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鰻遇嚴重魚荒 環境破壞過度捕撈是主因

2021-01-15 人民日報海外網

日本鰻遇嚴重魚荒,瀕危物種日本鰻的鰻苗本季遭遇極度嚴重的魚荒,日本國內外的捕獲量只有去年同期的約1%。捕撈將大概持續到4月,但如果照此下去,捕獲量有可能出現史上最低水平。

由於數量短缺,今年夏天鰻魚價格必然會進一步上漲。為進行資源保護,要求在明年的《華盛頓公約》締約國會議上將其列為國際交易限制對象的呼聲或將高漲。

鰻苗主要從每年11月前後到第二年4月左右回遊至日本等海岸。

日本國內相對較早開始捕撈鰻苗的鹿兒島縣稱,從去年12月10日捕撈解禁開始15天內的捕獲量只有0.5公斤,只有去年43.4公斤捕獲量的約1%。宮崎縣雖未公布捕獲量,但該縣水產政策課稱「本季相當糟糕」。相關人士透露當地也只有去年同期的1%左右。

日本政府水產廳稱,2016年的11、12兩個月裡約6噸的鰻苗被放進國內的養殖魚池。

烤鰻魚深受日本民眾喜愛

1960年前後約有200噸的日本國內鰻苗捕獲量在此後急劇減少,2013年捕撈期為5噸多,為史上最少;之後為每年15噸左右。據稱減少的原因主要是河川環境遭到破壞和過度捕撈。

