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H陳小元JACS:過氧化銅納米點實現過氧化氫自給型化學動力學治療

2020-12-06 騰訊網

共同第一作者:林立森,黃濤;通訊作者:陳小元,王生;

通訊單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論文DOI:10.1021/jacs.9b03457

全文速覽

本文成功合成過氧化銅納米點,並將其用於可激活的過氧化氫自給型化學動力學癌症治療。

背景介紹

A.化學動力學療法

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化學動力學療法(CDT)利用芬頓或類芬頓反應產生高細胞毒性的羥基自由基( OH)。芬頓和類芬頓反應在形成活性氧(ROS)過程中主要依賴於催化劑與 H2O2的相互作用,無需氧氣和外源能量輸入。因此,CDT 有望克服腫瘤光動力療法(目前最常用的基於 ROS 的治療手段)的一些難題,例如乏氧環境下 ROS 形成效率低、光穿透深度不足等。近來,CDT 試劑的開發受到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關注。目前,一些芬頓催化劑通過將癌細胞的內源過氧化氫(H2O2)轉化為 OH,從而實現癌症 CDT。然而,腫瘤細胞自身的內源 H2O2並不足以實現滿意的化學動力學療效。因此,發展具備增加細胞內 H2O2功能的化學動力學試劑是非常有意義的。

B.金屬過氧化物

增加細胞內 H2O2的手段主要分為兩種:內源 H2O2的放大產生和外源 H2O2的形成或遞送。由線粒體生成的內源 H2O2在靠近芬頓催化劑前,易被細胞內 H2O2酶和過氧化物酶等清除,利用率有限。因此,為了充分提高化學動力學療效,需製備能在芬頓催化劑周圍形成或釋放外源 H2O2的 CDT 試劑。金屬過氧化物由過氧基團和金屬離子組成,是一種可用於提供 H2O2的材料。而 Fe2+、Cu2+、Mn2+、Co2+等一些金屬離子已被報導具有良好的芬頓催化活性,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芬頓金屬過氧化物有望成為一種能自供 H2O2的 CDT 試劑。最近,有報導證實過氧化鐵可在下地幔環境中被合成(壓強:76 GPa,溫度:1800 K),但是當壓強小於 31G Pa 時過氧化鐵不能穩定存在。目前關於芬頓金屬過氧化物納米材料的報導甚少。

研究出發點

基於以上研究現狀及面臨的問題,陳小元研究員課題組合成了過氧化銅納米點,並將其用於可激活的過氧化氫自給型 CDT(圖1a)。實驗結果發現,過氧化銅納米點具有酸響應特性,能在弱酸性條件下分解並釋放 H2O2和具有類芬頓催化活性的 Cu2+,所伴隨發生的類芬頓反應可有效地產生 OH。被腫瘤細胞內吞後,過氧化銅納米點在酸性的胞內體/溶酶體中分解,形成的 OH 引起溶酶體脂質過氧化(LPO)和膜通透化(LMP),從而造成細胞殺傷。細胞和小鼠實驗均很好地證實了過氧化銅納米點的腫瘤化學動力學治療效果。作為特異性響應的增強型化學動力學治療製劑,過氧化銅納米點在癌症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結果以題為 「Synthesis of Copper Peroxide Nanodots for H2O2Self-Supplying Chemodynamic Therapy」 發表在 J. Am. Chem. Soc. 上。

圖文解析

A.過氧化銅納米點的合成與表徵

過氧化銅納米點可通過氯化銅、H2O2和氫氧化鈉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水溶液中的簡單混合製備得到。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和動態光散射(DLS)表徵,可看出所製得的過氧化銅納米點大小約為 5 nm,平均流體動力學粒徑約為 16.3 nm(圖1b、c)。採用高錳酸鉀比色法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表徵驗證了過氧化銅納米點的過氧基團(圖1d,e)。同時,XPS 數據(圖1f)證明了過氧化銅納米點中銅元素為 +2 價。

圖1.(a)過氧化銅納米點的合成及其化學動力學治療應用示意圖。過氧化銅納米點的(b)TEM 圖和(c)動態光散射檢測。(d)高錳酸鉀比色法用於驗證過氧基團。PVP 包裹的過氧化銅納米點的(e)O 1s和(f)Cu 2p XPS 譜圖。

