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學校突然停暖!學生:這裡是南極洲科考站青島分站

2021-01-12 瀟湘晨報

-15.9℃!這是1月7日上午8點,青島市專業氣象臺發布的氣溫。這一數值打破1961年以來青島氣象臺觀測站最低氣溫極值。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極寒天,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停暖了!因為供熱廠管道發生故障,實際在1月5日就停暖了。不少學生在朋友圈裡吐槽:和北極一樣冷。

1月6日起,一股「史詩級」寒潮「入侵」青島。這樣的天兒出門,恨不能把能裹的都裹身上。就是在這樣的極寒天,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停暖了。

1月7日,海大後勤集團在公眾微信號上發布消息稱:各位師生:1月7日凌晨東億熱電廠再次發生管道故障,我校供暖受影響,目前正在搶修,預計今天21:00維修結束。校外管道搶修結束後,逐步恢復校內供熱。受其影響,嶗山校區所有浴室1月7日暫停開放。

原來在1月5日,學校就已經發過一次停暖通知:接東億熱電廠通知,市政供熱一次網管道故障,導致我校嶗山校區暫停供熱。目前東億熱電廠正在搶修,預計恢復供熱時間為1月6日16:00。受停暖影響,嶗山校區所有浴室1月5日—6日停開。

由此看來,受管道破裂影響,學校已經停暖兩天了。此前預計的恢復供熱時間並沒有如期。

海大一名學生告訴記者,宿舍裡沒有空調,個別教室有空調。不過現在宿舍的暖氣片有一點點溫,但教室裡還是冷的。不少學生在朋友圈調侃,學校是冰河世紀,是南極洲科考站,青島分站。

