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28小時,患者突發呼吸困難,氧和低至46%?主任教你診斷妙招

2020-11-25 澎湃新聞

原創 上海公衛呼吸重症 醫學界呼吸頻道 收錄於話題#呼吸保衛戰10個

《呼吸保衛戰》第10期來了!

1

2020-09-21

病歷簡介

患者男性,66歲。因「確診右腎盂癌10天」入院。於09-11行輸尿管鏡檢查+右腎盂腫物活檢術,術後病理:(右腎盂)低級別非浸潤性乳頭狀尿路上皮癌。此次入院擬行腹腔鏡下單側腎輸尿管切除術。

既往體健,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無肝炎、結核等傳染病史。

入院查體:體溫(T)36.5℃,脈搏(P) 76次/分,呼吸頻率(R) 20次/分,血壓(BP) 135/82mmHg。神志清楚,雙側瞳孔對光反射靈敏,雙側瞳孔等大等圓,氣管居中,甲狀腺未捫及,心律齊,心率76次/分,各瓣膜未聞及雜音,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濕性囉音,全腹平軟,未捫及包塊,無壓痛、反跳痛,腸鳴音4次/分;雙腎區對稱,無隆起,腎區無壓痛及叩擊痛,雙側輸尿管行徑處無壓痛,膀胱區平坦,無壓痛,無包塊。雙下肢無水腫。

2

2020-09-21

術前檢查:

■ 臨檢檢驗報告:白細胞計數(WBC) 5.23x109/L,紅細胞(RBC )4.13x1012/L↓,血紅蛋白(HGB) 125.00 g/L↓,血小板計數(PLT) 255x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UT%)70.00%。CRP<0.499 mg/L。心肌標誌物:cTnI<0.02 ng/ml,B型鈉尿肽(BNP) 5.52 pg/ml。

■ 生化檢驗報告:肝功能、電解質、空腹血糖均正常;腎功能:尿素8.55 mmol/L,肌酐73.39 umol/L,尿酸564.56 umol/L↑。

■ 尿液分析:尿隱血試驗4+P,尿紅細胞定量108.20/HPF↑,餘無異常。

■ 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28.20秒↓,D-二聚體試驗0.75 μg/ml↑。降鈣素原(PCT) 0.02 ng/ml。大便常規正常,隱血陰性。

■ 心臟彩超常規檢查:靜息狀態下超聲心動圖未見明顯異常,EF%:60%。

3

2020-09-21

胸部CT平掃:右肺中葉內側段及兩肺下葉慢性炎症;冠脈鈣化。

圖1:胸部CT片

4

2020-09-25

腹腔鏡右腎輸尿管切除術、腹腔鏡部分膀胱切除術,術後盆腔及右腎窩各留置一引流管後逐層縫合各切口。術中總出血約800毫升。

5

2020-09-2617時30分

術後28小時,患者突發胸悶、氣喘,發作前有飲水少許嗆咳並翻身史。予心電監護示指氧飽和度46%,予鼻導管吸氧後升至70%,予改面罩吸氧後升至86%,心率由103次/分漸升至130次/分左右,BP 131/54mmHg。聽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明顯乾濕囉音。

血氣分析:全血剩餘鹼-2.8 mmol/L,血酸鹼度7.36,血二氧化碳分壓5.22 KPa,血氧分壓6.27KPa↓,氧飽和度82.0%↓,碳酸氫根22.3 mmol/L。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PT) 14 s↑,APTT 29.80秒↓,D-二聚體試驗4.51 ug/ml↑,凝血酶時間(TT) 13.40秒↓。心肌酶譜:肌酸激酶(CK) 617.00 U/L↑,CK-MB 13.89 U/L。心肌標誌物:cTnI 0.11 ng/ml↑,肌紅蛋白(MYO) 371.60 ng/ml↑,BNP 68.54 pg/ml↑。