B.過氧化銅納米點的性能考察

通過改變不同的氫氧化鈉用量,我們發現無氫氧化鈉加入時過氧化銅無法形成,這說明了氫氧根離子的加入在過氧化銅形成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圖2a,b)。過氧化銅納米點在 pH 7.4 下保持穩定,而在 pH 5.5 溶液中銅離子被很快釋放(圖2c),表明過氧化銅納米點在弱酸性條件下可被分解形成 Cu2+和 H2O2。我們採用 TMB 染料作為 ROS 探針,發現 Cu2+能有效地催化 H2O2向 OH 的轉變(圖2d),並證實了過氧化銅納米點的弱酸性響應 OH 產生性能(圖2e)。

圖2.(a)過氧化銅納米點的形成、分解和 OH 產生示意圖。(b)氫氧根的加入在過氧化銅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c)過氧化銅納米點在不同 pH 下的 Cu 釋放。(d)Cu2+的類芬頓催化活性。(e)過氧化銅納米點在不同 pH 下的 OH 生成。

C.細胞實驗

為了考察過氧化銅納米點在細胞內的 ROS 形成,我們採用 DCFH-DA 作為指示劑,利用螢光共聚焦顯微鏡測定細胞內的 ROS 含量,結果如圖3a 所示。過氧化銅納米點孵育後的腫瘤細胞具有明顯高於空白對照組細胞的 ROS 水平。通過 MTT 實驗檢測細胞活性發現過氧化銅納米點能有效地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圖3b)。

眾所周知,ROS 可以破壞脂質、蛋白質和 DNA 等生物分子,從而具備殺傷細胞的能力。由於過氧化銅納米點具有 pH 響應性能,它可在酸性的胞內體和溶酶體中分解並發生類芬頓反應以產生 OH,從而導致溶酶體脂質過氧化和膜通透化,引起細胞凋亡。比率型螢光探針 C11-BODIPY581/591被選用為脂質過氧化探針(圖3c)。與空白對照組相比,過氧化銅納米點孵育後的腫瘤細胞中,紅色螢光減弱,綠色螢光增強,表明過氧化銅納米點能引起脂質過氧化。我們採用吖啶橙染色評估細胞溶酶體膜通透性,結果如圖3d 所示。過氧化銅納米點孵育後,癌細胞的溶酶體膜被嚴重破壞。

圖3.(a)不同濃度過氧化銅納米點孵育的細胞 DCF 螢光成像圖。(b)過氧化銅納米點孵育 24 h 的癌細胞存活率。(c)過氧化銅納米點孵育後,細胞脂質過氧化考察。(d)過氧化銅納米點誘發癌細胞溶酶體膜通透化。

D.小鼠實驗

由於過氧化銅納米點具有較小的流體動力學尺寸,可通過高滲透長滯留(EPR)效應被動富集於腫瘤組織。為了證實這一點,我們利用 ICP-OES 測量小鼠在尾靜脈給藥後 Cu 的分布情況(圖4a)。結果表明過氧化銅納米點能在腫瘤區域有效富集。再加上其 pH 響應的 OH 產生性能,過氧化銅納米點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圖4b)。而且,治療組小鼠在治療期間並無明顯的體重變化(圖4c)。為了進一步證實化學動力學療效,我們對空白組和治療組的腫瘤切片進行 H&E 和 TUNEL 染色對比(圖4d,e)。實驗結果表明治療組小鼠的腫瘤切片細胞發生明顯的凋亡。

圖4.(a)尾靜脈給藥後過氧化銅納米點的分布情況。(b)治療期間腫瘤體積生長曲線。(c) 治療期間小鼠的體重變化曲線。腫瘤切片的(d) H&E 和(e)TUNEL 染色圖。

總結與展望

該研究製備了過氧化銅納米點,並利用其 pH 響應產生 OH 的性質,實現可激活的、H2O2自給的增強型化學動力學癌症治療。當被腫瘤細胞內吞後,過氧化銅納米點可在弱酸性的胞內體和溶酶體中分解成具有類芬頓催化活性的 Cu2+和 H2O2,伴隨的類芬頓反應所產生的 OH 引起溶酶體脂質過氧化和膜通透化,從而有效地誘導癌細胞死亡。EPR 效應腫瘤被動靶向和 pH 響應性能使得過氧化銅納米點能有效地抑制小鼠腫瘤生長。該工作不僅證明了芬頓金屬過氧化物納米材料在化學動力學治療中的應用潛力,也為增強型化學動力學製劑的研究提供新的設計思路。

