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自然》網站發表署名文章稱葉詩文在400米混合泳中的表現反常。文章指責葉詩文的成績提高過快,衝刺速度超出男運動員,所以非常可疑。即便在藥檢合格的情況下,該文作者依然反問「在賽事中的藥檢合格就能排除吃藥的可能性嗎?——不能」。這篇文章一貼出,立刻引發了全世界的質疑和抵制。但英國人以矜持地態度拒絕回應,甚至直接刪除質疑文章。
8月4日,英國人終於認錯,但依然架子十足,沒有發表單獨的致歉聲明,只是在原有文章的下面增加了編者按,恢復了一些質疑評論。或許英國人認為,這已經算是給了中國人足夠的面子。
無端質疑
8月1日,《自然》雜誌網站刊發了記者伊文·卡拉威的報導。他藉由倫敦奧運會遊泳冠軍葉詩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中的驚人表現,從科學角度探討反興奮劑的問題,文章標題是《那些偉大的奧運成績為何惹人懷疑?——「歷史表現分析」有助於消除疑慮》。 「葉的表現異常嗎?」作者卡拉威自問自答,「是的。」
卡拉威的依據是,葉詩文的成績比她在7月的一場重大比賽中的同一項目成績快了7秒。但真正讓人吃驚的是她在最後50米的速度比男子冠軍羅切特還快,「而羅切特的成績已經是這一項目歷史上第二快的成績了」。
刊在《自然》網站上的質疑文章
這個與事實不符的回答,讓不少讀者讀出了「偏見」。這使接下來與葉詩文無關的報導內容也像是針對葉詩文。比如,文中列出第二個問題是,「在賽事中的藥檢合格就能排除嗑藥的可能性嗎?」
答案是「不能」。文章引用南非開普敦大學的運動生理學家羅斯·塔克的話說,運動員更傾向於在訓練中使用藥物,很少有人是在奧運會期間被查出嗑藥的。賽事之外的檢測通常更容易抓到嗑藥的運動員。但是,對所有的頂尖運動員全年都進行藥檢是不可能做到的。
壓制質疑
此文一出,立刻引發多方不滿。《自然》的作者雖然自視沒有任何偏見,但許多讀者留言批評說,大名鼎鼎的《自然》發出這樣的報導,令他們難以接受。
《自然》的讀者主要是世界各地的科學界人士。他們對該文的反駁是「引經據典式」的。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顏寧在個人博客裡轉發了部分留言並感慨,報導引發的討論「亮點不斷」,「科學家認真起來比一般的自由作家強太多了」。
顏寧統計了一下,不到12個小時裡,《自然》雜誌網站收到了120多篇針對該文的評論,「各種數據、分析,洋洋灑灑,隨便幾篇都比原文更有理有據」。這些網友在她看來「太有才了」。顏寧認為,一位署名為「Lai Jiang」的網友所寫的長篇評論,甚至可以直接投到《自然》雜誌,以「通信文章」形式發表。
「Lai Jiang」正面指出了《自然》的錯誤和問題。
1 偽造數據。原文中說葉詩文的成績迅速提高了7秒,但事實上葉詩文的成績只提高了5.38秒。體育比賽分秒必爭,0.1秒都十分珍貴,把葉詩文的成績提高誇大實在說不過去。
2 缺乏常識。葉詩文只有16歲,對一個在成長期的年輕人來說提高成績是相當常見的。這絕對不能用「反常」來形容。此外,比賽前六個月藥檢就開始了,幾乎沒人能逃脫。
3 刪除不利數據。羅切特前面300米遊得很快,他沒有保存體力。葉詩文保存體力了。總體上來說羅切特比葉詩文要快23.25秒。和羅切特一起比賽的,還有四位男性選手的速度比葉詩文快。所以作者有本事就不要老是拿羅切特說事兒,這寫文章的態度十分不科學。
4 含糊其辭,故弄玄虛。文中說,藥檢不能排除服用興奮劑的可能性。這真的是《自然》想要傳達給讀者的嗎?不可知論??你們說這話,對其他選手負責嗎?這是我最最反對的一種態度。
這些指責對於一個知名科研期刊來說非常難堪。所以這篇質疑迅速地被刪除,同時消失的還有其他數十篇評論
華裔科學界抵制
鑑於《自然》雜誌的惡劣態度。北京大學留美學生王立銘發起國內外學生籤名,向《自然》總編提出抗議。
抗議信中稱:「Callaway先生的這篇文章,不僅僅在科學上充滿錯誤和誤導性,而且也帶有強烈的政治偏見。這樣的文章使自然雜誌蒙羞。我們看到,今日自然雜誌已經進行了部分的自我糾正,包括更換帶有偏見的副標題,以及修正數據方面的錯誤。我們對此表示欣賞,同時敦促自然雜誌繼續採取更有效的行動來挽回聲譽。」
抗議信中強烈要求:「自然雜誌立即撤回該文並公開向葉詩文及所有被無端指責的運動員道歉」。而在此之前,所有參與籤名抗議的學生、學者將不再為Nature投稿、審稿,不再訂閱Nature及其子刊,不在Nature上登任何廣告。
現將抗議信轉發(中文版、英文版),有意參與抗議籤名的學生、學者請點擊http://goo.gl/W67lx踴躍參與。
