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規律能否決定人類行為?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孰是孰非?

2020-12-05 哲學的旅行

除了極少數頑固的懷疑論者外,大多數科學家和哲學家都堅信因果論(當然除了一些極端例子,比如宇宙大爆炸),每件已經發生的事情必有一個或數個在它之前的原因,而這件已經發生的事情,可能也會成為在此之後的一系列事情的起因。這並不與經驗相悖,很容易讓人接受。

由這樣的因果論自然會衍生出決定論,即認為在某時刻發生的事情,完全由在它之前的一系列事情所決定,並且我們可以找出它必定符合的某種規律,而一旦找出這種規律,恐怕就可以說這是自然界所普遍符合的。因此這樣看來自然界的事件似乎是符合因果條件並被自然規律所決定的。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既然自然界的事件都符合因果條件並被自然規律所決定,那麼人類找出這些自然規律的行為難道不也是受某種規律的影響嗎?如何能保證這個規律會讓我們找到正確的自然規律呢?這個決定或限制著人類找到正確自然規律的規律很可能與大腦的運行機制有著密切的聯繫,遺憾的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完全找到這樣的機制。

拋開以上的問題,將決定論用於自然事件似乎也是正確的,但用在具有一定智慧的人身上就有問題了,比如說一個人在某時刻作出的行為真的是由此前的某些因素所完全決定的嗎?難道他完全不可能做出一個絕對隨機的行為嗎?但是可以說這個想法本身就是決定論的,因為在這裡,你想要做出這種行為的想法也是被之前的想法所影響,即你想要做一個完全隨機的行為,來否定對於人的決定論。但你可以說這樣的想法雖然帶有決定論意味,但我的行為是完全隨機的,因為我在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盡力讓自己不受此前的事件和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完全隨機的做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行為。

由於我們對大腦的運行機制了解的還很不完善,所以很難從科學角度進行一個準確的說明,但人類的行為極有可能也是決定論的,只不過其行為機制特別複雜。未來某一天可能會認清它,一些人對人類具有自由意志的盲目自信可能是由於對人類抱持的盲目樂觀的態度。雖然人是個智慧生命體,但他的大腦畢竟也要遵從某些規律。

假如未來某一天科學家們真的找到了大腦運行的完整機制,那麼個人的行為是不是就可以通過這些規律被相當準確的預測出來了呢?就像自然界的運動一樣。那時人類的情感和主觀想法還有多大意義呢?——因為一切行為都可以被測算,它只不過是一些規律和公式而已。難以想像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的話,人類會怎麼看待自己。

