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物理學傑出的天才,約翰尼斯·克卜勒力排眾議的發現橢圓定律

2020-12-03 百家號

當克卜勒把圓軌道換成了橢圓軌道後真的很管用,誇張一點說他發現這個誤差瞬間就被消除了,隨後他把這個結論應用到其他行星,發現居然也是適用的。於是他就得到另一個結論,就是行星的軌道是以太陽為其中一個焦點的橢圓。所以這個克卜勒第一定律就出來了,又叫做橢圓定律。還是有了非常完整的觀測數據之後運氣好猜到了。然後這個定律就出現了,非常的精巧卻又行之有效,而且一下子就解決了近100年來在哥白尼那個體系當中的誤差問題,也算是對日心說的至關重要的修正。

毫不誇張地說,這兩條定律已經是哥白尼天體運行論以來最了不起的發現,大家要知道想要突破傳統的條條框框不是那麼容易的。根據考證,克卜勒曾經把自己的研究結果寫信告訴過伽利略,然而,伽利略在回信當中卻沒有對克卜勒的行星橢圓軌道的這種結論給予大力的支持。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伽利略也沒突破行星圓軌道的這種條條框框,雖然他在宣揚日心說方面算得上是有點離經叛道,他是大力支持日心說的,但是在關於行星軌道方面卻仍然是一位循規蹈矩的學者,他不願意去突破。

那個時候還沒有萬有引力,不過克卜勒對自己取得的成績還並不滿足,他渴望找到一種適合所有行星的普遍模式,他相信所有行星之間也一定存在著一個非常簡單的法則,有點像咱們當時的第一次講到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後就去研究更加普世的廣義相對論。我們當時也講過,1905年狹義相對論發表,1915年廣義相對論發表,歷經了整整十年,而克卜勒發表第三定律也恰恰是十年以後。1619年在他的宇宙的和諧藝術當中,探討了許多的問題,包括畢達哥拉斯他的哲學思想,還有算術比例當中的和諧性,甚至還有講到和諧音樂等等。

第三定律也恰如其分地表現出的宇宙的一種和諧,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第三定律又被稱之為和諧定律,或調和定律。第三定律的表述大概是這樣,就是行星公轉周期的平方和其軌道半徑的立方乘固定的比例,或者說就是公轉周期的平方比上軌道半徑的立方是一個常數n的平方比a的立方等於c n。要注意啊,這裡的c可不是光速,這是一個跟行星軌道無關的常數,雖然我們無需對克卜勒定律做什麼驗證,不過好奇的朋友不妨試一試這個數學,不算很難。

為了方便,我們把地球公轉周期記為一年,地球軌道的半徑也計為一,這就是一個天文單位。所以大家看,一個天文單位是很重要的,一的平方比上一的立方自然就是一。水星的公轉周期88天,也就是0.241年。金星225天0.616年,火星是1.882年,木星長了11.863年,土星的是29.458年,天王星84.019年,海王星是16.767年。接下去是軌道的半徑,水星距離太陽是0.387天文單位,金星的是0.723天文單位,火星是1.524,木星是5.203,土星9.55,天王星19.218,海王星30.110,以上都是天文單位。

然後我們就把公轉周期給平方一下,再去除以距離的立方,大家來看看分別等於多少?水星1.0029,金星1.00555555,地球那當然是1.0000,火星1.0009,木星0.9991,土星0.9947天王星0.9946,海王星0.994,如果是約等於的話其實都是1。所以說你看比值與地球非常的接近,錯誤x是不超過千分之5.5的。至於為什麼存在這個誤差,其實還是因為克卜勒他是算出來的,其實還並不是非常的精確。

不管怎麼說,克卜勒的這個第三定律當時是非常驚人的,把幾大行星都聯繫在一起。不僅如此啊,我們再來看一看哈雷彗星,軌道半徑也就是遠日距的一半,大約是17.83天文單位,公轉周期呢大約是75.3年。雖然哈雷彗星的軌道會有一些變化,但是基本上還是差別不大。我們把75.3平方比上17.83的立方等於多少呢?1.0007,又是約等於一。所以不僅行星通用,它還適用於彗星,好像瞬間有了一種我們也能當400年前的最頂尖的天文學家的感覺。

