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以後殺魚都要「安樂死」了?否則犯法!

2020-12-04 單程證

香港人越來越關注動物福利,連政府都要緊跟世界潮流,訂立全新的《動物福利法》。

而且,不僅是貓狗等寵物獲得關注,原來連「可以吃的動物」都同樣「受寵」——漁農自然護理署正就街市活魚屠宰擬訂建議,完成後給食物環境衛生署轄下的街市魚檔參考。

圖:星島

主要就是教魚販如何人道地屠宰活魚,在殺魚之前給活魚進行「安樂死」。指引包括參考外國用電擊暈魚後才落刀,以減少活魚承受痛楚的時間。

不過,漁護署可不是什麼突發奇想,而是有市民早前向立法會議員投訴,指街市魚販在宰殺白鱔(鰻魚的一種)時,先以鐵錐插著活鱔的頭,以防止白鱔滑動脫手,然後下刀屠宰,做法極為殘忍,議員向漁護署轉介個案,這才有了給活魚「安樂死」的討論。

橙子君聽說,吃魚經驗豐富的島國日本,確有方法令魚類無痛及不流血的情況下死亡,是以一根長鋼針由魚頭直接插入,直通魚骨中樞神經,但過程需要時間,且多隻針對大型活魚才使用。

圖:星島

香港的魚販嘛,有時連幾兩重的活魚也要劏,為快速行事,兼顧生意,很難使用日本的劏魚手法。

而且街市做生意求快,顧客等魚回家做菜,魚販屠宰活魚須爭分奪秒,如果屠宰指引不切合真實的運作情況,可能會令魚販被魚刺傷,或受刀傷。

那如果是用電擊呢?有魚販表示,幾十年來都是把魚拍暈便開膛破肚,不覺殘忍,批評電擊做法多此一舉,麻煩之餘又擔心一不小心會電傷自己。

有網友聽到電擊做法時即「O嘴」,指若有人覺得殘忍,可能會演變成不捨得吃魚。

另有長者指,「舊時在家養雞都自己劏啦」,更認為電擊需多花一件工具,極不環保,倒不如徒手打暈算了。

有魚販表示,若屠宰前先令魚昏厥,血液會滲入魚身,魚肉會變黑及有腥味,認為食客更喜歡吃新鮮的「遊水魚」。(橙子君也喜歡吃啊!新鮮活魚誰不愛?)

另一方面,屠宰豬、牛、雞也可以說殘忍,不應只針對魚販發出指引,應一視同仁。

人道屠宰?

翻查資料,其實香港的鄰居澳門,2016年實施的《動物保護法》就包括了食用動物,指明法定屠宰場和街巿,宰殺有脊椎動物前要用人道方式使動物昏厥,否則不得捆綁、切割。

也就是說,賣魚或者田雞等水產必須先人道擊暈再劏,同時街坊買活魚或有脊椎動物回家時,也有義務提供食物及飲用水,屠宰過程中也應儘量減低動物痛苦,否則一律罰款2,000至10,000元。

所以,如果屠宰前沒拍暈那條魚可能……會犯法?

如果把魚直接放在沒有水的盆裡,讓魚兒緊張、窒息、驚慌失措、蹦蹦跳跳而死……那都算虐待?要罰錢?

法例一度引起了業界大討論,嚇得當地魚販曾經一度不敢再賣需要直接殺的鰻魚,生怕賣個魚也出事惹官非。

有魚販抱怨說,有些魚,就算切除了頭部,半個小時都還會動,如果這樣就要罰錢,不敢賣!不敢賣!

不過澳門民政總署澄清,只要劏魚前將其擊暈,之後切除活魚的頭部,即使後來又「活過來」,身體仍在動,相信魚已喪失痛覺,不會令魚受痛苦,因此不屬違法。

行家表示:魚販最想儘快將魚賣出,根本沒有動機虐魚……

魚檔有爭議,其他有脊椎動物一樣。

例如殺雞,是不是殺雞之前也要打暈?澳門民政總署表示,殺雞之前只要用利刀割頸放血,這雞就會昏厥過去。

不過愛護動物協會在2010年發表的報告指出,有研究證明雞被割喉後的20秒或更長時間內仍有知覺……所以,你殺雞之前沒把雞給打暈,它們死前還是會飽受痛苦,批評割喉放血這種方法不符合人道屠宰原則。

話說,澳門當年出了這法例之後,香港這邊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有人詬病政府在處理動物時,往往只停留在衛生、食物的層面,而不是從動物權益出發。

其中,香港的《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最高可判處罰款20萬元港幣及監禁3年,但往往在實行上定罪門檻偏高、執法不嚴,阻嚇力也不夠。

圖:愛護動物協會

甚至,鑑於香港近年也出現不少虐畜案,比如虐殺貓貓狗狗的事情時有發生。不少聲音認為,修訂動物保護條例刻不容緩,警方也應考慮增設動物警察。

你怎麼看,來和小編聊聊?