責編:關皓

31236063,.日本鰻遇嚴重魚荒 環境破壞過度捕撈是主因,.2018-01-15 16:43:10,.204283,.關皓

相關焦點

  • 日本鰻遇嚴重魚荒15天僅捕獲一斤 價格堪比黃金普通人吃不起
    日本鰻遇嚴重魚荒。日本靜岡縣的漁民們擔心捕撈極少量的日本鰻的鰻苗。一位負責海洋資源的靜岡縣政府官員說,預計捕撈量將會增加,因為從現在開始,鰻魚捕撈通常會達到高峰。這位官員補充說,由於本季的漁獲量非常小,該縣將會關注事態進展情況。日本國內相對較早開始捕撈鰻苗的鹿兒島縣稱,從去年12月10日捕撈解禁開始15天內的捕獲量只有0.5公斤,只有去年43.4公斤捕獲量的約1%。宮崎縣雖未公布捕獲量,但該縣水產政策課稱「本季相當糟糕」。
  • 煙臺現罕見鮁魚王 過度捕撈、棲息地破壞嚴重傷害了這個瀕危物種
    煙臺現罕見鮁魚王 過度捕撈、棲息地破壞嚴重傷害了這個瀕危物種時間:2016-09-06 22:58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山東煙臺現罕見鮁魚王 長2.1米重150斤-----來源: 齊魯晚報 湄公河巨型鯰魚(如漁民船上的這條魚)是世界最大的魚類之一,長可達3米,體重可達
  • 日本鰻遇嚴重魚荒 吃鰻魚有6大好處
    據日媒援多名相關人士消息稱,瀕危物種日本鰻的鰻苗本季遭遇極度嚴重的魚荒,日本國內外的捕獲量只有去年同期的約1%。捕撈將大概持續到4月,但如果照此下去,捕獲量有可能出現史上最低水平。  鰻苗主要從每年11月前後到第二年4月左右回遊至日本等海岸。  延伸閱讀:吃鰻魚的好處  1、補虛養血  鰻魚具有補虛養血、祛溼、抗癆等功效,是久病、虛弱、貧血、肺結核等病人的良好營養品。
  • 過度捕撈環境汙染近海漁業資源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莫照蘭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和10多年前相比,近海漁業資源受到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的影響很大,上個世紀50年代的中國四大漁場(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已經名不副實,退化得很厲害。
  • 環境汙染和過度捕撈導致「東海無魚」
    「十三五」時期,要以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為目標,加快漁業轉方式調結構,力爭「十三五」末,漁業現代化水平邁上新臺階,漁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漁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與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全面小康。   據了解,我國漁業當前面臨著日益突出的資源和環境問題。
  •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全面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全面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長江刀魚。張亨偉 攝 資料圖中新網1月21日消息,近期,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從2019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刀鱭、鳳鱭和中華絨螯蟹的專項捕撈許可證。
  • 臺當局鼓勵吃魚漁民過度捕撈 未來「無魚可捕」?
    臺當局鼓勵吃魚漁民過度捕撈 未來「無魚可捕」?據臺灣《聯合報》3日報導,有島內研究團隊發現,由於過度捕撈及氣候變化等原因,原本擁有豐富魚類資源的寶島,或將面臨無野生魚類可吃的困境。  報導稱,去年12月初,國際科學期刊《科學數據》發表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團隊的論文,研究發現,臺灣北海岸魚種平均每隔10年至15年就減少一半,30年來從120種銳減至30種,魚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
  • 日本人最愛吃的鰻魚鬧「魚荒」,將來會不會永遠消失?
    儘管不少人都聽過吃過這種魚,甚至認為這種食材已經司空見慣,但是鰻魚也在近些年露出了新的危機——特別是鰻魚銷量逐步增加、需求上升後。鰻魚的捕撈業也日趨壯大。在近段時間,有著食用鰻魚傳統的日本遭遇極度嚴重的「鰻魚荒」——日本國內外的捕獲量只有去年同期的約1%,陷入罕見的低迷。鰻魚荒的出現並非偶然,自上世紀中後期開始,鰻魚捕獲量就開始急劇減少。
  • 過度捕撈讓你笑不出來的事實
    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是指人類的捕魚活動導致海洋中生存的某種魚類種群不足以繁殖並補充種群數量。現代漁業捕獲的海洋生物已經超過生態系統能夠平衡彌補的數量,結果使整個海洋系統生態退化。浩瀚的海洋為生物生長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人類自古就開始的漁獵生活。到今天已經被大規模的工業化漁業生產取代了。
  • 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使海洋失去生機 全球海洋救助方案出臺
    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使海洋失去生機 全球海洋救助方案出臺 2014-06-26 14:28:53據統計,全世界12%的人口依靠漁業維生,人類從魚類和水產品中攝取的蛋白質佔動物蛋白攝取總量的17%,海洋捕撈和水產養殖為數以十億計的地球人群提供食物和生計。  然而,海洋在為人類提供各種資源的同時,卻面臨著過度捕撈、重要棲息地破壞以及環境汙染等諸多嚴重問題,海洋系統瀕臨崩潰的邊緣。
  •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正式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近期,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從2019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刀鱭、鳳鱭和中華絨螯蟹的專項捕撈許可證。對此,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毅今天表示,上述資源已經嚴重的過度捕撈,相關的專項捕撈制度亟需進行調整完善。資料圖:長江刀魚。
  • 水質惡化過度捕撈山東濰坊北部近海已無魚可捕
    水質惡化過度捕撈山東濰坊北部近海已無魚可捕 2011-10-17 16:21:00    作者:   來源:濰坊新聞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小清河 過度捕撈 水質惡化 羊口鎮 捕撈能力
  • 過度捕撈及環境汙染加速 人類40年後或無魚可吃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專電  3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過度捕撈和汙染正加速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到2048年,世界上可能會沒有魚類和其他海產品,人類的食物供應和環境將因此受到威脅。
  • 母親河上捕撈過度 網眼小 福建泉州上等魚逐年減少
    母親河上捕撈過度 網眼小 福建泉州上等魚逐年減少2014-01-09 08: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nbsp上等魚逐年減少&nbsp&nbsp&nbsp&nbsp連日來,早報持續報導「絕戶網」捕魚、破壞漁業生態這一現象(詳見早報6日A11版,8日A13版報導),引起強烈反響。
  • 過度捕撈使魚快速進化:漏網之魚越來越多
    8月1日,康奈爾大學研究小組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由於過度捕撈導致魚類快速進化的基因變化。康奈爾大學保護基因組學教授尼娜·奧夫加德·瑟基爾森說:「普遍認為進化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需要數千年的時間過度發展,但事實上,進化可以非常迅速地發生。」「在大量開採的魚類中,往往都會捕撈體型較大的魚。
  • 過度捕撈已導致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嚴重退化
    新華網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孫聞)22日發布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稱,長期過度捕撈已經導致了中國海洋漁業生態系統難以逆轉的嚴重退化。    這份由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課題組編制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總體欠佳,以過度捕撈為代表的對海洋物種的過度利用而直接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物種滅絕問題十分嚴峻。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近海漁場的底層和近底層傳統經濟魚類已經嚴重衰退和枯竭。
  • 地中海魚舌上現「外星寄生蟲」 疑過度捕撈所致
    「貝蒂」通過魚鰓進入魚體,雌性寄生蟲佔據舌尖後,逐漸蠶食血液,以供自己生長。它們從幼魚的腮部遊入魚嘴,寄居在舌頭的頂端,以血液為食。  索爾福德大學的斯蒂法諾·瑪麗安妮教授和來自都柏林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的同事一起解剖了來自地中海兩個不同地區的大量鯛魚,並將結果進行了對比。  分析結果顯示,「貝蒂」在魚群被過度捕撈的的水域內繁殖迅速。
  • 人類過度捕撈,海洋種群過去 40 年減半
    總部設在瑞士格朗的世界自然基金會16日發布報告稱,受過度捕撈、棲息地受破壞、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海洋物種的種群數量在過去40年中減少過半。報告指出,與商業或自給性捕魚活動關係密切的海洋物種,其受影響程度最為嚴重,其中商業性漁業資源嚴重減少,例如金槍魚、鯖魚等食用魚的種群數量下降了74%。此外,很多海洋魚類所賴以生存的珊瑚礁、紅樹林和海草也急劇減少。在報告追蹤的物種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魚類依賴珊瑚礁生活。另據評估,超過四分之一的海洋物種生活在珊瑚礁環境中。因此,珊瑚礁的消失將是災難性的。
  • 破解捕撈漁業中過度捕撈及非法捕撈難題的幾點建議
    :萬年縣水產局        瀏覽量: 9480 次 我要評論 過度捕撈、非法捕撈是捕撈漁業生產中一大頑疾,嚴重破壞漁業生態、影響漁業生產,成為困擾捕撈漁業持續發展的攔路之虎。
  • 90%野生魚類面臨過度捕撈,對全球環境的衝擊「難以估量」
    90%野生魚類面臨過度捕撈,對全球環境的衝擊「難以估量」 楊舒怡/新華網 2016-07-10 12:24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