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大解析肥胖治療靶點;預防痴呆,從調整飲食做起

2020-12-05 騰訊網

1,上海科技大學關於肥胖症靶點Science發表最新成果

來源:上海科技大學

黑皮質素受體4(MC4R)主要在下丘腦中表達,參與控制食物攝取、能量消耗、體重維持等。實驗和臨床證據表明,MC4R是肥胖症治療的重要靶點。

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在肥胖症藥物靶點研究上獲重要突破,首次解析人源黑皮質素受體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與環形多肽配體SHU9119複合物2.8埃解析度的晶體結構。該成果以「Determination of theMelanocortin-4 Receptor Structure Identifies Ca2+ as a Cofactor forLigand Binding」為題,於4月24日凌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在線發表。

2,EMBO J | 俞峰偉團隊揭示微管聚合酶在維持神經元微管極性以及樹突剪切中的作用機制

來源:BioArt

樹突中微管極性與樹突剪切的關係

在神經系統的發育過程中,神經元會選擇性地清除自身冗餘的樹突或軸突,這對神經系統的發育至關重要,被稱為神經剪切(neuronal pruning)。在果蠅的外周神經系統中,有一類感受痛覺的ddaC神經元,在果蠅化蛹的早期會發生特定的樹突剪切(dendrite pruning)。而在化蛹的後期,樹突又會重新生長,形成成蟲特異性的樹突結構。這個現象為我們研究神經重組(neuronal Remodeling)提供了一個優秀的模式系統。微管是由α和β微管蛋白二聚體聚合形成的一種高度動態的細胞骨架,對維持神經元的形態以及物質傳送至關重要。

近日,新加坡淡馬錫生命科學研究院俞峰偉實驗室在EMBO Journal雜誌上發表文章A Microtubule Polymerase is Required for Microtubule Orientation and Dendrite Pruning in Drosophila,首次報導了微管聚合酶複合體在維持樹突中微管極性以及在樹突剪切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人員認為,msps和tacc的缺失會導致了微管解聚酶Klp10A在微管正極的過度解聚,從而可能產生大量長度較短的,游離的微管片段;這些微管片段在樹突中極性可能重新定向,從而重新生長出正極向外的微管結構,並且阻礙了正常的樹突剪切。

3,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及雙相障礙患者情感體驗與動機行為的分離模式有所不同

來源:中科院心理所

近期已有研究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難以將情感體驗轉化為付出努力的行為,也難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目標導向的行為動機。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神經心理學與應用認知神經科學(NACN)實驗室的陳楚僑研究員及其團隊與國際合作者合作,針對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的情感體驗與動機行為的分離進行了對比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及雙相障礙患者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快感缺失和情緒-行為的分離。然而,不論是期待的還是不良的刺激條件下,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會表現出顯著的自我報告的「喜歡」和行為之間的一致性降低,從而提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較於健康對照組而言存在著嚴重的情感體驗和動機行為之間的分離。另一方面,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情緒-行為的分離主要表現在喚醒反應階段對不良刺激的迴避以及對期待刺激的尋求中。

4,一美分硬幣能裝30000個?康奈爾大學研發「草履蟲」傳感器可植入人體

來源:新智元

康奈爾大學納米電子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出了一種微型傳感器(OWIC),非常微小,可以在一美分硬幣的一面安裝3萬個。團隊論文,「使用光學無線集成電路的微型傳感器」,4月17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OWICS其實相當於一個草履蟲大小的智慧型手機,甚至可以安裝APP。但是和手機不同的是,研究人員並沒有依賴繁瑣的無線電技術通信,而是用光作為通信媒介。OWIC可以在比較複雜的環境中測量電壓和溫度。研究小組與應用與工程物理學教授、論文合著者克裡斯 徐的實驗室合作,成功地將一個帶有溫度傳感器的 OWIC 嵌入大腦組織,並將結果無線傳輸了出來。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與失眠症的功能重組:靜息態fMRI研究匯總

來源:思影科技

來自紐約大學醫學院腦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在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發文。本研究總結了兩類主要睡眠障礙(失眠症[insomnia disorder]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bstructive sleep apnoea,OSA])的靜息態fMRI研究,並試圖從中找到與抑鬱症的相似之處。

