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蘇聯的那些老物件 你見過嗎?|澤尼特|莫斯科|羚羊|尼瓦|蘇聯|...

2021-01-11 騰訊網

人民網訊 6月29日是世界工業設計日,俄新社近日刊文,回顧了蘇聯時期的經典工業設計品。蘇聯時期,工業重心集中在國防建設上,不提倡設計人員在產品表面大費周章。因此在當時,保證產品質量,避免設計過於張揚成為通行準則。雖然社會大環境沒有為工業設計提供必要的競爭環境,並且工業設計的短缺使得生產效率以及產品發展的可能性嚴重受限。但在這種情況下依舊湧現出一批設計精巧的蘇聯工業產品。其中不乏有像網兜、稜面玻璃杯這樣令我們的父輩倍感親切的「老物件」,現在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經典的蘇聯工業設計品吧。

網兜

圖片來源:俄新社

網兜的創意源於發網。發網是一種流行於19世紀婦女間,用於固定頭髮的工具。20世紀20年代網兜正式問世,並在此後的半個世紀成蘇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標準的網兜可以容納重達七十公斤的東西。由於蘇聯時期物資緊缺,生活用品店前常常大排長龍,因此婦女們出門習慣帶上方便輕巧的網兜以備購物之需。雖然網兜把人們採購的商品毫不遮掩地展示出來,但在蘇聯時期,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那個年代能夠購買到稀缺資源也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情。除了做購物袋外,冬天,人們還喜歡將易腐爛的食物裝進網兜,掛在窗外棍子上保鮮;此外,裝籃球,做釣具,蘇聯人民將網兜的使用發揮到極致。

稜面玻璃杯

稜面玻璃杯作為蘇聯時代日常生活的一個象徵,以其出色的外表,完美的設計贏得了蘇聯人民的喜愛。作為一件工業設計品,稜面玻璃杯甚至擁有自己的節日。1943年9月11日稜面玻璃杯在古西赫魯斯塔內利的一個工廠生產出來,此後人們把9月11日定為稜面玻璃杯的節日。有人說,經典的稜面玻璃杯有16個切面,象徵著從1940年到1956年的16個蘇聯加盟共和國。

拉達尼瓦汽車

圖片來源:фотобанк

上世紀70年代,伏爾加汽車工廠的設計師自主研發出第一款價格親民越野車——拉達尼瓦。研發這輛汽車時採取了最保密的形式。尼瓦問世後,毫不意外大受歡迎。生產的汽車行銷全球各地。其出色的越野性能和靈活的車身贏得了許多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歡迎。即便在有著不錯汽車工業基礎的德國、日本等國家,尼瓦也獲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尼瓦汽車主要針對在惡劣自然環境下進行駕駛的情況而設計生產,能夠行駛到海拔5700米以上的高度,涉水能力也值得稱讚。

「澤尼特」牌照相機

圖片來源:俄新社

蘇聯作為世界攝影光學大國,是好幾款傳奇相機的發源地,由於極具收藏價值,我們幾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家設計博物館的展覽上看到這些蘇聯相機的身影。在這其中,最出名的品牌是「澤尼特」。這款相機還曾被金氏世界紀錄列入「世界上最暢銷的單眼相機」。最近澤尼特相機升級版本發行,雖然限量500臺,並且價格高達五十萬盧布,但是一經發售便一掃而空。

混凝土圍牆

圖片來源:俄新社

混凝土圍牆也是典型的蘇聯工業設計產品。它在上世紀70年代由建築師鮑裡斯·拉赫曼設計而成。這種混凝土圍牆除了具有裝飾作用外,還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從軍事單位,工廠再到圖書館、學校,在當時的蘇聯,這種圍牆隨處可見。

電茶炊

圖片來源:莫斯科設計博物館

1956年蘇聯發明了電茶炊,到了70年代,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搬進樓房公寓,燒火煮茶成為過去式,電茶炊的需求量也變得越來越大。雖然一些老人抱怨電茶炊的火不夠旺,煮出來茶的味道不盡人意,但在當時,電茶炊的普及也是人們步入更加舒適生活的標誌之一。

「指揮官」手錶

圖片來源:фотобанк

蘇聯國防部於1965年訂購了這款手錶,意在獎勵傑出戰士。在超過50種設計方案中,馬西諾夫斯基元帥最終選擇了圓形表殼。該款手錶包括帶有星號和發光數字的錶盤,以及基於軍用防雷裝置的秒表。