18:30予以低分子肝素鈉5000u皮下注射;病情稍平穩。

6

2020-09-27晨5時30分

再次出現氣促,聽雙肺呼吸音粗,雙肺可聞及溼羅音。心電監護示指氧降至76%。予吸痰後指氧升至82%,BP 110/64mmHg。

06:20血氣分析:全血剩餘鹼-2.4 mmol/L,血酸鹼度7.34↓,血二氧化碳分壓5.80 KPa,血氧分壓6.87 KPa↓,乳酸(動脈)1.60 mmol/L,碳酸氫根23.4 mmol/L。心肌標誌物:cTnI 0.20 ng/ml↑,MYO 196.90 ng/ml↑,BNP 224.45 pg/ml↑。

凝血功能:PT 22.90 s↑,APTT 26.40秒↓,Fb 4.34 g/L↑,氟代脫氧葡萄糖(FDG) 9.89 μg/ml↑,D-二聚體試驗1.95 μg/ml↑。

立即予以氣管插管,呼吸機以PC-BIPAP模式維持中,靜脈持續泵入瑞芬太尼鎮痛、丙泊酚鎮靜,去甲腎上腺素持續泵入維持患者血壓在90-140/50-90mmHg,,指氧飽和度在83%-94%之間波動。

現患者目前考慮肺栓塞可能,請介入科協診意見示目前患者有急診介入治療指徵,積極行介入前術前準備。

12:30胸部正位片(床邊)兩肺中下野條索灶;主動脈型心。

圖2:胸部正位片

15:00床邊超聲:靜息狀態下超聲心動圖未見明顯異常,EF%:53%。

床邊血管彩超提示:雙側下肢股靜脈血流通暢。

肺動脈CTA提示:氣管插管中。肺動脈CTA示右肺動脈幹、右上肺動脈幹、右下肺動脈幹、左下肺動脈背段、左上肺動脈尖後段多發栓子形成。兩肺多發病變,伴兩肺下葉部分實變,兩側胸腔少許積液。

圖3:肺動脈CTA

於介入手術室行經導管碎栓治療,手術順利。

圖4:右肺動脈碎栓前——右肺動脈碎栓後再通

術後轉入呼吸ICU進一步診治,繼續予以呼吸機輔助通氣、去甲腎上腺素維持血壓、瑞芬太尼、丙泊酚鎮痛、鎮靜,低分子肝素4100u q12h抗凝等對症支持治療。

19:00血氣分析:全血剩餘鹼0.5 mmol/L,血酸鹼度7.43,血二氧化碳分壓4.96 KPa,血氧分壓12.50 KPa↑,標準碳酸氫根24.8 mmol/L,乳酸1.2 mmol/L。

凝血功能:PT 14.1s↑,APTT 36.00秒,纖維蛋白原(Fb) 4.85 g/L↑,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 4.83 μg/ml,D-二聚體試驗1.69 μg/ml↑。

7

2020-09-28

血液分析:WBC 9.11x109/L,RBC 2.51x1012/L↓,HGB 79.00 g/L↓,PLT 91x109/L↓,NEUT% 85.80%↑,超敏CRP 126.68 mg/L↑。心肌酶譜:CK 423.00 U/L↑,CK-MB 16.25 U/L。心肌標誌物:cTnI 0.27 ng/ml↑,MYO 98.90 ng/ml↑,BNP 169.14 pg/ml↑。

凝血功能:PT 14.3s↑,APTT 36.9s,Fb 5.42 g/L↑,FDP 5.99 μg/ml↑,D-二聚體試驗2.03 μg/ml↑。血沉(ESR) 83 mm/h↑。

09-28逐步降低呼吸機氧濃度觀察患者血氧飽和度情況,鼓勵患者鍛鍊自主呼吸,逐步停用鎮靜、鎮痛同時停用去甲腎,於下午15時拔除氣管插管;予以鼻導管吸氧,患者未訴胸悶不適。

09-28、09-29、09-30三日分別予以25萬單位尿激酶從肺動脈留置導管持續泵入。9月30日拔除肺動脈內溶栓導管。

繼續予以低分子肝素鈣4100u皮下注射q12h抗凝。

2020-10-09

停用肝素,給予利伐沙班片口服。

2020-10-10

肺動脈CTA示:1、右下肺動脈栓塞,較前2020-09-27明顯好轉。2、兩側胸腔積液伴兩下肺部分膨脹不全,較前好轉。

2020-10-11

順利出院。

圖5:9-27與10-10肺動脈CTA縱膈窗比對圖

★ 專家點評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介入科周粟副主任醫師

肺栓塞(PE)是以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為其發病原因的一組疾病或臨床症候群的總稱,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空氣栓塞、腫瘤栓塞等,其中PTE為肺栓塞的最常見類型。

