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人物篇
5月14日,就在記者來到浙江東陽中學前的兩個多小時,蔣一平剛經歷了一段育人故事。
一名學生在校園電子屏前觀看《中國少年說》,主人公的抑鬱症經歷讓她陷入了思考。看到路過的蔣一平,她毫不猶豫地叫住老師:「平姐,我好像也有抑鬱症。」還沒等老師開口,學生便淚流滿面。蔣一平用她一貫的笑容,鼓勵學生說出心中的癥結。「孩子,是你太善良了,不用背負太多的責任,釋放自己,好嗎?」蔣一平摟著學生行走在校園裡。那天的陽光很燦爛,或許已有一縷照進了孩子的心田。
19年思政課教師,12年班主任,類似這樣的育人故事,蔣一平道之不盡。
好課:不拘於形式
何為一堂好的思政課?蔣一平參加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回來後,許多同行問過這個問題。
「課堂要不拘形式,可以是場心靈對話或是一個知識派對,師生之間達成了默契,教學就會在場景裡自然發生。」蔣一平說。
「感受文化影響」一課要解決3個問題:文化對人的影響來源有哪些?文化影響人的哪些方面?文化對人的影響有什麼特點?最簡單的教學,就是教師照本宣科,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並在課堂上反覆鞏固。在蔣一平看來,這樣的教學雖然考試時不會吃虧,但學生顯然不愛學。
彼時,班裡排的話劇《霸王別姬》剛在學校文化藝術節拿了一等獎,學生們情緒高漲,何不利用課堂讓他們分享感悟?
課上,蔣一平先播放了文化藝術節視頻,配上歌曲《我相信》烘託氣氛。接著,學生現場穿上戲服上演《霸王別姬》部分片段。蔣一平隨即採訪幾位觀眾和演員:「欣賞之餘你有何感觸?」「請你說說參加這一表演的收穫?」學生們爭先恐後地回答,精彩之處掌聲一片。
情緒起來了!蔣一平順勢設置問題:人們欣賞話劇時會大喊大叫嗎?觀眾談觀後感、演員談心得為什麼讓我們如此感同身受?學生給出了結論: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接著,蔣一平又從霸王與虞姬、霸王與士兵間的關係,得出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
「一節課不知不覺就結束了,我們還有很多話想說。老師把機會留到課外,可以隨時找她聊。」學生韋衝霄說。
類似的課堂不勝枚舉。五四青年節,學生穿上中山裝,穿越歷史,感受未來。經濟課,蔣一平設計小品《工作啊工作》,學生邊表演邊討論,形成正確的擇業就業觀……
「有時,我們誤以為那個班又在排練節目了,實際上是蔣一平老師在上課。」一位同事說道。
好師:有正能量,有師生情
在蔣一平的辦公桌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照片、飾品和盆栽。送她的人,一半是家人,一半是學生。
「愛意洶湧,想給平姐寫一張小卡片。」「選擇政治這門課,說實話,是被你的魅力折服的。」……在學生心中,蔣一平是姐姐,是偶像。
「我是個夜貓子,睡覺前就想明天的思政課該怎麼上。特喜歡詩意的教學,能給孩子們一點新意。」蔣一平對記者坦露道。
靈感不會空穴來風。作為一名思政教師,蔣一平要求自己天南地北,學無止境。「如果你跟學生聊足球,卻不知道C羅,那會多尷尬。」
翻開蔣一平的備課筆記,上面貼滿了各種各樣的剪報,政治經濟類、文化類、社會類……每則剪報旁都寫著她的觀點與思考。從教以來,她的備課本堆成了小山,蔣一平對此的解釋是,每帶一屆學生都要重新備課,絕不重樣。記者隨便找到一頁,看到上面圈了17個關鍵信息,有6處塗色,連上箭頭就形成了一張思維導圖。
對蔣一平,學生是一個大寫的「服」字,「沒有咱們平姐不知道的」。在她的影響下,關心國家、關心社會成了學生的共識,社會調研、模擬政協等活動處處可見他們的身影。
用學識「徵服」學生,只是第一步。蔣一平還堅信一句古話「親其師,信其道」。上好思政課,教師要有正能量,要有師生情。
蔣一平養成了習慣。每次碰到學生送上一個燦爛的笑容、一句讚賞的話語。久而久之,學生也會「挖空心思」贊老師——「平姐,你今天穿得真漂亮」「聽說你到北京開會了,好強大啊」。每逢學生生日,蔣一平都會送上一份禮物,並且寫一段個性化的寄語。久而久之,到了蔣一平的生日,禮物、祝福也會「撲面」而來。
蔣一平注重細節。學生上課瞌睡了,蔣一平讓學生唱歌,也會自己帶頭唱歌,給大家提氣;學生遇到不開心的事,蔣一平會陪他逛校園或者看場電影;體育課改自修,蔣一平允許男生上操場打球,放鬆自己。
「這樣的老師,誰不喜歡啊。」一名學生在生日賀卡上吐露心聲。
好班:處處有思政教育細節
每接手一個新班級,蔣一平會登記學生的出生日期、來源地、星座,並在備註欄裡填上對方的興趣特長。這張表格將陪伴她3年,見證一個班級、每個個體的成長曆程。
在蔣一平看來,思政課並非單一的課程,它要有一個良好的育人場景,而班集體建設是應有之義。
走進蔣一平的班級,時不時就會捕捉到思政教育的細節:黑板上的課程表,學生用圖案代替文字,來詮釋對這門課的理解。垃圾桶上學生貼了繪畫,有時政主題,有歷史故事。這一切並非刻意營造,就如同蔣一平走上講臺,會習慣性地整理邊邊角角。
班委會的建設,蔣一平也頗費心思。哪個學生一身正氣,哪個學生執行力強,哪個學生不怕辛苦,蔣一平總能很快分辨,然後組成一個科學高效的班委會。班級裡的班規不僅包含學校的指定條目,還有自己班的細則。立好規矩、班委帶頭,全班學生養成自我管理意識。所以,越到後面,蔣一平這個班主任就越輕鬆。
「我借鑑的,就是基層村民自治的經驗。你看,思政課的知識都能活學活用啊。」蔣一平笑著說。
採訪即將結束,蔣一平下意識地道出一句:「不曉得上午那個孩子怎樣了。我跟她說,如果相信平姐,就來找我。」
「平姐」的思政課,從一而終。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21日第1版