吸塵器

圖片來源:https://gulida-r.livejournal.com/

蘇聯時期的家用吸塵器。

微波爐

圖片來源:https://gulida-r.livejournal.com/

這是80年代初蘇聯設計生產的第一批微波爐。但在當時這批產品沒有在國內發售,而是出口賣給義大利。

羚羊牌錄音機

圖片來源:www.pravda-tv.ru

蘇聯設計師在1987年為遊客及駕駛員設計了一款耐磨且體積小易攜帶的錄音機,使用者可以將其裝進背包裡或者安裝在自行車車把上,錄音機還配備一個衣夾以幫助固定。

電冰箱

圖片來源:www.Slon.ru

這是蘇聯時期的電冰箱。

收音電唱兩用機

收音電唱兩用機流行於上世紀60年代的蘇聯,這款「裡貢達」電唱機是由著名的拉脫維亞藝術家阿道夫·愛比特設計而成,其設計優美的支架極具20世紀中葉工業現代主義特點。

電視機

「列寧格勒」牌電視機可以收看當時三個電視臺中的任意一臺的節目,還可以收聽廣播。

(編譯: 實習生 於曉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977年在蘇聯莫斯科發現的UFO著陸事件
    1967年8月8日一個近似月牙狀的龐大雪茄型飛行物從前蘇聯 科學院基斯洛沃茨克天體物理觀測站上空飛過。目擊者共12人, 其中有著名天文學家阿納託裡薩扎諾夫。此後不久,前蘇聯南部 不少地方的人也都發現過同類不明飛行物。1968年2月,莫斯科 某部門的一份正式聲明,證實了 1967年8月8日、9月4日和10 月18日的UF0目擊事件的真實性。
  • 前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在莫斯科病逝
    據俄羅斯媒體9月24日報導,前蘇聯「 八·一九」事件發起者之一前蘇聯副總統季·伊萬諾維奇·亞納耶夫於當天在莫斯科病逝,終年72歲。俄羅斯媒體援引有關醫生的話表示,亞納耶夫「長期以來飽受重病的折磨」。1991年8月19日,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總理帕夫洛夫、國防部長亞佐夫等8人組成「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宣布接管國家政權,並發表「告蘇聯人民書」,說戈巴契夫倡導的改革已走進死胡同。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計劃於8月21日宣告流產,俄羅斯聯邦領導人葉爾欽掌握了國家政權。「八·一九」事件加快了蘇聯的解體。
  • 二戰時德軍一件棉衣都沒有,在莫斯科成片凍死,為什麼不搶蘇聯人
    ,而蘇聯也確實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勇氣與德軍對抗,最後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希特勒在莫斯科啃了幾口西伯利亞的雪後就倉皇敗逃。德軍侵佔蘇聯的計劃也宣告破產。 而在蘇聯方面,,為防止蘇聯本土汲取資源而制定了焦土政策,在當時的德軍駐地附近幾乎找不到任何一戶人家,而德銀也因此不能從普通的蘇聯人民手中搶奪物資,而衣物更是很難搶到,最多只能從那些犧牲的蘇聯士兵身上搶奪衣物,只是這些衣物大多都被炮彈炸過,其身上的衣物已經千瘡百孔是無法禦寒的。
  • 這些蘇聯時期的建築 「未來風」十足
    原標題:這些蘇聯時期的建築 「未來風」十足 Hotel Salute, 1984,烏克蘭基輔 烏克蘭的首都基輔是個非常漂亮的城市,走在市中心能看到很多古典建築,當然時不時還能看到幾個前蘇聯未來主義建築來提醒你此時此刻正站在某個東歐國家的領地上。 烏克蘭的「致敬酒店」便矗立在基輔市中心。
  • 77年前的今天,蘇聯在莫斯科反攻,朱可夫一戰成「神」
    1941年9月30日德國在列寧格勒、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告一段落,被臨時調派去支援的德國中央集團軍,得以集中自己全部力量,3個集團軍和3個坦克集群,以及第2航空隊,共78個師,180萬人,繼續自身戰爭開打前的既定進攻目的,拿下蘇聯首都莫斯科。
  • 莫斯科拍賣蘇聯時期地鐵標誌,起拍價1萬盧布
    【環球時報記者 高文宇 】2020年聖誕節期間,莫斯科交通運輸局對一批蘇聯時期的「地鐵遺產」——代表莫斯科地鐵的「M」(俄文單詞「地鐵」Метро的首字母)標誌進行了拍賣,日前這批「古董」已全部成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9日報導稱,莫斯科交通局25日發布了一則特殊的拍賣信息,擬對該市15個地鐵標誌進行拍賣。