針對每種睡眠障礙,作者都認為存在共享的生物標記。總的來說,凸顯網絡在失眠症的過度覺醒和情感症狀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後部DMN的功能連接失調似乎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認知和抑鬱症狀。

6,共發閱讀和數學困難的神經特徵

來源:環球心理資訊

LRLM組與其他三組的內在功能連接差異比較

學習障礙的兒童通常在其他領域也會出現能力受損,幾乎每一個學習障礙兒童都存在低閱讀能力和低數學能力(low reading and mathematical abilities, LRLM)的共發。從認知的角度來說,LRLM可能由以下因素驅動:(a)特殊領域問題(b)一般領域問題(c) 特殊領域問題和一般領域問題的共同影響。

近期的研究中有人提出了三種假設來解釋LRLM不同領域的神經基礎。該研究作者使用了特定的數據集對這些假設進行了測試。

研究首次描述了發育中大腦同時出現低閱讀能力和低數學能力的獨特大腦特徵。LRLM兒童會出現一般區域內側顳葉區域內的結構畸變,以及在特定的內側顳葉區域與對閱讀和數學至關重要的特定區域相連的迴路中固有的功能連通性降低。LRLM的神經解剖學與LR和LM有所不同,這是基於右海馬旁回的皮質摺疊減少。LRLM兒童與LR和LM兒童區別還在於海馬旁回與基礎閱讀和數字加工之間的大腦迴路特有的功能連接方式。

7,預防痴呆最佳飲食法,還不快健康地吃起來!

來源: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近期發表在頂刊《neurology》上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導致痴呆風險增加不僅僅在於你吃了什麼,而是你一起吃了什麼。研究人員發現,雖然人們所吃的單個食物的數量幾乎沒有差異,但痴呆患者和非痴呆症總體食物組成或網絡卻有很大的差異,發現那些飲食主要以高度加工肉類(如香腸、醃肉和肉醬)、升糖指數高的澱粉類食物(如土豆、餅乾和蛋糕)組合的人,比那些吃更多健康食物的人可能在幾年後就患上痴呆。

另一項發表在《Alzheimer's and Dementia》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堅持地中海飲食最多的參與者認知障礙的風險最低。10年後,魚類攝入量最高的參與者的認知下降速度最慢。

8,治療多發性硬化,賽諾菲腦滲透性BTK抑制劑達到2b期臨床終點

來源:藥明康德

4月24日,賽諾菲(Sanofi)公司宣布,其口服腦滲透性BTK抑制劑SAR442168,在治療復髮型多發性硬化(MS)患者的2b期臨床試驗中達到主要和次要終點,顯著降低患者大腦中與MS相關的病變。SAR442168有望成為靶向MS患者腦損傷起源的首款改變疾病進程療法。賽諾菲預計將啟動四項治療復髮型和進展型MS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

SAR442168是一款可穿越血腦屏障的口服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BTK對各種免疫細胞的發育和功能都很重要,包括B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研究人員認為通過抑制BTK,可調節與大腦和脊髓神經炎症相關的適應性和先天性免疫細胞。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熬夜並不會導致肥胖,其實胖了睡眠質量差

