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能力強的人會格外在意別人的情緒波動嗎?

2021-01-08 貓空體育

有些人特別擅長於捕捉別人的情緒,可以通過別人的微表情、微動作去感受到別人情緒的變化,不管是長輩還是晚輩,不管是同事還是領導,只要他們情緒有所起伏,自己都能捕捉到,並且還會不停地暗示自己:我感受到他們的情緒就是像我心裡想的那樣。或高興或悲傷、或喜悅或憤怒,不管自己所感受到別人怎麼樣的情緒,自己總是很容易捲入這些情緒中,並深受其擾。在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不僅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還要時刻承擔起別人的情緒。儘管有些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並暗示自己關掉「情緒感應雷達」,但情況往往適得其反。

究竟是怎麼樣的人格會造成這種局面,他人的情緒為什麼會對我們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下面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情緒感應雷達」強的人是怎麼樣的?

一般這樣的人共情能力特別強,特別注意細節,並且對這些細節進行過度的解讀,根據自己的心理理解迅速地對這些細節展開情緒解讀,並把自己的情緒代入到別人的情緒中去體會。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用「老好人」的心態去對待他人,表現出如履薄冰。

「情緒感應雷達」強的人為什麼會很敏感?

知名的情緒管理專家,心理學教授Aron曾經指出:擁有異常敏感大腦的人大約有20%,這些人對他人的情緒反應有著更為強烈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在她看來,擁有強「情緒感應雷達」的人可能是與生俱來的。

但是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很有可能缺乏應有的心理教育,因此在成長過程中,「情緒感應雷達」潛移默化的被我們自己給「造」出來了,這很大一部分是跟我們的成長環境有關,比如從小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就容易擁有強「情緒感應雷達」,再比如從小一直被批評長大的孩子同樣可能會擁有強「情緒感應雷達」。

「情緒感應雷達」強的人應該怎麼辦?