  • 圖片中的那些老物件即使你見過也未必叫得出它們的名字
    有很多的民俗日常生活用品的老物件,不客氣地說,很多的年輕人都不一定見到過。即使有些東西看到過,你也不一定能夠準確地叫出它們的名字來。以下羅列出的一些日常民俗老物件,都能叫出它們名字的人估計也得是耄耋之年的人了。即使能認識一半老物件的人們,也是半百以上的人了。不信嗎?你來認識一下吧!
  • 冷戰禿鷲——淺談蘇聯1123型「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
    而蘇聯的航空母艦發展又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的,比如技術、國家戰略、經濟甚至是個人的影響,所以實際上對蘇聯來說航空母艦的發展是一個分階段且時間非常漫長的過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蘇聯分階段發展了1123型「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1143型「基輔」級載機巡洋艦、11435型「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以及11437型「烏裡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 德軍包圍莫斯科勝利在望,為何卻突然潰敗?蘇聯靠天氣反敗為勝
    但是他沒有停下侵略的腳步,把目光投向了東邊的鄰居蘇聯。1941年德軍集結了550萬大軍,3900多架飛機,於6月22日凌晨3點,三個集團軍兵分三路實行了"巴巴羅薩"計劃,瘋狂閃擊蘇聯。當時希特勒對於拿下莫斯科抱了很大的期望,當蘇聯士兵面對德國戰車的時候,也的確是節節敗退,毫無招架之力。在斯摩稜斯克會戰結束後,希特勒利慾薰心,想趁機利用包圍圈攻陷基輔城。
  • 蘇聯老師在線開講:教你如何侵吞國有資產,親手毀掉超級大國
    在此之前的1990年,有媒體曾以「蘇共代表誰」為題在蘇聯群眾中做了一個社會調查,結果是,只有7%的人認為蘇共代表勞動人民,認為代表工人的只佔4%,認為代表全體黨員的則有11%。無法代表廣大蘇聯人民的蘇共,違抗蘇聯多數人的意志讓蘇聯解體,說是為了蘇聯好,這可能嗎?
  • TANC | 這些在前蘇聯冒著生命危險刻錄在X光片上的禁曲,是一代人的...
    如果你身處在一個無法隨心所欲聽到搖滾、爵士這些流行歌曲的年代,你會怎麼辦?你願意冒著被監禁、甚至生命的危險去走私音樂嗎?圍繞這些被販賣的唱片,其背後是冷戰初期俄羅斯走私者的種種離奇故事,他們隱藏在莫斯科地鐵陰暗的角落,以「骨頭」或「肋骨」作為暗號,非法交易流行音樂,在蘇聯共產主義鐵腕統治下,為熱愛音樂的民眾傳遞禁錮生活中的希望。「骨碟」展示出一種普通大眾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獨創性、想像力和堅韌性,延續並傳承著文化的價值,追求獨立和自由的精神。
  • 中國為什麼沒有參加1980年的蘇聯奧運會?蘇聯自己作的
    舍列梅捷沃2號機場、宇宙賓館、奧斯坦基諾電視中心大樓等大型城市建築都是在這一時期修建的,包括莫斯科的奧林匹克運動場在內的巨型建築物,視覺上看起來充滿了科幻色彩。據統計,為了建好這些基礎設施項目,蘇聯在莫斯科奧運會上總共耗資90億美元,約等於今天的260多億美元。然而就是這樣一場讓蘇聯耗資巨大的奧運會,卻成了自1956年以來參加國家最少的一屆奧運會,給蘇聯當局潑了一盆冷水。
  •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成片成片凍死,他們為什麼卻不去搶劫蘇聯人
    當時德國率先對蘇聯發動了戰爭,但後來在進攻莫斯科的時候,10萬餘德軍被凍死,那在一場戰爭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德軍也因此士氣大振,認為自己就是無敵的,所以也並沒有將蘇聯放在眼裡,但他們卻忽略了蘇聯的天氣。
  • 蘇聯曾經有多發達?美國想搶蘇聯失控太空站,蘇聯一頓神操作
    「最重要的是不讓空間站消失在視線中,如果你能看見它,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你的速度是多少,轉向哪個方向,把需要的方向轉過去。當然,對於你而言,這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非常複雜,需要高超的技巧,併集中注意力。」賈尼別科夫按照算定的速度與空間站保持著同步的轉動,然後慢慢靠近,在對接的前幾秒,他似乎都無法能否對接成功。
