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論文遭撤稿的原因眾多,但一次牽出 10 大撤稿理由的,要數清華大學醫學院的這篇文章了。
PLOS One 雜誌最近撤銷了來自清華大學醫學院的一篇論文,並列舉了文章的 10 個撤稿理由。
「Metagenomic Human Repiratory Air in a Hospital Environment」是論述利用基因測序技術掃描醫院內存在的病原體的論文,通訊作者為 Geng Tian(第一作者 Yi Yu Lai),均來自清華大學醫學院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中心。
這篇文章讓加州大學的微生物學家 Jonathan Eisen 在 Pubmed 和 PLOS One上都忍不住吐槽,這10條理由其中的任何一條都足以讓文章撤稿,以下為撤稿說明的詳細解釋:
1. 拼寫錯誤:文章語言未達到發布要求。編輯部審查時就告知作者需要對文章語言進行修改,但直到終稿發布作者也沒有任何回應和修改。
文中拼寫錯誤比比皆是:首先,標題中的「Repiratory」應該是「Respiratory」;其次,文中出現「postion」,「microorgnisms」,「maliganant」,「leathal」及「noncosomicol」等詞彙拼寫錯誤,在同一句話中還出現「Petri dish」和「petridish」。
2. 名詞解釋抄襲:論文中的「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部分和 wiki 百科上內容部分高度重合。
(Wiki 上的解釋)
(被撤論文有關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說明部分)
3. 論文表 一內容是抄襲自文章 Julia S. Garner: Guidelines for Isolation Precautions in Hospitals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Advisory Committee 01/01/1996 。
(Guidelines for Isolation Precautions in Hospitals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Advisory Committee 圖表截圖)
(被撤論文圖表一)
4. 論文中表二改編自文章 Pasanen, A.L., A review: Fungal exposure assessment in indoor environments. Indoor Air, 2001. 11(2): p. 87–98。
(A review: Fungal exposure assessment in indoor environments. 的圖表)
(被撤論文圖表二)
5. 引用數據未註明來源 :文中 87.7% 的 MG-RAST 測序未註明引用來源。
6. 樣本不足:文中病原體樣本檢測的證據不足。
7. 無論是採取生物信息學方法還是 PCR 等獨立方法獲得的MG-RAST 數據均無效,此外,論文中有關類群的潛在非特異性匹配結論也表述不清楚。
8. 按照現有確定的基因組學分組,大量的宏基因組應該按照 CFU/mL 數量級進行比較。文中隻字未提如何計算確認瓊脂培養板上的不同物種,也未提及文獻準備和宏基因測序中規範數據的信息。
9. 文章未說明 PhiX174 來源的結果是來自文獻準備還是試驗汙染。人類逆轉錄病毒已會讀取人類基因組,但文章相關內容並未澄清。
10. 論文圖表 e7 中宏基因讀取作業的數據不準確,列出的幾類細菌也不應當被列為病原體。
文章刊登於 2015 年 10 月,按照 SCI 的統計尚未被引用。Eisen 教授發現了這篇文章的問題,並且很快向 Retraction notes 聯繫:「當我第一次指出文章的錯誤時,僅僅是因為它的引用未註明來源,但沒有想到的是,這僅僅是個開始」
文章正式發布兩周後,PLOS 刊出文章的相關說明:「有讀者已經注意到文章存在的眾多問題,編輯部也早已獲悉,目前正在積極尋求解決辦法。」
截止到發稿,Retraction Watch也並未有最新作者回應。
除震驚之餘,我們不禁要問三問:
為何在中國撤稿事件屢見不鮮?
為何文章該嚴謹清晰處理卻連拼寫錯誤都遍布全文?
為何文章會被PLOS One接受並在諸多質疑下仍舊發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