周圍無定形的中心粒周圍物質組成,在間期細胞中調節微管的數量、極性和空間分布,為細胞主要的微管組織中心。此外, 中心體還參與紡錘體組裝、有絲分裂和纖毛髮生等一系列重要的細胞生物過程。中心體數目或結構異常是導致有絲分裂出錯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中心體異常與多種惡性腫瘤和纖毛病等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繫。

中心體在每個細胞周期中會複製,成熟,並隨細胞分裂被平均分配到子代細胞中。雖然中心體周期的過程在多年前就已被描述, 但對其分子水平上的調控過程仍然知之甚少。正常情況下, 在一個細胞周期內中心粒只能複製出一次,並且一個母中心粒只能複製出一個子中心粒,  表明在中心體複製過程中存在精確的調控機制。PLK4是保羅樣蛋白激酶家族的新成員,有明顯區別於該家族其他成員的獨特功能。PLK4對中心體複製過程的起始和新中心粒的組裝至關重要。在缺少PLK4的細胞中, 中心體複製過程完全不能進行;相反,PLK4過表達會導致複製過程失控,在每個母中心粒周邊生成多個子中心粒,並存在劑量依賴,同時,這一過程中PLK4的激酶活性是必須的。因此,細胞內必須有機制精確調控PLK4活性。

PIPKIγ是一種在細胞中合成PIP2的磷脂醯肌醇激酶。梅奧醫學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徐清問博士等在研究中意外發現PIPKIγ定位於中心體。和PLK4一樣,該定位依賴於一個名為CEP152的中心體結構蛋白,並受細胞周期調控。利用三維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發現PIPKIγ位於中心粒的近端,和PLK4共定位。通過RNA幹擾技術下調PIPKIγ後,細胞中每個母中心粒周邊同時生成多個原中心粒。這種中心粒過度生成的表型在同時下調PLK4後被抑制。相反,在細胞中上調PIPKIγ後,由過表達PLK4或者由細胞周期抑制劑-羥基脲誘導的中心粒複製失控表型被抑制。表明PIPKIγ是一種中心體複製的新型負向調控分子。進一步研究發現,PIPKIγ可以直接結合PLK4的隱藏保羅樣(cryptic polo box)結構域,並部分抑制PLK4激酶活性,提示PIPKIγ可能通過作用於PLK4實現調控功能。

該研究屬國際上首次報導一個磷脂醯肌醇激酶在中心體定位並負向調控中心體複製,對在分子機制上闡述中心體複製的過程具有重要意義,並有助於理解中心體異常在人類惡性腫瘤和纖毛病等疾病過程中的病理機制。該項研究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梅奧醫學中心完成。徐清問博士為本文的第一作者,其200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現為梅奧醫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凌堃博士為本文的通訊作者,其2001年畢業於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現為梅奧醫學中心助理教授。

生物谷推薦英文摘要: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doi: 10.1242/jcs.141465   

Type Iγ phosphatidylinositol phosphate kinase targets to the centrosome and restrains centriole duplication

Qingwen Xu, Yuxia Zhang, Xunhao Xiong, Yan Huang, Jeffery L. Salisbury, Jinghua Hu and Kun Ling

Centriole biogenesis depends on the Polo-like kinase PLK4 and a small group of structural proteins. The spatiotemporal regulation of these proteins at pre-existing centrioles is critical to ensure that centriole duplication occurs once per cell cycle. Here we report that type Iγ phosphatidylinositol-4-phosphate 5-kinase (PIPKIγ)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entriole fidelity. Depending upon an association with CEP152, PIPKIγ localized in a ring-like pattern in the intermediate pericentriolar materials around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centriole in G1, S, and G2 phases, but not in M phase. Without detaining cells in S or M phase, depletion of PIPKIγ led to centriole amplification in a PLK4/SAS-6 dependent manner. Expression of exogenous PIPKIγ reduced centriole amplification resulted from endogenous PIPKIγ depletion, hydroxyurea treatment, or PLK4 overexpression, suggesting that PIPKIγ likely functions at the PLK4 level to restrain centriole duplication. Importantly, we found that PIPKIγ bound to the cryptic Polo-Box domain of PLK4 and this binding reduced PLK4 kinase activity. Together,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PIPKIγ is a novel negative regulator of centriole duplication by modulating the homeostasis of PLK4 activity.

