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鈷共價連接介孔C3N4實現高效可見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

2021-01-15 網易

2020-04-15 19:25:03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背景】

  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急劇增加對全球氣候造成了嚴重後果,極端天氣似乎在整個地球上越來越普遍,這對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及生存產生了巨大威脅。由於光催化技術可以直接利用可持續的太陽能將大氣中的CO2分子轉化為有價值的含碳燃料,因此它是同時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但通過可見光碟機動實現具有高選擇性和耐久性二氧化碳轉化仍然是一項艱巨的挑戰,特別是考慮到如何利用地球豐富的元素在未來實現這一大規模應用。目前,分子催化劑光化學還原CO2已被證明是製備特定產品的有效方法,該類方法主要將分子催化劑(通常是金屬配合物)與堅固的半導體材料相結合,半導體將有效吸收可見光光子以電子形式將能量轉移至催化劑,實現二氧化碳選擇性還原。但目前,基於諸如Fe或Mn等地球上豐富的過渡金屬的分子催化劑比較容易受光化學不穩定性或副產物/與副產物的二次反應的影響而遭受逐步的結構降解。並且,雙分子反應(在催化劑,敏化劑和電子給體/電子接受體之間)可能會嚴重限制均相系統的催化性能。迄今為止,在僅報導了幾種半導體固體催化劑(例如TiO2等金屬氧化物)用於可見光碟機動的催化應用中,大多數都具有較差的催化選擇性,這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與析氫的競爭。

  【研究成果】

  針對以上難題,近日, 法國巴黎大學 Marc Robert教授 聯合東莞理工大學陳貴教授通過將金屬配合物Coqpy-Ph-COOH通過醯胺鍵共價連接到半導電聚合物(mpg-C3N4),構建了一種新的分子-材料雜化體。實驗結果證明金屬配合物(Coqpy-Ph-COOH)與介孔半導電聚合物(mpg-C3N4)之間通過化學鍵的牢固締合作用使得該分子材料在輻照4天後(約500個催化循環,未發現結構降解)任具有出色的長期穩定性,且獲得了高達98%選擇性實現CO2有效還原為CO。該類選擇性分子催化劑與簡單而堅固的半導體材料的獨特結合為CO2光碟機動催化還原開闢了新途徑。該研究成果以題為「Efficient Visible-Light-Driven CO2 Reduction by a Cobalt Molecular Catalyst Covalently Linked to Mesoporous Carbon Nitride」的論文發表在《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見文後原文連結)。

  

  【圖文詳解】

  1. Coqpy@mpg-C 3 N 4 雜化體 的製備

  如示意圖1所示,將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亞胺(EDC,3.05 mg,16μmol)和三乙胺(TEA,2.2μL,16μmol)添加到不斷攪拌的含Coqpy-Ph-COOH(4.48 mg,8μmol)的DMF(5 mL)懸浮液中。在室溫下攪拌該混合物20分鐘,然後溶解於0.5 mL DMF中的1-羥基苯並三唑(HOBt,2.14 mg,16μmol)溶液加入並繼續攪拌1 h,然後再將溶解於2 mL DMF中mpg-C3N4(80 mg)懸浮液加入到混合物中,攪拌7天後,通過在尼龍膜(0.1μm)上過濾分離產物。過濾後,用超純水洗滌Coqpy@mpg-C3N4數次,然後真空乾燥沉澱物,得到Coqpy@mpg-C3N4雜化體。最後,通過紅外和XPS分析,結果表明成功製備獲得Coqpy@mpg-C3N4雜化體。

  

  圖1. (A)Coqpy @ mpg-C3N4混合組件的製備,以及(B)可見光碟機動的CO2還原CO的過程;BIH是犧牲的電子供體。Coqpy-Ph-COOH化合物在所有混合名稱中都縮寫為Coqpy。

  2. 光誘導電子轉移分析

  如圖2A所示,通過對比mpg-C3N4,Coqpy/mpg-C3N4(Coqpy-Ph-COOH和mpg-C3N4簡單混合)與Coqpy@mpgC3N4的光電流響應,發現mpg-C3N4和Coqpy/mpg-C3N4光照下的電流響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共價連Coqpy@mpg-C3N4雜化體顯示出非常大的、快速上升的和穩定的電流響應,並且在十個循環周期後電流響應保持不變,沒有明顯的衰減或時間延遲,這有力的證實了兩個部分之間的共價連結大大增強了電子傳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測量了mpg-C3N4,Coqpy/mpgC3N4和Coqpy@mpg-C3N4的電子阻抗(EIS)響應(圖2B),結果表明Coqpy@mpg-C3N4的電荷轉移電阻小於Coqpy/mpg-C3N4和mpg-C3N4,雜化體Coqpy@mpg-C3N4具有最低的阻抗,說明共價鍵顯著提高了材料的電導率。

