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森林的這種菌,生長環境苛刻,採摘困難,卻有藥食兩用的功效

2020-12-05 豫西行者

進入冬季以後,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大自然中生長的野生生物也都葉黃枝敗了,進入了冬眠的狀態,養精蓄銳等待來年的再一次生機勃勃。當然在大自然中生長的野生菌也是該進入冬眠的狀態了,在這些野生菌當中有些是純野生的,不能人工培育的,所以這一類的野生菌就顯得異常珍貴,而我們大家也都是喜歡這些純野生的菌類,既是它們的價格要高一些,但是也擋不住我們對野生氣息的嚮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種純野生的野生菌「野生草蘑」。

野生草蘑俗稱黑靈芝,它是屬於環菌科蜜環菌屬的野生菌,它一般都是生長在海拔600-1300米高寒地帶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範圍不是很廣,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中,在內蒙古東北部的原始森林中也有少數分布。野生草蘑的生存環境相對苛刻一些,不像榛蘑那樣廣為人知,而且也不像榛蘑那樣能人工培植,所以它每年的產量很低,再加上它生長的海拔高,採摘相對比較困難,因此它的價格飆升到每市斤200多元,如果是品質好一點的價格會更高一些。

野生草蘑屬於傘菌目,它的子實體一般都是中等大小,菌蓋在幼菌的時候是淺褐色或淺黃褐色的,老了以後菌蓋變成棕褐色,菌蓋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鱗片,有的時候也近乎光滑;由於它的生長環境不同,大多數的腿部會有橘紅色紋路,曬乾之後根部或腿部會有白色菌群;它的菌肉是灰褐色的;它的菌褶是土黃色或稍微有點深褐色,老了以後經常會出現暗褐色斑點;它菌柄細長,呈圓柱狀,稍微有點彎曲,跟菌蓋的顏色一樣,菌柄的內部是鬆軟變至空心,基部稍微有點膨大;它菌環是灰白色的,生長在菌柄上。一般秋季生長在很多針葉或闊葉樹樹幹基部、根部或倒木生長。

野生草蘑的的食用價值比較高,曬乾後氣味芳香,再加上它產量少,難以採摘,一般都是本地人才能有這種口福,很少有人拿出去賣,所以它的價格比較高,比如在大興安嶺,家裡來了客人,草蘑燉小雞是當地人招待外來客人的必備菜。野生草蘑清香怡人,口感鮮美,不但食用價值高,還有不錯的藥用價值,除了含有大量微量元素、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c以及各種胺基酸、碳水化合物等等,還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促進胃腸消化、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