 

相關焦點

  • Cell Reports | 吳青峰團隊發現中心體蛋白調控大腦發育新機制
    由於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和認知障礙,而大腦皮層是負責高級認知的功能區,因此中心體蛋白Talpid3是否影響了大腦皮層發育進而導致Joubert症候群有待深入研究。該研究發現中心體蛋白Talpid3通過調控中心體的完整性來保持微管組織的穩定,從而維持腦室面頂端區域粘著連接的完整,進而影響神經幹細胞增殖與分化過程以及大腦皮層神經元的生成,該研究有助於深入理解Joubert症候群的發病機理,為尋找治病靶標提供依據。
  • Cell:轉座子「跳躍」過程調控機制
    人類基因組包含了大量古老的跳躍基因的垃圾片段,由於細胞要抑制跳躍基因的胡作非為,細胞進化出了針對轉座子的調控機制。近期發表在Cell雜誌上的文章揭示了調控跳躍基因的新機制。大多數跳躍基因都會產生突變並不再"跳躍",但是有一個基因例外--L1基因。該基因成功的複製自己,佔據了人類DNA的20%。儘管很多拷貝發生突變,還是有很多拷貝處於活躍狀態,這引起了遺傳學家的興趣。
  •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同濟大學醫學院癌症中心王平課題組揭示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9-01-02  瀏覽:
  • Molecular Cell:科學家發現調控溶酶體膜蛋白降解新機制
    >                     2015年1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國際分子生物學雜誌Molecular Cell 在線發表了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南醫學中心Emr研究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了酵母細胞中調控溶酶體膜轉運蛋白壽命的分子機制,該研究成果對進一步了解溶酶體膜轉運蛋白的功能及調控具有重要意義。 溶酶體是細胞中負責消化和循環利用細胞內組分,儲存和釋放營養物質,調控細胞內PH穩定的重要細胞器。溶酶體由一層特殊的膜結構包圍,維持其整體性,膜內外營養物質通過膜上眾多轉運蛋白進行跨膜運輸。
  • 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取得新進展
    該項工作發現,中心粒外周基質蛋白(PCM)的組分之一NEDD1對於車輪結構裝配和中心粒發生的起始至關重要,並且這個過程受到了PLK4激酶的磷酸化調控,該項工作明確了車輪結構裝配起始的精確位置並闡明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中心體是廣泛存在於真核細胞中具有緻密結構的細胞器,它是細胞內最大的微管組織中心,介導雙擊紡錘體的建立並確保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 Cell:新研究揭示EB病毒潛伏感染新機制
    圖片來自Cell, 2021, doi:10.1016/j.cell.2020.12.022EBV在B淋巴細胞中建立終生的、潛伏的感染,可促使不同癌症類型的發展,包括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NPC)和霍奇金淋巴瘤。EBNA1是這些癌症的一個有吸引力的靶點,這是因為它在所有EBV相關腫瘤中表達,在腫瘤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活性,而且在人體內沒有類似的蛋白。
  •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 生命科學學院張傳茂課題組在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該項工作發現,中心粒外周基質蛋白(PCM)的組分之一NEDD1對於車輪結構裝配和中心粒發生的起始至關重要,並且這個過程受到了PLK4激酶的磷酸化調控,該項工作明確了車輪結構裝配起始的精確位置並闡明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中心體是廣泛存在於真核細胞中具有緻密結構的細胞器,它是細胞內最大的微管組織中心,介導雙擊紡錘體的建立並確保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 Protein & Cell | 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Ciliary defects caused by dysregulation of O-GlcNAc modific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complications,首次報導O-GlcNAc修飾這一細胞營養感受器與纖毛這一細胞天線之間的密切關係,並發現過高O-GlcNAc修飾所導致的纖毛缺陷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一個新機制
  • 南開大學團隊揭示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新機制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瑋光 記者 吳軍輝)記者獲悉,長期從事B肝、肝癌研究的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曉東教授團隊在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機制方面有了新突破。日前,他們在生物醫學領域學術期刊《Theranostics》上發文,首次報導了「組蛋白乙醯轉移酶HAT1信號通路促進HBV cccDNA(B肝病毒共價環狀閉合DNA)微小染色體組裝和表觀遺傳修飾」的新機制,為臨床清除HBVcccDNA和治療B肝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  B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慢性感染可導致肝炎、肝硬變和肝癌。