著名的饒毅教授也發表了公開信:致《自然》總編的信:有關葉詩文的報導
扭扭捏捏的回應
8月4日,《自然》雜誌終於給出了官方回應。但並非正式的道歉,只是修改了引發爭議的副標題,並給出了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編者按。LAI JIANG的那篇文章被原文貼出,緊隨著的便是兩段解釋和道歉文字。但編輯同時也表示拒絕繼續接受評論。
對於副標題的修改,編者道歉稱,原副標題的確沒有反映出文章的實質內容,並且對葉詩文也不公平。編者稱,原來的副標題一出現在網上,他們就已經後悔,於是更改了副標題;並且承認之前還把葉詩文400米混合泳成績「提高7秒」的時間寫成了不到一個月,而不是實際上的一年。
下面的評論代表了這篇新聞引起的憤怒。它冒犯了如此多的讀者,我們表示遺憾,但是我們支持這篇文章。我們堅決否認它帶有偏見或種族歧視;我們的目的是探究倫敦奧運會中一場爭論背後的科學。文章第一段指出,葉詩文從來沒有藥檢呈陽性,大多數對她獲勝的討論「都摻雜了種族和政治的含義」。
該文章關注了爭論的公正性。這場爭論並非由我們發起。它置問了體育成績研究的進展,試圖探討如何驅散對最近體育記錄的猜疑,——而不管運動員來自哪一個國家。
網站上的道歉截圖
這篇文章不再接受評論。由於評論過多,一些早期的評論已經消失。我們有意地刪除了一些評論,因為這些評論違反了我們的網絡社區規定。
《自然》雜誌介紹
《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之一,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與當今大多數科學雜誌專一於一個特殊的領域不同,《自然》是少數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誌(其它類似的雜誌有《科學》和《美國科學院學報》等)。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自然》上。
《自然》是科學界普遍關注的、國際性、跨學科的周刊類科學雜誌。2010年它的影響因子為36.101。
《自然》每周刊載科學技術各個領域中具有獨創性,重要性,以及跨學科的研究,同時也提供快速權威的、有見地的新聞,還有科學界和大眾對於科技發展趨勢的見解的專題。
《自然》的主要讀者是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但雜誌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眾也能理解雜誌內最重要的文章。雜誌開始部分的社論、新聞、專題文章報導科學家一般關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資助、商業情況、科學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欄目。雜誌也介紹與科學研究有關的書籍和藝術。雜誌的其餘部分主要是研究論文,這些論文往往非常新穎,有很高的科技價值。
網傳主裁向丁寧道歉 丁寧否認
倫敦當地時間8月6日中午,倫敦奧運會桌球女團半決賽開打,中國女隊3-0橫掃韓國隊晉級決賽。此前有傳女單決賽主裁可能會當面向丁寧致歉,對此丁寧表示國際乒聯的最終決定還不得而知,自己不會受到單打誤判事件的影響。
有記者在微博中說道:「國際奧組委已經把丁寧在決賽的錄像調出審視後,判斷決賽裁判對丁寧的判罰有失公正屬實。那位裁判已經私下跟丁寧道歉,不過奧組委決定不為此事公開發布記者招待會。」
丁寧被判發球違規後情緒低沉
丁寧是在今天剛剛結束的倫敦奧運會桌球女團半決賽的賽後發布會上做出這樣的回應的。當時有記者問她怎麼看裁判向自己道歉的事情,丁寧很茫然,然後微笑地回應:「我也是才知道,不知道是哪裡來的。」
【延伸閱讀】
饒毅:致《自然》雜誌總編的信:有關葉詩文的新聞報導
斐爾,
你可能因Ewen Callaway對葉詩文的報導而被email狂炸,過去二十小時,給你email的人裡面小部分也給我來信。
如果你奇怪《自然》非本質部分一篇報導為何帶來這麼大的反應,你應該高興中文讀者比世界其他讀者更看重你們的新聞報導,與科學相關的(即使關係很小)也可能重於《紐約時報》,中文媒體報導用你們的新聞也遠多於一般西方媒體用你們的新聞。
