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6月29日是世界工業設計日,俄新社近日刊文,回顧了蘇聯時期的經典工業設計品。蘇聯時期,工業重心集中在國防建設上,不提倡設計人員在產品表面大費周章。因此在當時,保證產品質量,避免設計過於張揚成為通行準則。雖然社會大環境沒有為工業設計提供必要的競爭環境,並且工業設計的短缺使得生產效率以及產品發展的可能性嚴重受限。但在這種情況下依舊湧現出一批設計精巧的蘇聯工業產品。其中不乏有像網兜、稜面玻璃杯這樣令我們的父輩倍感親切的「老物件」,現在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經典的蘇聯工業設計品吧。
網兜
圖片來源:俄新社
網兜的創意源於發網。發網是一種流行於19世紀婦女間,用於固定頭髮的工具。20世紀20年代網兜正式問世,並在此後的半個世紀成蘇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標準的網兜可以容納重達七十公斤的東西。由於蘇聯時期物資緊缺,生活用品店前常常大排長龍,因此婦女們出門習慣帶上方便輕巧的網兜以備購物之需。雖然網兜把人們採購的商品毫不遮掩地展示出來,但在蘇聯時期,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那個年代能夠購買到稀缺資源也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情。除了做購物袋外,冬天,人們還喜歡將易腐爛的食物裝進網兜,掛在窗外棍子上保鮮;此外,裝籃球,做釣具,蘇聯人民將網兜的使用發揮到極致。
稜面玻璃杯
稜面玻璃杯作為蘇聯時代日常生活的一個象徵,以其出色的外表,完美的設計贏得了蘇聯人民的喜愛。作為一件工業設計品,稜面玻璃杯甚至擁有自己的節日。1943年9月11日稜面玻璃杯在古西赫魯斯塔內利的一個工廠生產出來,此後人們把9月11日定為稜面玻璃杯的節日。有人說,經典的稜面玻璃杯有16個切面,象徵著從1940年到1956年的16個蘇聯加盟共和國。
拉達尼瓦汽車
圖片來源:фотобанк
上世紀70年代,伏爾加汽車工廠的設計師自主研發出第一款價格親民越野車——拉達尼瓦。研發這輛汽車時採取了最保密的形式。尼瓦問世後,毫不意外大受歡迎。生產的汽車行銷全球各地。其出色的越野性能和靈活的車身贏得了許多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歡迎。即便在有著不錯汽車工業基礎的德國、日本等國家,尼瓦也獲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尼瓦汽車主要針對在惡劣自然環境下進行駕駛的情況而設計生產,能夠行駛到海拔5700米以上的高度,涉水能力也值得稱讚。
「澤尼特」牌照相機
圖片來源:俄新社
蘇聯作為世界攝影光學大國,是好幾款傳奇相機的發源地,由於極具收藏價值,我們幾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家設計博物館的展覽上看到這些蘇聯相機的身影。在這其中,最出名的品牌是「澤尼特」。這款相機還曾被金氏世界紀錄列入「世界上最暢銷的單眼相機」。最近澤尼特相機升級版本發行,雖然限量500臺,並且價格高達五十萬盧布,但是一經發售便一掃而空。
混凝土圍牆
圖片來源:俄新社
混凝土圍牆也是典型的蘇聯工業設計產品。它在上世紀70年代由建築師鮑裡斯·拉赫曼設計而成。這種混凝土圍牆除了具有裝飾作用外,還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從軍事單位,工廠再到圖書館、學校,在當時的蘇聯,這種圍牆隨處可見。
電茶炊
圖片來源:莫斯科設計博物館
1956年蘇聯發明了電茶炊,到了70年代,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搬進樓房公寓,燒火煮茶成為過去式,電茶炊的需求量也變得越來越大。雖然一些老人抱怨電茶炊的火不夠旺,煮出來茶的味道不盡人意,但在當時,電茶炊的普及也是人們步入更加舒適生活的標誌之一。
「指揮官」手錶
圖片來源:фотобанк
蘇聯國防部於1965年訂購了這款手錶,意在獎勵傑出戰士。在超過50種設計方案中,馬西諾夫斯基元帥最終選擇了圓形表殼。該款手錶包括帶有星號和發光數字的錶盤,以及基於軍用防雷裝置的秒表。
吸塵器
圖片來源:https://gulida-r.livejournal.com/
蘇聯時期的家用吸塵器。
微波爐
圖片來源:https://gulida-r.livejournal.com/
這是80年代初蘇聯設計生產的第一批微波爐。但在當時這批產品沒有在國內發售,而是出口賣給義大利。
羚羊牌錄音機
圖片來源:www.pravda-tv.ru
蘇聯設計師在1987年為遊客及駕駛員設計了一款耐磨且體積小易攜帶的錄音機,使用者可以將其裝進背包裡或者安裝在自行車車把上,錄音機還配備一個衣夾以幫助固定。
電冰箱
圖片來源:www.Slon.ru
這是蘇聯時期的電冰箱。
收音電唱兩用機
收音電唱兩用機流行於上世紀60年代的蘇聯,這款「裡貢達」電唱機是由著名的拉脫維亞藝術家阿道夫·愛比特設計而成,其設計優美的支架極具20世紀中葉工業現代主義特點。
電視機
「列寧格勒」牌電視機可以收看當時三個電視臺中的任意一臺的節目,還可以收聽廣播。
(編譯: 實習生 於曉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