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病毒的戰爭從未停止,本世紀已出現三次冠狀病毒感染事件

2020-10-18 科學探索菌

在本世紀近20年的時間裡,人類世界總共爆發了三次冠狀病毒感染,即2003年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今年的新型肺炎。

它們都是由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具有傳染性,往往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進行傳播,感染者會出現發熱等症狀。

冠狀病毒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主要感染脊椎動物,比如人、豬、雞、鴨等。目前科學家已發現7種可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冠狀病毒的平均直徑為100納米,屬於RNA病毒。相較於DNA病毒,RNA病毒具有較強的變異性,並且是已知基因組最大的RNA病毒。

     

在人類與病菌的對抗歷史中,慘劇時常發生,比如黑死病(又叫鼠疫,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在14世紀帶走了當時歐洲上千萬的人口。值得一提,人類唯一戰勝過的病毒就是天花病毒了,天花病毒已經在上世紀被人類消滅了。

     

人類之所以能夠消滅天花病毒,是因為人是天花病毒的唯一宿主。但人類不可能消滅冠狀病毒,因為冠狀病毒廣泛存在於野生動物的體內,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與野生動物的接觸。

     

人類歷史上比較知名的病毒,有天花病毒、登革熱病毒、流感病毒、HIV病毒(愛滋病病毒)、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肝炎病毒、冠狀病毒等。比如登革熱病毒就是由蚊子叮咬進行傳播的。至於鼠疫和霍亂這兩種甲類傳染病,則是由細菌引起的。

     

上圖為致死率超高的伊波拉病毒。

病毒屬於低等生物,且具有極強的變異性。許多病毒起初並不感染人類,由於人類在地球上的擴張,病毒與人類接觸的機會變得更多,一些此前只存在於其它動物體內的病毒通過變異進而形成了感染人類的能力。因此,未來可能還有其它類型的冠狀病毒感染人類。

戰爭、饑荒和瘟疫(惡性傳染病,傳染病是由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曾經是遏制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目前看來,人類當下面臨的最大威脅應該是瘟疫。較強的變異性,意味著並不存在某種長期有效的特效藥,人類需要與惡性傳染病長期做鬥爭,特別是病毒性傳染病。

高度發達的交通使地球上的人類變為一個整體,在「地球村」中疾病能夠快速傳播,一周之內就能傳遍全球。這些致病微生物雖然很微小,但入侵人類世界的野心從未停止。為了打贏每一場戰役,全人類需要精心合作,時刻準備著,建設一套強大的醫療衛生系統,需要具備強大的應急能力。

