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神童」4天學會基因知識 做出碩博水平研究引發質疑 欲戴「天才」王冠 需經得起「學二代」質疑

2020-07-14 華商報
六年級「神童」4天學會基因知識 做出碩博水平研究引發質疑 欲戴「天才」王冠 需經得起「學二代」質疑

近日,雲南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某某,憑藉一個關於結直腸癌基因研究的課題,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此事被報導後,「天才」小朋友和他的晦澀研究引起廣泛關注。

據報導,「4天前還在上網查基因概念的陳某某,4天後已經能夠大概明白該如何通過比較螢光強弱判斷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水平和功能了」。

更引人注目的是,小朋友的父母均為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網友由此懷疑大賽獲獎項目是其父母代勞之作。

7月14日,陳某某論文的推薦方、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省科協青科中心副主任許薇表示,目前,雲南省科協已經成立調查組,正在對該事件進行調查。 據騰訊網

>>網友熱e

■去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看了一眼,現在的中學生都開始研究信號通路、免疫、生化代謝和病毒相關了,造詣頗深。

■癌症、基因才獲三等獎……這小學生的一二等獎都得是什麼重大突破和發現啊?沒去申報諾貝爾獎嗎?

■可能,這就是後浪吧!

■下面的吸附劑吸附水中重金屬離子?不查查?光是這個儀器就貴得不得了,這個實驗怎麼做出來的?

■其實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可能老父親幫兒子做作業的時候用力過猛了。所以……那麼這算什麼呢?槍手??

■正直、公平成為擺設後……誰身邊還沒資源啥的…也悲也憤,也知正常。

>>華商君曰

小陳同學所申報的項目,涉及到生物專業等大學階段以上的知識,以及多項等分子實驗,即使是相關專業研究的本科生,也需經過大半年的訓練才能操作。因此,這樣驕人的成績讓華商君不禁心生疑問:一個小學生是何以有如此精準的手法?何以有如此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由於父母都是中科院下屬單位的研究人員,因此小陳同學順理成章地成為眾人口中的「學二代」,並在網絡上掀起了一波關於「學二代」的討論。確實,在當今這個重視科創的年代,「學二代」一輩可謂風頭正健。不過,人們並不排斥父母對孩子行走在科研之路上的幫助和影響,但此事之所以被送上熱搜,在於如此高大上的項目似乎超過了公眾可承受的範圍。

