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將雞蛋打散後直接衝入白開水,這樣既能夠利用白開水殺死雞蛋中的微生物,又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雞蛋中的營養。但是一些專家們卻不建議這樣吃,這是為什麼呢?
沙門氏菌
對於喜歡吃「開水衝雞蛋」的人而言,最大的危險來自於雞蛋中的沙門氏菌。沙門氏菌是一個名叫沙門的人在19世紀末發現的一種細菌,每年全球有超過1億多人感染沙門氏菌,其中大多數人會在短期內自愈,但也有大約15.5萬人因此死亡。
沙門氏菌會導致患者輕則上吐下瀉,重則可能會引起傷寒症狀。在我國,每年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大約有70%-80%是沙門氏菌引起,而身體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容易中招。
在我國沙門氏菌中毒事件中,有90%以上是肉蛋奶等。沙門氏菌雖然來源廣,但它們並非不可消滅,研究表明沙門氏菌不耐高溫,在100℃環境下會立即死亡;但在50℃-60℃環境下,至少需要30分鐘才能完全殺死沙門氏菌。
所以,消滅沙門氏菌最好的方法是高溫環境。而開水衝雞蛋的溫度顯然無法達到。
雖然開水的溫度保持在100℃,但當開水接觸到冰涼的雞蛋以及杯子時,溫度會瞬間降低,無法徹底消滅雞蛋中的沙門氏菌,所以飲用開水衝雞蛋有被沙門氏菌感染的危險。
雞蛋的選擇
既然開水衝雞蛋的重要危險來自於雞蛋,所以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雞蛋中的沙門氏菌。根據新華網《長斑雞蛋含有沙門氏菌?不必恐慌!》數據顯示,大約有10%的鮮雞蛋中含有致病的沙門氏菌、黴菌或者寄生蟲卵。而且,如果雞蛋不新鮮,含有沙門氏菌的概率更高。
雖然現在很多食物都有保質日期,但是人們很少會關注雞蛋的保質日期,很多人會一次性購入很多雞蛋,然後存放在冰箱中。但其實冰箱的溫度並不能使雞蛋中的沙門氏菌徹底消失,它們仍舊可以在低溫環境中繁殖。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選擇「開水衝雞蛋」時,選擇的雞蛋不夠新鮮,那麼感染沙門氏菌的概率更高。雖然大多數人感染沙門氏菌之後能夠自愈,但是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而且萬一自己身體抵抗力低下,此時疾病狀況有可能加重。
除了雞蛋的新鮮與否之外,我們還應該關注雞的生活環境。雞根據養殖方式以及品種的不同,又分為土雞和蛋雞。其中土雞大多是散養狀態,而蛋雞終生生活在籠子中。
雖然我們比較講究天然,但實際上蛋雞所產的蛋更乾淨、衛生,這是因為蛋雞生活密度大,一旦發生疾病將會導致農場主損失慘重,所以他們會定期為雞舍噴灑防治藥物。除此之外蛋雞終生生活在籠子中,不會與外界環境接觸,因此含有沙門氏菌的概率較小。
但是土雞生活在鄉間林中,生活環境不可控,它們與外界環境接觸更多,能夠接觸到的沙門氏菌的概率更高。
所以,如果真的非常喜歡「開水衝雞蛋」,最好選擇價格便宜的蛋雞;而不是價格昂貴,但雞蛋上帶著泥土碎屑的土雞蛋。
巴氏殺菌
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選擇經過巴氏殺菌處理的雞蛋。沙門氏菌以及一些其他的微生物雖然能夠耐50℃左右的高溫,但在持續高溫環境下,它們存活率會下降。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巴氏殺菌法,就是將牛奶加熱到62℃-65℃,保持30min,此時滅絕效果可達97.3%-99.9%。雖然此時還有一些微生物能夠殘留,但這些細菌大多是乳酸菌,這種細菌非但不會致病,反而能夠促進人類消化。
但是這種消毒方法價格比較昂貴,而且消毒之後需要儘快食用,所以目前市面上經過巴氏殺菌的雞蛋非常少見。
總結
雖然開水衝雞蛋做法簡單又方便,但是最好少吃,因為開水衝入到雞蛋中時,溫度會降低,而短時間的低溫無法殺死雞蛋中的所有病毒,會增加感染微生物的風險。如果一定要吃,最好選擇新鮮的、養殖環境乾淨、衛生的雞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