  

  圖2. mpg-C3N4(黑色),Coqpy/mpg-C3N4(藍色)和Coqpy@mpg-C3N4(紅色)雜化體的A)瞬態(亮/滅)光電流響應, B) 電化學阻抗譜響應。

  3. 可見光碟機動的二氧化碳還原催化

  Coqpy@mpg-C3N4催化劑懸浮液在可見光照明狀態下將CO2還原為CO的選擇性高達97%,液相中未檢出甲酸鹽,並且Coqpy@mpg-C3N4催化劑可以在大約4天的時間內高效且穩定持久的釋放出CO氣體產物,TON值達到254,如下圖3所示。通過用 13 CO2進行同位素標記的實驗確定碳的起源,證實得到 13 CO作為還原產物。下圖表一記錄了不同種類催化劑在24小時內獲得的相關數據。

  為了進一步研究雜化體光催化活性的穩定性,我們將同一雜化體催化劑重新使用了四個連續的周期。每個周期對應於標準Coqpy mpg-C3N4/BIH/PhOH ACN溶液的24小時可見光照射。在每個循環之後,將雜化體光催化劑在超聲處理下用ACN洗滌,然後離心。 乾燥後,將雜化體光催化劑再次分散到含有BIH和PhOH的新的ACN中,然後在30分鐘內使溶液達到CO2飽和,然後開始新的光催化循環。結果(如圖4所示)表明每次循環中可實現高穩定性的催化還原產生CO,說明在整個輻射催化過程中催化劑的結構完整,催化活性沒有降低;它從一個方面還說明了該光催化劑可輕鬆回收以進一步使用。並且,96小時可達到500個催化循環。

  

  圖3. 飽和CO2的乙腈(CAN)溶液(其中含有6 mg的Coqpy @ mpg-C3N4,0.05 M BIH(犧牲供體)和0.03 M PhOH(質子源),在可見光(λ> 400 nm)連續照射4天情況下的CO(黑色方塊)和H2(紅色圓圈)產物量。

  表1. Coqpy催化劑共價鍵連接於Mpg-C3N4的可見光碟機動還原CO2

  

  a反應條件:在含0.05 M BIH和0.03 M PhOH的CO2飽和ACN溶液中的6 mg催化劑(3μMCoqpy)。將具有隔膜的6 mL石英電池用作反應容器,並將配備有400 nm長通濾光片的AM1.5G太陽模擬器用作照射源。 反應時間:24小時。 催化劑中的Coqpy量:在mpg-C3N4中共價連接(Coqpy @ mpg-C3N4),3μM;與氮化碳(Coqpy/mpg-C3N4)混合,3μM; 吸附在氮化碳表面(Coqpy-mpg-C3N4),2.5μM; 與3μM的Al2O3(Coqpy/Al2O3)混合; 在nsg-C3N4(Coqpy @ nsg-C3N4)共價連接9μM。b相對於Coqpy或CoCl2的量。c在氬氣氣氛下。d在黑暗中(使用汞燈作為輻照源獲得的結果)

  