調查已經展開,相信真相很快到來。如果小朋友的論文真不是出自本人之手,那麼對於關聯的指導老師(學校)、地方科協、評委、大賽組委會、孩子的父母等,或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奉勸那些仍在努力助推的家長,對子女前途的關愛不應損害公平公正底線,否則,今天的「糖」很可能變為明天的「錘」後天的「坑」,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獎引質疑
    先是6月29日曹雪濤、董晨兩位院士被質疑論文造假,再是7月3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舉報中科院學者楊輝學術抄襲,最新的瓜則是7月12日,昆明市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得全國性大獎。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超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引爭議:從「不了解基因」到掌握基因敲除
    先來看看大賽小學生組三等獎,這裡有一個六年級的陳同學。他的研究項目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先別激動,類似的神童在青創賽中遍地都是!研究癌症還有五年級和三年級的兩位李同學,她們建立了「裸鼠癌症模型」,並發現了綠茶提取物EGCG能抗腫瘤效果。
  • 小學生研究基因與癌症關係拿大獎!水平堪比博士!父母身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近日,一項名為《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作品引發廣泛關注。原因無他,項目聽著就很高端,而項目的完成人卻是一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知名醫療媒體「丁香園」指出,該項目的立意、實驗設計堪比博士生科研水平。
  • 小學生「新基因對癌細胞影響」研究獲全國大獎受質疑
    (原標題:雲南小學生「新基因對癌症細胞影響」研究獲全國大獎受質疑)7月12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
  •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大獎引質疑 父母被指是中科院研究員
    7月12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有網友指出,這樣的科研水平,遠遠超出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 6年級研究基因突變,人造神童的背後只有焦慮沒有愛
    ,各領風騷十幾天。昆明6年級小學生陳某石就是最近躥紅的一位神童,他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三等獎和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
  • 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
    封面新聞記者 沈軼7月13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根據組委會官方給出的相關評論顯示,這個實驗的意義重大,「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
  • 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
    封面新聞記者 沈軼 7月13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
  • 小學生4天學會基因編輯技術,研究癌症獲科創大獎,這是真的嗎?
    昆明出了個大新聞,一位6年級的小學生,在4天時間裡,從沒有接觸過基因的懵懂少年,居然學會了基因編輯的技術,並且開始進行癌症方面的科學研究,還憑藉這方面的成果,一舉拿到了青少年科創大獎。有人說,科學天才就此出現,以後中國的科研就指望他了;也有人說,這成果是真的嗎,該不是作弊拿到的獎項吧?後一種人就去翻了翻這哈字的背景,結果還真的發現這孩子的父母是中科院的研究人員。我們不能否認天才的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各行各業都有天賦出眾的人,作為普通人,我們根本理解不了他們。
  • 「天才」小學生的癌症基因項目獲獎,碩博士研究生們顫抖吧!
    0我和本專業的朋友聊天,最近被一條【昆明天才小學生搞腫瘤基因科研獲獎】的新聞在朋友圈刷屏了。我倆深深感慨自己生不逢時,科研能力太過弱雞,還沒做出點啥成果,就已經被學術界的後浪拍死在沙灘上了。1這個事情大概是醬嬸兒的。
  • 中科大教授質疑曹原:物理水平很一般,網友:誰給你的勇氣?
    中科大教授質疑曹原:物理水平很一般,網友:誰給你的勇氣?前段時間,中科大教授吳明衛在談及「天才少年」曹原時表示:曹原的物理水平很一般,在科大作報告時很多物理問題一問三不知。他說上過我的《固體物理》,但我對他毫無印象,說明他不是那些突出的學生,更沒有通過我的課程。
  • 神童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遭退學 母親至今餵飯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雲南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 父親承認「過度參與」
    全文1587字,閱讀約需3分鐘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實習生 薄其雨雲南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靈石,憑藉一個關於結直腸癌基因研究的課題,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三等獎。新京報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陳靈石的父母均為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究領域與陳靈石獲獎課題所屬領域相同。━━━━━5天學會專業知識風波緣起一則獲獎信息。
  • 《罪惡王冠》——「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罪惡王冠》是Production I.G製作的一部以超能力戰鬥為題材的原創動畫作品,在2011年7月號的《Newtype》月刊雜誌上公布了動畫的製作企劃。於2011年10月13日起播出,全22話。在動漫在國內播出便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 神童母親懺悔錄:17歲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小學生研究直腸癌獲獎,究竟尷尬了誰?
    今天,有一個讓人振奮的消息傳遍五湖四海:喜大普奔,六年級小學生攻克直腸癌難題!雲南昆明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靈石,研究的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項目,獲得2019年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 天才少年學術造假,天才少女跌入糞坑:父母別再給孩子挖坑了
    01近日,兩位天才橫空出世。昆明一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完成了一項碩博研究生才有可能完成的科研項目。《C10orf67在結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不僅研究方向艱澀難懂,普通成年人望塵莫及。而且小學生從對科研項目的一無所知到遊刃有餘只用了短短5天的時間。
  • 天大張裕卿女兒、武大李紅良女兒、西南交大陳玉鈺,都是學二代
    張絲萌沒有進入過張裕卿的實驗室,但發表了7篇論文,一作有4篇,其中有的引用因子非常高。這個成績已經超過博士生的畢業要求了。這封舉報信出現後,天津大學第一時間回應,跟張裕卿解除聘用合同。河北工業大學也發表聲明,表示要追查張絲萌的問題。另外,也有人把材料寄給了澳大利亞的Monash university。
  • 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網友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心肝脾肺腎?
    涉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爆料」還在繼續……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重慶高中生獲獎論文與某碩士論文撞圖」後,湖北武漢一項獲獎作品也陷入被質疑風波。至此,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遭質疑獲獎作品已涉及至少三地。
  • 神童尹希:12歲考入中科大,17歲在哈佛碩博連讀,卻自稱普通人!
    一、 大家眼中的『天才神童』9歲的尹希就讀於北京八中少兒班;12歲的尹希成為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17歲的尹希來到美國哈佛大學碩博連讀,研究方向為弦論和量子場論;22歲的尹希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繼續博士後研究的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