你見過野生草蘑嗎?嘗試過它的味道嗎?或者你有更多關於野生草蘑的知識,歡迎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這種生長在硬木森林中的菌,會引起很多樹木根腐病,卻是一種藥草
    自然界中生長的野生食用菌種類還真是多,除了我們經常說到的雞樅菌、羊肚菌、牛肝菌、紅菇等野生菌之外,還有一些我們所不太熟悉的野生菌類,這些菌類有些因為生存條件或環境是純野生的,不能人工種植的;有些通過外力條件可以人工種植的,只不過人工種植出來的菌類相對來說沒有野生菌類營養價值高,口感更醇香
  • 農村這種野菜人稱「諸葛菜」,如今是藥食兩用的食材,見到請珍惜
    在生活比較艱辛的時候,很多農村大媽都會到農村野外去採摘一些野菜當主食。相信七八十年代的朋友肯定多多少少有吃過一些野菜的,但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野菜基本上就沒有見過,更是沒有吃過的了。像大家現在看到的這種野菜,它看起來像是野外的野花,但實際上卻是農民以前吃過的野菜。這種野菜在小優老家那邊被人們俗稱為「諸葛菜」估計大多數朋友都是沒有聽說過這樣的名字吧。
  • 新疆草原上的這種名貴野菌,產量低,採摘困難,有「素鮑魚」美稱
    今天咱們要來介紹的這種香味濃鬱的山珍,官方學名白靈菇,又叫做阿魏菇、阿魏蘑菇、阿魏側耳等,素來有「天山神菇」、「素鮑魚」、「西天白靈芝」、「草原上的牛肝菌」等美稱,市場潛力巨大,如今人工種植的也要20元一斤左右。接下來咱們就一起詳細了解認識下新疆這種野生名貴菌。
  • 血糖易升高,併發症風險提高3倍,每天2杯這種菌菇茶,簡單有效!
    專家建議我們,控制血糖要注重全身的綜合調節,尤其要做好以下三點:最近,糖友圈都在熱議一款對高血糖具有綜合調理作用的藥食真菌——樺褐孔菌。樺褐孔菌享有「西伯利亞靈芝」、「森林鑽石」的美譽,是寄生於白樺樹上的藥食兩用真菌蘑菇,在俄羅斯、日本等國都堪稱「國寶級」茶飲。近年來,我國學者也開始對樺褐孔菌進行研究,中央電視臺、湖北衛視等權威媒體紛紛報導。
  • 這種野生菌寄生在樹上,長得像木炭,十分罕見卻價值連城
    我們常見的野生菌長得大多數像蘑菇,有黑的、紅的、黃的,有的能食用,比如黑木耳、香菇、紅菇等,可以做成美味佳餚,有的卻有劇毒,吃過直接令人一命嗚呼。還有一種是可以長得非常怪異的野生菌,外形像木炭,寄生在樹上,它就是白樺茸,也叫樺褐孔菌。白樺茸是一種寄生在白樺樹上面的野生菌,長得像木炭一樣,黑黑的,硬硬的,形狀不規則,簡直可以用醜陋來形容。
  • 薑黃不是姜,它有神奇功效(食藥兩用)
    後來,薑黃受到現代醫學及傳統醫學的雙方支持,是一種具有完整藥效、完全無副作用的「藥食兩用」物品。中國人歷來用它養命、養性和治病,被視為一種萬能藥,是醫學界的偉大發現。因此,薑黃除了有解酒、防宿醉的作用外,還具有消炎鎮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降脂、保肝利膽,保護心腦血管,防癌,抗氧化等保健、治療功效。其中,對於肝病、風溼、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乳房子宮等慢性疾病臨床效果顯著。
  • 山裡這種野生菌,顏色鮮豔看似有毒,卻有特殊的抗癌功效
    這個季節無論在是什麼地方都是野生菌生長的時候,特別是雨後天晴,深山裡的野生菌就像是比賽一樣,爭先恐後的從地裡冒出來了,這也是我們有口福的時候。生活在比較偏僻地方的人,每年這個季節也是他們增加收入的時候,因為有好多野生菌都是不能人工培育的,並且它們都是屬於季節性的,也就是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呀!在這些野生菌中,就有一種叫「銅綠菌」的菌類。因為野生菌的數量都是有限的,營養價值也特別高,這就更是顯得它們的珍貴,雖然價格上有點小貴,但是我們總是會毫不猶豫的把它們帶回家,誰讓它們味道鮮美呢!
  • 薄荷葉、紫蘇葉、槐樹葉...這些藥食兩用的「葉子」你吃過幾個?
    薄荷葉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止痛的功效,將少量薄荷葉泡水喝可以起到清熱、防治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及咽喉腫痛的作用。新鮮的薄荷葉在比較大的菜市場都有賣的,在榨鮮果汁時可少量加一點,能起到提味的作用。家裡做粥時,快出鍋前將切成絲的薄荷葉加入,薄荷的清香味能起到促進食慾、清熱、防治風熱感冒的作用。
  • 果樹上生長的這種菌,果農非常討厭,卻是珍貴的藥用真菌
    ,並且要數雲南生長最多,以前我們就說過雲南是野生菌類生長最多的地區,大多數的野生菌在雲南都有生長,所以在這個季節要想吃到多種類的野生菌還是到雲南走一趟吧!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種菌在雲南就有生長,它就是「毛蜂窩菌」。毛蜂窩菌這個名字很特別,乍一看這個菌還就像是馬蜂窩裡的蜂脾,整個菌體上有好多的小窩,有密集症的人看到會渾身起雞皮疙瘩的,也許這就是它叫這個名字的原因吧。
