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社會對權利的尊重遠超動物社會?

2021-02-21 小谷圍札記

標題仍然是為了吸引眼球,實際上是介紹一篇學術論文。

中國瓦烏維和部隊哨兵在夕陽下警衛

昨天的推文強調了稟賦效應對於確立自然產權乃至自發社會秩序的重要性。其中的模型,個體競爭的能力是對稱的,稟賦效應充當了承諾機制。

但是,個體競爭的能力通常可能不對稱。無論是動物和人類,都有強者和弱者。強者在何種範圍內會自發尊重弱者的產權?這是一個更有趣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引發出第三方實施力量(法庭、警察和政府等人類社會建構)的重要性,以及解釋人類社會的秩序為什麼遠比動物社會深刻和廣泛。

Dong and Zhang(2016)考慮了競爭能力非對稱,尤其是入侵者強於先佔者的地盤爭奪情形,得到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他們發現自然產權有其邊界(如下圖所示),一方面,強的入侵者和弱的先佔者的能力差異需要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強者才會尊重弱者的先佔權;另一方面,誓死捍衛自己的地盤對於先佔者來說有時也不是很明智的,尤其是對手足夠強大的時候。結果,自然產權只存在於下圖的陰影區域。


上述結果經濟意義很直觀。不妨設想,假如一個柔弱少年裡拿著一百萬元,而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可以搶走這一百萬元卻不會受到任何制裁,將會出現什麼後果呢?少年當然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財產,但是不是為了這一百萬搭上性命就是好的呢?Dong & Zhang(2016)就是強調,自然產權秩序只能存在於某個區間,在這個區間之外,強取豪奪不可避免。

這就是為什麼法庭、警察和政府等人類社會建構至關重要的原因!這些人類社會建構的存在,正是人類社會中對權利尊重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越動物社會的原因!