外科手術與PE的發生密切相關,也是術後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術後血管栓塞發生率為10%~40%,主要包括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該患者既往體健,無DVT等致栓塞高危因素,也沒有心臟病等病史,術後28小時突發胸悶、氣喘,D-二聚體升高,疑診PTE,進一步行心電圖、床邊胸片檢查排除冠心病、氣胸等疾病,經CT肺動脈造影(CTPA)確診為PTE。

近年來VTE診斷例數迅速增加,絕大部分醫院診斷的VTE例數較20年前有10~30倍的增長。PTE是VTE最嚴重的臨床表現,PTE的致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新近國際註冊登記研究顯示,其7d全因病死率為1.9%~2.9%,隨著國內醫師對PTE認識和診治水平的提高,我國急性PTE住院病死率逐年下降,由1997年的25.1%降至2008年的8.7%。

急性PTE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容易被漏診和誤診,其嚴重程度亦有很大差別,從無症狀的輕症到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重者,甚至猝死。該患者術後初次表現為胸悶、氣喘,脈氧下降,心率增快,D-二聚體升高,心肌標誌物異常,經過早期抗凝治療,患者再次出現呼吸困難,低氧血症進一步加重,常規給氧不能維持有效的氧分壓,並出現血壓下降,因此符合高危重症PTE的診斷。

國外指南推薦將PTE嚴重程度指數(PESI)或其簡化版本(sPESI)作為劃分中危和低危的標準,此分型標準主要用於評估患者的預後,決定患者是否早期出院,臨床可參考應用。

抗凝治療為PTE的基礎治療手段,而溶栓治療可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恢復肺組織再灌注,減小肺動脈阻力,降低肺動脈壓,改善右心室功能,減少嚴重PTE患者病死率和復發率。

對疑似為PTE的患者,且不存在禁忌症時,應進行抗凝治療,同時需要對患者深入檢查,若最終確診,則需評估是否需要溶栓。如進行溶栓,當溶栓治療結束後,應繼續進行抗凝治療,主要目的為對治療效果進行加強,同時為了防止病情復發。

該患者為高危PTE,採用了介入治療手段,首先行經導管碎栓術,迅速開通血管、減輕血栓負荷,同時進行局部小劑量溶栓,血栓裂解後表面積增大,可以更多接觸溶栓藥物,增加了療效。術後轉入呼吸ICU進一步診治,予以25萬單位/日尿激酶從肺動脈留置導管持續泵入三天,患者的呼吸循環功能逐漸恢復,順利撤機、拔管,生命體徵平穩,後繼續予以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抗凝,於10-09停用肝素,給予利伐沙班片口服。10-10肺動脈CTA複查肺動脈栓塞較前(2020-09-27)明顯好轉出院。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呼吸與重症醫學科唐海成主任

全球範圍內PE和DVT均有很高發病率。美國每年約有35萬例VTE發生,在歐盟6個主要國家,34%患者表現為突發致死性PTE,59%患者直到死亡仍未確診,只有7%患者在死亡之前明確診斷。隨著年齡增加,VTE發病率增加,年齡>40歲者較年輕者風險增高,其風險大約每10年增加1倍。PTE是醫院內非預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已經成為醫院管理者和臨床醫務人員面臨的嚴峻問題。

圍手術期發生PTE的風險顯著增加,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男性、骨折、惡性腫瘤、慢性肺部疾病、長期臥床、制動的患者」為術後發生PE的獨立危險因素,該患者入院後接受了腹腔鏡下單側腎輸尿管切除手術,術後臥床易發生血流瘀滯,血液呈高凝狀態,同時手術過程中可能引起了血管內皮的損傷,而這些因素均為VTE的危險因素,同時不能忽視該患者是腫瘤患者,腫瘤本身也是發生VTE的高危因素。PTE栓子可以來源於下腔靜脈、上腔靜脈或右心腔,其中大部分來源於下肢深靜脈。PTE血栓栓塞可以是單一部位的,也可以是多部位的,結合影像該患者發生右肺動脈幹、右上肺動脈幹、右下肺動脈幹、左下肺動脈背段、左上肺動脈尖後段多發栓子形成。

