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學考試重點,圓柱圓錐單元測試(含答案),值得一看

2020-11-29 貝貝老師數學講堂

在小升初考試中圓柱和圓錐這一節,其實要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探索知識。重點掌握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小升初數學#

圓柱的表面積包括側面積加兩個底面積。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是圓柱的高。(當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的長度相等時,這時圓柱的側面積就是一個正方形)

下面貝貝老師為大家分享一份,圓柱圓錐的單元試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試卷分享1

第2小題,單位轉換問題考試時候經常出現,希望大家記住單位之間的進率,以及方法。單位之間轉換的記憶方法,學生直呼簡單!

第7小題,用到的是公式:底面積=體積÷高÷1/3,把結果帶進去就可以了,算出結果。

第10題,這道題考察的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和圓錐體積的關係。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也就是圓錐是1份,圓柱是3份,圓柱就比圓錐的體積多2份,多的這兩份也就是16立方米,16÷2=8立方米,求出一份,也就是圓錐的體積,圓柱是3份,8×3=24立方米。

選擇題第2題,等底等高的圓柱、正方體、長方體體積都等於底面積×高,所以,他們的體積都是相等的。

選擇題第5題,把一個正方體削成一個最大的圓柱,必須保證圓柱的底面直徑等於正方體的稜長。3.14×(4÷2)=50.24立方分米。

填表題實際都是公式的考察,要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把相關公式記熟練。

試卷分享2

解決問題第3題,圓錐很多同學忘記×1/3。

解決問題第4題,這道題源於我們的生活,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讓學生明確每秒5分米就是水流動1秒鐘時圓柱的高,這樣就是可以計算了。還要注意這個題單位不統一,要把1分鐘轉換成60秒。3.14×(0.2÷2)×5×60=9.42升,還要注意0.2÷2=0.1,0.1=0.01.

解決問題第5題,把圓柱鋼材截成兩段,表面積可以增加0.28平方分米實際上是圓柱多的兩個底面的面積,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求出圓柱的底面積,在計算體積和重量。4米=40分米,0.28÷2×40×7.8=43.68(千克)

這份試卷整體和上次我發的試卷類似,小升初數學圓柱和圓錐單元測試(含答案),開學前讓孩子測試一下,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本單元既要主要注重基礎知識,又要考察學生的應用能力,只要學生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去解答,一定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