原始文獻

Dong, Zhiqiang; and Yongjing Zhang, A Sequential Game of Endowment Effect and Natural Property Rights, Economic Letters, Vol.149, 2016: pp.108-111.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尊重動物權利?
    此前,全國動物園曾多次發生過類似悲劇,剛剛生產完畢的動物媽媽因為受了人類驚擾性情大變,拒絕哺乳或將孩子咬死、摔死。  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會長吳登明呼籲,眼下野生動物數量越來越少,活動範圍也越來越窄,如果真是愛護野生動物,人類就應該儘量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幹擾,讓它們跟人類一樣,在相對私密的環境裡繁衍生息。  尊重動物權利意味著什麼?
  •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時評:尊重動物權利 實現人類救贖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人民網發布: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時評:尊重動物權利 實現人類救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不僅天津動物園的動物加班加點表演,生物鐘被打亂.在現實生活中,無視動物基本權利,人類欺負動物,讓動物無休止表演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報導說,在黃金周裡,某動物園的小狗每天要跳繩400次,小黑熊每天要在雙槓上玩40個動作,海獅每天也要頂數十次皮球.超負荷表演,讓部分動物顯露疲態,有的甚至開始罷工;某野獸巡展團,為讓老虎與獅子溫順地陪遊客拍照,殘忍地拔掉了它們的牙齒;某動物園的「千年神龜
  • 所謂動物權利
    關於動物權利及其保護的必要性,從邏輯上講,似乎有如下三種論證思路:第一,保護動物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以及物種多樣性,進而更好地保護人類;第二,保護動物是人的惻隱之心的必然要求,並且也有利於提升人類社會的道德水準;第三,保護動物就是為了保護動物本身,因為動物與人類一樣,都為天地所化育因而也有同樣的生存、發展之權利。
  • 趙鼎新:我們該如何研究人類社會與其他動物社會?
    很顯然,要分析人類社會及其變化規律,我們首先必須要想清楚人類的這一獨特性對於人類社會意味著什麼,然後要想清楚人類從靈長類動物那兒獲得的一些共性,是怎麼與人類的這一特性產生交互作用,從而形塑了歷史的發展的,而不是像馬克·莫菲特那樣,從社會動物的排他性、歧視標記性和合作性等「行為」出發,並且把螞蟻、猩猩和人類社會放在一起加以比較。
  • 【和諧的社會需要理性】「動物權利」是個偽概念——論貓粉狗粉的非理性行為
    這本是政府維護社會安全的正當、正常行為,卻引起了輿論場上的非議。不少網民打出「動物權利」這面大旗,對杭州市政府口誅筆伐,說什麼「動物也有生存的權利」、「撲殺流浪狗毫無人道」,云云。不得不說,上述言論毫無邏輯性可言,反倒昭示了中國的基礎教育水平仍待提高,特別是需要加強邏輯思維的培養。請問這些「義憤填膺」的網民,如果「動物也有生存的權利」,那你為什麼還要購買電蚊香和老鼠藥呢?
  • 李劍 | 動物為何擁有權利?——兼論強、弱兩種動物權利論
    [7]既然一些義務並無對應的權利,那麼在哈特等哲學家那裡,「人怎樣道德地對待動物」就僅僅是人對動物負有義務而不是動物擁有權利的問題。權利理論哲學家卡爾·威爾曼(Carl Wellman)如此表述這個問題:「那麼,為什麼不能說,即便非人類動物沒有道德權利,我們也仍有不去虐待動物的道德義務呢?」
  • 遠超想像的動物智商
    遠超想像的動物智商
  • 為什麼動物權利論是荒謬的?
    受「活熊取膽」風波困擾的歸真堂向社會進行第二次開放,有趣的一幕發生,一些動物保護的NGO人士突然向熊跪拜,為人類的罪惡請求寬恕。此前,歸真堂的第一次開放導致了「子非熊」的爭論,歸真堂認為熊在取膽汁的時候沒有痛苦,熊的表情似乎很安詳。而記者覺得「你不是熊怎麼知道熊不痛?」歸真堂則說,「你也不是熊,怎麼知道熊一定痛?」
  • 動物福利法:人類對生命的尊重與善意
    原標題:動物福利法:人類對生命的尊重與善意【新聞回放】2016年8月,山東省地方標準《肉雞福利屠宰技術規範》通過質監部門批准發布,這也是我國首個關於肉雞福利屠宰的行業標準。近年來,世界動物保護組織更明確提出了動物應享有以下五大自由: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舒適的自由、不受痛苦和疾病傷害的自由、生活無恐懼和悲傷感的自由、表達天性的自由。2003年,德國國會通過一項決議,要用憲法來保障動物作為生命存在的權利,德國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動物權利寫進憲法的國家,這也是人類與動物關係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出臺了有關反虐待動物的法案。