目前急性PTE的診斷與處理主要基於疑診、確診、求因、危險分層的策略。一旦疑診PTE,應儘快進行臨床評估;D-二聚體對急性PTE的診斷敏感度在92%~100%,PTE的確診檢查包括CTPA、核素肺通氣/灌注(V/Q)顯像等。該患者在高度疑診PTE的同時,積極搶救治療,嚴密監測呼吸、心率、血壓、心電圖及血氣的變化,並給予積極的呼吸與循環支持,立即予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予以去甲腎上腺素持續泵入維持患者血壓,完成床邊心臟超聲及雙下肢血管超聲檢查,急診CTPA檢查明確診斷為PTE。

歐洲心臟病學會2014及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2018急性肺栓塞診治指南提出,根據PTE患者發病時血流動力學狀態、心肌損傷標誌物、右心室功能等指標進行危險分層,從而制定不同的診斷治療策略。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者為高危PTE,如無禁忌證應行溶栓治療。溶栓藥物可選用尿激酶、重組鏈激酶和阿替普酶。

該患者為外科手術後早期出現急性高危PTE,伴嚴重低氧血症和休克,系統性溶栓治療出血風險極高,所以選擇了介入溶栓治療,採用尿激酶導管內溶栓,後續應用抗凝、升壓、機械通氣等綜合治療,搶救成功,無大出血等併發症發生。這個案例也提示我們需要加強圍手術期患者的管理,術後及早發現與診斷PE可有效減少死亡率及改善患者的預後。