  • Cell Met|NAD+代謝調節腫瘤免疫逃避等新機制
    metabolism maintains inducible PD-L1 expression to drive tumor immune evasion 的研究論文,揭示了NAD+代謝通過調節免疫檢查點PD-L1的表達,驅動腫瘤免疫逃逸的新機制
  • Cell丨中心粒如何獨立於細胞周期進行複製
    中心粒是高度結構化的細胞器,它們的結構和嚴格控制的複製模式使它們成為研究細胞器生物發生的絕佳模型【2】。大多數細胞與生俱來一對中心粒,在S期精確複製一次,最終生長到一致的大小。中心粒的生物合成主要受Polo樣激酶4(Plk4)的調控。
  • 北大張傳茂課題組在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該項工作發現,中心粒外周基質蛋白(PCM)的組分之一NEDD1對於車輪結構裝配和中心粒發生的起始至關重要,並且這個過程受到了PLK4激酶的磷酸化調控,該項工作明確了車輪結構裝配起始的精確位置並闡明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論文截圖中心體是廣泛存在於真核細胞中具有緻密結構的細胞器,它是細胞內最大的微管組織中心,介導雙擊紡錘體的建立並確保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 JCB|張傳茂課題組在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該項工作發現,中心粒外周基質蛋白(PCM)的組分之一NEDD1對於車輪結構裝配和中心粒發生的起始至關重要,並且這個過程受到了PLK4激酶的磷酸化調控,該項工作明確了車輪結構裝配起始的精確位置並闡明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 中心體是廣泛存在於真核細胞中具有緻密結構的細胞器,它是細胞內最大的微管組織中心,介導雙擊紡錘體的建立並確保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 Cell Stem Cell :發現DNA酶促氧化修飾調控小鼠成體神經元的產生和...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徐國良實驗室和美國Beckman研究所史豔紅實驗室以及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所丁春明實驗室合作研究發現,Tet1基因敲除雖然不影響小鼠的生長發育,但對成年小鼠海馬區成體神經前體細胞的增殖具有調控作用。Tet1蛋白缺失後,成年小鼠神經前體細胞增殖能力降低,成體神經發生過程受損,並伴隨有空間學習和短期記憶能力的下降。
  • 生命學院張傳茂課題組在中心體複製起始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該項工作發現,中心粒外周基質蛋白(PCM)的組分之一NEDD1對於車輪結構裝配和中心粒發生的起始至關重要,並且這個過程受到了PLK4激酶的磷酸化調控,該項工作明確了車輪結構裝配起始的精確位置並闡明了其具體的調控機制。
  • Cell Rep:IKKe調控T細胞NFAT激活的分子機制
    在未激活的情況下,NFAT被激酶磷酸化後能夠阻止其進入細胞核中,一旦T細胞被激活,鈣信號的流入能夠激活更多鈣依賴的激酶,從而促進NFAT的入核與轉錄調控。NFAT不僅對於T細胞的激活十分重要,而且參與了其它很多過程,包括幹細胞的分化以及腫瘤的惡化等等。因此,了解NFAT轉錄因子的精細調控過程是十分重要的方向。
  • Cell:揭示細胞讀取和複製DNA機制
    圖片來自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2.002。用cryo-EM拍攝的高解析度圖像揭示了核小體核心中前所未有的變化。當Dot1L連接在一起時,來自核小體中心的尾部向上擺動,將這種酶固定到它的表面上,從而導致核小體結構發生一系列其他的變化。
  • Plant Cell|細胞分裂素調控植株再生新機制
    近日,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發育與環境適應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向鳳寧教授團隊在植株再生調控機制上取得重要突破。該研究利用ARR1和ARR12單突變體和雙突變體離體苗再生能力鑑定發現,ARR12是離體苗再生的主要增強因子,而ARR1是該過程的抑制因子,抵消了ARR12的促進作用。
  •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團隊報導B細胞活化起始調控新機制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團隊報導B細胞活化起始調控新機制清華新聞網7月12日電 7月10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團隊在《e生命》(eLife)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抗原結合引起的B細胞活化中B細胞受體胞外結構域的構象變化」(Conformational change within the extracellular
  • 中心體蛋白調控大腦發育機制研究獲進展
    哺乳動物的神經發育是一個受到精確調控的過程,需要神經前體細胞的正常增殖、分化、遷移和成熟,最終形成整個神經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