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一代數學天才的學習方法,值得所有人學習

2020-12-04 學習方法寶典

華羅庚先生,是家喻戶曉的數學天才。

對於他來說,數學就是他的生命的一部分。

華羅庚先生從小就愛思考,完成小學和初中的學業後,因家境貧寒輟學。

輟學之後,他在家一邊幫父親料理雜貨鋪,一邊學習。

五年時間,他自學完成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課程。

只有初中文憑的他,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卻轟動了整個數學界。

清華大學了解到他的才華後,破格讓他進入清華圖書館擔任管理員,最後成為講師。

出國留學後,回歸祖國,為國家數學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學歷如此低的華羅庚,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數學天才的道路。

總的來說,和這三個方法分不開

01 堅持不懈,就已經是成功的第一步

對於輟學的學生來說,大多數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放棄。

專注地去打工,賺錢,或者幫家裡幹活。

華羅庚從一開始就不一樣,即使在幹活的情況下,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數學夢。

無論做什麼事,堅持,就已經超越了大部分人。

在古希臘的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

蘇格拉底是當時偉大的教育家和哲學家。

開學第一天,他對所有學生說:"今天,我們只學一樣東西,就是把胳膊儘量往前抬,如何再儘量往後甩。學會以後,從今天開始,每天你們都要把它做100遍。"

學生們都不置可否。

10天後,蘇格拉底問:"誰還在堅持做那個甩手動作?"

大概百分之80的學生舉起了手。

20天後,蘇格拉底又問,這次只有百分之50的學生舉起了手。

三個月後,蘇格拉底再問,就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

這個人就是以後古希臘的另一位哲學家——柏拉圖。

無論對於學習還是工作而言,長久地堅持一件事情,你就已經成為佼佼者。

高考狀元之所以成為高考狀元,是因為他們長期堅持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規律。

學習好的同學,每天都會堅持學習,分析,做題。

要想學習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長久地堅持才能換回輝煌的成績。

俗話說:生活會辜負堅持的人,但是不會辜負一直堅持的人。

不要因為暫時的失敗而放棄,只要堅持,就一定能看到進步的曙光。

02 讀書,先讀厚再讀薄

華羅庚認為:"學習,是實事求是的事情,急於求成不行。"

打好基礎,再求上進,才能又快又穩地走好提升的道路。

對於學習來說,教材是根本。

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把教材弄懂,才能融會貫通,做好題目。

華羅庚先生說過一句話:讀書,先讀厚,再讀薄。

讀厚,就是在第一次學習的時候,把一些和與這本書有關的知識補充進來。

這個補充的來源可以是課外書籍,也可以是老師上課補充的內容。只有把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應用。

讀薄,就是把書按照時間或者空間或者因果關係整理出來。

例如歷史,可以按照時間軸進行整理,也可以按照中國外國進行整理。

讀薄一本書,不僅需要深層次的理解,還需要有自己記憶的邏輯。

做到這一步,這本書基本上是被我們掌握了。

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要急著做題,先把教材學懂,基礎紮實,再去融會貫通,才能更加地事半功倍。

03 敢於向高的目標發出挑戰,充滿信心

華羅庚常說的一句話:"弄斧到班門,下棋找高手。"

他認為,和強者較量,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如果每天和弱者較量,即使贏,也索然無趣。

很多學生,在學校裡成績比較好,每次都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較量,其實百害無一利。

一直處於一個安逸的競爭不大的環境中,會讓自己學習的驅動力逐漸逐漸變弱。

學生應該找到自己的目標,把歷年考上這個學校的平均入學成績作為自己的目標。

學會把自己的目光放到整個區乃至市裡,和大環境中比較好的學生比較,才能更好的激勵自己的學習。

尤其是處於不好的學習環境中的學生,不能在溫水中失去鬥志。

與優秀的人比,才有可能成為優秀的人。

北大學子賀舒婷,即使身處一個只有復讀生才能考上本科的學校,她依然嚮往北大。

她把自己的成績放在全市中審度,即使考了全校第一,也仍不放棄努力,這就是與優秀的人相比的魅力。

進步,永遠是無止境的。

華羅庚先生這一生,在數學領域中的貢獻,令人佩服。

有方向有方法的學習,讓他受益終身。

學習的道路總是困難的,找到方法,才能攻克難關,走向自己的目標。

後記

作為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效率學習的方法!而這樣的高效學習方法有哪些呢?這2個視頻,我建議你一定要看!

