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神經系統

2021-01-17 39健康網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

  腦可分為腦幹、小腦、大腦兩半球三部分。
  
  在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胞體集中的部分稱灰質(gray matter),不含胞體只有神經纖維的部分稱白質(white matter)。大腦和小腦的灰質位於腦的表層,故又稱皮質(cortex),皮質下是白質。在腦的白質內,神經元胞體集中而成的一些團塊稱神經核(團)。脊髓的灰質則位於中央,周圍是白質。在周圍神經系統,神經元胞體集中的部分構成神經節或神經叢。分布在各部位的神經元,它們的形態、大小及突起的長短有很大的差異,其中的長軸突(Golgi型)神經元,其軸突從胞體所在的區域遠伸到神經系統的其他部分,或分布到身體的其他組織。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大量精神細胞聚集在一起,有機地構成網絡或迴路,其主要功能是傳遞、儲存和加工信息,產生各種心理活動,支配與控制動物的全部行為。人類神經系統就好像電腦網路,周邊神經系統和自律神經系統會將信息匯入中樞神經系統,並接受中樞神經系統所傳來的信息。
  •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希望?
    今天福布斯著名醫藥評論家Matt Herper發表題為「There's New Hope For Alzheimer's, Depression, And Other Brain Illnesses」的文章,簡單介紹了當前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的研發
  •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用藥指導
    中樞神經系統(CNS)感染指各種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實質、腦膜本文通過總結美國霍普金斯抗感染藥物指南,整理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的治療要點。
  • 《NCCN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指南》中文版翻譯定稿
    2018年1月5日,《NCCN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指南》定稿會於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召開。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毛穎、人民衛生出版社國際中心主任助理汪仁學等嘉賓及神經外科領域專家出席。
  • 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研究進展與面臨的挑戰!
    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看,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中樞神經系統,是由腦和脊髓組成(腦和脊髓是各種反射弧的中樞部分),是人體神經系統的最主體部分。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是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系列不同的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紊亂,以及中樞神經組織退行性變性而產生的疾病。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中風和脊髓損傷等。 中樞神經系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組織,因此,與其他治療領域相比,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方面比較受限。
  • 反覆發作性低血糖有損中樞神經系統—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通訊員丁燕敏 記者黃辛)記者日前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獲悉,該院研究人員與國外同行合作發現,在外周血糖低於正常範圍時,中樞神經系統白質內精氨酸釋放增多
  • 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外面的髓鞘損壞或脫失,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的一組疾病,多發性硬化及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是典型的疾病模型。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症狀的反覆性與病變部位的多樣性,雖然兩類疾病都歸類於罕見病,但患病人數卻並不少,但臨床上仍無法有效防治該病,為開發新的臨床方法,科研人員試圖探索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恢復:轉化神經科學原理綜述
    關於對中樞神經系統如何對損傷作出反應以及如何關鍵及時的予以幹預措施並做出反應的最新研究正在轉化為臨床應用,這些應用有能力顯著改善因脊髓損傷、中風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而導致的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患者的預後。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有效的治療方法需要涉及神經外科醫生、臨床醫生、治療師、科學家和工業界之間的戰略協作。因此,對關鍵的神經科學原理共識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
  • 山大二院舉辦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的診治學習班
    5月25日,由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辦的山東省繼續教育項目「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的診治新進展學習班」暨山東省衛生與健康新技術「腦脊液細胞學檢驗技術」培訓基地培訓班在濟南舉辦。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畢建忠出席會議並致辭。
  • MAFG驅動的星形膠質細胞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炎症
    MAFG驅動的星形膠質細胞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5:17:38 MAFG驅動的星形膠質細胞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炎症,這一成果由美國哈佛醫學院Francisco J.
  • 腦醫生開創中樞神經系統精準醫療新景象
    引入全球領先人工智慧影像診斷技術,推進腦健康事業發展2019年9月初,在四川省醫學會舉辦的全省第六次腦部痴呆與認知障礙醫學會議上,深圳銥磑醫療創始人王思倫博士就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人工智慧影像診斷平臺-腦醫生(Dr.Brain)進行了主旨發言
  • 5年內,中樞神經系統醫藥市場規模將超2500億
    【製藥網 市場分析】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由腦和脊髓的組成(腦和脊髓是各種反射弧的中樞部分)是人體神經系統非常重要的主體部分。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則是指影響大腦或脊髓結構或功能的一組神經障礙,主要包括神經退行性疾病、功能性紊亂、結構性障礙、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和脫髓鞘疾病。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細胞,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
    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經元或其髓鞘的喪失導致人體出現功能障礙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包括創傷性腦或脊髓損傷(SCI)、多發性硬化症和運動神經元疾病等。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再生能力差,其損傷康複目前是國際性的醫學難題。
  • 高海拔對中樞神經系統影響的研究簡史
    鄭冬 林甜 賈化平 摘譯,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 援藏醫療隊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在身體的所有部位中,中樞神經系統根據記載,高海拔缺氧對中樞神經系統最極端的影響是在早期氣球駕駛者中看到的,包括部分癱瘓、視力困難、情緒變化甚至意識喪失等都有詳盡記錄。
  • 超聲界「偵探」 成都醫生發現早孕期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異常
    然而進行胎兒中樞神經系統或其他系統的結構異常的精準評估一般需要等到中孕期,為了幫助小A儘早排除其他胎兒結構異常、圓其生育之夢,科主任周柳英創新性地使用高頻容積腔內探頭結合多項三維/四維超聲前沿新技術,對胎兒進行了更詳細的掃查,這些技術的創新結合使用可以實現在早孕期發現和排查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的蛛絲馬跡,協助患者及早做出診斷和決定。
  • 安沂華談幹細胞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記者王鵬)1月18日10點,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神經幹細胞室主任、武警總醫院神經幹細胞移植科主任安沂華教授做客人民網健康訪談,談幹細胞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現狀和展望,敬請廣大網友關注。
  • 新冠病毒會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專家提示切忌掉以輕心
    此前,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兆(ARDS)、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尚未發現有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報導,此病例在全球尚屬首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很多民眾內心甚為擔憂,但更為困惑,病毒究竟是怎麼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外在有哪些表現,具有怎樣的科學意義?
  • 醫學基礎知識: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什麼?
    全國醫療招聘信息匯總 醫療衛生超值體驗課領取入口 醫療衛生面試前置導學班領取入口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什麼?機體內、外感受器接受的刺激轉變為神經衝動,經周圍神經傳入中樞神經系統,最後至大腦皮層產生感覺。
  • 2019安徽教師招聘考試備考:中樞神經系統的分類
    2019安徽教師招聘考試備考:中樞神經系統的分類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是非常重要的考查部分。而作為第一章概述的知識中,最複雜難懂的,應該非神經系統莫屬了。這一部分知識涉及生理心理學,相對而言比較偏醫學一些,枯燥一些。
  • Nature:星形膠質細胞誘導的中樞神經系統炎症與腸道微生物有關!
    星形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豐富細胞,在神經元代謝相關的發育和體內穩態中具有調節神經活動、突觸形成、限制膠質細胞維護血腦屏障等作用,這些穩態機制的失調是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的重要發病機制。此外,星形膠質細胞還具有促進和擴大中樞神經系統病理反應的功能,例如神經毒性以及激活小膠質細胞和募集周圍促炎細胞的能力。當前,人們對於星形膠質細胞的穩態抗炎活性及其調控機制仍然知之甚少。2021年1月6日,《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哈佛醫學院Francisco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