本文首發:醫學界呼吸頻道

本文作者: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呼吸與重症醫學科團隊

原標題:《術後28小時,患者突發呼吸困難,氧和低至46%?主任教你診斷妙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於呼吸衰竭的診斷,這些細節你都注意到了麼?
    呼吸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引起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使靜息狀態下亦不能維持足夠的氣體交換,導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進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和相應臨床表現的症候群。其中對於呼吸衰竭的診斷我們要留意的是:1)患者處於海平面;2)患者在靜息狀態下;3)呼吸空氣的條件下。
  • 老年患者突發呼吸困難、完全性房室阻滯,原來是甲狀腺導致
    本周我們介紹一個少見的病例,甲減導致患者發生了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病例回顧患者女性,85歲,因呼吸困難2個月入院。患者描述呼吸困難是持續的,不會因運動而加重,並且伴有下肢水腫、便秘、怕冷和皮膚乾燥。患者否認有端坐呼吸、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胸痛、暈厥、泌尿系統症狀或不尋常的體重減輕。既往高血壓、血脂異常病史約2年,未持續接受藥物治療,否認任何甲狀腺異常和心臟病病史,也沒有頸部區域的照射史或手術史。
  • 血氧飽和度極低卻無呼吸困難?「隱性缺氧」或不知不覺致新冠患者死亡
    血氧飽和度極低卻無呼吸困難?當醫生看到越來越多的COVID-19患者時,注意到一個奇怪的趨勢: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極低,但他們卻幾乎沒有表現出呼吸困難。這些患者病情嚴重,但他們的疾病不像典型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一種2003年非典冠狀病毒和其它呼吸道疾病暴發時出現的肺衰竭。他們的肺顯然不能有效地為血液充氧,但這些病人很機警,感覺也相對較好,儘管醫生們還在爭論是否要把呼吸管插到喉嚨裡給他們插管。這種被稱為「隱性缺氧」的表現讓人擔心的是,病人到醫院時身體狀況比他們意識到的還要糟糕。
  • 【頭頭是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上呼吸道手術的圍術期...
    目的 目前為止,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行上呼吸道(UA)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尚沒有達成共識。這些患者存在麻醉、術後鎮痛及困難氣道的相關風險,需要加強圍術期管理。我們將通過查閱文獻和收集專家意見,提供基於共識的指南。
  • 案例分享 | 宏基因組測序助力精準診斷心臟移植術後剛地弓形蟲感染
    手術後恢復良好,術後1周從監護室轉出到了普通病房,一般情況良好,胃口明顯好轉,精神狀態逐日好轉,無感染、排異反應等。術後2周即將出院時,患者突發高熱,最高體溫達39.2℃,無咳嗽咳痰、胸悶乏力、尿頻尿痛、頭暈頭痛等不適。
  • 脂肪幹細胞治癒肺癌患者術後滲漏併發症
    裡奧格蘭特(Jeneen Leogrande)曾遭遇肺癌術後滲漏併發症折磨長達3年之久。在幾乎崩潰絕望之際,她利用偶然的一次機會,勇敢嘗試使用幹細胞療法來修補術後瘻管,最終成功「死裡逃生」。這是幹細胞修補肺癌術後瘻管的全球首個成功案例,振奮人心。
  • 主動脈夾層這麼兇險,術後康復怎麼做?乾貨來了!
    AD術後患者康復分3期,都有哪些要點? 主動脈夾層(AD)是心血管領域的急危重症,被心內科和胸外科的醫生稱之為「不定時的炸彈」,近年來,隨著醫務人員和患者對主動脈疾病認識的提高、AD的診斷、治療效率正在不斷提高。
  • 冠脈支架置入術後血壓驟然下降為何:心梗?心包填塞?
    1 天前患者休息時即出現胸痛,疼痛位置基本同前,胸痛程度較前明顯加重,發作頻繁,持續約 2 - 3 分鐘後緩解,一般活動時感胸悶、氣促,休息後明顯緩解,無心悸、心前區壓榨感及瀕死感,無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及端坐呼吸,以「胸痛原因:急性冠脈症候群?」收入我科進一步診治。
  • 特發肺動脈高壓,會導致呼吸困難等問題,嚴重的還會威脅生命
    一般在一百萬人中,會有約6個人左右患上此病,所以它的患病率是比較低的。但是特發性肺動脈高壓的死亡率極高,預後效果極差,如果不及時的治療的話,它的死亡率約是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患者的平均存活率也會比較低,一般為兩年到八年。
  • 「炎症風暴」多次侵襲、氧合指數直線掉落至1%、心臟一度驟停...
    嚴先生入院時胸悶、氣喘明顯,呼吸困難,科主任吳雄飛帶領醫護團隊接診後,立即制定了個體化的診療方案:一級護理、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激素抗炎、抗病毒、抗感染、化痰等診療措施。經過精心救治後,嚴先生情況好轉。 2月11日下午,嚴先生的血氧飽和度突然降到79%。急查血液檢驗結果顯示,「炎性風暴」突然來襲。雖然,病情加重已在醫生意料之中,但進程之快,始料未及。
  • 從他呼吸困難開始,就顛覆了你對這個病的認知……|醫影集