家長都知道語文很重要,但語文如何複習和提分呢?試試這個方法

方法得當,孩子背單詞都能背出幸福感,快讓孩子試試這樣背單詞

相關焦點

  •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一代數學天才的學習方法,建議家長為孩子收藏
    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華羅庚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是我非常崇拜的人物,他給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通過自己堅持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典範。他僅僅有初中文憑,憑藉著自己的勤勉自學,終於成為數學巨匠,並且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物理教育】自學成才的天才數學家華羅庚,為你解密天才的真相!
    出身貧寒的他在父親的小店裡自學成才,最終成為一代數論大師,寫出了《堆壘素數論》等世界級水準的數學著作,被數學界公認為「天才數學家」。其得意弟子陳景潤也在其悉心指導下成為世界級數學大家。數學大師 華羅庚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本《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就是華羅庚先生親筆所著。在此書中,這位公認的「天才數學家」向我們揭示了「天才」的真相。
  • 聰明在於學習 天才在於積累著名數學家,「教書匠」龔升
    我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龔升是華羅庚先生的學生,我很早就想去拜訪他。初冬的一天,採訪終於成行。
  • 華羅庚是我國現代傑出的數學家,新中國數學研究事業的創始人
    1938年,懷抱一顆愛國之心的華羅庚謝絕了訪問蘇聯和繼續留在海外學習的邀請,從英國返回了正處於抗戰中的祖國,被聘為西南聯大教授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他寫出了20多篇論文,並於1941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數學名著《堆壘素數論》。1946年秋天,華羅庚應邀訪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 數學手抄報: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的故事
    「正在大家沉默之際,有個學生站起來,大家一看,原來是向來為人瞧不起的華羅庚,當時他才十四歲,你猜一猜華羅庚他說出是多少?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  華羅庚上完初中一年級後,因家境貧困而失學了,只好替父母站櫃檯,但他仍然堅持自學數學。
  • 國家棟梁,數學天才,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
    人物簡介: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 只有初中文憑,卻是公認的數學大師,華羅庚是如何創造奇蹟的?
    要說數學成就,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華羅庚」了,他被稱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更是享譽世界的數學天才。美國著名數學家貝特曼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的院士」。
  • 他曾因學習差,沒拿到小學畢業證,後卻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家
    華羅庚是舉世聞名的數學家,是中國第一流的科學巨人,他的成就遍及數學的諸多重要領域,為數學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人說,他是天才,他自己卻予以否認。那麼,他究竟是怎樣成為一名偉大的數學家的呢?讓我們從他的學習經歷中來尋找答案吧。
  •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到底有啥貢獻?大部分中國人都不知道
    提起華羅庚先生,我們都不陌生了,都知道他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但絕大部分中國人都不知道華先生的貢獻在哪裡,我們大多數人只記住了他的「優選法」,當然,之所以會記住它,主要是因為在很多工業生產中都用到了這種方法!
  • 中國近代知名數學家華羅庚,教過數學天才陳景潤,竟只有初中文憑
    在高等數學領域有很多享譽全世界的數學大師,譬如古希臘時期的阿基米德、泰勒斯,來自德國的高斯,因物理成就而出名的牛頓,他們都是擅長數學的天才人物。那說到中國的數學大師,你會想起誰呢?想必十個人裡會有九個人提到相同的名字,沒錯,他就是華羅庚。
  • 北大4位數學天才,曾經的「黃金一代」,如今卻齊聚美國高校教學
    提起我國的數學家,你會想起誰?是古代圓周率的發現者祖衝之或《九章算術注》的劉徽,是有「微分幾何之父」之稱的陳省身還是「中國解析數論學派」的華羅庚或者是著名的「1+2」震驚數學界的陳景潤等等,但你可能想不起來80年代後的數學天才們都有誰?
  • 盤點中國數學天才傳奇人生(組圖)
    學習數學是一件輕鬆且愉快的事情。」趁此機會,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曾經出過的數學天才吧。創造這個奇蹟的正是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他從小是個瘦弱、內向的孩子,卻獨獨愛上了數學。演算數學題佔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使他充滿了幸福感。1953年,陳景潤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由於他對數論中一系列問題的出色研究,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 「中國數學之神」,當年卻被叫「羅呆子」——「天才」華羅庚
    介紹一下華先生華羅庚為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
  • 拿下科學界奧斯卡的北大天才數學家惲之瑋,他到底有多神?
    我國的現代數學家層出不窮,但我們熟悉的還是華羅庚、陳省身這兩位,其實,我國現代數學領域的新興人才是層出不窮的,比如張維,在中央大廳頒發了晨興數學獎,這個獎項被稱為中國"菲爾茲獎",是中國數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在張偉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候,張偉解決了普適猜想庫達拉猜想;還有袁欣怡,他也是享譽世界的年輕一代數學家。
  • 華羅庚: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市人,國際數學大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2]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 一生只有初中文憑卻是公認的世界數學大師——華羅庚
    誰也沒想到,初中竟是華羅庚一生求學生涯的最高學歷了,此後,華羅庚再也沒有在學歷問題上再進一步。然而,偉大的人必定會堅守他的偉大之處。雖然已經不在學校,但是絕對不意味著他不再學習。5年的時間裡,他費盡千辛萬苦,自學了高中乃至大學的全部數學課程。青年華羅庚的自學跟我們認為的自學可不一樣,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如果可以自學去通過某些重要的考試,其實都已經很了不起了。
  • 華羅庚是靠自學成為傑出的數學家的嗎?
    作者 | 武際可在許多介紹傑出人物的通俗著作和文章中,都說我國傑出的數學家華羅庚是靠自學成才的。靠自學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論文,是當年任清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熊慶來「慧眼識英雄」,把華羅庚邀請到清華大學。後來一舉成名。事實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 「人民的數學家」:華羅庚最優的「優選」
    【編者按】:  今天的人們並不理解,為什麼華羅庚會被稱作「人民的數學家」?很多年前,他的外國同行也不懂,為什麼華羅庚一定要把中國的數學搞上去,而不是把自己的數學搞上去?一個天才數學家為什麼非要從理論研究轉向應用數學?
  • 數學家故事 華羅庚
    華羅庚出生在一個擺雜貨店的家庭,從小體弱多病,但他憑藉自己一股堅強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終於成為一代數學宗師.華羅庚就特別愛好數學,但數學成績並不突出.19歲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驚動了當時著名的數學家熊慶來.從此在熊慶來先生的引導下,走上了研究數學的道路.晚年為了國家經濟建設,把純粹數學推廣應用到工農業生產中,為祖國建設事業奮鬥終生華爺爺悉心栽培年輕一代
  • 歷史人物: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傳奇故事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學習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動腦筋。他十四歲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老師王維克在課堂上給同學們出了這樣一道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  王老師剛把題讀完,華羅庚的答案就脫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麼,你看過《孫子算經》?」王老師驚詫地問。  華羅庚回答說:「我不知道《孫子算經》這本書,更沒有看過。」  「那你是怎麼算出來的?」王老師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