  圖4. 使用相同的雜化體光催化劑在四個連續的24小時照射周期內產生CO(黑色方塊)和H2(紅色圓圈)量。

  【小結】

  Coqpy @ mpg-C3N4結合了分子催化劑的選擇性與固體材料的出色穩定性,實現了長久穩定的高選擇性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製備一氧化碳。該實驗課題為獨立調節金屬絡合物和半導體材料的結構(帶隙和導帶能量調製),以及調節兩個組件之間電子相互作用提供了一條新路徑,為開發和優化高活性金屬催化材料用於可見光碟機動二氧化碳還原提供了一條新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催化周報:Nature、Nat. Catal.等大合集
    在環境條件下工作的高效催化劑的合理設計可能會大大降低經濟成本。在這裡,作者基於對「孔富集」的發現,報告了在環境條件下有效固定CO2的共價有機骨架(COF)催化劑的合理設計。合成了最佳預測的COF(Zn-Salen-COF-SDU113),並證實了其在CO2環加成制環氧化物中的高效催化性能,在環境條件下的收率為98.2%,TON為3068.9。
  • 實現串聯催化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制甲烷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汪國雄與包信和院士團隊在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實現了非銅基催化劑上串聯催化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制甲烷,為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制碳氫化合物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
  • 我國科學家實現串聯催化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制甲烷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汪國雄與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在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研究中取得進展。該研究實現非銅基催化劑上串聯催化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制甲烷,為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制碳氫化合物提供新策略。
  • 萬立駿/曹安民JACS:生長動力學控制實現取向可調的球形介孔金屬氧化物
    有鑑於此,中科院化學研究所萬立駿院士,曹安民研究員報導了一條簡單而高效的合成路線,可以很好地控制各種SMMOs的孔取向。以Al2O3為例,揭示了溶液中的沉積動力學在構建不同SMMOs中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 催化周報:Nature子刊、JACS、Angew.等大合集
    在這裡,我們報導了通過雙模板,分別使用介孔氧化矽和碳化鉬作為外模板和內模板,由石墨態管狀框架(OMGCs)組成的有序介孔碳,其孔徑和介孔結構可調。OMGCs同時實現了高導電性和大的表面積和孔容。得益於這些特性,與其他Ru納米顆粒負載的OMCs和商業催化劑相比,負載在OMGC上的Ru納米顆粒(NPs)在鹼性析氫反應中表現出了優異的催化活性,在單電解池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中也表現出了優異的性能。
  • 催化周報:Nature、Science、Nat. Catal.、JACS、Angew等大合集
    為此,作者研究了一系列廉價的吡啶-硫醇鈷(III)絡合物作為CO2還原的電催化劑。研究了配體和質子源對活性的影響。聯吡啶-雙(2-吡啶硫醚基)鈷(III)-六氟磷酸酯是高選擇性甲酸生產的催化劑,其超低電勢為110 mV,TOF為10 s-1。詳細的電動分析與密度泛函理論相結合,建立了反應機理。
  • 催化周報:Nat. Catal.、Nat. Mater.、Nat. Energy、JACS大合集
    :直接合成碳載體上高負載的金屬間鉑合金納米粒子以實現高效的電催化由於雙金屬納米系統的電子、結構和催化性能取決於其組成、結構和尺寸的高度可調,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此,我們報導了被限制在sp2碳框架內的雙金屬鎳銅(NiCu)合金納米顆粒的合成,該納米顆粒對析氫(HER)、還原氧(ORR)和析氧(OER)反應具有三功能催化性能。從實驗和理論上看,鎳鈷合金的電催化作用與納米顆粒表面雙金屬晶格的局部結構畸變有關。
  • NSC系列10篇,JACS 6篇,催化前沿每周精選丨1021-1027
    研究發現,不同劑量的Pd修飾金納米粒子電催化劑對CO2電還原成CO的催化活性與Pd含量呈非線性關係,這是由於Pd的尺寸變化和相應的吸附性質的改變造成的。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證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表明,Pd@Au催化劑中Pd位點的摻雜有效降低了CO2活化能壘,而且與Pd結合的*CO中間產物的毒性更小,兩者的協同效應大大提高了催化劑對二氧化碳的還原活性。
  • 周宏才課題組JACS:光催化活性位點在介孔MOFs中的精確鑲嵌
    通過這種方法製備的MOFs材料PCN-808-BDBR,不僅保存了MOFs材料的介孔性,而且使得光催化活性位點面向介孔孔道規則排列,可以高效率高選擇性的實現類似的微孔MOFs材料所不能實現的大體積底物的光催化反應,如二氫青蒿酸光催化氧化合成青蒿素的反應。
  • 理化所吳驪珠院士課題組JACS: 可見光催化下獲得雜芳胺
    近期,該課題組在可見光催化下實現了胺、羥胺和肼與雜芳基腈的偶聯得到雜芳胺,其成果發表在J. Am. Chem. Soc.(DOI:10.1021/jacs.0c07600)上。早在1900年代,人們發現了以過渡金屬催化實現胺和芳基滷化物(或擬滷化物)的偶聯。