相關焦點

  • 小升初數學圓柱和圓錐單元測試(含答案),開學前讓孩子測試一下
    圓柱、圓錐這一單元重點考查公式的記憶,很多題型都是公式的考察,一定要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和體積,以及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很多公式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可以靈活運用到生活實際問題中去。
  • 六年級數學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專題訓練,題目簡單,都是常考題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是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圓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編排的,是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後一部分內容。圓柱和圓錐在小升初考試中常以多種創新題出現,為此,掌握好圓柱和圓錐的有關知識,增加形體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和圓錐》單元小結及練習,易錯題分析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和圓錐》單元小結及練習,易錯題分析六下數學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是本學期重難點內容。主要有兩大塊內容:圓柱(包括圓柱的認識、圓表面積、體積)和圓錐(圓錐的認識、體積)。( )答案解析:× 長方形紙可以橫著卷也可以豎著卷,卷出來的形狀是不同的。
  • 考前複習六年級下冊數學,圓柱圓錐的易錯點分析值得一看!
    下周一,六年級的學生們即將面臨小學階段的最後一次考試,雖然這次考試是對小學階段六年的知識進行綜合性的考核,但圓柱圓錐這個知識點幾乎每年都會考,因為它綜合了圓的周長與面積,公式較多,同時有圓周率,計算量相對較大,也是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
  • 小升初數學圓的單元評估檢測題,教你掌握重點難點
    推遲開學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了,有的學生把老師留的作業已經學會了,需要進行一下單元檢測,下面貝貝老師為大家分享一份相對不錯的習題《圓的單元評估檢測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升初數學#本單元的知識難度不大,但是對以後我們學習圓柱圓錐有很大的幫助,我們要打下堅實的基礎,不要好高騖遠。
  • 「六年級」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的重要公式與內容複習
    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的內容,我們已經學完了。那麼,讓我們一起對這一個單元的知識進行回顧與總結吧:圓柱的認識如下圖,圓柱由三個面組成,分別是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圓柱的高。如圖,下圖中有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下圖的圓錐與圓柱等底等高。
  • 小升初圓柱和圓錐綜合壓軸題新鮮上線,歡迎來互動!
    圓柱作為六年級數學下冊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是重點,而且是難點,說實話,很多學生都害怕,怕歸怕,只要抓住重點,按套路一步一步分析,就不在話下。基礎知識點:沿著一個長方形的一邊旋轉可以得到一個圓柱體,圓柱上、下兩個底面都是( 圓 )形,它們的面積都(相等)。
  • 小升初數學,圓柱和圓錐綜合重點題,解題思路
    解析:方法一:鉛錘從水中取出,鉛錘是圓錐,就是把圓錐的體積轉化為圓柱的體積,先計算圓錐的體積,V=Sh÷3=π×3×3×20÷3=188.4立方釐米,再計算圓柱的高,h=V÷S=188.4÷3.14÷10÷10=0.6釐米;方法二:先計算放入鉛錘時圓柱中水和鉛錘的體積,V=Sh=π×10×10×20=6280立方釐米,再計算圓錐的體積
  • 六年級數學圓柱與圓錐的重點知識
    重點提示:當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即C=h時,沿高剪開的側面展開後是一個正方形。長方形沿著它的一條邊旋轉一周後得到的圖形就是圓柱體。>V=Sh二、圓錐圓錐的特徵:圓錐是由一個底面和一個側面兩部分組成。
  • 人教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預習單
    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預習單   設計者:古莉萍謝淑妤李巧莉   第一課時:《認識圓柱》   預習課本第17—19頁,嘗試完成下面的探究。
  • 小升初數學,經典圓柱的體積解題思路
    第三單元圓柱的體積計算作為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重點大單元,同時也是小升初考試的熱點,如果只按常規代代公式的話,相信只要認真,做對並不難,但今天我要分享的兩個例子,可不是簡單代公式就能搞定,是需要稍加思維的,相信看完之後,對你的孩子有一定幫助和指引。
  • 六年級圓柱與圓錐的重點題型,你清楚了嗎?
    圓柱和圓錐作為六年級下冊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式較多,計算量很大,相信很多學生都怕這一單元,但怕歸怕,我們還是要積極面對.這一單元雖然不好學,公式較多,不好記,但只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其實也不難,難就難在死記硬背,沒搞清楚來龍去脈.
  • 小升初數學題型及考點分析
    鄭州小升初中數學往往佔了差不多一半的分值,所以在鄭州,備戰小升初絕大部分的工作就是要備考數學。那麼數學中都有哪些題型呢?每種題型都有哪些考點?只有把考試題型爛熟於心,知道考點所在,才能更好地去複習小升初數學,從而備戰好小升初考試。
  • 小學數學知識點:圓柱與圓錐
    人教版六下學習的圓柱圓錐是立體幾何的一個難點,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基礎知識點!一、圓柱的特徵(1)圓柱的底面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圓柱的底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形。(2)圓柱的側面圍成圓柱的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
  • 小升初六年級數學:《圓柱和圓錐》單元測試題
    3、一個直角三角形,它的直角邊是3釐米和4釐米,如果沿著3釐米長的直角邊旋轉得到一個圓錐,這個圓錐的高是()釐米,圓錐的底面半徑是()多少釐米。4、現在有一個圓柱和一個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在一個圓柱裡裝滿細的幹砂,現在,把圓柱裡的砂倒在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裡,我們發現,剛好倒了(),所以我們說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5、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立方釐米,高12釐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立方釐米?6、一個圓柱的體積是75.36立方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 小升初數學複習的重點性質和公式
    小升初數學考試要掌握一些重點,在此,為大家總結下小學數學學到的重點的東西,做一個歸集。   體積和表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 公式: S=6a2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公式:V = abh   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 = abh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公式:V = a3   圓的周長=直徑×π 公式:L=πd=2πr   圓的面積=半徑×半徑×π 公式:S=πr2   圓柱的表
  • 六年級數學圓柱單元三種重點題型,你會幾種?(第二輯)
    第一重點題型:把圓柱體加工成最大圓錐體;這一題型關鍵要理清楚兩句話: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例題:把一支新的圓柱形鉛筆削尖,筆尖(圓錐部分)的體積與削去部分體積的比是多少
  • 小升初數學各類圖形面體積計算公式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的周長×高。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的周長×高+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總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Sh   8.圓錐   圓錐的總體積=底面積×高×1/3 公式:V=1/3Sh   三角形內角和=180度。
  • 2020年小升初數學專題複習訓練:圖形的認識4同步測試與答案解析
    2020年小升初數學專題複習訓練:圖形的認識(4)同步測試與答案解析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8小題)1.【分析】根據題意,根據: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先求出這根鐵絲的長度,即折成的三角形的周長,由此求出三角形的邊長.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