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方法或提高多發性硬化症的治療效果
2013年5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學家採用多發性硬化症小鼠模型檢測了一種新藥,該藥物比現有FDA認證藥物治療效果更好。相關報導發表在近期EMBO Molecular Medicine雜誌上。
-
中國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治療現狀:藥物少、負擔重
,筆者希望通過本文初步介紹中國國內多發性硬化症現狀,並羅列2019年國內值得關注的多發性硬化症進展。可以分為復發緩解型(RRMS,85%)、原發進展型(PPMS 10%)和進展復發性(PRMS, 罕見型5%),其中,80% RRMS可進展為繼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症(SPMS)。
-
羅氏多發性硬化症新藥Ocrevus方案升級,靜脈輸注時間...
2020年04月21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宣布,多發性硬化症藥物Ocrevus(ocrelizumab)的監管申請已分別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受理,此次申請是關於:Ocrevus的2小時輸液方案,每年2次給藥治療復髮型多發性硬化症(RMS)或原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症(PPMS
-
南醫大新發現罕見病多發性硬化症的一個致病蛋白
新華社南京12月29日電(記者陳席元)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罕見病,患者身體逐漸硬化,被稱為「木偶人」。記者29日從南京醫科大學了解到,該校科研人員新近發現一種與多發性硬化症相關的蛋白,有望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思路。
-
多發性硬化症新藥!諾華Kesimpta獲美國FDA批准:首個可在家每月一次...
Aubagio是賽諾菲的一款口服多發性硬化症(MS)藥物,也是行業領先的MS口服疾病修正治療藥物。值得一提的是,Kesimpta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在家輕鬆給藥和管理的B細胞療法,採用Sensoready自動注射筆給藥每月一次皮下注射。
-
幹細胞治療能夠緩解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痛苦!
11月30日,在Brain雜誌上發表了一項自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進行性多發性硬化症(MS)的Ⅱ期臨床試驗(NCT02166021)結果。 多發性硬化症,一種「千面疾病」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身免疫性脫髓鞘疾病。被稱為「千面疾病」,即不同患者的症狀和進展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但MS患者都有一個共同點:患者體內的自身免疫系統的細胞遷移到大腦中,在大腦中免疫系統的細胞破壞了髓鞘(神經纖維的保護外層),結果短路發生了,阻礙了神經信號的正常傳輸。
-
多發性硬化症:皮膚細胞可能有助於修復神經損傷
近日,「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導,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人體自身的皮膚細胞如何用於修復該疾病引起的神經損傷,多發性硬化症的個性化治療可能更接近一步。
-
過敏藥物可改善多發性硬化症慢性損傷功能!
過敏藥物可改善多發性硬化症慢性損傷功能!2013年UCSF的Jonahr.Chan博士,Debbie和Andy Rachleff分別為神經學教授、神經炎症和神經膠質的生物學副主任,以及新研究的高級作者,在試驗中測試的藥物富馬酸氯苯苄咯(clemastine fumarate)首次被確認為候選的治療法。1977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該藥物治療過敏,自1993年以來,該藥物一直以一般形式出現在櫃檯上。
-
把細胞外囊泡當抗原 或可治療多發性硬化症
原標題:把細胞外囊泡當抗原 或可治療多發性硬化症主持人:本報記者 陸成寬多發性硬化症(MS)是一種以神經炎症和脫髓鞘為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少突細胞來源的細胞外囊泡可作為抗原為測試其潛在的治療效果,他們構建了多個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EAE)的齧齒動物模型,給予胞外囊泡後可恢復免疫耐受並降低疾病的病理症狀。研究提示,胞外囊泡可能是一種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有效方法。《科學·轉化醫學》2020.11.4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科技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對機體腸道的連環出擊或會誘發多發性硬化症
2020年11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微生物組在多發性硬化症發病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最近一篇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研究者Miyauchi等人表示,腸道微生物分子或能與增強Th17細胞的腸道微生物一起協同作用來惡化機體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特性。
-
新的研究可能有助於改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行走能力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根據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的說法,評估多發性硬化症(MS)患者行走能力和表現的顯著差異可能會損害治療和治療進展。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醫學護理雜誌》上,研究了臨床行走能力和現實生活中的表現測量工具之間的差異。對於許多健康狀況,如多發性硬化症,進行身體表現的臨床評估,以確定健康狀況,並評估幹預措施的有效性或準備情況。
-
首個基因突變或可解釋多發性硬化症發病之謎
研究者Carles Vilarino-Guell說道,這項研究對於我們理解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病機制非常重要,目前我們並不清楚到底是哪種生物學過程導致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生,而基於本文研究,科學家們或許就有望開發出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新型療法。
-
羅氏重磅多發性硬化新藥Ocrevus新給藥方案獲...