相關焦點

  • 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是人類之間的戰爭,而是人類與災難的戰爭
    最近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了「血雪」的事件在網上流傳著。經過科學家對「血雪」的檢測,原來所謂的「血雪」其實是生長在白雪裡的紅色藻類惹的禍。英國《衛報》報導:如果人類無法遏制全球的氣候變暖趨勢,到本世紀末,百分之五十的陸地物種將會消失。全球氣候變暖,不僅僅影響著動物們的生存環境,同樣對人類的生存也帶來了巨大挑戰。氣候變暖使陸地上的水份大量蒸發,河流中的水量減少,造成耕地大面積沙漠化,水中的汙染物與廢棄物在水中分解,至使珍貴的水源質量下降。
  • 石正麗團隊2年前已發現蝙蝠冠狀病毒感染人現象
    記者盤點近年研究成果發現,蝙蝠SARSr-CoV或其他潛在病毒感染人類的首份血清學證據,兩年前已得出。2017年11月底到2018年2月,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連續發表3篇論文,表示已發現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蝙蝠體內重組的證據,以及人類感染蝙蝠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現象。
  • ...我們這個世紀已經有三次冠狀病毒感染,所以凡是發現冠狀病毒...
    【鍾南山:新冠病毒的來源仍不清楚】鍾南山在會議上表示,我們這個世紀已經有三次冠狀病毒感染,所以凡是發現冠狀病毒感染,凡是一看有聚集性,馬上要非常嚴格處理。此次的新冠病毒到底是怎麼來的,目前還是不清楚,以前是不是早已存在我們也不知道,中間宿主應該不只有穿山甲一種。
  • 石正麗團隊兩年前已發現蝙蝠冠狀病毒感染人現象
    近日有媒體稱,國外新近研究發現蝙蝠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直接感染人,意味此次疫情源頭可能直接來自蝙蝠。記者盤點近年研究成果發現,蝙蝠SARSr-CoV或其他潛在病毒感染人類的首份血清學證據,兩年前已得出。2017年11月底到2018年2月,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連續發表3篇論文,表示已發現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蝙蝠體內重組的證據,以及人類感染蝙蝠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現象。石正麗團隊通過對雲南218位村民的血清測試,提示SARS類冠狀病毒有很高的潛力直接感染人,而無需中間宿主。
  • 人類的發展史也是同病毒的鬥爭史,盤點人類歷史上出現的一些駭人病毒!
    人類的發展史也是同病毒的鬥爭史,人類與病毒的鬥爭從未間歇。歷史上的三次鼠疫大流行共致死一億三千五百萬人左右。第二次鼠疫,從14世紀中葉開始,持續近300年,歐洲大陸喪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第三次鼠疫,從19世紀末期開始,20世紀30年代以後結束,全世界因鼠疫死亡達千萬人以上。
  • 科學家發現冠狀病毒家族二次感染是常態,新冠或...
    今年八月,香港研究團隊證實出現了新冠病毒「二次感染者」,這也是全球首例二次感染病例。事發後,很多研究開始跟蹤測量人體中的抗體水平,來了解天然免疫保護能夠持續的時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Francis Collins)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新的數據顯示,對其它冠狀病毒的免疫力往往是短暫的,再次感染通常發生在大約12個月後,有時甚至更早」。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少數情況下,再次感染最早發生在首次感染後的6至9個月。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 病毒如何感染人類?人類如何阻斷病毒?
    二、病毒如何感染人類  對於RNA病毒,它在細胞質內複製,病毒的基因組大致包括兩部分,一是它的複製酶區域,二是它的結構基因區域。例如冠狀病毒,它的基因組是一個長的正鏈RNA,翻譯產生不同的蛋白質。基因組各部分保守性不同,圖上紅色區域表示保守性非常高,顏色遞減表示保守性減弱。
  • 強生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優異,我們與病毒的生死之爭從未停止
    強生公司和哈佛大學Beth Israel Deaconess醫學中心的科學家比較分析了32隻注射了疫苗的猴子與20隻只注射了安慰劑的猴子在感染病毒後的結果。在接種疫苗六周後,他們讓這些動物均感染SARS-CoV-2病毒。
  • 石正麗團隊發現豬冠狀病毒可感染人類
    該研究表明,近年在中國出現的豬急性腹瀉綜合症冠狀病毒(SADS-CoV)能夠在人類的肝臟細胞、腸道細胞以及呼吸道細胞中有效複製,因此該病毒對人類具有潛在威脅。研究團隊還證實了抗新冠藥物瑞德西韋能夠有效抑制SADS-CoV。
  • 張永振團隊:新型冠狀病毒更有效地感染人類
    研究團隊從1位患者身上提取出了病毒的完整基因組,該團隊是最早公布病毒基因組的團隊。·研究證實該病毒與SARS同屬於冠狀病毒,但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有效地利用人ACE2作為細胞進入受體,從而使得其更容易感染人類。
  • 官方回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大關切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題:官方回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十大關切作者 李純 郭超凱如何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否出現超級傳播者?春節能否前往武漢?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情況,就有關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 新冠病毒將會終結人類?舒蘭聚集感染的背後讓人細思極恐
    昨日醫脈通小編在舒蘭封城事件一文中提到,黑龍江4月13日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中,5月6日常住地為舒蘭的15個確診病例已治癒出院。截至目前,舒蘭市1傳22本土疫情傳染源尚未查清,也就是說,其中的感染源之一,或與這些治癒出院的患者復陽有關?
  • 奪走上億人生命的古代病毒,禍害人類3000年,現被封在實驗室中
    自從人類有記載的文明以來,人類與大自然的鬥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疾病是人類社會幾千年來面臨的最大生存問題之一。很多疾病無論人類科技如何進步至今依然困擾著人類的生活。今年新年伊始,一場關於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悄悄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從2019年12月發現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開始,至今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依然沒有停歇。
  • 「冠狀病毒三兄弟」到底哪個最可怕?
    目前已知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共有七種,除了「冠狀病毒三兄弟」,還有:1960年發現的會引起人類呼吸道感染和可引發普通感冒的社區獲得性冠狀病毒——分別命名為「人冠狀病毒229E(HCoV-229E)」與「人冠狀病毒OC43(HCoV-OC43)」;
  • 梳理非典SARS病毒和事件有助於抗擊冠狀病毒肺炎嗎
    今天就是除夕之夜了,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年關,因為從半個月前起一種叫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席捲而來。許多人將此病毒與十七年前的非典事件相比。有很多類似之處。病毒形態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 疫苗的起源-人類與病毒的戰爭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疫苗,是為了對抗由一種名為天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感染這一病毒並幸運活下來的人,皮膚上會留下密密麻麻的疤痕,類似小花朵,天花一名也就由此而來。天花病毒的死亡率極高,約為25.5%,平均每4個感染者當中就會有1人死亡。
  • 石正麗團隊等2018年發現的豬冠狀病毒,被證實可感染人類
    2020年10月12日,世界冠狀病毒研究權威專家 Ralph Baric 教授在 PNAS 發表論文,表明SADS-CoV能夠在人類的肝臟細胞、腸道細胞以及呼吸道細胞中有效複製,因此該病毒對人類具有潛在威脅。
  • 科學家警告:85萬種未知病毒可能感染人類。大流行病還將到來?
    對於人類來說,毀滅我們的,除了戰爭之外,可能性最大的就是災難性的生物風險,包括細菌,真菌,原生生物,蠕蟲,朊病毒和病毒。從古猿時期,人類就開始了和這些微生物的抗爭,人類更是差點因為微生物引發的大流行病而消亡。
  • 病毒vs細胞:一場持續40億年的戰爭
    另一種則保持最簡單的構造,例如病毒,利用細胞為自己服務,進行自我複製。 即便在今天,這場病毒對決細胞的戰爭,無時無刻不在人類體內上演,而你我卻不知情。這些無情的微型機器通過殺害細胞而繁殖,在細胞內部也有一整套機制在不斷消滅病毒。這場戰爭可以追溯到四十億年前的戰爭改變了細胞進化的原有路線,也改變了人類的進化歷程,至今仍在進行。
  • 以前人類獵食野生動物沒有得傳染病?現在為何不行了?有兩個原因
    實際上新冠疫情已經是本世紀第3次冠狀病毒感染呼吸系統的疫情事件了,前兩次分別是SARS和MARS,前者是主要發生於我國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後者是主要發生在中東地區的「中東呼吸綜合症」疫情,三次疫情的主要表現都是患者的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