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理論① 兒童心理發展的機制

2021-01-17 騰訊網

皮亞傑認為認知起源於主體最早進行的主客體交互的動作(即先天的圖式)。此後,主體不斷與環境交互作用,不斷將外物「同化」到已有的圖式中,並建立新的圖式(或改變已有的圖式)來「順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始終使圖式與外在環境達成某種「平衡」。

這種平衡被打破,就會導致主體認知圖式發生改變,再次達到新的平衡。

1

圖 式

1.概念:

圖式是動作的結構和組織,這些動作在相同或類似的環境中,由於不斷重複得到遷移或概括。

① 動作不僅指行為的動作,還包括思維等認知的動作,如運算等等。

② 結構或組織,主要指認識的功能結構。

③ 個體之所以能對刺激作出這樣或那樣的反應,是由於個體具有能夠應付這種刺激的思維或行為圖式。

圖式使個體能對客體的信息進行整理、歸納、使信息秩序化和條理化,從而達到對信息的理解。個體的認識水平完全取決於個體具有什麼樣的認知圖式。

通俗點說,「圖式」類似於託爾曼的「認知地圖」,是頭腦中關於外物認識的一個結構,它與外物的關係類似於地圖與真實地理環境的關係。

只不過,皮亞傑的圖式概念是動態的,因為人們對真實地理環境的認識在不斷加深,圖式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人們總是試圖將圖式與認識到的真實環境統一起來,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

2. 圖式的發展

兒童在通過動作接觸外物時,才開始形成圖式。

初生兒的圖式非常少,僅有幾個簡單的遺傳圖式,如吮吸的圖式,當嘴唇觸到任何物體都會產生吮吸反射。幸運的是,圖式具有概括性特點,可以應用於不同的刺激情境,發生遷移。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為了適應更為複雜的環境,不斷地變化與豐富圖式,體現為兒童認知的發展。

3.

對於兒童的認知發展,皮亞傑論述道:

人的認識的發展,不僅表現在知識的增長上,更表現在認知結構的完善和發展上,圖式的發展水平是人的認識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它既是認識發展的產物,又是認識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換言之,人的認知發展過程,就是圖式的發展過程。

2

同 化

1. 概念

同化本來是生物學的概念,皮亞傑借指個體把新鮮刺激納入原有的圖式之中的心理過程。通過同化,人們把陌生的事物納入到原有的圖式中,從而達到對於這一事物的理解。

2.

同化是將外物納入原有圖式,該圖式只發生量的變化,並不發生質的變化。

3

同化受個體已有圖式的限制,所擁有的圖式越多,所能同化的事物的範圍也就越廣泛;反之,圖式的數量和種類越少,同化的範圍越狹窄。

3

順 應

1. 概念

順應指個體通過新建圖式或改變自己原有的認知圖式以適應特定刺激的心理過程。

2.

順應要麼是建立一個全新的圖式,要麼是改變原有圖式來適應環境,但這種原有圖式的改變並不是量的改變,而是發生了質的變化。經過「順應」的圖式,已經不再是原有的圖式。

3.

圖式的發展和豐富是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機制來實現的。

同化與順應既相互對立,又彼此聯繫,它們是相互依存的兩個獨立過程,共同完成著個體的適應。

只有同化沒有順應,認識就不會發展;沒有同化,就無從順應。認識永遠是外物同化於內部圖式、內部圖式順應於外物這兩個對立統一過程的產物。

4

平 衡

1. 概念

平衡是個體通過自我調節機制使認識的發展從一個平衡狀態向另一個較高平衡狀態過渡的過程。

2.

認識的發展就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過程,平衡既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過程。

3.

