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人物名稱,不同的思想理論

2021-01-14 中公網校

備考推薦 - 輔導課程 | 超大優惠 | 筆試免費禮包 | 面試免費禮包

輔學資料 - 時政熱點 / 基礎知識 / 專業知識 / 面試技巧 / 模擬題庫 / 練習題庫

 2019教師招聘備考交流群:546912904,備考資料豐富,考試信息不漏看!

 

教育理論的考試中大致會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兩百餘人,而不同的人物的名字會有共同之處,導致大家不能夠正確地進行區分人物對應的思想,從而進一步導致一些識記類的丟分。為了避免基礎性的識記類丟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教育理論中常見的人物之容易混淆的五組人物名字以及對應的思想理論。

1.陸欽斯和赫欽斯

陸欽斯——量杯實驗——定勢的的積極作用及消極作用。定勢也叫心向,即先於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它是影響學習遷移的一個重要因素。

赫欽斯——永恆主義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永恆主義的核心觀點在於提倡永恆學科對理智訓練的重要價值,通過閱讀古典名著來對人進行基礎教育。

2.布魯納和布魯姆

布魯納和布魯姆兩個人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布魯兄弟,他們是常考人物,一定要重點掌握其各自的理論思想。首先我們可以熟記一句順口溜:「納有結構和發現,姆有掌握和目標」,接下來一起來辨析兩者的思想理論。

布魯納——結構主義理論和發現教學。布魯納的理論可以總結為一二三四,分別為:

一實質: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二原理:發現教學和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三過程:獲得、轉化和評價。

四原則:動機原則;結構原則;程序原則;強化原則。

布魯姆——掌握學習和目標分類。

掌握學習的基本理念是:只要給了足夠的時間和適當的教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達到完成80%~90%的評價項目)。

布魯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其中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是重點,包括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階梯。

3.沃爾夫和沃爾樸

沃爾夫——形式訓練說的代表人物。

沃爾樸——系統脫敏法的提出者。

4.齊勒、泰勒、奈勒和苛勒

齊勒——赫爾巴特的學生,講赫爾巴特的教學過程四階段修改為預備、提示、比較、總括、應用五段,稱「五段教學法」。

泰勒——現代課程之父、課程評價之父。

奈勒——存在主義代表人物。

苛勒——完形頓悟說和關係轉化說的代表人物。

5.沙塔洛夫和洛扎諾夫

沙塔洛夫——「綱要信號」圖式教學法。所謂綱要信號圖式是一種由字母、單詞、數字或其他信號組成的直觀性很強的圖表,是教學輔助工具。

洛扎諾夫——暗示教學法。洛扎諾夫給暗示教學法下的定義是:創造高度的動機,建立激發個人潛力的心理傾向,從學生是一個完整的個體這個角度出發,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力求把各種無意識結合起來。

希望大家能辨別不同人物及其觀點,預祝中公學子上岸!

(責任編輯:李馨雅)