文章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9b03457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劉世勇團隊:用於化學動力學療法的高分子納米載體研究進展
    鑑於高濃度的氧化應激可以直接誘導細胞死亡, 利用高分子納米載體遞送活性氧產生劑或胞內抗氧化系統的抑制劑可以破環胞內的氧化還原平衡, 放大腫瘤細胞內氧化應激和誘導腫瘤細胞死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劉世勇團隊在《中國科學:化學》發文,簡要介紹了利用不同策略構建智能納米載體放大腫瘤細胞內氧化應激實現化學動力學療法.
  • 含鐵納米藥物催化的腫瘤特異性促氧化可實現抗壞血酸腫瘤化療
    含鐵納米藥物催化的腫瘤特異性促氧化可實現抗壞血酸腫瘤化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5:51:45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施劍林研究小組發現,含鐵納米藥物催化的腫瘤特異性促氧化可實現抗壞血酸腫瘤化療
  • 復旦姜世勃/NIH陳小元 PNAS:納米誘餌通過同時吸附病毒和炎性...
    10月6日,國際頂級期刊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國科學院院報)在線發表了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陳小元、復旦大學姜世勃、謝幼華和陸路共同通訊
  • JACS: 評估納米共軛物中碳納米點的光誘導電子定性行為
    碳點(CDs)最近已經成為具有強光致發光性的碳材料。 CDs系列包含尺寸小於20 nm的不同類型的準球形納米顆粒。通常,它們被分為不同的子組:石墨烯量子點(GQDs),碳量子點(CQDs),碳納米點(CNDs)和類聚合物點(PDs),CNDs是無定形的納米粒子,由容易聚合的有機前體,天然產物或廢物製成,與無機納米粒子相比,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生態友好性。
  • JACS:動力學控制的轉移氫氰化
    TM口罩現貨發售,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購買可逆的催化反應在化學合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近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Bill Morandi教授課題組報導了利用動力學控制來高選擇性地產生支鏈型氫氰化產物,這一策略還可用於直鏈型和支鏈型異構體的拆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J. Am. Chem.
  • ...腫瘤治療的新型生物「飛彈」,納米藥物新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從高州市人民醫院獲悉,該院醫學科研人員開發了腫瘤治療的新型生物「飛彈」——一種新型多功能的中性粒細胞靶向癌症診療一體化納米藥物。該研究成果於7月12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材料與化學大領域的頂尖學術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進材料》,影響因子:27.398),為解決腫瘤藥物的精準治療問題帶來了新的機遇,填補了我國山區縣級醫院在該領域的空白。該論文由高州市人民醫院的唐龍光博士為第一作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陳小元教授、周子健博士和高州市人民醫院院長王茂生、南方醫科大學喻志強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山區縣醫院科研人員開發腫瘤治療的新型生物「飛彈」,納米藥物...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從高州市人民醫院獲悉,該院醫學科研人員開發了腫瘤治療的新型生物「飛彈」——一種新型多功能的中性粒細胞靶向癌症診療一體化納米藥物。該研究成果於7月12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材料與化學大領域的頂尖學術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進材料》,影響因子:27.398),為解決腫瘤藥物的精準治療問題帶來了新的機遇,填補了我國山區縣級醫院在該領域的空白。該論文由高州市人民醫院的唐龍光博士為第一作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陳小元教授、周子健博士和高州市人民醫院院長王茂生、南方醫科大學喻志強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 耶魯大學:納米空間限域對非均相芬頓反應的動力學強化效應與機理
    該研究以非均相芬頓反應為例,通過特製納米催化反應器及對其內部羥基自由基(•OH)暴露的定量化表徵,揭示了因納米空間的限域效應而導致的•OH氧化動力學強化現象與機理,該成果對於耦合高級氧化水處理技術的新型膜催化反應器的研究設計具有指導意義。
  • 萬立駿/曹安民JACS:生長動力學控制實現取向可調的球形介孔金屬氧化物
    納米催化學術QQ群:256363607有鑑於此,中科院化學研究所萬立駿院士,曹安民研究員報導了一條簡單而高效的合成路線,可以很好地控制各種SMMOs的孔取向。以Al2O3為例,揭示了溶液中的沉積動力學在構建不同SMMOs中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 林文斌 JACS : 納米金屬有機框架-可服缺氧的光動力治療癌症免疫療法
