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心病診斷治療指南」為診治擴心病提供指導規範

2021-01-21 華龍網

    華龍網4月24日10時訊 擴心病是出現心衰的重要病因,由於容易忽視,患者生存率較低。針對擴心病診斷和治療指南21日在武漢發布,將對這類疾病診治提供指導規範。

    在武漢舉行的第七屆國際心血管病靶向治療論壇上發布的《擴張型心肌病診斷和治療指南》,由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中國心肌炎心肌病協作組制定,旨在完善國內擴心病診治指導規範,為臨床醫生提供決策依據,規範我國擴心病診治標準。

    簡稱「擴心病」的擴張型心肌病,是一種與遺傳、免疫以及環境等因素相關的心肌病,其主要特點為心室擴大、心肌收縮功能減退。擴心病患者往往伴發心力衰竭,與高血壓、冠心病一起成為我國心衰患者的三大主要病因。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附屬協和醫院心內科主任廖玉華說,由於擴心病早期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患者通常只有在體力活動時才會出現心慌、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極易被忽視導致患者耽誤最佳就診時間。加上治療過程較漫長等因素,目前我國擴心病患者4.3年死亡率達到42%。

    此次發布的擴心病診斷治療指南,結合國內專家研究擴心病臨床證據,強調降低擴心病死亡率需要早期診斷和早期幹預。早期階段推薦包括神經激素拮抗劑治療和免疫學治療在內的早期病因治療,減少心肌損傷和延緩病變發展。同時配合相關藥物使用,改善心衰患者症狀和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終身榮譽教授楊英珍說,擴心病診治指南公布後,將組建團隊進行全國巡講,使相關診治規範標準推廣至縣級醫院。她還提醒有擴心病家族史等群體定期體檢,提前預防;擴心病患者日常需要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睡眠,預防感冒,同時合理飲食,促進心肌代謝。