【來源:青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那些在南極洲的知名科考站 我國數量位居第五
    根據數據統計,南極州現擁有42個國家的85個科考站,有1000餘人常年在此工作。·費拉斯少校,作為巴西在南極洲的科考先驅,他曾在上世紀70年代兩次搭乘英國船隻遠徵南極,並且說服巴西政府在南極投入科考力量。
  • 中國在南極洲建四個科考站,其中一個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站
    目前有30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科研考察站,中國建了4個: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1985年,中國建了第一個科考站長城站,緯度是南緯62°13′01″,在南極圈(南緯66°33′)之外。長城站海拔10米,夏季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平均氣溫有隻有-8℃,這在南極洲真是世外桃源。喬治王島不僅有中國的長城站,還有智利、俄羅斯、烏拉圭、韓國等國家建立的科考站。不過喬治王島距離南極大陸仍有約130公裡,在這裡建站還未登上南極大陸。1989年,中國第二個南極科考站中山站,緯度是南緯69°22′25″,這次進了南極圈,也登上了南極大陸,比長城站進了一步。
  • 在西太平洋研究暖池、在南極探索磷蝦……青島多艘科考船假期馳騁深海大洋
    2020年10月4日青島日報01版在西太平洋研究暖池、在南極探索磷蝦——青島多艘科考船假期馳騁深海大洋10月的西太平洋,美麗靜謐。康中平是本航次「科學」號科考船政委,他告訴記者,「科學」號剛剛完成在西北太平洋執行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2020年度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項目。該航次搭載了來自中科院海洋所、聲學所及天津科技大學等單位的70名船隊員,研究目的是認識西太平洋主流系與暖池多尺度變異及其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影響。
  • 2004年,中國為啥把首個北極科考站建在了歐洲的挪威?
    在這個所覆蓋的巨型冰蓋下面南極洲約有140個以上的冰下水體(包括冰下湖泊),其中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冰下湖泊是位於南極洲東部的東方湖,此湖長約250公裡,最寬處約50公裡,面積約8000平方公裡,此湖的位置接近俄羅斯南極科考站東方站的下方,因此得名東方湖(沃斯託克湖),湖面上方是厚約4000米的冰蓋。
  • 2004年,中國為啥把首個北極科考站建在了歐洲的挪威?
    南極洲98%的地方被平均厚度約1900米的巨型冰蓋所覆蓋,這裡的冰約佔世界的90%,淡水約佔世界的70%。在這個所覆蓋的巨型冰蓋下面南極洲約有140個以上的冰下水體(包括冰下湖泊),其中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冰下湖泊是位於南極洲東部的東方湖,此湖長約250公裡,最寬處約50公裡,面積約8000平方公裡,此湖的位置接近俄羅斯南極科考站東方站的下方,因此得名東方湖(沃斯託克湖),湖面上方是厚約4000米的冰蓋。
  • 肅穆的南極科考站
    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尋總是永無止境的,而南極的冰雪大陸,對人類來說總是充滿了好奇,極寒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各國的科考站的建築設計尤為重要Comandante Ferraz南極站是巴西在南極洲的新家。它是一個避難所,也是一個安全港。在這裡,人們聚集在一起,研究新的科學知識。
  • 這回,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
    在經過中、美、澳三國人員跨越海、陸、空數千英裡的努力後,一名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隊員成功獲得醫療救援,從南極洲撤離。澳方感嘆,這次「幸運地」碰到了中國破冰船。期間,澳大利亞科考站還專門升起了中國國旗。圖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網站南極科考隊員成功轉移,澳大利亞感謝中美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12月25日報導,澳大利亞官員周五稱,得益於團隊合作和南極地區夏季的良好天氣,為期5天的行動取得了「顯著成功」。
  • 雪龍2號千裡救援,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五星紅旗!萬分感謝中國
    近日,外媒報導稱,澳大利亞南極站一名隊員因身體原因,急需回國治療,而我國的南極科考隊接到這一消息後,將此人從南極順利救出,值得關注的是,事後澳大利亞工作人員在南極科考站,特意升起了中國國旗,還親口說到:感謝中國!
  • 青島一私家車停學校門口,結果被扔雞蛋,這事你咋看?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5日晚上,趙先生把車停在青島市第五十三中學的後門口。第二天一早有陌生號碼打來,由於手機調了靜音他沒聽到,等到中午12點多去開車的時候,發現車上被扔了雞蛋和類似狗糞的東西。趙先生說,自己違停處罰就行,但車漆損壞肇事者也得賠償。
  • 美國建立在南極點的科考站,為什麼以挪威人和英國人的名字命名?
    今天的地球兩極是各國熱衷於科考的地方,它是世界上最冷、人最晚踏足的大陸。在各國科考站中,最南的當屬美國在南極點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了。阿蒙森斯科特站由何得名?為何美國要把科考站修在南極點呢?南極大陸上,最為特殊的位置當屬南極點了,在南極點上,沒有東、西、南之分,無論朝哪個方向,都指向&34;;這裡有半年全是白天,半年全是黑夜。
  • 百年瞬間:中國首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建成
    1985年2月15日,我國第一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在南極洲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南部建設完成。五天後,長城站的落成典禮在大雪紛飛中舉行。1984年12月,中國首次南極科考隊隊員登上南極大陸上世紀80年代初,已經有18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
  • 中美澳南極科考隊千裡接力送傷員,澳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中方愉快...
    華輿訊綜合報導 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科研機構南極局日前罕見地放出了一張中國與澳大利亞國旗一同飄揚在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戴維斯站上空的照片。這背後則是一段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三國南極科考隊各出精銳,千裡接力,將一位在南極圈裡的傷員送往澳大利亞接受治療的感人故事。
  • 澳方在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感謝「無價援助」
    為此在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了中國國旗,說明了澳大利亞非常感謝中國幫助。中國製造破冰船「雪龍2」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標誌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的新突破,而科考隊員堅毅的信念為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搭乘「雪龍2」揚帆起航。
  • 南極洲外星人基地是真的嗎,衛星拍到南極腹地城市照片
    南極洲是我們人類最後才踏足的一片大陸,這裡的環境極其惡劣,以人類現在的能力還沒辦法能夠在此建立新的文明,所以南極洲是目前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所以也難免會和外星人掛上鉤。有傳言說,南極洲存在外星人基地,還有衛星拍到南極腹地城市照片,但沒人知道南極洲外星人基地是真的嗎。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最大的功臣是雪龍2號,給中國長臉了
    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據報導,中美澳三國經過跨海陸空的努力之後,成功援助了澳大利亞的一名南極科考隊員,讓其撤離南極。澳大利亞感嘆:「很幸運」能夠遇見中國破冰船,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還升起了中國的國旗。
  • 南極洲驚現4000萬年前蛙化石,顯示當時這裡氣候溫暖物種多樣
    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4月24日報導,瑞典科學家在南極洲的一個半島上發現了一隻4000萬年前青蛙的化石,證明這裡當時氣候溫暖,物種多樣。據報導,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託馬斯·莫爾斯率領的科考團隊在南極洲賽摩爾半島上發現了這隻青蛙的化石,這裡最靠近南美洲的南端。發現頭盔蛙的賽摩爾半島。科學家曾經在賽摩爾半島上發現過有袋類動物的化石,但蛙類化石在這裡是首次發現。
  • 濟南託馬斯實驗學校:讓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
    學校特別邀請三位來自劍橋大學不同專業領域的導師,再配合校內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指導教師,為學生們設計為期一年的研究性學習和實驗性探究項目,以提高學生的學術和研究能力、增強學生們的核心競爭力,為將來的國外大學申請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跨學科研究性學習主任教師姜雅元介紹,在完成項目研究的過程中,同學們的學術溝通與思維表達獨立探索與團隊合作、逆向和批判性思維、創新意識等能力都得到了鍛鍊。
  • 盤點中國在南極的5個科考站,你都認識嗎?
    位於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東臨麥克斯維爾灣中的長城灣,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該科考站於1985年2月20日正式落成,現有各種建築25座,建築面積總計約4200平方米,夏季可容納60人,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 青島教育家 | 青島為明學校的國際教育,紮實做好「國內留學」這一環!
    近日青島新聞網專門採訪了青島為明學校國際部校長、美國索斯蘭學校青島校區校長趙麗娟,聽聽她帶來的思考與實踐。青島為明學校國際部校長、索斯蘭青島校區校長趙麗娟介紹說,今年三四月份受疫情影響,校園開放日、家長說明會等活動很受限,但今年報考的學生人數卻比往年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是上揚,尤其很多原本在國外初高中就讀的學生回國後,經過家長几經考察了解,和孩子一起選擇青島為明學校國際部,這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來說,是很大的肯定與信任。
  •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2020年招生簡章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4月9日訊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是青島市教育局屬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省規範化學校、省優質特色中職學校立項建設學校、市文明單位標兵、市首批文明校園,2018年市教育局績效考核優秀單位,曾先後榮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校長獎、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