    然而,PDT和ICB的協同治療很少被探索。【成果簡介】近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林文斌教授(通訊作者)等報導了一種納米金屬有機骨架(Fe-TBP),作為一種新型的納米光敏劑來克服腫瘤缺氧和提高PDT的敏感效率,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非炎症性腫瘤。
  • JACS 北京大學劉志博課題組報導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
    在該工作中,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金屬氟化物的活體解離平衡,通過原位脫矽反應,成功實現並首次報導了金屬氟化物納米晶驅動的活體剪切化學,並藉助放射性分子影像完成了組織選擇性的化學調控。該工作基於無機材料、化學生物學、放射性醫學影像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提出了一類新型的活體化學調控策略,並為金屬氟化物等經典無機材料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新思路和新機遇。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的腫瘤治療領域取得多項重要進展
    基於之前鐵基Fenton催化劑的納米催化腫瘤治療,進一步與其他治療模式向結合,可以實現基於催化腫瘤治療的協同治療模式。於是雙硫侖在瘤內原位與銅離子螯合,一方面明顯增強其毒性,同時產生的一價銅離子催化腫瘤內高表達的過氧化氫的歧化反應,產生大量的高細胞毒性的羥基自由基,從而達到低毒副作用的腫瘤特異性協同治療。進一步以普魯士藍納米顆粒作為載體,實現光熱輔助的化療-納米催化協同腫瘤治療。
  • JACS:全可見光範圍調控聚合物納米光子晶體
    本文要點:1)分別合成了具有烷基醚結構、苄基醚結構官能團的聚合物,通過開環複分解聚合反應合成聚合物。
  • 金屬所納米碳材料高效催化過氧化氫電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聯合研究部能源催化材料課題組致力於碳催化反應過程和新穎碳催化反應體系的研發,近期在納米碳材料高效催化過氧化氫電合成領域取得進展。課題組通過關聯典型碳材料表面化學結構與其催化氧氣電化學還原生成過氧化氫的反應活性發現,二電子氧還原反應的選擇性與碳材料表面的羰基和羧基含量呈線性正相關關係,羧基的本徵活性是羰基官能團的5倍以上。碳材料表面的羧基官能團是氧氣電化學還原製備過氧化氫的主要活性中心。
  • NSC系列10篇,JACS 6篇,催化前沿每周精選丨1021-1027
    Joule: 通過相轉移催化和電化學反應高效合成過氧化氫利用可攜式電化學裝置從空氣和水中生成綠色氧化劑過氧化氫(H2O2)的技術在環境修復和可攜式衛生設施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近日,東華大學Bin Ding等開發了一種界面工程異質結,該異質結由錨固在TiO2納米纖維膜上的CoS納米片組成。作為活性基質,TiO2納米纖維膜可以均勻地限制CoS納米片的團聚,並顯著提高NRR性能。 CoS和TiO2之間的緊密耦合使載流子之間易於轉移,從而在異質界面上產生快速的反應動力學。
  • 頂刊動態 AM/JACS/Nano Lett.等生物材料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精選【第21期】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的趙宇亮研究員(通訊作者)等人通過層層組裝製備釓雜化等離子體金納米複合物Au@SiO2(Gd)@Dox@HA,集成了溫度控制、體內追蹤、藥物負載和腫瘤靶向性多種功能,並可以同時實現五種成像分析技術。
  • 廈大仿生納米藥物系統研究取得新進展
    磁熱療法是一種利用磁熱敏劑在磁場中把磁能轉換為熱能以殺死腫瘤的新型癌症治療方法,並已成功應用於臨床。但是,目前臨床所用磁熱敏劑的磁-熱轉換效率低而使得治療劑量過大,從而給病人帶來潛在的副作用,因此大大限制了磁熱療法的廣泛應用。
  • 天津大學仰大勇教授課題組JACS:納米界面上的基因線路區室化促進...
    本研究中,模型基因線路由調控蛋白T7 RNA聚合酶基因和報告蛋白增強型綠色螢光蛋白基因組成。採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在兩種基因的一端各組裝了一個帶有兩個巰基修飾的枝狀支架,並通過金硫鍵將兩種基因共同錨定在金納米顆粒表面,在納米界面上構建了的基因線路區室化結構。
  • 、JACS、Angew、AM、EES等大合集
    DFT計算和微觀動力學分析表明,Ni位點和Ni0.2Mo0.8N位點分別具有良好的羥基和氫物種吸附能,它們可以協同促進鹼性析氫。製備的電催化劑顯示出優異的HER電催化性能,在300mA cm-2下的過電勢為約70mV,並且Tafel斜率為33mV dec-1。在高達200 mA cm-2的大電流密度下,還具有出色的穩定性。
  • 納米前沿頂刊日報20181218
    DOI: 10.1021/jacs.8b12206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122062. 北京化工大學Angew.:水溶性近紅外吸收的四烯二醯亞胺發色團用於光聲成像和光熱治療癌症開發穩定性高、光熱轉換效率高的光熱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仍是一個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