12月14日,羅氏多發性硬化症新藥Ocrevus(ocrelizumab)另一項上市申請獲FDA批准,用於治療之前未發生過任何嚴重注射反應(IRs)復髮型多發性硬化症(RMS)和原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症(PPMS
-
Stem Cell Reports :多發性硬化症的新福音——胚胎幹細胞
2014年6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科學家發現了多發性硬化症(MS)的一種很有前途的新療法,利用人類胚胎幹細胞治療多發性硬化症(MS)。研究人員表明,胚胎幹細胞(hESC) 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hES-MSC)治療能顯著降低動物模型MS疾病的嚴重程度,與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MSC)治療相比能提供更好的治療效果。
-
Nature Immunology:非編碼小RNA在多發性硬化症發生過程中作用機制
作為一類病因複雜且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國際醫療界。我國科學家最新的一項研究揭示了非編碼小RNA在多發性硬化症發生過程中的新機制。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裴鋼院士領導的研究組及他們的合作者,在研究中發現一種非編碼小RNA (miR-326)在多發性硬化症病人的CD4+T細胞亞群中特異性上調。而近年來免疫學家發現,人體中的CD4+T細胞亞群的大量誘導及其對病灶部位的主動入侵,能加速誘發組織損傷。
-
美國FDA批准羅氏多發性硬化症藥物Ocrevus新方案:靜脈輸液...
2020年12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Ocrevus(ocrelizumab)2小時輸液方案,這是一種新的、耗時更短的輸液方案,每年2次給藥,治療復髮型多發性硬化症(RMS)或原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症(PPMS)患者。
-
多發性硬化症的腸道-中樞神經系統軸|腦科學頂刊導讀
頂刊導讀目錄 1,神經發育障礙:從遺傳學到功能通路2,多發性硬化症的腸道-中樞神經系統軸3,儘管有複雜的視覺處理,但仍然缺乏意識:選擇性視物變形症病例中事件相關電位的證據2,多發性硬化症的腸道-中樞神經系統軸 期刊:Trends in Neuroscience作者:Freya T細胞和膠質細胞在MS腸道-中樞神經系統軸中的作用
-
多發性硬化症首個皮下注射靶向藥獲批!每月一針,不跑醫院...
////////////////////// MS好發於20-40歲的中青年群體,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全球約有230萬患者,是除創傷外造成年輕成人永久殘疾的最常見病因,帶來極大的社會經濟負擔
-
諾華多發性硬化創新藥捷靈亞®(Gilenya,芬戈莫德)中國...
捷靈亞®也於2018年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入選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在中國,多發性硬化症(MS)屬於罕見疾病,約有3萬餘名患者。捷靈亞®是全球第三大處方MS疾病修正治療(DMT)藥物。如今,捷靈亞®已被醫生廣發認可為RMS的一線治療藥物,迄今為止,已有超過28.3萬例患者接受了捷靈亞®治療。
-
|腸道|菌群|多囊卵巢症候群|多發性硬化症
Nat Med:北大科學家發現腸道菌群調控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新機制多囊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以雄激素過多、排卵功能障礙和多囊卵巢為特徵,常伴有胰島素抵抗性。而目前研究人員還不清楚PCOS患者發生排卵功能障礙和胰島素抵抗的機制,這嚴重限制了相關藥物和治療方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