  • 尊重動物的生存和境遇,就是尊重人自身
    而現代社會在工業革命的後遺症,環境汙染、生物大滅絕、海洋和氣候危機中逐漸意識到,人類並不是萬物的主宰。當人們過度開發自然的時候,自然會反噬人類,給人類自身造成生存危機。於是,生命權逐漸從人類身上,擴展到動物,甚至擴展到植物。
  • 動物權利論的要害是反人類
    實際上這三種人權可以歸結為一種,就是自由權,因為人總是希望生存和獲得幸福的,只要有了自由權也就保障了其他權利。自由就是在一定邊界內的為所欲為。為所欲為為什麼是好的,可以用一個動物實驗來說明。但是在涉及動物時,這種判斷會失去效用,因為沒有人有能力站在動物的立場上考慮權利和義務之間的利益平衡。假如從極端擬人化的立場上看,把動物等同於人類,我們看到的是一部分「人」(動物)只有權利而不承擔任何義務,而另一部分人卻白白承擔了義務而沒有獲得相應的權利,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或者說,動物權利之所以不合理,是由於動物沒有承擔相應義務的能力。從「契約社會」的角度看,動物也不可能和人籤訂或履行任何契約。
  • 《人類簡史》:為什麼每一次社會變革,都讓人們與幸福漸行漸遠?
    以色列青年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是一本風靡全球的歷史類科普著作。這本書以人類歷史上幾次重要的變革為主線,講述人類從「動物」一步步進化為「神」的故事。
  • 達爾文主義適用於人類社會嗎?
    社會達爾文主義講的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自然淘汰,理論上是沒什麼大毛病,尤其是放在大自然的進化過程當中,但放在人類社會,就是完全的荒謬和錯誤,回顧當年納粹的種族優越論,對猶太人以及以納粹的標準是劣等民族的人,猶太人可以被理所當然被消滅、人為淘汰,而沒有絲毫負罪感,因為納粹的行為有理論依據,就是達爾文主義被應用到了人類社會,
  • 普遍權利——動物權利宣言
    關於人權,可以從任何報紙上讀到,關於動物權利則可以從下面讀到:序有鑑於所有動物都有權利。有鑑於對動物權利的忽視和踐踏已經使並將繼續導致人類做出危害自然和傷害動物的行為。有鑑於人類對其它動物權利的認可是所有地球生物共同生存的基礎。
  • 環境倫理與和諧社會
    環境倫理為我們處理和調整這三對倫理關係提供了三條基本的倫理原則,即環境正義原則、代際平等原則和尊重自然的原則。環境正義原則。正義指的是權利與義務之間的平衡,它要求那些享受了一定權利的人要履行相應的義務。如果一種社會制度的安排使得那些履行了相應義務的人獲得了他們應該得到的東西(利益、地位、榮譽等),那麼,這種社會制度就是正義的。環境正義就是在環境事務中體現出來的正義。
  • 為什麼遠古時代人類會從母系社會變成了父系社會?
    雖然沒有文字記載,但從人類出現的歷史上來推理,這個演變過程大概經歷了幾萬年時間,直到五千多年前,才真正成為父系社會。為什麼遠古時代人類會從母系社會變成了父系社會?我認為無外乎三個因素:一是生產力和經濟因素;二是生理因素;三是婚姻制度因素。遠古時候,人們靠獲取天然食物及種植簡單農作物為生,女人比男人能幹,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高,因而以女權為主,形成母系社會。
  • 人類基因改造是福音,還是破壞社會平衡的毒藥?
    因此,如果你同意父母有權為子女選擇教育和醫療服務,你也應該同意父母為子女選擇基因的權利。然而,僅僅考慮父母的自由和權利是否足夠?許多人擔心基因優生學不僅是個人的選擇,而且會對社會結構產生巨大的影響。首先,使用遺傳優生學很可能導致社會充滿遺傳歧視。經典科幻電影《關塔卡》描繪了基因歧視的未來。
  • 荒謬的「動物權利」
    實際上多數聲稱喜歡動物的人只是喜歡某些動物,並非喜歡所有動物。聲稱喜歡動物的要不是葉公好龍,要不就是只喜歡關在籠子裡的動物,不信把動保人士丟到鱷魚池或老虎籠子裡試試? 作者知道,僅僅強調「動物很可愛,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不足以阻止別人虐待動物,所以只有從邏輯上論證動物也擁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權利,才能以法律的強制力對虐待動物的行為施予約束。
  • 動物權利的問題
    趙:「權利」只有屬於有能力主張其權利的主體或其合法代理人才是有意義的,動物並不具有權利主體資格,動物權利論者也沒有動物權利的合法代理資格,所以談論「動物權利」是荒謬的。此外,任何權利都意味著保障他人同等權利的義務,不能履行義務的個體沒有資格被賦予權利。
  • 尊重動物就是尊重生命
    ■朱四倍(教師)    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已完成,今天起正式公示徵集意見。該法第七章「其他動物的法律保護」是建議稿中的亮點:不能讓動物做一些它不能做到或者傷害動物的事情,例如讓獅子跳進火堆,否則當事人將負法律責任並處以高額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