相關焦點

  • 致決定論者:自由意志存在-虎嗅網
    當人們爭論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時,也有這種自說自話的傾向。神經科學家兼自由意志懷疑論者山姆·哈裡斯三番兩次揚言要和丹尼爾·丹尼特這位為自由意志辯護的哲學家決鬥,還曾邀請他做客自己的播客,希望來一次偉大思想的碰撞。然而,一眨眼又變成了雞同鴨講。克裡斯蒂安·李斯特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哲學家,他的專長領域是人類決策。
  • 《發條橙》:一部關於自由意志的電影是如何體現社會的強決定論?
    所謂的「強決定論」,就是說所做的一切決定都不是你自己決定的,而是有一系列外界因素導致你做出的這個決定。而你有了「自由意志」,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錯覺,很多人可能會一時難以接受這個「反直覺」的概念。如果我今天早上吃了一碗麥片,但這個結果不是我的「自由意志」所選擇的,那又是因為什麼呢?
  • 坤鵬論:一切都是已經決定好的嗎?
    關於道家的哲學思想,坤鵬論在後面專門整理出來了,可以對照參考。既然大腦也屬於自然物質,也是粒子構成,那就必然遵循因果律這一法則,其中並沒有自由意志進入的餘地。而我們所認為的,自己的行為是由自己的意志決定的,這只不過是心理上的錯覺。
  • 讓上帝為難的問題:人類是否真的擁有自由意志?
    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這似乎是一個哲學問題。我們能夠去思考和感受這個世界,也能夠進行選擇、相信、懷疑、等意志活動,這是「自由意志」的體現。即使我們的肉體會被禁錮,但是我們的意識絕對是自由,沒有人能夠阻止你的想法,這樣看來,我們的意志是自由的。那麼,人類是否是真的擁有自我意識?
  • 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世界的無限可能
    我們必須相信自由意志,我們別無選擇。——艾薩克·辛格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約翰·康威和西蒙·柯辰證明了自由意志定理。這個定理如下:如果存在有自由意志的實驗者,那麼基本粒子也有自由意志。換句話說,如果一些實驗者的行為不是完全預先決定的,那麼基本粒子的行為也不是它們先前歷史的函數。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無隱變量」定理。是愛因斯坦追求的那條完全決定論的微觀路線的顛復!那麼,真的有所謂自由意志麼?如果未來可以預測,那就意味著某種程度上一切已定在在皆定,一切都是時間中事的宿命論!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
  • 從混沌到自由意志——人類的思想和行為能否被自己控制?
    拉普拉斯也可能對自由意志說過同樣的話,但他的機械論宇宙認為造物者是多餘的。自拉普拉斯時代以來,科學家、哲學家甚至神經科學家都追隨他的腳步,否認自由意志的可能性。邏輯暗示決定了宏觀層面上我們思想的結果,微觀層面上決定了電子和離子的流動。這些例子當然是有爭議的,因為它們涉及到人類的大腦和思想,並且隱含著自由意志的問題。然而,在計算機算法中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一個算法解決特定問題的答案用這張信用卡你能取多少錢?我可以訂明天上午8:45的火車嗎?又是基於抽象邏輯。
  • 關於自由意志的一點隨想
    我們是不是自由的,我們有沒有自由意志,比如說,做一個選擇,是不是我們的自主意志做出的自由決定。還是說,我們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被限制的,被規定的。這個問題,需要自己去思考。在你下決定之前,你有可能選擇做任何一種事。你自由地選擇了做某事,你是有自由意志的。傳統意義上的自由意志就是當有某種先決條件限制,或有人規定你要做某事的時候,你有另外的選擇權利,也就是說是非必須的、非必然的。比如說,如果你不去鍛鍊,就要被罰款,如果你在家休息,就不用被罰款,那麼你仍然選擇去健身,就是你的自由意志的選擇。
  • 哲學中的預先決定論與自由意志的矛盾
    也許很多人已經聽說過一種說法,我們現在的一切在宇宙大爆炸那一刻就決定好了。至於人的自由意志,這其實是一個哲學命題,如果非要從物理上說,就是量子的不確定性概率。關於人的自由以及決定論的問題,經常會跟價值論、倫理關聯在一起,如果人是已經被決定的生物,那麼小偷也是被決定要做這樣的行為,我們應該要處罰他嗎?如果我們現在的一切,包括人類的所作所為在宇宙大爆炸那一刻就已經被決定了,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哲學化呢?有諸多論點對這些大哉問有探討。
  • 《你一生的故事》:相信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博弈
    故事中的外星人「七肢桶」有一種完全不同於人類的語言,從而讓他們的思維方式也不同:他們知道一件事情的開始,同時就知道了結束。書中由此引起了對自由意志和決定論的討論:有可能預先知道未來的事嗎?不是猜測,而是真真切切知道,百分之百確定,而且知道每一個細節。這可能嗎?
  • 叔本華的迴響:「自由意志」究竟存在與否?