要想改變這種心理境況,不僅要把控好自己的情緒狀態,守好自己的情緒底線,同事也要時刻暗示自己「別人的情緒可能跟我沒有關係」,「我沒必要為他/她的情緒負責」

共情能力強是一種很好的心理狀態,沒必要為這點有所困擾,反而要覺得自己能擁有這樣的心理狀態而感到驕傲。只要我們能把控好自己的情緒底線,逐漸屏蔽掉自己的「情緒感應雷達」,我想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對別人的情緒格外敏感?| 共情能力太強的傷害
    為此,你會不自覺地取悅他人,甚至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只是為了安撫他人的負面情緒。有時,你可能自己都分不清是出於對他人的關心,還是因為他人的情緒對你影響太大。4. 你常常覺得自己「共情能力過強」當身邊的人陷入負面情緒之中時,你常常覺得自己的情緒比他們還要強烈,宛如那已經成為了你的情緒一樣。
  • 共情能力強的人沒有一個活得快樂
    所以,那些共情能力弱的人,是很自私光明地在幸福著。——太宰治《候鳥》什麼是共情?共情就是用你認為別人會用的那種視角去體驗生活的能力。其中分為認知共情和情緒共情。認知共情指即使在沒有任何情緒傳染的情況下,也能理解他人腦海中想法的能力。
  • 生活中共情能力強是好還是壞?你有共情能力嗎?
    共情能力,這個詞越來越流行。共情能力,指的是設身處地為感受他人的處境,從而理解他人感受或者情緒的一種能力。看到很多有共情能力的培養、共情能力的訓練,共情能力屬於一種心理活動、也是一種社交能力。所以共情能力強越來越重要。我們經常在很多場合裡會需要共情能力。
  • 夫妻關係的甜蜜武器:「共情」能力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不禁要問我了:「什麼是共情能力?」共情能力,英文:empathy ability。也叫「換位思考」,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這種能力人類天生自帶,只是有的人強,有的人弱。共情能力高的人,在處理任何人際關係時,會顯得遊刃有餘。共情能力低的人,很少能去感知別人的情緒。
  • 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很強的星座,別人的苦難,他們似乎能感同身受
    好像別人的遭遇,別人的痛苦,他們也能感同身受一般主筆:Miya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強的一類人,總是容易心軟的一類人,看到別人吃苦受罪的時候,他們仿佛能夠感同身受一般,好像那個遭受磨難的人是自己一樣,哪幾個星座是這類人呢?
  • 總是成為別人的「情緒垃圾桶」|5個方法幫你緩解「共情疲勞」
    這樣時間一長,我就不想跟人有太多接觸,總想一個人待著,但又怕讓別人覺得我冷漠。我該怎麼辦?你也會這樣嗎?總是不自覺地捲入別人的情緒漩渦,感到無力、疲憊和深深的挫敗。來看今天的文章吧。01總被「共情」搞得「心很累」?
  •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你需要「共情能力」
    男:……其實你和你的伴侶很多次爭吵的原因,是你只在意自己的情緒,而沒有跟對方共情導致的。大部分男人喜歡在跟對方交流的時候擺事實,講道理,大部分女人則喜歡抒發情緒,聊憤怒。共情力這個東西,看似縹緲,實則在交流中無處不在。
  • 「都說我冷漠,其實只是不會愛」丨缺乏共情能力背後是怕受傷
    朋友的感慨讓我想到了之前KY關於共情能力的討論(點擊查看��為什麼我對別人的情緒格外敏感?| 研究:共情能力太強會更不開心嗎?)。那麼,對這些「大寫冷漠」的人來說,他們真的是缺乏共情能力嗎?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缺乏共情能力是怎麼回事。普遍來說,缺乏共情能力可能會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 共情能力差的人如何去愛?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類天生的能力,但一直沒有受到應用的重視。共情是讓人與人之間從情緒、認知、觀念等建立「連接」,達成共鳴,讓溝通更有效,達成共贏的局面。優秀的共情能力,也是生活中高情商的一種表現。
  • 羽生結弦的表演和人為何值得愛?傷痛換來的善良,共情能力太強!
    前幾天,微博上有這樣一個熱搜:「共情能力強的人」。說的是,「共情能力強的人也很慘。因為經歷的痛苦越多,你就越柔軟細膩,處處慈悲為懷。看到別人流血,想起的全是自己的疤。你看到的善良,都是用半條命換來的。」瞬間戳心。這個話題,讓很多人一下子就能想到他。
  • 孩子人緣差,對別人態度冷漠,可能是缺少「共情能力」
    1、人緣變差如果孩子沒有共情能力,那麼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會與別人保持距離,會給人留下一種特別冷漠的印象,孩子不拿出自己的真心,自然也就無法獲得別人的真心,導致孩子的人緣變得很差,大家都不願意和孩子交朋友。
  • 最重要的三個職場能力——共情、共情、共情