Callaway報導最好也是草率、最差是種族偏見:1)最初的副標題暗示葉可能舞弊; 2)Callaway用了兩件事實說明葉驚人地異常,而兩件都錯了; 3)Callaway沒諮詢意見不同的專家,導致報導不平衡,低於公平報導的最低標準。所以,Callaway至少不負責任,可能太快就暗示中國運動員容易舞弊。他肯定沒有達到新聞報導的通常標準。
我很高興看到在我草擬此信的過程中,《自然》可能意識到原副標題的偏見,將之由「成績追蹤記錄有助於抓體育舞弊者」更正為「成績追蹤記錄有助於驅散疑問」。舞弊的前設改為疑問。
Callaway報導用的兩個「事實」讓葉詩文看起來比真實的要更「異常」:說她比自己在2012年7月的記錄要快7秒,說她在最後五十米比男子冠軍Ryan Lochte還要快,而後者是男子第二快的世界紀錄。
第一個「事實」錯了,第二個誤導。1)葉比自己只快5秒,而此前她的記錄創於2011年、不是2012年,這位16歲運動員用了一年而不是少於4周刷新自己。2)葉只在混合泳400米中最後自由式一段比Lochte快,而非整個400米。Lochte在400米是世界第二快的記錄,葉在400米絲毫不能接近他(慢了二十多秒)。葉只是自由式最強,而在前300米落後於好些女選手。雖然Lochte在400米很快,他在最後50米的自由式慢於五、六位男選手。葉最後五十米自由式也慢於那些男子。所以,葉只在她自己的強項而他的弱項快於Lochte。如果Callaway多做的功課,他就難以用這些「事實」來使「問題」醒目。如果Callaway多查詢,他就能發現其他遊泳運動員也曾在十幾歲發育階段顯著提高記錄。這些事實更正後,Callaway的報導就沒基礎。
還有好些事實,可以讓一般讀者更理解葉詩文的成績,我不在此贅述。可以參見《附件1》,wikipedia對葉的成績有一個相當快而公平的描述。署名的《自然》報導應該優於Wikipedia。Callaway報導與Wikipedia條目的差別也顯示該記者未採訪已經公開提出不同意見的專家。你應該收到了王立銘博士的一封email。他在發表多篇《自然》和《自然神經科學》的第一作者論文後,獲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並因此得到有聲譽的獎學金到伯克利加州大學做獨立的博士後。萬一他給你的email埋在你收到的成百上千郵件中,我將其拷貝為《附件2》。他email給了我、要我看看此事。
Callaway在線報導下面有很多跟帖討論。有些學生以為有些很有道理(且有實質內容)的討論被刪了,他們寄給了我。我選Lai Jiang的一份為《附件3》,Zhenxi Zhang的為《附件4》。你們可以看到學生和一些更有經歷的《自然》讀者不高興是有依據的,而這些為Callaway忽略。
英國人常忘記、而現代華人不易忘記,世界上很多人以為鴉片戰爭是中國人賣鴉片給英國人。我自己6月份(這確是2012年)又經歷一次,我和一位老朋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在香港開會時,發現她竟然也是這麼認為。
英國人的國際形象好,部分原因是你們的科學和科學家:當全世界中學生都要從教科書學牛頓和達爾文時,英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自然》應該以這些偉大(且客觀)的科學家建立的傳統和聲譽為自豪。他們其中有些曾在《自然》發表過論文,才有《自然》的今天。你們如果採取措施修復你們的新聞記者造成的損害,可以加強你們的聲譽。
英國人從來沒因鴉片戰爭對我們道歉,即使在1997年離開香港時也未顯示絲毫悔意。而香港是英國在鴉片戰爭後強迫我們割讓的土地。所以,記憶是猶新的,而不僅是1840年代的殘餘。如果《自然》拒絕承認此報導不公平,可能很難「驅散」英國至上的「疑問」(借用《自然》對葉報導的詞彙)。
中國人受形象不佳的牽累。我們也知道我們還有很多感到羞恥的未解決的問題,包括舞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能接受合理與平衡的批評,我們在倫敦奧運會為我們羽毛球的問題公開道歉就是證據。但我們對缺依據、有偏見的批評還很敏感。葉詩文不過是個16歲的年輕人,本該為自己職業生涯的成就而滿心歡喜。當已知她通過了奧運會賽前、賽中多次測試,而毫無證據指責她的時候,還有很多媒體,特別是《自然》這樣的刊物,渲染負面輿論多於正面,當然令人深感不平。
我希望你們能澄清記錄,發表平衡Callaway報導的意見。
毅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神經生物學教授 饒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