    即便如此,究竟如何看待自由意志,依然是我們的道德準則、刑罰正義系統、宗教規範設立的基石,甚至觸及生活的意義本身。但如果說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不過是物理規律的可預見結果,那麼這一切社會制約又有什麼意義呢?在我們討論自由意志存在與否之前,首先要釐清自由意志到底為何物。簡單來說,人們普遍認為,如果我們的選擇是預先註定的,那麼自由意志就無從談起,反之,人類就擁有自由意志。
  • 或許,我們真的沒有自由意志?
    上世紀80年代,一個叫班傑明·裡貝特的科學家做了一些後續的實驗,更加鞏固了科恩休伯和德克的工作成果。他採用的是相似的「動手指」實驗,只不過在實驗中加入了時間的觀測。後來他所得到的數據是,人腦的準備電位比人類的意識還要快0.35秒。根據這些數據和現象,班傑明·裡貝特總結出人類沒有自由意志。
  • 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文/遙詞 正心正舉特約作者我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我們是否應該相信自由意志?自「意識」這一課題進入人類視野,各式各樣的理論都曾企圖求證「自由意志」這一無處不在卻又不可捉摸的命題。如果這個世界是拉普拉斯妖統治的決定論世界,那麼「自由意志」是否還有容身之所?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拉美特裡在《人是機器》中提出,人體按照力學規律運作,精神只是人腦中肌肉的作用(La Mettrie)。而21世紀的科學家對意識的研究也如出一轍:他們認為人的思維和精神的根本是物質。基於以上科學背景,「自由意志」似乎已被否定。
  • 自由意志的死亡會毀滅我們的法律跟道德責任嗎?
    例如我正在房中打文打到神經緊張,想放鬆一下,於是決定出街走一走。這是一種下意識的決定。我本來可以繼續打文,或做其他事情,譬如跳上床高歌起舞、跑出廳大喊發洩,但別傻了,這些行為太過丟臉,所以我只決定出街走一走。當我在眾多選項中決定這樣做時,我行使了自由意志。所以自由意志怎可能是幻覺?
  • 你相信人類有「自由意志」嗎
    按這種決定論的邏輯,所有的這些行為、行為背後的起因,以及起因的起因,一直可以追溯至你出生的時候、你父母的生活,甚至一直追溯下去——直至宇宙出現的那一刻。  與「自由意志」相反的「決定論」認為,人類置身於一個由穩定的因果關係構成的網絡當中,這種因果關係可以一直追溯至創世大爆炸。
  • 人類是否有自由意志?量子物理學可給出答案
    大多數人相信人類具有自由意識。法律和道德讓人們對他們的行為負責,就好像他們是出於自己的自由意願而決定採取這些行為一樣。如果愛因斯坦並沒有真正做出他的發現,但他的大腦卻不可避免地做出了這些發現,那麼他真的配得上諾貝爾獎嗎?
  • 自由意志,很可能只是錯覺
    他們的思辨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諸如宇宙決定論(即,萬事萬物按照一種可預測的方式隨時間發展,這便使自由意志成為不可能存在的東西)、非決定論(也就是,宇宙以及身在其中的我們,行為都是隨機的,這一觀點也否認了自由意志)和宇宙自由論或相容論(認為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宇宙觀點在邏輯上是可以兼容的)。好,雖然這些研究流派無疑十分重要,但人們還是不禁會覺得,這些派系的觀點是毫無幫助且論證不足的。
  • 決定論:自由意志與決定論對抗,法蘭克福和意動論者堅持了自由
    許多科學家相信,至少在某個微觀的層次上,決定論是不成立的,因為在此層次上一個粒子的過去並不導致一一個唯一的未來,它的行為可以是多樣的。或許在這個意義上,基本粒子的模型也適用於人類行為。倘若(至少某些)人類行為不是事先決定的,我們是否就能夠說明他們的自由和責任呢?
  • 美劇知識點:《西部世界》中的自由意志以及混沌理論和決定論
    自由意志的桎梏——宿命論在討論自由意志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個哲學派系——宿命論。宿命論古已有之,由於落後的生產力無法對抗強大的自然,人類自然而然的發展出了這樣一套理論,再往後隨著宗教的產生,人類的命運就被「交到」了神明的手中,人類自身是沒有選擇權的。
  • 有一種錯覺叫自由意志
    但是就在近期,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或者統稱認知科學研究工作者)通過一系列的實證研究對這個問題給出了相對易於理解、相對一致的研究結論,其中最重要三點就是:自由意志是錯覺;人對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關係的認識是存在邊界條件的;相信自由意志的錯覺是更好的。那麼,難道人類真的沒有自由意志嗎?認知科學工作者究竟是怎樣得出這些讓人失望的結論的呢?
  • 自由意志與量子力學:如果人有自由意志,那麼亞原子粒子也有
    愛因斯坦就是這樣的決定論者之一,著名的「上帝不擲骰子」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說出的。愛因斯坦曾經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思想實驗來反駁哥本哈根學派,史稱EPR佯謬。然而後來的論戰和實驗卻表明,愛因斯坦在這個問題上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