相關焦點

  • 香港海洋公園中華白海豚安樂死
    新華網香港2月10日電 香港海洋公園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10日宣布,由於受傷中華白海豚「希望」的身體狀況自昨晚起不斷惡化至不能復原,公園獸醫今天決定以安樂死為其解脫痛苦。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發言人說:「我們與海洋公園的專家詳細商議後,批淮人道處理受傷海豚。我們會與海洋公園團隊繼續合作跟進事件。」
  • 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
    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稱,我本人希望以後有一天,我有權利選擇安樂死。並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中金網3月11日 個人有選擇安樂死的權利     原標題: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    人大代表:建議「安樂死」立法。
  • 安樂死在我國的立法探討
    在確認了這項基本權利以後,基於病人的自願授權,他人即享有了實施安樂死行為的資格。所以,立法的第二大目的是確認他人有接受或者不接受的病人授權的自由。否則,病人自願選擇死亡的權利就是一紙空言。而這一點的必然邏輯結論便是:確認在符合法定條件下實施的安樂死行為是合法行為,行為人不因該行為而受到非法追究法律責任。   權利和自由不是絕對無條件的。
  •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3600英尺高空轉來回僅要3分鐘,回來屍體已涼
    前言「雞豬魚蒜,逢著便吃;生老病死,時至則行。」對於死亡,任何人都無法做到處之泰然。雖然說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是對於死亡的畏懼地鐫刻在每個人的骨子裡的一種恐懼。畢竟人死如燈滅,死了以後就真的什麼也沒有了。
  • 夢見殺魚見血好不好 夢見殺魚見血
    夢見殺魚見血好不好夢見殺魚見血夢見殺魚是什麼意思夢見殺魚,吉兆,預示生活會幸福。夢到殺魚預示著什麼懷孕以後的準媽媽夢見殺金魚:是在預示著肚子裡的孩子有危險,需要孕婦提高警惕,觀察胎兒是否有異常。
  • 網上竟然公開叫賣安樂死藥 「安樂死」原是氰化物
    新聞提要:「安樂死藥不是違禁藥嗎?竟然有人在網上公開出售!」家住沙市區的陳先生說,近日,他無意中進入了一個售賣「安樂死藥」的網頁,他心中滿是疑問:這種藥不是受管制的嗎?會不會是騙人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然而有人卻在網上公然叫賣「安樂死」的藥品。這究竟是騙局還是真有其事?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沈德詠:希望「安樂死」能立法,讓病重患者不再煎熬,尊嚴的死去
    沈德詠表示,他曾經經常關注親戚朋友或者社會上的人,他們身染重病或者遭受巨大災難的時候,走的都非常的痛苦。而那個時候他就聽說國外已經有安樂死這種說法了,但是由於工作繁忙,所以一直都沒有去查找資料,直到2018年。
  • 動物安樂死真的「安樂」嗎?
    有人說實驗動物就是拿來做實驗的,有進行安樂死的必要嗎?其實,大部分實驗都不會直接損害動物的生命,但是最終由於考慮到繼續飼養的成本等問題都直接將其處死。因此,實驗動物也需要福利,也有權利不那麼痛苦的為科研犧牲。實驗動物安樂死的物理學方法主要有:擊頸法、頸椎脫臼法、斷頭法、脊髓斷離法、低溫法等。
  • 鄭玉雙︱生死困局:傅達仁瑞士赴死與安樂死的倫理難題
    然而,無論是從刑法視角解決安樂死問題所用到的許多概念,包括個人選擇、行動能力和刑事責任等,還是從憲法角度所爭論的安樂死與基本權利之間的關係,都蘊含著特定的道德理解,或者與人作為一個道德主體的地位緊密相關。
  • 黑熊因與人過親被安樂死 這是什麼令人窒息的操作……
    黑熊因與人過親被安樂死 這是什麼令人窒息的操作……時間:2019-06-21 02:27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黑熊因與人過親被安樂死 這是什麼令人窒息的操作 據外媒,美國俄勒岡州一隻黑熊經常出現在州立公園附近,還對人很友好,因此附近居民會給它餵食,甚至有人和它自拍。
  • 植物人活命11年後,被親人切斷營養:「安樂死」並不能讓人安樂