2,腦科學日報| 大腦學習也靠反向傳播?炫耀性消費的可塑道德

相關焦點

  • Int J Obesity:發現一種預防和逆轉肥胖的新機制
    2020年2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肥胖是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是幾種癌症的已知誘因,包括乳腺癌、結腸癌和胰腺癌。阻止肥胖的流行可能是預防和治療眾多癌症的重要幫助。達特茅斯大學及達特茅斯-希區柯克諾裡斯棉癌症中心的Craig Tomlinson博士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這一病因的一個關鍵靶點。
  • Science重磅:上科大免疫化學所饒子和團隊攻克結核病半世紀難題
    其中,上科大免疫化學研究所饒子和院士研究科研團隊六年攻堅,在國際上首次成功解析分枝桿菌關鍵的阿拉伯糖基轉移酶複合體的「藥靶-藥物」三維結構,揭示了一線抗結核藥物乙胺丁醇作用於該靶點的精確分子機制,這也是乙胺丁醇問世半世紀以來,科學家首次從分子水平上破解這一抗結核「傳統老藥」的抑菌機制,為解決結核病耐藥問題、研發新型抗結核藥物奠定了重要基礎。
  • 梳理利用白色脂肪棕色化治療肥胖最新進展
    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這種特殊的脂肪組織具有內分泌功能能夠激活機體的脂質和糖代謝,有望成為肥胖等疾病的治療靶點。儘管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肥胖並不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但肥胖卻是引發很多致死性疾病的原因所在,目前臨床急需安全且有效的治療肥胖的療法。
  • 肥胖源自基因變異 導致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都比較胖,他們的孩子基本上有80%會是個胖子,如果父母雙方有一個人比較胖,那肥胖的孩子會佔到50%。  2、飲食因素。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肥胖是吃出來的。很多胖朋友都是在飲食上出的問題,這些人特別喜歡吃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還有一些人特別喜歡喝啤酒,結果就喝出了一個啤酒肚,這是因為如果飲食中攝入的脂肪過多,而身體熱量消耗很小,這些脂肪就會被儲存在皮下,整個人就會變得肥胖。  3、病理性肥胖。
  • 腦科學日報:肥胖導致性早熟的原因;人類的認知能力在35歲最高
    (mural cell)上表達,這可能是CD19 CAR-T細胞治療產生神經毒性的原因。早發肥胖增加了SPTLC1的PVN表達,SPTLC1是神經醯胺合成的關鍵酶,並促進了卵巢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的成熟。反過來,肥胖引起的青春期性早熟通過PVN中SPTLC1的病毒發生抑制而逆轉。
  • 乳腺癌預防新策略:運動、飲食、疫苗,效果如何?
    雖然,安吉麗娜·朱莉讓全球眾多女性開始關注乳腺癌的遺傳問題,但事實上,生活方式的改變才是廣大女性朋友更容易入手,也更容易實現的乳腺癌預防方案。在今年聖安東尼奧乳腺癌研討會(SABCS)上,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專家針對乳腺癌的風險因素和預防發表了大量的研究,並圍繞這些話題進行了大量的探討,除了傳統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幹預,此次大會還探討了乳腺癌疫苗的初步進展。
  • 研究人員從冬眠動物進化中尋找治療肥胖等疾病線索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6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研團隊從冬眠動物的基因組中發現可能與肥胖和代謝紊亂有關的基因片段,未來有望開發出治療人類相關疾病的新方法。  冬眠的哺乳動物體內會蓄積大量脂肪,但甦醒後依然能保持健康。
  • 睡太多有痴呆風險是什麼原因?不同年齡段一天睡幾個小時最好?
    睡太多有痴呆風險是什麼原因?  睡太多增加痴呆風險是什麼原因?國外專家研究顯示,過多的睡眠與大腦中被稱為腦白質高信號的病變有關,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增加痴呆和中風的風險。趕緊起來去上班啦!如何調整睡眠)。睡眠的重要性在哪裡?  熬夜是對我們身體健康的提前透支,睡眠不足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注意力與記憶力,很多疾病都與睡眠不足有著很大的聯繫。怎麼對抗失眠,早日成為不失眠星人呢?應該怎麼做才能降低老年痴呆的風險呢?
  • 一起動手,預防痴呆!
    1.什麼是痴呆通俗地理解,痴呆是形容一個人呆傻。在醫學上痴呆的定義是獲得性、進行性智能障礙症候群。2.老年期痴呆老年期痴呆並非單一的疾病,它的病因多種多樣,可以稱為一個大家族。這個家族的頭號成員是阿爾茨海默病性痴呆,也稱作老年性痴呆,屬於大腦退行性變性的一種。其它常見的病因類型還有血管性痴呆、路易體痴呆、額顳葉痴呆等等。
  • 高分文獻解讀:二甲雙胍可能通過母體導致後代肥胖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解析胰島素產生的生物學過程,為高胰島素血症以及1/2型糖尿病的治療提供幫助。運動則是預防和治療代謝疾病的重要措施,可以用於對抗代謝疾病。輪班工作會引起急性胰島素抵抗,而適當的定時運動可能會改善有代謝疾病風險的輪班工作者的健康。綜述中討論了晝夜節律對骨骼肌代謝的影響以及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運動對代謝疾病的不同影響。
  • 科學期刊《細胞》:研究表明,肥胖或可導致癌細胞腫瘤生長