平衡從三個方面調節著個體的認知過程

① 調節同化與順應兩種機能之間的關係,使兩者之間保持平衡。

② 調節個體認知結構中各子系統之間的關係。

③ 在個體知識的分化與整合中保持平衡。

●文:楊文登,廣州大學心理學系博士、教授

相關焦點

  • 幼兒教師資格證: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主要流派
    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的主要流派是《幼兒園保教知識與能力》裡考察的重點,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根據考試大綱為廣大考生整理推薦兒童心理發展理論主要流派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教案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教案一、教學目標此部分內容是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部分非常重要的考點,考察的可能性非常大,考生對此部分的內容需要達到掌握並運用的程度。首先,對於四個階段的序列需準確識記;其次,對於每個階段兒童發展的具體特點也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最後,要結合每個階段的發展對兒童認知發展的過程有整體的認識。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掌握四個認知發展階段的具體名稱;理解每個階段的具體特點;把握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兩個階段的重點特點。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我們考試的重點時候這部分主要考單項選擇題和簡單題。所以大家需要對文中的概念,每個認知發展階段的名稱以及該階段對應的特點、年齡都充分掌握。比如給一個特點問你屬於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中的哪一個階段,或者概念反選、特徵反選等。簡答題、論述等主觀題也肯可能會出現。
  • 皮亞傑認知發展的遊戲理論
    皮亞傑開創了將遊戲納入個體認知發展的新途徑。他認為認知發展影響兒童的遊戲行為,因此遊戲行為是了解兒童認知發展的指標。例如兒童把竹竿當成木馬,把積木當成電話等都是改變現實以符合認知結構,因此兒童在遊戲中主要是進行認知上的同化作用而很少進行順應作用,遊戲對認知發展的幫助不大,在這一點上皮亞傑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評。皮亞傑根據兒童認知發展的不同水平將遊戲分為相應階段活動。1 感知運動階段,兒童的遊戲表現為不斷重複習得得動作或活動,被稱為練習性的遊戲階段。
  •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認知發展理論在教學中的作用很大,正確認識這一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一、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知識是學習者經過同化、順應機制而建構起來的經驗體系。這就要求我們樹立新的知識觀、學習觀,選擇符合學生發展的教育內容,通過精心組織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依據不同學生不同發展階段的認知特點進行教學。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上)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教師招聘中比較重要的考點,皮亞傑將兒童的認知發展階段一共分成了四個階段,主要考查每個階段對應的任務,這一塊主要以客觀題進行備考。皮亞傑認為,發展就是個體與環境的不斷相互作用中的構建過程,內部的心理結構在不斷地變化。從出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中,個體的認知發展出現了階段性的特徵。
  •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不按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分別是: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兒童思維發展的最重要特徵)例:知道自己有哥哥,也知道自己的哥哥有弟弟二、考題再現1.皮亞傑的「三山實驗」證實了兒童思維帶有明顯的特點,即( )。
  • 簡述皮亞傑兒童認知發展的四階段理論
    簡 述 皮 亞 傑 兒 童 認 知 發 展 的 四 階 段 理 論皮亞傑將兒童心理發展分為:1.感知運動階段(0~2 歲)2.前運算階段(2~7 歲)每個兒童的發展都必須經歷這四個階段,教育可以影響發展的速度,但絕不能超越某一階段。記 憶 口 訣 : 感 前 具 形 、 愛 奇 藝( (2 、7 、11)
  • 重要人物-皮亞傑相關理論整理
    皮亞傑是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一般提到皮亞傑,想到的就是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但是在教招考點中,教育學和心理學廣泛的設計他的觀點,那麼接下來就來整理一下皮亞傑在教招考試中常見的知識點。
  • 2020教師招聘備考: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教師招聘備考: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一部分在教師招聘考試的時候是一個經常性的考點,題型主要以客觀題為主,多以單選題和多選題出現
  • 教師資格考試重要理論——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
  • 教育心理學考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那怎麼能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這一知識點理解和把握到位呢,中公講師將在此幫您進行釋疑解惑。關於認知發展問題,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它主要的行為模式,但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他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並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與理論
    個體在平衡不平衡交替中不斷建構和完善結構,實現認知發展。2.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1) 感知運動階段(0-2歲)探索感知與運動之間的關係來獲得動作經驗(這一階段的兒童通過咬一咬,摸一摸去感知外界世界)低級行為圖式獲得了客體永恆性(事物不再眼前,但我知道不是憑空消失9-12月 12月以後一直有)。
  • 筆記|《發心》C2 之四、皮亞傑的心理發展觀
    四、皮亞傑的心理發展觀(一)皮亞傑的發展心理學理論皮亞傑心理學的理論核心是「發生認識論」,他認為心理、智力、思維不是起源於先天的成熟或後天的經驗,應當是主體的動作,而動作的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適應。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是心理發展的真正原因。他認為適應的本質在於取得機體與環境的平衡,不管是指向外部動作還是指向內化的思維動作,都是一種適應。
  • 考研教育綜合筆記——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所謂的認知發展理論就是:圖式——同化——順應——平衡,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圖式:兒童對環境進行適應的認知結構;同化:個體利用已有的圖式把新的刺激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的過程;順應:兒童改變已有的圖式或新圖式來適應新刺激的認知過程,可達到新水平;平衡:同化和順應之間的「均衡」。個體發展是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日益複雜的環境而達到平衡的過程。
  • 有關皮亞傑的理論
    皮亞傑考察重點內容在於兩個方面,一是他的建構主義發展觀;二是認知發展階段理論。1.建構主義發展觀皮亞傑認為,人的知識來源於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維的基礎。嬰兒通過對物體的抓取、擺弄等動作獲得關於物體的知識,從而認識物體。人在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叫做圖式。
  • 學習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樹立整體育兒觀,做不焦慮的父母
    今天,我想聊一聊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希望能從源頭上解釋一些孩子的行為,提高父母對孩子發展的認識。一、皮亞傑是誰?認真看過一些育兒書籍的人會見過這個名字,因為在育兒書籍和文章裡,作者經常會引用皮亞傑的研究成果,談兒童發展,絕對繞不開皮亞傑這個名字。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考題梳理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一知識點是教師招聘考試中非常高頻的知識點,而且也是對大家來說有難度的知識點,主要考查的是階段和特徵以及例子的一一對應,但這四個階段大家總是傻傻分不清,今天小編給大家梳理下這部分的考題,幫助大家1.亮亮把果凍偷偷藏在廚房的櫥櫃裡,媽媽發現之後把果凍放到了客廳的抽屜裡。
  • 幼教考試中的重要人物——皮亞傑
    曾任瑞士心理學會主席、法語國家心理聯合會主席和第十四屆國際心理科學聯盟主席。196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土,196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皮亞傑是發生認識論創始人。他先是一位生物學家,之後成為發生認知論的哲學家,更是一位以兒童心理學之研究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都是教育心理學部分考察的一個重要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