其實不僅僅是太陽,在行星與衛星的系統當中,系外行星的系統中,甚至是雙星三星也就是多恆星的系統當中,照樣也是有效的。比如說我們通過零心法可以知道系外行星繞著恆星旋轉的周期,克卜勒的第三定律就會告訴我們周期和距離是存在一定的關係的,於是我們就知道的行星離恆星大概是有多遠,我們知道了恆星的顏色、質量、光譜,我們就知道了那是一個什麼樣子類型的恆星,於是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行星是不是在宜居帶內了。

正因為宇宙有的時候挺簡潔的,所以我們可以僅僅通過觀測恆星亮度的變化程度,就能夠知道他背後那麼多的信息。還有比如說我們要發射飛船去火星,或者從火星返回,那麼這個過程需要經歷多長時間呢?用克卜勒定律就能做出一個估算了,因為我們把連接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這條軌道稱為的活轉移軌道,你可以把這條軌道看成是與地球火星軌道同時相切的橢圓軌道,也就是與地球軌道外切,而與火星軌道是內切的。所以這條軌道也是以太陽為焦點的一個橢圓軌道。火星軌道的半徑是1.524天文單位,地球是1,所以這條軌道的半徑就是1.262天文單位,那麼公轉周期呢就是1.418年。就是差不多0.7年,約258.7天。