    與肥胖小鼠的腫瘤(下圖) 相比,非肥胖小鼠的腫瘤(上圖)中含有更多的 CD8+ T 細胞(來源:Cell)同時,他們發現 PHD3(一種在正常細胞中被證明可以抑制過度脂肪代謝的蛋白質)表達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逆轉高脂飲食對腫瘤免疫細胞功能的負面影響,或許有潛力成為未來多種癌症疾病的治療靶點。
  • 三級預防|優生優育,從預防出生缺陷做起
    如何預防?2.檢查需要帶雙方身份證和戶口本原件、雙方身份證複印件一份(雙方身份證正反面印在同一張紙上)。3.檢查當天最好空腹,頭天晚上清淡飲食,注意休息。4.女性避開月經期(最好月經完全乾淨3天後再來檢查),需要做婦檢。(備註:檢查者無須掛號可直接到婚前保健孕前保健科進行檢查。)
  • 「情感淡漠」可能是預測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症狀,該如何預防?
    2020年7月11日在《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和精神病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該研究首次探討了腦小血管疾病(SVD)患者的淡漠,抑鬱和痴呆之間的關係。該研究顯示腦小血管疾病患者的「情感淡漠」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感淡漠加重」使得這些人患血管性痴呆的風險加大。
  • ...又一個肥胖元兇被發現,竟是阿爾茲海默症的元兇——澱粉樣蛋白...
    「吃貨」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流行詞之一,許多人喜歡戲稱自己為吃貨,彰顯樂天心性,然而吃貨也有吃貨的煩惱——肥胖,過度攝食和運動量減少導致的肥胖已經成為困擾現代人的一個嚴峻的健康問題。近日,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Metabolism》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為人類徹底了解並治療肥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 澳洲教授研究:低碳生酮飲食防痴呆
    澳洲教授研究:低碳生酮飲食防痴呆導語:現在也有很多人得老年痴呆,但是這個病是沒有一個藥物可以治療好的。如果患有老年痴呆,大腦裡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有的事情就已經忘記了,如果到了最後嚴重的時候,肢體也會受到影響,更嚴重的話,會導致沒有自主能力。現在得老年痴呆的人還在不停的漲,根據調查,現在全球患有老年痴呆的人有兩千萬人,每一年就會有四百萬人患有老年痴呆,也就是沒幾秒就會增長一個。
  • 脂肪肝不能吃什麼 怎樣合理預防和治療
    脂肪肝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疾病,那麼有脂肪肝的人群平時在生活中對飲食有什麼禁忌呢?不能吃什麼食物,哪些食物對患者有益,該如何預防和治療?下面就詳細的講解一下關於脂肪肝患者關注的這些問題。脂肪肝不能吃什麼1、含糖量高食物。如:巧克力、餅乾、哈密瓜、蘋果、果脯、荔枝、蜂蜜等。2、高熱量食物。
  • RNA分子的選擇性剪接或可作為治療肥胖、癌症的藥物的新靶點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10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肯塔基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鑑別出了小核仁RNA(snoRNAs)的一種新功能,即其能夠調節一種名為選擇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的基礎細胞過程,這項研究發現或將幫助開發治療肥胖和癌症的新型療法
  • 肥胖使肝癌風險增加124%,美國癌症學會推薦飲食和運動防癌
    總而言之,超重和肥胖是明確的癌症風險因素,也會影響癌症治療效果。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減肥可以降低患絕經後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其他可能的癌症風險。02ACS推薦飲食和運動對於控制體重和減肥,研究人員推薦飲食和運動!不久前,美國癌症學會(ACS)發布了《美國癌症學會預防癌症的飲食和體育運動指南》(簡稱指南),對保持健康體重、增強體育運動、健康飲食、避免或限制飲酒等行為,提出了具體建議,以降低癌症風險。
  • 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中藥研究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療肥胖高血壓機制
    為治療肥胖相關性高血壓病症提供進一步的理論依據。半夏白朮天麻湯(BBTD),是臨床治療高血壓及高血壓相關病症的常用中藥方劑。根據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BBTD特別適用於長期缺乏體力活動的高血壓患者。但是,BBTD對於改善症狀效果的確切機制尚未完全闡明。這項研究根據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來評價BBTD對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另外通過轉錄組測序,以研究BBTD在抗ox-LDL,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可能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