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中國近代以來又有多少人曾經獲得諾貝爾獎提名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慢慢了解。從受教育角度講,中國獲得諾貝獎的有7人:接受民國教育4人(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丁肇中),共和國3人(高行健、莫言、屠呦呦)。從獲獎時國籍角度,中國獲得諾貝爾獎有5人:民國3人(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三人獲獎時都是民國國籍),共和國2人。
-
作為科研第一大國,中國只獲得2個諾貝爾獎,根本原因到底在哪?
關於中國人為與諾貝爾獎之間關係的話題一直就沒有停止過,然而,自莫言和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以來,國人又一個問題出現了:為什麼我們獲得諾貝爾獎者這麼少?確實,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和科研人數總量和科研成果總量都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但為什麼我們的諾獎獲得者這麼少呢?
-
日本諾獎拿到手軟,同為發達國家,韓國為什麼沒人獲得諾貝爾獎
全世界的智力排行榜上,東亞幾個國家,中國、朝鮮、韓國、日本屬於世界第一梯隊。 在這幾個國家中,日本獲得諾貝爾獎是最多的,但是中國有一個問題:很多基礎研究可能處於保密狀態,所以沒有公布,這也造成了中國國內只有莫言和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獎。
-
發展中國家大規模獲得諾貝爾獎歷史上沒有先例
最近又開始搬諾貝爾獎了,很多網絡噴子又是一副對中國科技發展哀其不爭,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對中國的科學界展開批評,仿佛全中國就只有這些噴子是清醒的。實際上,這些噴子完全沒有基本常識。根本不懂輕重緩急。中國所處的階段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世界上有發展中國家大量獲得諾貝爾獎的先例嗎?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都是高度發達的國家。中國在現在這個階段資源是有限的。
-
諾貝爾獎各國排名,中國讓人痛心,只有2人獲得:莫言、屠呦呦
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世界獲諾貝爾獎最多的十個國家:1.美國(352人)2.英國(116人)3.德國(83人)4.法國(69人)5.瑞典(30人)6.瑞士(30人)7.日本(27人)8.俄羅斯(20人)9.荷蘭(17人)10.加拿大(15人)其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國家
-
賽珍珠: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打破妖魔化中國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賽珍珠: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打破妖魔化中國1913年,英國推理作家薩克斯.羅默寫了一本《傅滿洲博士之謎》。書中塑造了一個長相猥瑣,行事殘暴的中國人傅滿洲。從此,在西方人眼中,「史上最邪惡的中國人」傅滿洲就是中國人的經典形象。
-
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
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pō)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研究鐳的過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用了3年又9個月才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g鐳。作為傑出科學家,居裡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
-
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
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這種情況或許在下一個十年之後就會有所改變。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
-
為什麼是拍賣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
1996年,諾貝爾獎頒發給了維克裡(William Vickrey),表彰他在激勵機制方面的貢獻。維克裡是1914年出生的人,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已經82歲了。他在得知自己獲得諾獎之後的第三天意外去世,沒能參加最後的頒獎典禮。他主要是一個財政學者,1949年出版了《累進稅制理論》,強調了累進稅對個人的激勵作用。當時還沒有博弈論工具,維克裡是用傳統方法論述激勵機制的。
-
作為科研大國,中國只有2個諾貝爾獎,這一心理原因不可忽視
關於中國人與諾貝爾獎之間的話題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尤其是,自莫言和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以來,國人又一個問題出現了:為什麼我們獲得諾貝爾獎這麼少?確實,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和科研人數總量和科研成果總量都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但為什麼我們的諾獎獲得者這麼少呢?
-
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卻受到許多人的誤解
而楊振寧,他所提出的著名的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這個理論有多麼創新呢。用一句話來形容吧後來的一些物理學家,僅僅依靠作出證明他一些理論中的實驗就能獲得諾貝爾獎。
-
有這個人推薦,諾貝爾獎獲獎率百分百
而在大咖的世界裡,沒有幾個得諾獎的朋友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業界TOP?1科學家的欣賞都是「多向箭頭」要想獲得諾貝爾獎,首先需要學術大佬指名推薦。諾貝爾獎官網的提名檔案資料庫收集了上世紀60年代之前的18347份諾獎提名歷史資料,從這裡能挖出許多大佬的人際關係網。
-
這個河南農村娃了不起,獲得過諾貝爾獎
的問題時,一時熱淚盈眶,他後悔自己沒能一直留在父母身邊。在榮譽與情愛之間,崔琦選擇了後者,沒能為父母盡孝,成了崔琦一生的遺憾。功夫不負有心人,崔琦在培正中學的6年時間裡,學習成績名列全年級160多位同學的前茅,每年都獲得了獎學金。1957年夏,崔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中學學業。翌年獲得美國伊利諾伊斯州奧古斯塔納學院的全額獎學金,赴美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
-
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我國有哪些人獲得諾貝爾
諾貝爾獎可以手是獎項中最高的,每年有很多學者成為諾貝爾獎的候選人,在中國也有學者獲得過諾貝爾獎,那麼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有哪些人物呢?一起來看看。 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1、楊振寧 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每年諾貝爾獎章產生之際,質疑越來越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多樣性
每年諾貝爾獎章產生之際,都會出現這個問題,為什麼沒有更多的女性獲得諾貝爾獎,為什麼大多數獎項都授予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化學家馬克·齊默爾(Marc Zimmer)過去曾擔任顧問,協助瑞典皇家科學院選擇諾貝爾化學獎。對此,他直言不諱地談論諾貝爾科學獎所帶來的多樣性問題。
-
119年過去了,為什麼諾貝爾獎獎金越來越多?
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高達1000萬瑞典克朗,總額為6000萬瑞典克朗,約合4544萬人民幣,比去年增加了將近454萬人民幣。截止到2019年,諾貝爾獎已經被授予950人和組織597次。可整整119年,諾貝爾的遺產不僅沒花光,還越花錢還越多。將近一千人都沒能分光諾貝爾的遺產,諾貝爾當初到底留了多少錢?
-
明知故問|諾貝爾獎提名名單為什麼要五十年以後才能公布?
毫不意外,10月11日上午,2018年和2019年兩屆諾貝爾文學獎同時公布,村上春樹再度落榜,但同時,網上熱議的落榜者還多了一位中國人的身影 --- 殘雪,這位早前在文學圈外並無多少聲名的中國女性作家,迎來自己在國內最受關注的時刻。在文學獎公布之前,很多媒體都以「殘雪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為主題,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新聞報導。
-
多吃巧克力才能得諾貝爾獎嗎?
首先是獲取數據,他從維基百科上下載的每個國家的人均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乘以1000萬,得到代表每個國家每1000萬人口中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然後從幾個網站中下載了全世界各個國家的人均巧克力消費量數據。然後將得到的這兩個數據進行關聯分析。
-
楊振寧依然有機會再次獲得諾貝爾獎
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發表後,由於無法解釋規範粒子的靜止質量為零等問題,理論發表後的幾年裡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60年代裡,希格斯在研究中發現楊-米爾斯規範粒子可以在對稱性自發破缺中獲得質量,粒子的質量問題得到了解決。60年代裡,人類對弱相互作用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迫切需要構建一個弱相互作用的理論。
-
中國有2人獲過諾貝爾獎,日本則有28人,美國獲獎人數有多少呢?
最近一段時間許多人都在討論一個問題,為何要把小孩子送到外國留學,中國教育有多不好呢? 其實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定沒有出過國,或者沒有了解過新聞的人。中國教育目前雖然進步很大,但是從全球的教育資源分配來說,美國跟英國依然有壓倒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