  • 我跑遍山頭,只為採摘那野生的「四大菌王」,還好終於等到你
    【搞事情】原諒我中秋節沒有及時更新文章,只因超級瑪麗採蘑菇去啦~身處森山老林通訊不便,手機信號都被山給擋住啦~~但是今天我凱旋歸來啦,並且為各位看官帶來了好禮噢~我們先將目光聚焦到重慶市石柱縣黃水鎮的這片森林,今天為大家介紹蘑菇中的極品蘑菇,野生蘑菇界的珍品,走過路過不容錯過。
  • 平原上生長的這種植物,根莖粗壯,不怕寒冷,卻有溫中化溼的功效
    世界上生長的野生植物有很多,我們知道的都是一些經常見到的植物,對一些不經常見到植物很不熟悉,有些只是聽說過它們的名字,有些甚至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它們所提取的物質,比如我們平時所用到的香水,它的成分中就含有植物所提取的物質,是純天然的香料;還有我們平時所吃到的一些糕點
  • 農村這種草藥植物果實為鍾狀,根莖葉子均可藥食,你們老家叫什麼
    在鄉下因擁有很優質的環境,許多植物即使是沒人管理也會茁壯成長,在農村灌叢中這種很常見的野草,通常會去摘它的人基本都是小孩,它所長出的果實跟其他植物很不一樣,連同葉子根莖部分也是非常有價值,這種野草對環境沒有要求。
  • 樅菌號稱「菌中王子」,為何它與「雞樅」比較卻不是同一個檔次
    可是很多不知道的網友卻跟我說,我撿的樅菌沒什麼價值,有人甚至留言說它有毒。如今,已經到了七月下旬,恰逢到了雞樅菌生長的時間點,在此就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前期撿的樅菌到底有沒有價值?它和現在這個時候所生長的雞樅菌是不是同一個品質?
  • 野外一植物,見到別當成雜草,挖出根莖是寶貝,可藥食兩用
    導讀:此植物長在野外,見到請挖出來,根莖一斤4-5元,藥食兩用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筆者對於農村的各種都充滿著深厚的感情。這其中不僅包括農村的生活環境,還包括鄉下野外的植被和各種野生種類。說到這裡,估計生活在農村的人會有同感,畢竟地大物博的我們國家,農村的土地面積佔據三分之二。正是這樣遼闊的農村環境,才造就了無數的植物類型。在這植物裡面包括各種具備藥用價值的品種和食材。在筆者的印象中,有這麼一種植物,常年生長在河溝、山坡、灌木叢以及雜草堆裡,但是認識它的農村,並不會把它和雜草同樣看待。因為此植物在農村人眼裡,更是一種藥食兩用的寶貝。
  • 這種紅棗長在地面,每公斤賣100元,是藥食兩用的「香果之王」!
    在雲南、廣西、貴州等省區,有一種植物很是讓人驚訝!它的莖和毛芋頭的莖有點像,但是它結的果子卻和紅棗有點像,最讓人驚訝的是它的果實——不是和紅棗一樣長在枝杈上,也不是和紅薯一樣長在地下,而是長在地面上的根部那一塊!
  • 號稱「菌中王子」的樅菌,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市場價格那麼高?
    因為成熟的時間固定,但又經常分布於深山密林之中,無法採用機器作業,所以只能靠當地有經驗的農民上山採摘,不過產量還是很稀少,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松茸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今天我們要說到的同樣是一種只存在於我國雲南省的特殊菌類,還有「菌中王子」的美名,它就是樅菌。樅菌又叫重陽菌、紅汁乳菇,是一種野生的食用菌,分布於我國的西南地區。
  • 差兩個字價格差幾輩,有一種菌披了身黑衣,別就不認識了!
    黑皮雞樅(上)與雞樅菌(下)咱們今天來認真分析下這兩種菌!雞樅菌形態特徵雞樅菌菌蓋寬3-23.5cm,菌蓋表面光滑,頂部顯著凸起呈鬥笠形,灰褐色或褐色、淺土黃色、灰白色至奶油色,長老後輻射狀開裂,有時邊緣翻起,少數菌有放射狀。子實體充分成熟並即將腐爛時有特殊劇烈香氣,嗅覺靈敏的人可以在10餘米外聞到其香味。菌肉白色,較厚。
  • (樺樹孔菌)樺樹茸有多少種?
    白樺茸(樺樹孔菌)樺樹茸這味食用菌,參娃狗蛋因家人食用白樺茸之後得到益處後,在研究東北特產的同時,經過3年的業餘研究,針對白樺茸(樺樹孔菌)樺樹茸有多少種?哪裡的好?這個話題進行一些個人世界觀認識的分享。無藥抗糖樺褐孔菌(食用菌),樺褐孔菌(樺樹蘑)是寄生於白樺樹、銀樺等樹幹或樹皮下的一種真菌,菌絲能耐受-40℃低溫。
  • 藥食兩用中藥材——草果
    草果主要分布在雲南、廣西、貴州等地區,草果屬於藥食兩用中藥材。乾燥草果傳統的方式是採用自然晾曬,把草果洗乾淨之後,放在水泥地上晾曬,雖然這種乾燥方法成本低,但是會對草果造成二次汙染,還有就是會受到天氣的變化對草果的乾燥造成影響,會造成草果外觀出現一塊白一塊黑的情況,嚴重影響其品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草果的用途和用量將越來越大越多。所以草果的烘乾幹制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