    職場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共情能力!先講一個身邊人的例子。之前在報社工作,總編輯是一個能力強、手段硬、脾氣大的人。脾氣大到什麼程度呢?一個月四次的總編會,至少有一次,要罵哭一位副總編。如果你具備共情的能力,你就可以讀懂他們各自的笑點與痛點,以最讓他們舒服的方式與他們交往。反過來,你也可以調整自己對他們的預期,更好地在工作中接納他們。一旦你在內心真正接納了別人,別人也會自然會接納你。而接納,是建立良好職場關係,最為關鍵的第一步。二、因為懂得,所以合作職場中,總是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感。
  • 總是喜歡哭的星座,共情能力強,很難控制情緒
    許多人在生活當中都會讓自己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好像對於任何事情都應有著自己的想法,甚至很少會因為別人的想法而讓自己產生在一件事情上的看法,畢竟他們不僅要在外人面前成為天不怕地不怕的一個人,他們甚至也會漸漸的去催眠自己的內心,讓自己也認為自己本身就是這樣類型的人,但事實上在到了自己孤身一個人待在一個環境當中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自己的眼淚是完全控制不住的
  • 情緒波動很大是什麼原因?怎麼調節?
    我的情緒波動很大為什麼?情緒波動大,主要原因來自於我們的得失心很重。我們對一件事物的看法,把自我的主觀看法看得太重,就是太自以為是,這是一方面。我們的思想覺悟太低了,看一個問題只會從自我的角度去看待,你不會站在高處從對方的角度還有從事物本身的角度來思考,會在這種自滿、驕慢還有沮喪中徘徊。這樣我們的心當然就容易七上八下,同時也不利於我們跟別人相處。沒有一個人喜歡跟一驚一乍的人相處。喜怒哀樂的情緒波動太大,你待在他身邊就覺得沒有安全感,也不祥和,隨時都可能讓自己的心砰砰跳。這就是缺乏一種平常心。
  • 孩子「共情能力」較差,往往是由於家長沒有好好培養,該學習一下
    其實共情能力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但這種天賦是需要後天的培養和挖掘,它才能真正的為人所用。共情能力強的孩子會怎麼樣?記得去年過年的時候,家裡來了許多親戚一起吃飯。阿姨和姑姑的孩子當時剛好都是7歲,兩個都是男孩子,很快就玩在一起了。等到吃飯的時候,其中有一道菜是蝦,蝦是小孩子們最愛的一道菜。只見阿姨家的孩子拿起筷子就夾了一隻蝦放到自己的碗裡開始吃了起來。
  • 《愛的五種能力》教你如何使用共情,改善親密關係,互相成長
    人人都需要一個會共情的愛人,不會共情:難以懂愛人。---《愛的五種能力》那我們首先先了解共情到底是什麼呢?01 共情是愛的一種能力《愛的五種能力》一書中,講到了愛的五種能力是:情緒管理、述情、共情、允許和影響。共情是愛的其中一種能力,就是能夠理解對方的情緒,但是具體該怎麼做呢? 是跟著老婆的感受,說公司老闆選人不當?
  • 不懂察言觀色的藍盈瑩,我開始同情你了,趕緊學會共情能力吧
    但細思極恐,勵志背後只是自己的單打獨鬥,在這個講究團體合作的社會裡,這種缺乏共情能力,做事只奔著結果的人才最容易被淘汰。俗語說「槍打出頭鳥「,在團隊中有一個藍盈瑩,以自己的能力衡量別人,不顧別人的難堪,只為了實現自己設定的目標,雖然她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野心去實現目標,但很容易變成眾矢之的。在現代社會中,共情能力是一種重要的適應社會的能力,每個人都應該要修煉。
  • 「高情商」的孩子,大都擁有共情能力:「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一、「高情商」的孩子,大都擁有共情能力 現在有很多育兒專家、父母都會提到「共情能力」,那麼「共情」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從字面上去理解它,就是「共同的情緒」,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他人遇到事情時,會跟他人有同樣的情緒,能感受到他人的感受。
  • 共情時代:三個層次理解共情,學會給別人公平,有利於合作的進行
    1、感知和模仿比如,打哈欠這個動作是會傳染的,看到別人打哈欠,我們也會不由自主地打起哈欠來。我們對別人非常敏感,不僅僅是動作,情緒也會傳染。因為這種無意識的同步效應,尤其對於無法用語言來互相溝通的動物來說,非常有助於整個群體的協調運作。2、關心和撫慰當我們感知到了別人的消極情緒,在共情的作用下,我們就會嘗試用肢體接觸和語言來撫慰他的心情。
  • 心理學:高敏感、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
    突出的共情能力 敏銳的情緒捕捉能力 考慮周全的思維 敏感人群有著這樣突出的特質,但是人們卻總是把敏感當做一種缺陷來看待,是因為只看見了敏感的對立面——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