  • 鞏金龍、駱靜利、謝毅、武剛等催化研究最新成果速覽
    .: 富晶界銅催化劑用於高效太陽能驅動電化學CO2還原制乙烯和乙醇 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驅動CO2電化學還原為具有高附加值的多碳(C2+)產物,是一種關閉人為碳循環的潛在方案。在可選擇的CO2電化學還原反應催化劑中,銅可以將二氧化碳還原為C2+產物,但由於銅的結合能比較適中,因此製備出產物的選擇性較差。
  • 催化周報:JACS、Angew.、AM、Chem、Joule等大合集!
    此外,這種材料還可以使氧氣電化學還原為OH-,並具有出色的穩定性。更重要的是,RP-LaSr3Co1.5Fe1.5O10-δ的電勢差(ΔE)大大縮小,並且達到最小值0.91 V,明顯小於CP-LSCF(1.01 V)、BSCF(1.04 V)和最先進的雙功能材料。這項研究為將RP型鈣鈦礦精確製造為高效、穩定的雙功能氧電催化材料鋪平了道路。
  • 【催化】負載錳鈷尖晶石的缺陷活性炭作為一種高效的氧還原電催化劑
    由於活性炭價格低廉而且已經實現了大規模化生產,那麼活性炭經過簡單的改性處理後能否具有很高的電催化活性呢?最近,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姚向東教授課題組基於他們所提出的一種缺陷催化機理,成功地使活性炭具有很高的氧還原反應(ORR)催化活性,並通過負載少量的錳鈷尖晶石納米顆粒,在鹼性條件下使其具有和商業化的Pt/C可以媲美的ORR催化性能。
  • 浙師大在高效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催化劑設計與製備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浙師大 「雙龍學者特聘教授」、 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李正全教授課題組在新型高效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催化劑的設計與製備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在材料化學頂級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表。
  • JACS:單原子Ni催化CO2還原,到底誰才是活性位點?
    電催化CO2轉化為增值產品為可持續的碳經濟提供了新的範例。光譜和計算研究表明,配體場對稱性的破壞是高活性CO2電解的關鍵,這可導致產生NiI的Ni氧化還原電位增加。要點2. 進一步研究表明,除對催化劑的活性非常重要外,配體場的對稱性和強度還與Ni中心的穩定性直接相關。
  • 催化周報:Science、Nature子刊、JACS等大合集
    此外,使用如此低濃度的苝衍生物,證明在該研究中開發的最佳TTA-UC對可以作為一個高效的光波長上移器,使近紅外光碟機動光催化,否則需要可見光。發現這種近紅外驅動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甚至可以超過直接可見光碟機動的光催化該方法對於光催化十分重要,因為近紅外光可以在有色光催化反應溶液中穿透更深,特別是當以大規模的方式進行時。此外,這種TTA-UC介導的光催化反應在室外陽光下是可操作的。
  • 【催化】中科院化學研究所胡勁松課題組揭示碳基納米催化劑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的活性機制
    CBG在線商店防疫專區現已上線 限時優惠進行中詳情點擊「閱讀原文」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溫和可控的條件下電催化還原轉化二氧化碳為有用燃料和化學品是能源化學的重要前沿其核心挑戰是開發高性能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的電催化劑,提高目標產物產率和實現高選擇性。
  • 構築晶體內跨尺度全貫通大孔-介孔-微孔沸石大單晶實現高效催化
    ,利用空間限域合成法在微米級大尺寸Beta分子篩晶體內部構築跨尺度全貫通的大孔-介孔等級孔道結構,開發出高催化效率等級孔大孔-介孔-微孔Beta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將大孔和介孔同時引入到分子篩材料中,通過等級孔道結構的設計,實現分子篩催化劑孔道結構跨尺度的貫通複合,開發等級孔大孔-介孔-微孔分子篩單晶材料,同時涵蓋大孔-介孔結構的高流通擴散性能,介孔-微孔結構的選擇性催化性能及高穩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是解決當前工業應用過程中分子篩催化劑存在的等級孔道結構跨尺度貫通性和等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結構穩定性問題的關鍵科學途徑。
  • 簡單的自頂向下直接金屬霧化和配位策略在二氧化碳光還原中實現高...
    簡單的自頂向下直接金屬霧化和配位策略在二氧化碳光還原中實現高周轉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 16:33:13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所Jinhua Ye研究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一種高效高穩定性的低鉑催化劑——小尺寸的鉑鈷金屬間化合物
    通訊單位: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論文DOI:10.1016/j.nanoen.2020.105465 全文速覽該工作依據強靜電吸附理論,通過調控載體表面的電荷濃度,利用載體材料表面的富集電荷對異性電荷相互吸引出現的靜電吸附現象,實現了對直接生長在介孔碳上的鉑鈷納米顆粒的尺寸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