相關焦點

  • 克卜勒傑出的德國天文學家,他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約翰尼斯·克卜勒(Johanns Ke-pler,1571—1630),傑出的德國天文學家,他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分別是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和周期定律,這三大定律可分別描述為:所有行星分別是在大小不同的橢圓軌道上運行;在同樣的時間裡行星向徑在軌道平面上所掃過的面積相等;行星公轉周期的平方與它同太陽距離的立方成正比。
  • 物理學規律在其他天體上也同樣適用嗎?還是只適用於地球?
    畢達哥拉斯、柏拉圖等人就認為,宇宙天體的運動應該是完美的,也就是勻速圓周運動。至於地球,我們都能發現,萬物都有朝向地面的趨勢,因此,地球和天界是不同的。我們必須承認,這個理論現在看起來確實挺奇葩的。但是在當時確實是妥妥的主流理論。這個理論在亞里斯多德時期發展到了極致。
  • 了解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感嘆宇宙的偉大和諧
    相信喜歡天文學的同學對於克普勒的大名一定非常的熟悉,有名的克普勒定律在天文學上的地位應該和牛頓三大定律在物理學上的地位差不多,當然這兩門學科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誰也離不開誰。克普勒的定律揭示了行星和太陽之間的關係,它們是如何分布的、如何運轉的。
  • 探尋天體運行的真相
    後來,「近代力學之父」、實驗物理學的集大成者伽利略,因為發表了維護哥白尼「日心說」的《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一書被「終身監禁」。遵照第谷遺願,在編制「魯道夫星表」的同時,克卜勒運用火星的觀測數據,經運算發現火星的運行軌道並非按照哥白尼所說的勻速圓周運動,而是按橢圓軌道運行的。
  • 物理學上的天才,讓你不再迷茫
    讓人不得不感慨的是三個概念:1.能量守恆定律,以及延伸出來的各種守恆定律,包括人品守恆。看起來好像是科學定律,其實更是自然哲學,延伸來看是社會哲學+自然哲學,籠統看就是哲學。如此看,物理大約只得能夠指導人生。好吧,那就拋開人生,只看物理吧。下面就集中表達我對物理學的熱愛和對物理學發展奇蹟的由衷感慨。
  • 【科學科普】克卜勒三大定律
    克卜勒三大定律克卜勒第一定律:每一個行星都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繞太陽,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中。
  • 理論預測和科學必然——萬有引力定律和海王星的發現
    牛頓根據向心力公式和克卜勒定律推導了平方反比關係。他證明:由面積定律可以得出物體受中心力的作用;由軌道定律可以得出這個中心力是引力;由周期定律可以得出這個引力與半徑的平方成反比。他還反過來證明了,在這種力的作用下,物體的 軌道是圓錐曲線—— 橢圓、拋物線或雙曲線,這就推廣了克卜勒的結論。
  • 優美和諧的數學詩歌——克卜勒三大定律的發現
    數學被稱為上帝書寫宇宙奧秘的文字,無數科學家,當然包括數學家在內,為發現、解讀這文字細探窮究,用盡了畢生的心血,同時自身也獲得了極大的快樂與滿足。用數學公式表達物理定律之開先河者,德國天文學家克卜勒 是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因確定克卜勒三大定律,精確描述了行星運動的真實軌跡,被時人稱為「天空立法者開。
  • 古人對天體運動的看法和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人類自古就常常仰望星空,思考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等天體與我們的關係,歷代先哲對天體現象提出了很多看法。眾說紛紜,我們今天主要介紹西方自然科學的看法。代表人物:哥白尼(提出)注意:「古代人們對於天體運動的認識」這個知識屬於物理學史,要背誦起來,高考物理學史有時候會考,學業水平考試常常會考。
  • 株洲民間物理愛好者分享「天體運動新定律」
    省物理學會舉辦科普活動 株洲民間物理愛好者上臺分享「天體運動新定律」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6日訊 (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孔帥 李富貴)今天下午,省物理學會在梅溪書院舉辦了一場「物理學的真諦——2016天體物理理論創新討論會」。
  • 宇宙最大單一天體起源確認 形成於超巨橢圓星系
    據美國《大眾科學》在線版22日消息稱,歐洲研究人員發現一「滴」極其明亮的萊曼α斑點(LAB),並確認其形成於一個超巨橢圓星系。
  • 物理學的幾大預言,你知道嗎?
    幾個世紀以來,物理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與物理學家的潛心鑽研與努力是不可分開的。在相關領域內。理論物理學家負責做計算和預測。實驗物理學家搭建設備,觀測和分析數據。他們互相依賴,共同為物理學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雖然說,二者相互配合,但是更為常見的是,在偉大的理念需要澄清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些迷失。
  • 行星軌道為什麼是橢圓的?為什麼太陽只集中在一個焦點上?
    網友提問:為什麼行星軌道都是橢圓的?為什麼太陽只集中在一個焦點上,那麼另一個焦點又是什麼呢?答:這個問題總是困擾著我。簡短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從數學上超綱了,尤其是在第一年的物理學和微積分範圍外。事實上太陽在一個焦點是個再正常不過的事兒,更常見的是,另一個焦點什麼也沒有。
  • 暗物質是天體物理學中的「異形」嗎?
    那麼在評論區留個言點個讚,並關注一下吧 (*°°)=3儘管我們已經知道了不少物理定律,及標準模型和廣義相對論的成功,但在宇宙中仍有大量的觀察結果仍然缺乏完整的解釋。從恆星形成到高能宇宙射線,宇宙仍然有許多奧秘待解開。雖然已經發現了很多關於空間的東西,但我們仍然不知道這一切。
  • 愛因斯坦對科學的傑出貢獻使他的名字成為科學天才的代名詞
    提到愛因斯坦,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我們上學的時候,書本上都學過關於他的故事,在我們的心裡他就是天才的代表和象徵,他是著名的物理學家。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的一個猶太小業主家庭。一年後,他和家人搬到慕尼黑。
  • 書評:《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
    自從劉慈欣的《三體》獲得雨果獎,收割歐巴馬、柳傳志、馬雲、馬化騰、雷軍、扎克伯格等一票粉絲,國內掀起了一股科幻熱,讀者對於天體物理學和探索太空,生出前所未有的欲望。 幾年前熱映的《人民的名義》, 「宇宙區長孫連城」夜觀星象還被觀眾調侃,如今讀者對於宙題材文學如饑似渴,市面上有很多質量很高的作品,今天要介紹的《給忙碌著的天體物理學》就是其中之一。
  • 世界上最」牛「之一的克卜勒三大定律
    克卜勒三大定律克卜勒第一定律:每一個行星都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繞太陽,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中。
  • 克卜勒定律第一定律
    克卜勒第一定律,也稱橢圓定律、軌道定律、行星定律。每一行星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繞太陽,而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 霍金的祖師爺,牛頓都佩服的絕世天才!
    在新舊思想不停交匯並發生碰撞的年代其中註定會出現應運而生的天才他們所做出的傑出成就恰如夜空中耀眼的星辰一般不僅照亮當世也指引後世前進方向今天我們將要介紹的約翰尼斯·克卜勒正是其中一位承上啟下的天文學家看其結果是否能與第谷的觀測資料完全吻合五年後克卜勒終於推翻了關於天體運動軌道呈圓周的觀點他提出了創新性的觀點行星運行軌道是橢圓
  • 「天空立法者」克卜勒,三大定律制定九重天上的秩序
    在歐洲,讓天文學成為一門系統的學科,則要源自於克卜勒,說起天文學,克卜勒的地位正如物理學中的牛頓的地位一般。克卜勒和牛頓一樣也是一個多面手,在光學、數學、物理學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微積分正是在克卜勒求積的不可分量思想和方法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