相關焦點

  • 四種名稱相似功效不同的中藥
    核心提示:中草藥名一字之差功能不同的現象普遍存在,如不注意就可能用錯藥物。中草藥有些屬來源於不同的植物而名稱不同,有些屬於產地不同而名稱不同。它們一般功效不同,不能相互代替。<br>   中草藥名一字之差功能不同的現象普遍存在,如不注意就可能用錯藥物。
  • 那些名稱相似而藥效不同的中藥:紅花與西紅花
    而在這些中藥中,有些中藥的名稱十分相似,比如三七與土三七、紅花與西紅花,但其功效及使用卻是有所不同的,選擇時應注意區分。今天,小編就帶著來認識一下紅花與西紅花的區別。紅花與西紅花,不同種屬作用有異同對於女性朋友來說,紅花應該並不陌生。然而未必了解,紅花與西紅花並非是同一藥材。
  • 教育學創立時期人物及其思想(上)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學創立時期人物的知識點相對較多,是一個比較龐雜的體系,很多學生對人物的學習不夠系統,常常一知半解。今天就跟隨中公老師一起學習整理一下關於「教育學創立階段的人物及其思想」的那些知識。首先,教育學的創立階段的人物有哪些呢?
  • 偉大的理論都是相似的
    偉大的理論都是相似的。中庸是天下之大本,其道理講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與一個的人格、心理、行為相作用,一切平常和精妙的運用,都離不開中庸。孔子在易經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上,不可知不可見,形而下者謂之器,後來這些都成了哲學的名詞。形而上是抽象的,形而下是具體的。抽象的存在於思想,很難表達,具體的一眼就能看見。君子之道,明心見性,理解這個世界並不難。
  • 中國古代教育家人物思想——孟子
    一、基本思想(一)最早使用「教育」一詞1.出處:《孟子•盡心上》2.古語: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3.翻譯:君子有三大快樂,稱王天下的人也不一定享受得到。
  • 保羅·萊文森媒介進化理論的思想邏輯
    來源:《青年記者》 保羅·萊文森是北美媒介環境學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師從尼爾·波茲曼,並與麥克盧漢保持親密關係,被譽為「數字時代的麥克盧漢」,提出了媒介進化論思想。在整體媒介史觀的引導下,萊文森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三個核心的媒介進化觀點: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趨勢」和「補救媒介」理論、媒介演進三階段(玩具—鏡子—藝術),這三個理論也成為其媒介進化理論的奠基石。在其理論中強調人和人的理性對媒介發展的重要地位,具有較強的現實人文關懷。同時他認為媒介的發展與社會環境需要一致,環境的變化必然引起媒介的演化,所以需要新媒介的「補救」。
  • 魔力:關於人物名稱包含特殊符號的說明
    關於人物名稱包含特殊符號以及雙開相關事宜5月19日北京網星玩家"笑斷刀100%"人物數據檔案出錯,造成原先92級人物丟失。經調查,該玩家檔案出錯的原因是由於人物名稱包含"%"這一特殊符號導致資料庫存儲人物檔案意外出錯。
  • 現代版「盲人摸象」:M理論是「大象」,包含5種不同的弦理論
    愛因斯坦生命中的最後30年一直在尋求一個統一的理論,用以解釋我們這個複雜的宇宙,他相信一定存在一個單一的、不產生任何內部矛盾的、能完美描述宇宙的終極理論。他的這種樸素的思想一直延續了下來,從上世紀中期至21世紀的今天,許多物理學家都相信愛因斯坦的觀點,並且也始終不懈地努力著。
  • 展現馬克思思想中的理論邏輯
    原標題:展現馬克思思想中的理論邏輯 150年來,如何理解《資本論》的哲學思想一直是馬克思哲學研究中的重大課題。這些不同的探討表明:《資本論》仍是一座豐富的思想寶庫,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學者,都能從中獲得深刻的思想和理論構架,任何對馬克思哲學思想的深入討論,也都離不開對《資本論》的深入研究。
  • 黃忠廉:翻譯思想≠翻譯理論
    摘要: 翻譯思想不等於理論,思想是理論的原料,混淆了二者,小則分不清研究對象的層次與定位,大則失去發掘與提升理論的機會,失去理論原創的源泉。從思想到理論必須歷經一系列過程:產生感性認識、確立翻譯思想、驗證翻譯假說 和形成翻譯理論。
  • 思想和理論|波動詞典~6
    有自己的思想的人很多,這種思想具體表現為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論的人很少,這種理論多數表現為為人處世的方法,以及解決工作中具體問題的方法。思想維護的是利益,理論遵循的是邏輯。我們幹什麼事情都是從利益出發,但是,能否成功還是得看事情是否符合邏輯,符合客觀規律。
  • 當代西方多元文化主義思想中的族群與國家關係理論研究
    中國共產黨新聞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 成果選介 >> 學科成果 >> 政治學 當代西方多元文化主義思想中的族群與國家關係理論研究 ——《當代西方多元文化主義政治思潮國外政治學學科發展新特點
  • 高考志願填報需注意,這12對專業名稱相似,但所學卻大不相同
    比如說下面這12對專業,就需要考生和家長們提起注意,因為這12對專業名稱雖然相似,但它們所學的內容卻大不相同,而且大學畢業以後,就業的方向也不太一樣。 下面,小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12對名稱相似,但所學卻大不相同的專業吧! 第一對是:金融學和金融工程這兩個專業。
  • 西方思想奠基人:蘇格拉底——一個活在傳說中的人物!
    每個盲人描述不同的大象,因為他們描述自己認知到的部分。他們對大象長相的看法大相逕庭,因為他們對整個動物只有有限的經驗。人有很多善良的品質,忠誠、善良和謙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縱觀歷史,許多思想家、文化和信條都強調某些美德高於其他美德。但是所有的文化都認同有好的一面,所有的文化都認同美德,即使它們有著不同的名字或者有著不同的分量。
  • 提出「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心理學中關於「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康布斯、羅傑斯 ,那他們有對於「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闡述是怎樣的呢?他們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吧!馬斯洛的學習理論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被譽為「人本心理學之父」。他認為,學生本身生而就有內發的成長潛力。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知識,而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由選擇,並給學生提供輔導。教師輔導得當,學生會因學習而成長,輔導不當,學生反倒因輔導兒萎縮。
  •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認知學習理論流派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當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於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時,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受習慣所支配。
  •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係的理論依據
    在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中,隨著哲學上主客體概念的引入,人們開始對思想政治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係賦予了主客體關係的意義,並形成了許多不同的觀點,在對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和客體的探討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主客體的多種含義,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概念的模糊混亂;二是在引入哲學上主客體概念的過程中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係的特殊性;三是沒有區分開主客體關係在一般教育中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區別
  • 周穗明:實證主義與批判理論的結合
    1934年,該流亡大學正式採用「政治與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名稱(該名稱一直保持到2005年,後被重新命名為「社會研究新學院」)。從 1933年到1945年間,共有167名歐洲學者、藝術家(連同他們的家庭)受到了流亡大學的救助。在這些歐洲流亡學者中,曾在新學院大學任教的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成員包括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弗洛姆、著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基希海默等。
  • 新時代堅持無神論的理論依據與思想導向
    摘 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在地包含著無神論。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堅持無神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堅持科學的理論,必須堅持無神論。堅持人民的理論,必須堅持無神論。堅持無神論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 美國電視劇作品實質性相似判斷標準
    然而,如何判斷實質性相似,業界意見不一,這也是相關案件審理的重點和難點。近日,美國聯邦第三巡迴上訴法院在一起訴訟案中,對實質性相似的判斷進行了釋義。本文對該案進行了解讀,希望對讀者有所裨益。 版權侵權中的實質性相似認定一直是理論和實務界爭議較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