    導讀假如讓你接診豪斯醫生的患者,你會診斷嗎?來源:醫脈通作者:農育新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美劇《豪斯醫生》是醫療劇中的傑出經典之作,匯集了各種疑難雜症以及精彩的診斷分析過程。假如讓你接診豪斯醫生的患者,你會診斷嗎?今天筆者針對第二季第6集的患者案例帶領大家進行分析,準備好迎接挑戰了嗎?患者信息中年男性,世界級自行車運動騎手,在一場劇烈的自行車比賽中出現嚴重呼吸困難倒地,急診查未見肺水腫,現對其進行分析。
  • 湖南重症新冠患者腸穿孔,4小時手術闖過生死關
    首發:「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ID:xhmrdxwx)口述:劉禕|38歲|醫生|湖南岳陽整理:徐晟|新華每日電訊如果不是一位重症新冠患者突發十二指腸穿孔,作為二線待命的一名外科醫生,我可能不會和團隊走上一線,完成這臺特殊的外科急診手術。穿戴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4個小時的手術下來,幾近「中暑窒息」了。
  • 新冠重症患者如何進行呼吸治療?
    這個新冠病人的呼吸非常困難,氧合很差,但當時因為客觀條件原因病人並沒有用上呼吸機。病人病毒呈陽性已有7天時間,呼吸困難應該是3天之內出現的加重,呼吸頻率達40次/分鐘,吸氧用的是床旁鼻導管給氧,濃度給到10升/min以上。
  • 準媽媽心臟主動脈撕裂 專家手術12小時救回母子
    3月8日,懷胎8月的準二胎媽媽佳麗(化名)突發兇險無比的A型主動脈夾層,心臟大血管一旦破裂,母子二人隨時可能性命不保。緊急關頭,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十個學科的多名專家聯手,經過連續12小時的手術及術後精心治療,成功挽救了這對母子的生命。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主動脈|併發症|替換術|夾層|診斷|治療|...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AD診療存在以下特點:(1)病因以高血壓為主,青壯年多,高血壓的知曉率和控制率比發達國家低;(2)患者的平均年齡較發達國家低10一20歲,預期壽命長;(3)首次手術應重視長期效果,應減少或避免二次再幹預;(4)醫療水平發展不平衡,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治。因此,國內AD的診療策略不應完全照搬西方,制訂符合我國國情的AD診斷和治療規範變得尤為迫切。
  • ERCP術後罕見併發症:雙側外側膝狀體梗死1例
    術後行吲哚美辛栓納肛預防術後胰腺炎。ERCP術後24小時內,患者出現劇烈上腹痛,急查血脂肪酶2200u/L,診斷為術後胰腺炎,12小時後給予靜脈補液治療。同時,患者病程急劇惡化,出現雙眼失明,無痛感,轉入梅奧診所。入院後,神經系統體檢發現非局灶性雙側視野缺失,但眼底檢查無異常。頭顱MRI提示雙側外側膝狀體梗死(圖C)。考慮到患者ERCP術後胰腺炎病史,懷疑一過性低血壓引起的分水嶺腦梗死(watershed infarction)。其它病因如結節性脈管炎和血液高凝狀態等相關檢查皆為陰性。
  • 《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呼吸支持治療和體外膜肺氧合...
    重症(包括重型、危重型)患者以呼吸衰竭為突出表現,同時可伴有心臟、腎臟、腸道等多個器官損傷。呼吸支持治療是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療手段,體外膜肺氧合(ECMO)是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挽救性治療手段,應及時、規範、合理的應用。一、適用人群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診斷為重型和危重型的患者。
  • 山東省省立醫院呼吸內科劉慶華聊呼吸疾病介入治療
    但對於呼吸系統疾病,大家都知道,有些可以手術治療,有些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但近些年,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有相當一些呼吸系統疾病可以採用呼吸內鏡介入的診治手段進行診斷和治療。大家對呼吸內介入鏡診療似乎不如冠脈支架更為熟悉,但事實上,呼吸內鏡介入診療手段的臨床應用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我們有著非常成熟的臨床經驗。這種方法不但那可以減少患者痛苦,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療,而且可以提高患者診治成功率。
  • 呼吸困難多次被誤診,竟因一床被子!|過敏性肺炎|呼吸困難|誤診|...
    但是患者的呼吸困難仍在逐漸加重,做了胸片,報告:正常。當然,這個胸片還是有點複雜的(病灶密度低,有點不容易分辨),基層醫院漏診也情有可原、在所難免。患者呼吸困難惡化,一個中年壯漢,在家裡活動都感氣促。全科醫生意識到問題有點嚴重,諮詢呼吸專科門診,呼吸科醫生看了胸片覺得很不正常。
  • 孕28周寶媽,30小時心率210次/分 ,「零射線」出招
    當「孕28周」「雙胞胎」「持續心動過速30小時」這次關鍵詞集合在一起,治療非常棘手:藥物治療,怕影響胎兒發育;物理刺激,效果不明顯;導管射頻消融治療,孕婦及胎兒又不能接受X線曝光……張女士自8歲起每1-2年便會突發一次「頑疾」,沒有任何誘因,就出現胸悶、心悸、全身無力等症狀數天無法緩解。張女士曾多次去醫院就診,但卻一直沒能查明原因。懷孕後,這個頑疾就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讓張女士忐忑不安。懷孕28周時,頑疾找上門,張女士再次突發胸悶、心悸,持續達30小時以上無法緩解,急查心電圖顯示心率高達211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