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世紀近20年的時間裡,人類世界總共爆發了三次冠狀病毒感染,即2003年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今年的新型肺炎。
它們都是由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具有傳染性,往往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進行傳播,感染者會出現發熱等症狀。
冠狀病毒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主要感染脊椎動物,比如人、豬、雞、鴨等。目前科學家已發現7種可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冠狀病毒的平均直徑為100納米,屬於RNA病毒。相較於DNA病毒,RNA病毒具有較強的變異性,並且是已知基因組最大的RNA病毒。
在人類與病菌的對抗歷史中,慘劇時常發生,比如黑死病(又叫鼠疫,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在14世紀帶走了當時歐洲上千萬的人口。值得一提,人類唯一戰勝過的病毒就是天花病毒了,天花病毒已經在上世紀被人類消滅了。
人類之所以能夠消滅天花病毒,是因為人是天花病毒的唯一宿主。但人類不可能消滅冠狀病毒,因為冠狀病毒廣泛存在於野生動物的體內,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與野生動物的接觸。
人類歷史上比較知名的病毒,有天花病毒、登革熱病毒、流感病毒、HIV病毒(愛滋病病毒)、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肝炎病毒、冠狀病毒等。比如登革熱病毒就是由蚊子叮咬進行傳播的。至於鼠疫和霍亂這兩種甲類傳染病,則是由細菌引起的。
上圖為致死率超高的伊波拉病毒。
病毒屬於低等生物,且具有極強的變異性。許多病毒起初並不感染人類,由於人類在地球上的擴張,病毒與人類接觸的機會變得更多,一些此前只存在於其它動物體內的病毒通過變異進而形成了感染人類的能力。因此,未來可能還有其它類型的冠狀病毒感染人類。
戰爭、饑荒和瘟疫(惡性傳染病,傳染病是由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曾經是遏制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目前看來,人類當下面臨的最大威脅應該是瘟疫。較強的變異性,意味著並不存在某種長期有效的特效藥,人類需要與惡性傳染病長期做鬥爭,特別是病毒性傳染病。
高度發達的交通使地球上的人類變為一個整體,在「地球村」中疾病能夠快速傳播,一周之內就能傳遍全球。這些致病微生物雖然很微小,但入侵人類世界的野心從未停止。為了打贏每一場戰役,全人類需要精心合作,時刻準備著,建設一套強大的醫療衛生系統,需要具備強大的應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