  • 蘇聯時期的魔幻建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造不了
    提到前蘇聯的建築,你可能最先想到以下場景↓↓↓史達林式建築典型的居民區總體來說,蘇聯的城市景象,讓很多人覺得那裡的建築比較嚴肅,然而來自俄羅斯薩馬拉的攝影師兼旅遊博主阿森尼阿森尼·科託夫從2016年開始,阿森尼·科託夫在前蘇聯的200多個城市「溜達」,拍下了當地蘇聯時期建造的建築,並出版了一本影集《蘇聯城市:生活,工作和休閒》,下面挑一些比較有趣的建築,一起來看看吧!
  • 打過日本關東軍的蘇聯老戰士舒德洛將軍走了!
    其實,我也知道,作為一位93歲的二戰老戰士,作為參加過粉碎日本關東軍的戰役的蘇聯紅軍老將軍,他有很多的傳奇故事。而我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有義務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講給世人聽。他對老伴兒說:「你好久沒跟我一起拍攝了!」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舒德洛對老伴兒的一往情深以及他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和眷戀。 採訪舒德洛將軍的時候,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前夕。我圍繞抗戰這個主題,請他回憶1945年隨蘇聯紅軍進軍中國東北,參加粉碎日本關東軍的戰鬥故事。我大概向他提了7個問題。
  • 如果不是嚴寒的天氣,德國能徵服蘇聯嗎?答案很現實
    如果不是嚴寒的天氣,德國能徵服蘇聯嗎?答案很現實說起二戰,就不得不提兩個國家,那就是德國和蘇聯。德國不用說,在二戰前期狂的不行。先是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等地,之後又是閃擊波蘭,一切都是那麼順利。其實要說蘇聯此時對德國沒有打算,那也是放屁的。蘇聯早早的就制定出了所謂的「大雷雨」計劃,數百萬蘇軍精銳部隊陳兵蘇德邊境,蓄勢待發。也就是說,德國如果不動手,蘇聯人恐怕也要動手了。於是,希特勒草擬了「巴巴羅薩」計劃,開始進軍蘇聯!對於希特勒,史達林對他的評價就是,他是一名賭徒,但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 勃列日涅夫:在笑話中和蘇聯一起沉淪
    1964年10月13日,正在黑海度假的赫魯雪夫被緊急召喚回莫斯科參加主席團(即蘇共政治局)的經濟會議。等他抵達莫斯科的時候,前來迎接的只有克格勃主席謝米恰斯內和一名警衛局長。謝米恰斯內明顯有點緊張,他向赫魯雪夫俯下身去,壓低嗓門告訴這位總書記:「大家都在克裡姆林宮等著你。」等著這位總書記的是一場政變。
  • 蘇聯「骨碟」:X光片上的地下搖滾樂
    「我把它帶回倫敦,並為之著迷,這些刻錄在X光片上的音樂把我帶上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從那時起,科茨開始了對「骨碟」的研究,並出版了專著《X光唱片:蘇聯骨碟音樂軼事》。他在書中寫道:「與其他地下文化一樣,有關『骨碟』的歷史細節難以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股風潮曾遍布整個蘇聯,從上世紀50年代的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開始,逐漸傳播到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
  • 蘇聯天氣那麼冷,德軍為什麼還傻愣愣的,穿了單衣就上戰場?
    1941年,德國出動大軍以及飛機坦克開始對蘇聯突然發起了猛攻,為了這次襲擊,德國在暗地裡偷偷的準備了一年多,這就是德國人的巴巴羅薩計劃。蘇聯人根本就沒有防備,等到史達林反應過來,蘇聯的邊境已經被攻破,德國的飛機正在狂轟濫炸,蘇聯已經失去了招架之力。隨著基輔被德國佔領,列寧格勒也被圍攻,德國的軍隊已經打到了莫斯科。蘇聯的失敗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