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做 qPCR 的研友經常會碰到以下令人抓狂的時刻:
三個重複的 Cqmax 和 Cqmin 能差到兩個循環;提的樣本中總是含有很多 PCR 抑制劑,導致 Cq 值偏大;極低豐度樣本的 Cq 值總是遊走在 40 和 N/A 邊緣,讓人崩潰;絕對定量時需要的標準品既沒有商品化,自己製備起來又很費時費力……
數不勝數的坑,等著有人來跳……
那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其實歸結起來,qPCR 實驗中碰到的難題無非是重複性差、擴增易受抑制、靈敏度低和需要標準曲線等,接下來介紹的Digital PCR(數字 PCR)就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
數字 PCR 是什麼?
數字 PCR 是一種新型的核酸(DNA、cDNA 或 RNA)定量技術,它採用有限稀釋的方法,使用泊松分布分析數據從而得到靶標的絕對拷貝數濃度。
數字 PCR 實驗中,一個完整的 qPCR 反應體系(包括模板、DNA 聚合酶、引物、探針等)被分隔為若干個(通常數萬個到幾百萬個)獨立的反應區間(納升級體積),經過 PCR 擴增後,包裹有靶標 DNA 的反應區間會發出螢光信號,標記為陽性;反之為陰性。
最後根據陰性反應區間的比例經過泊松分布計算得到靶標 DNA 的拷貝數濃度。
其實數字 PCR 不算是新技術了,它的原型可以追溯到 1992 年。Sykes 等報導了基於樣品有限稀釋和泊松分布數據處理的巢式 PCR 定量技術,並提出了數字 PCR 的構想 [1]。
1999 年,Vogelstein 和 Kinzler 採用 96 孔板系統發展了微升級的 PCR 擴增方法,用於結腸癌的突變基因 ras 的定量分析 [2],使數字 PCR 的應用實踐成為了可能。
後來晶片蝕刻技術和微流控技術的發展,使得數字 PCR 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數字 PCR 的優勢
相較於 qPCR,數字 PCR 有以下優勢:
1. 真正的絕對定量,無需標準品和標準曲線;
2.不再像 qPCR 那樣嚴重依賴於擴增效率,對 PCR 抑制耐受程度高,模板適用度廣;
3.更高的解析度,能夠區分 1.1 倍的濃度差異,適合高拷貝數的 CNV(16 copy vs 18 copy)實驗;
4.更高的靈敏度,可以檢測到單拷貝的靶標,適合單細胞基因表達等研究。
5.重複性好,intra-assay 和 inter-assay 的 CV 較 qPCR 低 [3]。
數字 PCR 實驗的操作
數字 PCR 的實驗無需太過複雜的操作,但需要相關設備的輔助才可以實現。數字 PCR 從 partition 製備方式上分為晶片式和微滴式,操作大同小異,一般分為以下幾步:
1. 配置 Reaction Mix。包含引物、螢光探針或者染料、模板和 DNA 聚合酶,不同廠家對體積要求也不一,一般 15-25 μl。2. Partition 分隔。通過晶片或者微流控設備將配好的體系處理成 10000-30000 個 partition,不同的廠家其 partition 的數量也不同。3. PCR 擴增。使用普通的 PCR 循環儀或者平板擴增系統將生成的 partition 進行擴增。4. 讀取數據。使用 CCD 拍照方式或者流式細胞術技術對 partition 進行信號讀取,最後軟體根據陰性的 partition 比例計算得到靶標的濃度,單位是 copy/μl。
數字 PCR 的應用
目前數字 PCR 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通俗的講,qPCR 能做的,數字 PCR 輕鬆加愉快,qPCR 做不到的,數字 PCR 也可以勝任。
SNP 方面,與疾病的分子標誌物檢測相關的文獻多如過江之鯽,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相關的 EGFR 突變。Oxnard 等使用數字 PCR 技術監測血漿中 EGFR 敏感突變和耐藥性突變(T790M)[4]。
基因表達方面,已經深入到單細胞的水平。Albayrak 等使用數字 PCR 研究單細胞基因的轉錄組豐度和蛋白組豐度的相關性 [5],其中用到的鄰位連接技術 PLA 很有新意,將低豐度蛋白的檢測轉化為相對容易的 DNA 檢測。
CNV 方面,數字 PCR 可以用於檢測皮膚中體細胞的拷貝數嵌合現象[6]。
當然也有其他方向的各種新奇應用,比如四種不同 RNA 剪接體的同時檢測[7],將 T4 單細胞包進 partition 中進行 HIV 病毒庫的檢測 [8] 等。
套用句過時了的話: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數字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