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新聞網訊(記者 李普兵)以蚯蚓「屎」當化肥,不用一滴除草劑和用物理防蟲技術種植綠色環保紅心獼猴桃,中方縣新路河鎮裡壟村村支書楊修和用自己獨有的種植技術,經過3年的努力,辦起了160畝「獼念哥」獼猴桃直供基地,帶動當地51名村民致富。
8月21日,記者來到了「獼念哥」獼猴桃直供基地,只見一顆顆碩大的獼猴桃掛滿樹梢。「我種植的獼猴桃用的化肥是蚯蚓『屎』和有機肥。」為了證實自己的說法,楊修和拿來一根木棍在獼猴桃樹下挑動起土壤來,每翻動一下土壤就看到蚯蚓在蠕動。
「我們幾年如一日,不用一滴除草劑,堅持田園生草割草為肥,堅持改良土壤,因為只有土壤健康了,才能長出好樹,只有樹好了,才會有好果。」楊修和告訴記者,為了打造獼猴桃綠色環保水果,大學畢業的他,研究了很多物理防蟲技術,做到儘量少用農藥和化肥,改善土壤,經過幾年改善,獼猴桃直供基地的土壤都成了蚯蚓土,蚯蚓可以改善土質,讓土地變黑變鬆弛,蚯蚓屎可以當化肥。在防蟲方面採用滅蚊燈和自製的滅蚊瓶,既節約了成本又綠色環保,可謂一舉多得。
「這是我自製的滅蚊瓶,瓶裡放有醋等滅蚊食材,懸掛在樹梢上,蟲子就會轉進去……」楊修和說。
楊修和今年40歲,是懷化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畢業後一直在外地創業,從事包攬工程項目,年收入20萬元左右。
雖然在外地掙到了錢,可是回鄉創業帶領當地村民致富一直是他的夢想。
「2014年,我回到家鄉,村裡只有老人和孩子,很多地都荒廢了,經濟變蕭條了,我就決定回鄉種植獼猴桃。」 楊修和說。2015年,楊修和回到家鄉,他拿出自己幾十萬的存款以及銀行貸款,籌資上百萬,在裡壟村和鐵坡村種植紅心獼猴桃。
為了學到紅心獼猴桃的栽植技術,楊修和翻看了各種種植獼猴桃的書籍,參加了政府舉辦的獼猴桃種植培訓班,到四川紅心獼猴桃基地學習。經過一年多的種植學習,取長補短,在種植技術上他不斷請教農業專家,有了自己一套綠色環保種植技術。
為了帶動村民致富,楊修和發動51名村民(9戶貧困戶)以荒地入股的方式成為股東,並成立了中方縣裕農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在2016年註冊了「獼念哥」獼猴桃品牌。
楊修和介紹說:2018年,基地發展規模達到160畝,每畝純利率8000至10000元,每名村民每年預計增收幾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