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期來,「野生救援」組織在泰國展開了今年的第二輪反魚翅活動,在泰國各電視臺播出大量廣告。這輪攻勢的時間掌握得恰到好處———正好在該組織贏得第一輪反魚翅官司之後、國際瀕危動物貿易研討會在泰國召開之前,所以效果奇佳。反對吃魚翅丟了朋友現在,沒有人敢請辛迪·班布利奇吃魚翅了。班布利奇是泰國著名的模特和演員。前不久,她受邀在保護鯊魚和熱帶魚類的一系列公益廣告中出演角色。廣告播出後效果不錯,她的很多朋友都不再吃魚翅。一些堅持吃魚翅的朋友再也不敢邀請她出去吃魚翅,而且也不大跟她聯繫了。她無奈地說,人們不愛聽說教,朋友間更是忌諱這種說教,所以有時候她很苦惱。她說:「要讓人們接受一些保護動物的觀念是一個緩慢而痛苦的過程。最難的是,要讓人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動物。」碗蓋上印著一塊墓碑反對食用鯊魚魚翅的廣告,大多是由一個名為「野生救援」的組織策劃的。這是一個全球性的組織,總部在美國,一直致力於野生動物的拯救和保護。從2001年起,這個組織就開始陸陸續續在泰國各大電視臺播放此類公益廣告。這些天在泰國各大電視臺創下收視率新高的一則電視公益廣告是這樣的:在一張光線黯淡的桌子上,放著一隻半蓋著的花瓷蓋碗,隱約可以看出,碗裡盛著魚翅羹。再仔細看看瓷碗的蓋子,會讓人嚇一跳:蓋子上印著的居然是一塊墓碑。這個廣告很短,但清楚地告訴了觀眾,吃魚翅不僅把鯊魚推向了絕境,同時也危害著人類的健康。據報導,廣告在年輕人中反響最大,大多數年輕人接受了保護野生動物的觀點。花大錢吃魚翅害自己在泰國播出的這些廣告,已經是「野生救援」的第二輪攻勢了。在今年的第一輪廣告中,該組織說了魚翅中汞含量很高的事實———因為海水汙染,鯊魚體內積存了較多的汞。「野生救援」組織在泰國曼谷街頭隨意挑選了10隻魚翅分析其成分,發現其中7隻含有濃渡0.57-21.02ppm的汞,超過了可食用濃度(0.5ppm)。他們在一份報告中說:「你花高價買來魚翅湯想大補一次,其實只是買到了一次自我傷害罷了。」去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醫學中心的科學家簡·海陶爾調查發現,經常食用海魚的人群當中,血汞指數偏高的佔89%。餐館老闆打官司大敗第一輪廣告播出以後,前不久在曼谷的一項調查表明,今年魚翅的銷售量比往年同期下跌了32%,很多餐館的魚翅生意大受影響。於是,很多餐館老闆跳了起來,聯合起訴「野生救援」,要求該組織支付270萬美元賠償,因為他們認為「野生救援」策劃的廣告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意。上個月,法庭宣布餐館老闆們敗訴,「野生救援」士氣大振,迅速發起了新一輪廣告攻勢。今年10月,兩年一度的國際瀕危動物貿易研討會將在泰國召開。這個研討會旨在討論如何保護被人捕殺販賣的瀕危動物。人們認為,一系列保護鯊魚的廣告是這個大會最為和諧的前奏。
連結鯊魚數直線降交易量直線升全球每年有1億條鯊魚死於人手。有些漁民抓了鯊魚割下魚鰭,將鯊魚血淋淋地扔回大海。最近,著名的瑞士「國際自然保護聯合」(IUCN)的「IUCN瀕危鯊魚」名單上,又新增加了至少十種鯊魚,其中包括大白鯊、新英格蘭刺鮫和墨西哥灣白吻鯊。這樣,瀕臨滅絕的鯊魚種類增加到了82種。加拿大達爾豪西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雜誌上說,從1986年到2000年,大西洋西北海域的鯊魚數量減少了50%以上,其中大尾鯊和大白鯊的數量減少了75%以上,錘頭雙髻鯊的數量下降最快,達89%。據「野生救援」組織提供的數字,全球魚翅交易在過去20年裡急速升高:1980年國際交易乾魚翅為3011噸,價值2830.4萬美元。到1989年,上升為5910噸,增加96%,價值9425.6萬美元。1997年,全球交易量更增加到7048噸。另外還有許多交易沒有經過正常卸貨渠道,因此沒有記錄。只有停止購買才會停止獵殺根據一項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統計,每年非法的野生動物交易額高達80億,東南亞雨林地區非法交易更是猖狂。在城市,也有很多非法販賣動物和虐待動物的現象。泰國警方近日發現,一家動物園竟讓猩猩表演跆拳道和拳擊,這家動物園被勒令停業。最近,「野生救援」還在策劃拍攝保護11種瀕危動物的電視短片。該組織負責人說:「我們這樣做,是希望泰國能為東南亞各國做個榜樣,改變吃瀕危動物的惡劣習慣,讓更多的人來關心動物的生存狀態———那些被吃掉的動物,活得多麼痛苦,怎麼被人們販賣———這樣,可能會有很多人反省自己。」這個組織的宣傳重點是青少年人群。一些短片教育青少年不要把瀕危動物買來做寵物,也別買動物皮毛或器官做成的飾物。短片中列出了警方公布的非法商販的名字,告訴青少年:「只有你們停止購買,他們才會停止獵殺。」(本版撰稿顧盼)(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