    華龍網整合

相關焦點

  • 伴擴心病的心衰診療,有了新規範!
    針對病因的診治有了新規範,心衰的治療還會難嗎?1 伴DCM的心衰如何治療?「新三角」給你答案! 2018年4月,在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衰學組領導下撰寫的《中國擴張型心肌病(DCM)診斷和治療指南》正式發布。DCM是引起心衰、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常見疾病之一,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
  • 2019年抗結核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發布!|指南共識
    2019年抗結核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發布!在抗結核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類型的藥物不良反應,其中以抗結核藥物性肝損傷(ATB-DILI)最為多見,危害性最大,也是我國藥物性肝損傷常見原因之一。
  • 罕見病例:心臟核磁共振輔助診斷左室心尖發育不良一例
    本文為European Heart Journal雜誌近期報導一例心臟核磁共振輔助診斷左室心尖發育不良病例報告,介紹了一種診斷該類罕見的新思路。
  • AI助力癌症診斷 提供精準腫瘤治療方案
    主辦方供圖    百洋智能科技首席營銷官王必全介紹,目前國內癌症治療有兩個主要問題:第一是發現得晚,超過50%的病人診斷出癌症時就已經處於病情的晚期階段;第二是治療不規範,尤其在一些沒有腫瘤科的綜合性醫院,即便診斷出病情,病人也沒有得到規範的治療。「我們體檢、篩查的體系沒有美國那麼健全,不是所有人都能規範地去體檢,很多人有了問題再去查已經晚了。
  • 世界首個兒童青少年暈厥診斷與治療指南在Science Bulletin發表
    2018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杜軍保教授為首的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兒童暈厥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醫師分會兒童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北京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制定了《兒童青少年暈厥診斷與治療指南》,以期更好地指導國內外臨床兒童青少年暈厥的診治
  • CIDP 的診治進展
    無論是大醫院還是小醫院,無論是大專家還是小大夫,對其診斷或治療,經常發生錯誤或延誤。究其原因,一方面與該病複雜,變化多端,診斷所需技術較多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醫生對該病的專業認識不足有關。本期公眾號,將結合最新的CIDP診治指南2019,並複習相關文獻,與各位同道一起分享學習之心得!
  • 我國首部「動物致傷診治規範」發布
    昨天,我國動物致傷診治領域的首部專著《中國動物致傷診治規範》正式發布,為我國臨床醫學實踐提供了理論依據,填補了我國動物致傷領域診治規範的空白。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動物傷害救治分會會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王傳林介紹,動物致傷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該領域相關研究仍處在起步階段。
  • 學術發布|國內結直腸癌診療規範/指南的認知度與推廣度均有待提高
    自2010年由衛生部與中華醫學會制定結直腸癌等9種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治規範以來,已進行了一系列修訂、更新、推廣等工作。為進一步調研評估近年我國臨床醫生對規範/指南的掌握程度和認知深度,掌握其臨床應用情況,同時也為了對更新、編制診療規範提供有益的建議,2017—2019年期間,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開展了迄今最大規模的結直腸癌相關臨床醫生的問卷調查。
  • 國內缺乏統一治療指南 抗蛇毒血清治療需規範
    原標題:國內缺乏統一治療指南抗蛇毒血清治療需規範  近日由上海醫藥行業協會主辦的「抗蛇毒血清臨床應用研討會」上,醫學專家呼籲:目前全球每年約有數十萬人因毒蛇咬傷而喪命致殘,我國每年被毒蛇咬傷的人數超過20萬,但蛇咬傷在國內始終缺乏統一的治療指南,及時、規範使用抗蛇毒血清是治療的關鍵環節,醫療機構應常備抗蛇毒血清,第一時間為患者提供及時診療
  • 年中回顧,2019年骨科不容錯過的指南和共識!
    我國幅員遼闊,但技術發展不平衡,需要理論涵蓋充分、技術指導性強且適用於骨肉瘤治療領域的保肢治療指南。因此,本指南從保肢治療定義、手術方法、療效評價、術後處理與併發症防治、康復指導與隨訪建議等方面系統介紹四肢骨肉瘤保肢治療方法,從而規範和推進保肢手術技術發展,提高保肢治療成功率。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併肝臟損傷的預防及診療方案指南與規範》發布!
    由於COVID-19為新發傳染病,有關其合併肝損傷的報導多來自觀察性臨床研究,大多對基礎肝臟疾病、臨床用藥等相關因素描述不祥,目前在其定義、發生率、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診斷和治療等方面,尚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
  • 對抗過敏「惡魔」 協和專家強烈呼籲正確診斷、規範治療
    「中國過敏防治周」以中國北方地區引起「夏秋季花粉症」最重要的致敏植物蒿草和葎草為標識,希望通過每年一周的活動,與全國關注過敏性疾病的醫生、媒體、醫藥企業一起,集中宣傳過敏性疾病防治知識,提高國人對過敏性疾病(變態反應疾病)的知曉度,為過敏性疾病的正確診斷、規範治療和預防共同努力。
  • 7月盤點:一文速覽腫瘤領域指南共識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腫瘤之一,本指南主要針對局限性結腸癌的診斷、治療和隨訪提供了專家指導建議。放射治療在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本指南主要針對小細胞肺癌胸部放射治療的靶區勾畫提供指導建議。為進一步規範臨床診療行為,保障診療質量,促進該技術規範、穩步發展,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機器人醫師分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組織國內相關專家,制定機器人輔助肺癌手術中國臨床專家共識,以期對即將開展或正在開展機器人肺切除手術的外科醫師提供參考和幫助。
  • 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更新了什麼?本文帶您一睹為快
    新版SLE指南立足前沿,結合國情,對SLE的診斷治療進行了全面的闡述與指導,將在未來為專科醫師培訓及SLE的規範診治提供極大的助力。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經典的自身免疫病,病情異質性強,個體化診治要求高。隨著學科發展,我國SLE患者的預後雖已有了顯著的改善,疾病的遠期死亡率卻依然居高不下。
  • 韓濤教授解讀《2018年肝衰竭診治指南》_肝衰竭指南_指南解讀_醫脈通
    在本次會議上,來自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的韓濤教授對2018年肝衰竭的診治指南進行了解讀。多年來,各國學者對肝衰竭的定義、病因、分類、分型、診斷和治療、預後判斷等問題不斷進行探索。《肝衰竭診治指南(2018 年版)》旨在使醫生對肝衰竭的診療有進一步了解,並做出較為合理的決策,並非強制性標準。
  • 選擇性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診治及保健指南(2020)
    近年來,隨著雙胎診治循證研究的快速發展,圍產保健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了進一步規範複雜性雙胎的臨床診治與圍產期保健,中國婦幼保健協會雙胎專業委員會參考最新的相關指南以及國內外研究進展,結合我國國情,制定了《選擇性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診治及保健指南(2020)》,以提高圍產兒的生存率,改善新生兒的預後。
  •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 版)》外科治療解讀
    這對規範及提高胸外科醫生的臨床診治工作有極大的指導意義。指南中有關肺癌外科診治的內容主要包括:(1)Ⅰ~Ⅱ 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外科治療;(2)可切除的 Ⅲ 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外科治療模式;(3)多原發肺癌的外科治療;(4)局部可切除的小細胞肺癌的外科治療。本文基於《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 2019 版)》,對肺癌外科治療相關的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 中國實體器官移植受者侵襲性真菌病臨床診治指南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 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結合更新的國內外臨床證據,並參考2013年中國侵襲性真菌感染工作組的《血液病/惡性腫瘤患者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
  • 對抗前列腺癌 只提供治療藥物就夠了嗎?
    令人擔憂的是,超過70%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診時已是中晚期患者,我國患者5年生存率(53.5%)大約僅為美國的一半(99%)。和歐美發達地區相比,診治差距的背後是篩查開展不力。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作為單一檢測指標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陽性診斷預測率。早在上世紀90年代,歐美發達地區就已經開展PSA篩查。
  • 高血壓性腦出血中國多學科診治指南發布!
    《高血壓性腦出血中國多學科診治指南》主要針對我國自發性腦出血(SICH)中最常見、診治爭議較多的HICH進行介紹,指南主要推薦意見如下。急救處理和神經影像學檢查1.HIGH的診斷和鑑別診斷➤ 推薦意見:HICH診斷缺乏金標準,主要依靠排除性診斷。確診HICH需要行全面相關檢查, 排除其他各種繼發性腦出血疾病(Ⅰ級推薦,C級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