    近日,法國「被動安樂死」時間發生,患者的家人和法國民眾因為該案發生意見分歧,有人認為不該讓病人數十年處於病痛折磨狀態,也有人認為應該病人也有生命,應該享受生命的權利。由此可見,「安樂死」至今還是一個存在有極大爭議的話題。一直以來,人的死亡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正常死亡,一種是非正常死亡。
  • 安樂死過山車!你知道嗎?
    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 「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在大家的印象中,安樂死一般都是借力於藥物來實現,但是這樣一直存在爭議,就是這樣利用藥物安樂死是否合法。但是在英國的安樂死過山車,就不存在這樣的爭議。它突破傳統的接受死亡的方式,甚至打破傳統安樂死的方式,讓患者在一場刺激的遊戲中告別生命。選擇這種死亡方式的患者,坐上過山車去3600英尺高空轉一圈,等過山車回歸終點之後,患者的生命也宣告結束,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
  • 關於「安樂死」的倫理爭論
    安樂死概念本身也是頗有爭議的。一些學者認為,「安樂死」的概念是含糊的,應當用「聽任死亡」、「仁慈助死」和「仁慈殺死」三個概念來替代。「聽任死亡」指的是當一個人患有所有醫療處置都毫無效果的晚期疾病時,讓患者在舒適、平靜和尊嚴中自然的死亡。 「仁慈助死」是指根據患者的要求,採取直接行動結束其生命,這實際上等於一種受助自殺。
  • 為何不能選擇安樂死
    在西方學者的觀點中,對個體生命的處置,有三條原則:一個是保護生命的原則,意味著不論何時,生命總是第一位的,個人無法處置;一個是解除痛苦的原則,在此原則下,如果生命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痛苦,可以選擇放棄;還有一個,是自主的原則,強調個人意識,個人選擇的自由,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對生命權「任性」一下。在倫理上,特別是結合個案,確是有實足的理由來推行安樂死制度。
  • 醫學倫理學:安樂死的分類中哪些知識點需要重點記憶?
    今年下半年開始,張大爺已經處於昏迷不醒的狀態,整個人極度消瘦,身上插滿了各種管道,幾乎完全依靠醫院的儀器才能維持呼吸和心跳。三個孩子為了救治自己唯一的父親可謂盡心盡力,四處求醫問藥,然而老父親還是瘦骨嶙峋的昏迷在病床上。
  • 全民公投:安樂死在紐西蘭合法了!
    53.1%的人反對,46.1%的人贊成,0.8%廢票(但最終結果仍有懸念)。 安樂死:通過。65.2%的人贊成,33.8%的人反對。 公投選票共計約240萬張。
  • 疫情期間實驗室成千上萬的小鼠被安樂死
    導言:"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而如今,我們人類和一群實驗小鼠就像砧板上的刀和魚,他們被迫面臨所謂「幸福」的死亡。「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困難的局面,對動物實施安樂死的決定絕非易事。」 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動物資源研究主任埃裡克·哈欽森(Eric Hutchinson)對此表示贊同,認為雖然這是嚴峻和悲傷的,但這是需要做的事情。
  • 趣聊英語|澳大利亞科學家赴瑞士安樂死,朋友,瑞士安樂死了解下?
    簡而言之,就是讓人死的很安詳吧,當然具體感受只有用戶自己知道了。至於這位科學家為什麼要去瑞士尋求醫助安樂死,當然不是說只有瑞士的安樂死最安樂啦。其實是因為,醫助安樂死目前在全球大部分國家仍不合法,所以才會有老人遠赴瑞士的行為。其實關於安樂死的爭論由來已久,一直就有贊同和不同兩種觀點,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兩篇文章吧。
  • 沈德詠:推進安樂死立法,才能減少濫用風險
    我牽頭組建了一個六人課題組,研究安樂死及立法化問題,成員都是搞法律的,包括研究刑法、民法、醫師法等等。我的設想是,課題組要有幾項研究成果:第一是一份提案,今年全國兩會時已經提交。第二是要有一篇有份量的文章,現在已經完成,尚未發表,內容就是關於安樂死立法化的理論思考。第三要有集大成的一本書,目前還在材料收集和研究階段,框架基本已經敲定了。
  • 「安樂死」不能成為孝子免除刑責的理由-中國青年報
    與一般的故意殺人案不同的是,鄧某的親朋鄰友普遍反映鄧某平時對母親甚為孝順,細心服侍患病母親十多年,堪稱一個「孝子」;其次,他不是要故意殺害母親,而是為母親施行「安樂死」,他是在「母親的不斷請求下購買、餵服母親農藥以幫助母親自殺、脫離疾病的折磨」。憑這兩點,能免除他的刑事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